2022年终学术盘点丨隋龙教授:2022年宫颈上皮内瘤变诊疗回顾与展望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为此,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疗与女性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时值岁末年初,妇产科在线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详细】

2022年终盘点-指南解读系列丨杨欣教授:出血性疾病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有哪些核心诊治点?

       出血性疾病(BD)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AUB)是指由先天性及获得性因素导致血管、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等止血机制缺陷或异常而引起的女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及经间期出血,可发生危及生命的阴道大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详细】

2022年终学术盘点丨魏丽惠教授:2022年宫颈癌疫苗研发及应用回顾与展望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二大肿瘤疾病,也是我国女性第二大肿瘤疾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几乎所有的宫颈癌均与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有关。因此,接种HPV疫苗对防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在宫颈癌疫苗方面有哪些...【详细】

2022年终学术盘点丨漆洪波教授:我国围产医学领域指南述评

       2022年围产医学领域取得了很多新的突破和进展,也有很多指南和共识发布更新。岁末年初之际,妇产科在线有幸邀请到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漆洪波教授,就2022年我国围产医学领域的指南和共识更新进行年终学术盘点和述评...【详细】

2022年终学术盘点丨马堃教授:中医药在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是中枢神经、垂体、卵巢和外周内分泌腺对女性个体的发育、生长、成熟、生殖、衰老等极其复杂的调控失衡导致的疾病,包括性早熟与青春期发育迟缓、异常子宫出血、闭经、高催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等。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详细】

2022年终学术盘点丨周应芳教授:2022年子宫腺肌病诊疗新进展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包括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产生的病变,已成为人们日益重视的妇科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量增多、子宫增大和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育龄晚期的经产妇...【详细】

2022年终学术盘点丨陈敦金教授:2022年产科急危重症诊疗新进展

       近年来,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产科医生管理急危重症孕产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降低孕产妇危重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救治成功率是提高产科工作质量的重点之一。岁末年初,妇产科在线特别邀请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妇产科研...【详细】

2022年终学术盘点丨段华教授:2022年妇科微创技术应用回顾与展望

       近年来经过专家们的不懈努力以及学术推动,微创手术迅猛发展,日渐普及,日益规范,妇科微创技术已经成为妇产科临床医生必备的操作技能。值此岁末之际,妇产科在线特别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就妇科微创技术新进展进行总结...【详细】

2021年妇产科热门指南共识分类汇总,一文收入囊中

       不知不觉,2021年已经临近尾声。在这一年间,国内外权威学会发布了许多重磅指南与共识,每本指南与共识的背后都凝聚着各领域最权威专家的心血及智慧,指南化繁为简,为临床医生送去最优质的诊断及治疗指导建议...【详细】

年终盘点丨2021年 "妇产科在线视频号" 短视频 TOP10,你都看过了吗?

       回首2021,「妇产科在线视频号」正式起航;展望2022,我们将不忘初心,聚力前行!为感谢大家这一年来的关注与支持,妇产科在线特地整理了2021年度点击量TOP10的短视频,下面就请跟着小编一起来回顾那些精彩的短视频吧...【详细】

年终盘点 | 2021年妇产科在线 “精品手术视频” 专栏一览

       2021年,妇产科在线推出了“精品手术视频”专栏,专栏下现有多个知名妇产科教授及其团队的临床病例手术视频栏目。专栏的设立不仅为各大医院教授及其团队提供了分享学术成果的平台,而且为众多临床医生提供了学习手术技巧的...【详细】

2021年妇产科在线发布的那些重要前沿进展,一文速览!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立章教授团队在《Human Reproduction》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利用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的方法,对现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目的是确定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与RPL风险之间的关系...【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丨黄荷凤院士:2021年我国出生缺陷防控领域新进展

       我国自开放二胎生育政策以来,短暂地收获了人口“红利”,但之后“红利”又迅速消失,预估2021年人口出生率到达警戒线。因此,我国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人口问题,由原来的人口质量问题变成了现在的质量和数量双重挑战...【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丨魏丽惠教授:2021年宫颈癌疫苗研究进展与展望

       在我国宫颈癌仍然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从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来看,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达到将近11万的新发病例和6万的死亡病例。众所周知,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那我国女性感染HPV...【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丨李翡教授:妇科手术中无瘤技术之细节

       妇科手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事实上就是我们不断追求质量、追求效率的体现。那么妇科手术中,我们不断展示手术技巧,以期达到无血、无痕、无创,不断更新手术设备,不断深入学习探讨,以期达到对真实世界的正确认知...【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丨刘畅教授: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手术技巧及策略

       在进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时,最重要的就是充分暴露,可以通过丝线缝合腹膜悬吊的方式,充分暴露腹主动脉区域。这就好比搭帐篷,首先要撑好帐篷的顶,也就是十二指肠;其次是打好两条边,也就是双侧输尿管,这样就...【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丨郁琦教授:2021年妇科内分泌领域回顾与展望

       女性从出生开始,就会面临各式各样的发育问题,到了青春期可能出现性早熟和性发育迟缓,通常表现为月经初潮过早或过晚现象,且青春期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月经紊乱。女性进入到育龄期后又可能患上各种各样影响月经的疾病...【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丨王延洲教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之手术细节

       肌瘤个数:以单发肌瘤最为适宜。如系多发肌瘤,以不超过3或4个为原则。随着肌瘤个数的增加,手术创面缝合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都将大大增加,腹腔镜作为微创手术的价值则会明显降低。肌瘤大小:单发肌瘤原则上直...【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丨冷金花教授: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与力量,进一步规范内异症临床诊治

       1860年,奥地利病理学家Rokitansky首次描述了内异症。1920年,Cullen描绘了内异症的经典部位分布图,提出了子宫腺肌病和直肠阴道内异症的概念。1921年,Sampson首先报道了卵巢内异症囊肿,并命名“巧克力”囊肿,之后在...【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丨杨立教授:2021年国内单孔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术式进展与展望

       LESS始于妇科,1969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Clifford Wheeless教授报道了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开创了LESS的先河。目前我国LESS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正在快速普及,且日渐成熟。2016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单孔腹腔镜...【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丨刘军秀教授:妇科恶性肿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之手术细节

       所有的原始淋巴囊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融合在一起,并逐渐失去了与静脉间联通,只有颈静脉腋下淋巴囊和静脉角之间有2~3个连接。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淋巴结总是伴血管而行,也可理解了淋巴回流方向与静脉回流的走向相近...【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丨王建六教授:2021年子宫内膜癌诊疗新进展

       众所周知,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日益提升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呈现出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精准治疗、对年轻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丨张国楠教授:2021年卵巢癌诊疗进展回顾

       自2004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病理学家提出卵巢癌的二元论以后,人们致力于探求卵巢癌基于分子遗传学的分型,目的是建立一种较二元分型更精准的分子分型。I型卵巢癌患者常见的突变基因为BRAF、KRAS、不稳定微卫星基因PTEN...【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丨陈继明教授:微切口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的现状与进展

       传统腹腔镜手术需要在腹壁上做3~4个穿刺孔进行操作。单孔腹腔镜手术在操作时,只在肚脐/阴道处做一个切口。从手术路径来分类,LESS分为经脐单孔(TU-LESS)及经阴道单孔(V-NOTES)。TU-LESS是指术中手术器械及设备通过这唯一的脐孔进入腹腔,利用脐部皱襞遮挡...【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 | 朱兰教授:我国盆底重建手术进入质量管理新时代,并发症登记制度首开先河

       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主要类型,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我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症状性盆腔器官脱垂在成年女性中的患病率达9.6%,压力性尿失禁的总患病率更是高达18.9%。手术是治疗...【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 | 隋龙教授:2021年阴道镜应用与下生殖道病变诊疗进展

       2021年以“消除宫颈癌-呼吁行动”为主题的第十七届国际宫颈病理和阴道镜联盟(IFCPC)大会在印度以网络大会的形式召开,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专家组成员参与其中并进行了广泛讨论。期间,有...【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丨张建平教授:复发性流产的免疫相关机制研究及治疗进展

       近年来,我国临床工作者对复发性流产进行了积极广泛的临床实践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推动我国复发性流产诊治的规范化,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发布了首部《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专家共识》,之后我国相关领域专...【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 | 赵虎教授: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无瘤防御技术

       201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线上刊发了两项比较早期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患者生存结局的临床研究,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均显著高于开腹手术患者。NCCN指南明确提出开腹手术是宫颈...【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 | 段华教授:国内外妇科内镜手术应用回顾与展望

       近几年,宫腔镜手术对各类子宫腔内良性疾病的诊治得到了全面普及和开展,已经成为治疗子宫腔内病变的首选方法和“金标准”术式,包括子宫腔占位性病变切除、子宫腔形态学整复、保留子宫功能、保留生殖功能与保留子宫器官等,用...【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丨王志启教授: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进展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切除范围公认为全子宫切除。只是对于2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切除范围存在争议。国内传统上认为,肿瘤累及宫颈即应参照宫颈癌手术方式,采取广泛全子宫切除;也有学者通过子宫切除术后诊断为2期子宫内膜...【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 | 林仲秋教授:2021年宫颈癌诊疗回顾与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目标是希望在2030年之前消灭宫颈癌,并提出了三大策略分别是:(1)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两次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的接种;(2)70%的女性在35~40岁之间接...【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丨陈敦金教授:回顾2021年我国产科危急重症临床救治工作进展

       从目前有限的资料来看,我国三孩政策放开之后,我国高龄孕产妇有升高的趋势,但与二孩政策放开之后相比并没有增加很多,升高了1%~2%左右。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40岁女性怀孕的比例与以往相比有升高的趋势。从危急重症孕...【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丨贺红英教授:单孔腹腔镜手术经验分享及未来展望

       柳铁中心医院妇科自2017年4月率先在柳州市开展单孔腹腔镜至今,回顾实践之路,从一名医生开展到大部分医生都能主刀完成、从经脐单孔、经阴道单孔到无气腹单孔,从附件良性疾病、子宫切除到恶性肿瘤根治,甚至从妇科到胃肠外科...【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丨李斌教授:积极推进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前哨淋巴结(SLN)是原发肿瘤淋巴引流区域的第一站淋巴结,是肿瘤淋巴转移的“前沿哨所”。术前在肿瘤周围注射一定量的示踪剂(生物染料、放射性核素、荧光药物等),示踪剂沿着与肿瘤相同的淋巴引流首先到达SLN。通过术中示踪(肉...【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 | 杨欣教授:异常子宫出血诊疗新进展

       自AUB概念引入之后,FIGO指南将AUB分为两大类九个类型,即结构性异常子宫出血和非结构性异常子宫出血。子宫结构异常相关的出血包括了子宫内膜息肉所致AUB(AUB-P)、子宫平滑肌瘤所致AUB(AUB-L)、子宫腺肌病所致AUB(AUB-A)...【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 | 卢淮武教授:总结2021年国际大会中卵巢癌手术治疗进展

       自从2018年LACC研究发表之后,微创手术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开始受到质疑。问题是,卵巢癌患者能否能应用微创技术?种植性转移是卵巢癌患者的特征,晚期患者的各个器官受累,使用微创手术做到R0切除是十分有难度的...【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 | 廖秦平教授:2021年女性生殖道感染领域研究进展与展望

       制定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的目的在于规范化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升医务人员工作水平,让广大女性从中获益,减少国家在卫生方面的相关经济负担。2021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丨周应芳教授:2021年子宫腺肌病诊疗进展

       子宫腺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不明,临床表现多样化,目前并无单一学说可以解释此复杂病症。目前公认的最主要发病机制为子宫内膜基底部内陷及组织损伤修复学说,此外还有苗勒管遗迹化生及成体干细胞分化学说、炎症刺激学说,其他...【详细】

2021年终精英学者手术盘点丨彭超教授:合并肾积水的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治疗经验

       输尿管内异症的发病年龄峰值在30~35岁。输尿管内异症单侧多见,大部分位于左侧,累及双侧者占10%~20%。在周应芳教授团队的这项分析中,左侧输尿管内异症的发生率为52%,与Cavaco‑Gomes等报道的结果相似(53.6%)。输尿管...【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丨杨慧霞教授:2021年母胎医学领域学术进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疫情在全球仍然没有得到全面控制,很多线下会议仍然不能正常进行,但以线上形式进行的学术交流和以往一样,仍然十分活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双胎妊娠大会。国际双胎妊娠大会以往每两年在不同的国家举...【详细】

2021年终学术盘点|吴青青教授:2021年妇产超声领域新进展

       超声技术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中广泛应用,包括孕前健康检查、孕期胎儿缺陷筛查诊断、出生后婴儿疾病检查等。超声技术的进步使得超声影像愈来愈清晰,得以观察和发现更多细节。对孕早期超声的研究也将出生缺陷筛查和诊断的关...【详细】

专访丨马晓欣教授:浅谈子宫颈原位腺癌治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随着子宫颈癌、子宫颈病变的规范筛查与诊治,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预防接种的宣教和启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在子宫颈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子宫颈腺病变包括原位腺癌的发病比例逐渐增加。子宫颈...【详细】

专访丨王永军教授:妇科微创精准手术与术后加速康复,未来发展之方向

       现在,腹腔镜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妇科手术中,其有多孔和单孔腹腔镜之分,其中单孔腹腔镜又分为经脐部单孔腹腔镜(U-NOTES)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V-NOTES)。与传统的多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详细】

2022年终盘点-指南解读系列丨黄薇教授:内异症患者如何保护生育力?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常见的慢性妇科疾病,以疼痛、不孕以及盆腔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内异症严重威胁女性的生殖健康,降低患者生育力。2022年10月,《中华妇产科杂志》发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力保护的...【详细】

2022年终盘点-指南解读系列丨杨欣教授:妇产科医生如何做好造血干细胞移植女性的管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根治多种造血及非造血系统良恶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在肿瘤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详细】

2022年终学术盘点丨王建六教授:2022年子宫内膜癌诊疗回顾与展望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年轻化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于较年轻、未生育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治疗则显得尤为重要,但并非所有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都可以...【详细】

2022年终学术盘点丨林仲秋教授:2022年卵巢癌PARP抑制剂应用新进展及展望

       众所周知,卵巢癌病死率高居妇科肿瘤首位,如何有效地延缓卵巢癌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卵巢癌临床治疗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PARP抑制剂的问世,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岁末之际,妇...【详细】

年终盘点丨曹泽毅教授:加强科普宣教与诊治规范,降低妇科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

       近年来,妇科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高病死率和高病发率的宫颈癌尤其引人关注。那么如何有效防治宫颈癌,让健康人免于肿瘤,提高生存质量,是当下妇科肿瘤医师面临的挑战与担当。在近期召开的《2020中国妇产科研究与发展...【详细】

2021/1/11

年终盘点丨魏丽惠教授:2020年HPV疫苗及宫颈癌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众所周知,人体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发生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而高危型HPV感染可导致宫颈癌的发生。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HPV究竟能否作为筛查方法,这些年也一直在探索当中。临近年末,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详细】

2021/1/21

年终盘点丨朱兰教授:盆腔器官脱垂治疗选择新进展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盆腔器官脱出于阴道内或阴道外。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POP定义为任何阴道节段的前缘达到或超过处女膜缘外1 cm以上。可单独发生,但一般情况下是联合出现。膀胱下降或突出...【详细】

2021/1/21

年终盘点丨王建六教授:2020年子宫内膜癌治疗新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万的新发病例,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另有放疗、化疗以及激素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预后总体较好...【详细】

2021/1/29

年终盘点丨周应芳教授:2020年子宫腺肌病诊治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备受医生和患者关注。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出现了不少新方法、新进展和新理念。岁末年初,妇产科在线特别...【详细】

2021/1/29

年终盘点丨张建平教授:2020年复发性流产诊治的争议问题与新观点

       与同一配偶发生多次自然流产者称为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但迄今为止,不同国家和地区对RSA定义中的流产次数、流产孕周等内容仍未达成一致。目前,我国对RSA的定义是发生3次或3次以上妊娠28周...【详细】

2021/1/29

年终盘点丨段华教授:2020年国内妇科内镜手术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2000年10月郎景和院士领导的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镜学组的成立,拉开了我国妇科内镜学习培训与推广普及的帷幕,至今妇科内镜学组已经成立20周年,在此20年间,妇科内镜手术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各级医院,成为当今妇产科学专...【详细】

2021/2/1

年终盘点丨顾向应教授:2020年计划生育领域回顾与展望

       2020年即将步入尾声,对所有医务工作者来说,2020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全球都笼罩在新冠疫情的阴霾下,我国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下,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疫”,已经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从“防疫、抗疫”初期...【详细】

2021/2/1

年终盘点丨隋龙教授:2020年阴道镜应用与下生殖道病变诊疗进展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发现和定位下生殖道病变,指导活检,并制订管理策略,还可以指导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参与治疗后的随访。值此岁末年初之际,妇产科在线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盘点我国2020...【详细】

2021/2/2

年终盘点丨郁琦教授:2020年妇科内分泌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妇科内分泌是可以充分体现全生命周期健康关怀的一门学科,满足从性早熟到更年期不同阶段的治疗需求,以及生育期女性不孕不育、反复流产等需要关注的疾病范畴。总体来讲,妇科内分泌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与月经相关的疾病,包...【详细】

2021/2/5

年终盘点丨杨慧霞教授:2020年母胎医学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母胎医学是一门致力于母婴健康、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新学科,其从医学角度将母体与胎儿置于同等地位。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给医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年里,我国母胎医学领域的专家们通过各种形式凝合聚...【详细】

2021/2/5

年终盘点丨薛凤霞教授:2020年女性生殖道感染领域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成立以来,在全国开展了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近日,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到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副组长薛凤霞教授。薛凤霞教授就协作组在2020年女性生殖道感...【详细】

2021/2/22

年终盘点丨吴青青教授:2020年妇产超声领域最新进展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的出现打乱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广大医务人员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超声学界也是如此。超声诊断技术在产前能够筛查和诊断胎儿异常,在妇科能够早期诊断和治疗常见妇科疾...【详细】

2021/2/22

年终盘点|夏恩兰教授:国内宫腔镜发展历程与2020年新进展

       宫腔镜技术的问世,实现了妇产科医生的百年梦想,是妇产科学术界里程碑式的突破,是妇产科学界的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彻底改变了子宫腔疾病的诊治理念。近日,妇产科在线荣幸地采访到“中国宫腔镜之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夏恩兰...【详细】

2021/2/22

许泓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因发病机制相对复杂,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在“第六届红房子论坛暨第六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产科论坛”上,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详细】

王世军教授:诊断术后肠道损伤,“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前沿进展,普及诊疗技术新规范

       作为我国妇产科界的知名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王世军教授在妇科手术并发症的处理上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每年科室收治了相当多的各地转诊过来的妇科手术并发症患者。5月28日,在广西柳州举行的妇科肿瘤微创技术与常见疾病诊治...【详细】

李力教授:精益求精,通力协力,共促广西妇科微创技术“更上一层楼”

       他是广西妇科微创技术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他德高望重,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他就是我国著名的妇科肿瘤学者、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力教授。5月29日,在广西柳州举行的妇科肿瘤微创技术与常见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上,妇产科在线非常荣幸...【详细】

汪辉教授:我国HPV整合基础研究迎来新发展,或成宫颈癌筛查重要一环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长,2020年新发病例高达109741例,死亡病例达59060例,宫颈癌防治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除了接种HPV疫苗外,定期筛查也是宫颈癌三级预防的关键一环...【详细】

牛晓宇教授:不忘初心,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立足实际,多学科共促女性盆底健康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盆底支持组织缺陷或损伤性疾病,是以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粪失禁、慢性盆腔疼痛等为核心症状的一系列疾患。由于PFD病因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器官和多个系统,患者的诊疗往往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协作...【详细】

易晓芳教授:肠道内异症的术前评估与术中决策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妇科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由于是一种长期疾病,对患者的身体、性生活、心理等都有着重大影响,且常常累及盆腔、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在“第六届红房子论坛暨第六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产科论坛”上...【详细】

刘惜时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与诊治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疾病,病因不明,保守治疗后容易复发,有恶变的风险。为了更好地控制内异症的术后复发,改善内异症治疗效果,刘惜时教授团队围绕内异症的发生机制、病理生理、复发、疼痛机制等,构建了多种...【详细】

严英榴教授:超声检查在胎儿出生缺陷预防中的应用与发展

       近年来,超声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超声产前筛查和诊断的实际应用中,如何把握重点、要点,如何理解超声表现的意义,还需要不断总结和提高。在“第六届红房子论坛暨第六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产科论坛”...【详细】

杨林青教授:机器人手术或成腔镜发展新趋势

       近日,“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微创医师分会妇科肿瘤规范化巡讲(济宁站)2021国际妇科微无创新技术圣地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会中,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到大会执行主席、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杨林青教授,杨林青教授就大会举办的初衷与机器人...【详细】

康山教授:盘点敏感复发卵巢癌二次减瘤术的是与非

       晚期卵巢癌经过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的初始治疗后,70%~80%的患者会复发。对于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是否进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一直存有争议。其争议点在于,现有的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相关的临床试验结论并不一致。基于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详细】

张跃明教授:罕见的颗粒细胞瘤,如何明确是否远期复发?

       卵巢颗粒细胞瘤(GCT)起源于卵巢颗粒细胞,占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70%,占卵巢恶性肿瘤的3%~7%。由于GCT特殊的激素活性产生的内分泌相关症状,使疾病易在早期被发现。育龄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如月经过多、月经间期出血、继发性闭经...【详细】

2019·年终盘点丨魏丽惠教授:宫颈癌领域的诊治现状与展望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随着近年来的医学发展,宫颈癌成为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治的癌症。那么,目前我国的宫颈癌防治现状如何?主要挑战集中在哪些层面?未来工作目标是什么?以及近些年来我们在宫颈癌诊治方面取得...【详细】

2020/1/2

冯力民教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的快速诊断及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的常见病,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所致,临床常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从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都可发生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是诊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法。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冯力民...【详细】

2020/1/2

【圆桌PAi】一文读懂 | 2019年PARP抑制剂则乐(尼拉帕利)年终大盘点

       2019年12月27日,再鼎医药的卵巢癌国家Ⅰ类新药——则乐®(尼拉帕利)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经含铂化疗完全或部分缓解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为患者增加了新的治疗选择,同...【详细】

2020/1/2

2019·年终盘点 | 王建六教授:子宫内膜癌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体的内膜层,又称子宫体癌,该病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而多数年轻患者的早期子宫内膜癌分化好,对激素治疗有效,因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具有可行...【详细】

2020/1/3

2019·年终盘点丨顾向应教授:计划生育领域的回顾和展望

       自2016年“二胎政策”开放以来,计划生育领域的工作重点转变为适时生育、优生优育以及无生育计划时的避孕节育,同时将避孕节育与防病治病结合起来。在2019年末之际,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顾向...【详细】

2020/1/9

戴毅教授:WES/WGS技术赋能遗传病诊断,共享测序数据助力疾病预防与研究

       近年来,全外显子组测序 (WES) 技术在临床上逐渐获得了广泛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是指利用目标区域捕获技术将全基因组中外显子区域进行捕获并富集,再通过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组分析方法,能获取到外显子及其邻近区域的变异信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详细】

2020/1/9

2019·年终盘点丨狄文教授:卵巢癌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尚无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约7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因此,卵巢癌死亡率仍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尽管近年来卵巢癌在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有许多进展,但即使是治疗后已达到完全缓解...【详细】

2020/1/9

2019·年终盘点丨隋龙教授:我国阴道镜临床应用进展及学术进步

       阴道镜检查于1925年由德国的Hans Hinselman医生发明,最初以放大镜为主,以后进行了不间断的实践和改良,成为当代阴道镜检查的基础。通过放大观测到的图像,阴道镜检查可以发现肉眼不能发现的微小病变,有助于提高判断宫颈、阴道、外阴等部位癌前病...【详细】

2020/1/13

2019·年终盘点丨田秦杰教授:四大角度回顾妇科内分泌2019年进展

       妇科内分泌是伴随女性一生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妇科内分泌领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本次采访中,北京协和医院田秦杰教授就发育、月经、不育、更年期四方面,展开过去一年来国内外妇科内分泌发展及热点问题的回顾和展望。2019年妇科内分泌领域中的进展...【详细】

2020/1/14

杨欣教授: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进展

       异常子宫出血(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严重危害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在第十四次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术年会上,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欣教授,杨教授就异常子宫出血诊疗现状、FIGO病因系统对我国异常子宫出血的诊疗的指导意义...【详细】

2020/1/15

华克勤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管理策略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计划,使用合适的经验性药物治疗,找准手术时机避免多次手术,术后应长期管理避免复发。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华教授就不同年龄段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子...【详细】

2020/1/17

王国云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机制及综合管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育龄期妇女,典型症状为慢性盆腔痛、不孕、盆腔包块。疼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为严重的问题及并发症,开始为周期性疼痛,以痛经为特点,随着时间的延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加重,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周期性、进行性加重的疼痛。中..【详细】

2020/1/17

刘红梅主任:与时俱进,规范要求,推动医疗美容良性发展

       人体衰老是从骨骼到表皮层等多个层面的衰老,在这个过程中,皮肤逐渐由光泽、柔润、细腻变得粗糙、干燥、松弛,而近年来,人们对美以及保持年轻的需求不断提高,医疗美容行业因此发展迅猛。医疗美容包括哪些项目?每项技术有哪些不同之处?是否真的安全...【详细】

2020/1/19

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娩需要注意什么?漆洪波教授这样说!| 中美微网妇产大查房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生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我国其他省份也出现了此类病例。孕妇处于特殊免疫耐受下,是该病毒的易感人群。在这特殊抗疫的关键时刻,关小明教授领衔的中美微网团队邀请到我国多位著名产科专家...【详细】

2020/2/5

冯玲教授:2019新型冠状病毒孕产妇诊断注意点、困惑及防控要点 | 中美微网妇产大查房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生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我国其他省份也出现了此类病例。孕妇处于特殊免疫耐受下,是该病毒的易感人群。在这特殊抗疫的关键时刻,关小明教授领衔的中美微网团队邀请到我国多位著名产科专家...【详细】

2020/2/5

孕产妇及新生儿疑似感染或确诊病例如何管理?这篇说清楚了!

       2月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武汉儿童医院确诊两例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小确诊的宝宝出生仅30小时,该新生儿母亲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这提示我们要关注新冠病毒可能存在的一种新传播途径——母婴垂直传播”。对此,援鄂国家医...【详细】

2020/2/7

汪辉教授& 翁丹卉副教授:新冠肺炎期间,卵巢癌患者如何管理?这5个问题你必须了解!

       2月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武汉儿童医院确诊两例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小确诊的宝宝出生仅30小时,该新生儿母亲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这提示我们要关注新冠病毒可能存在的一种新传播途径——母婴垂直传播”。对此,援鄂国家医...【详细】

2020/2/10

新冠肺炎期间如何科学管理妇科危急重症患者?张蔚教授有话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来势汹汹,对于妇科危急重症患者,应给予怎样的就诊指导?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蔚教授,张教授就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下,妇科危急重症患者的就诊指导、医护人员应如何防护、手术...【详细】

2020/2/10

妇科腔镜名家解析 | 姚书忠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长期药物管理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 DIE)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指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腹膜下浸润深度超过5mm,常侵犯的部位包括子宫骶骨韧带、阴道直肠隔、阴道后穹窿、直肠、乙状结肠和膀胱输尿管等部...【详细】

2020/2/11

妇科腔镜名家解析 | 石钢教授: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诊治策略

       子宫内膜增生症是一种病理性的内膜腺体增生病变,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但多数的子宫内膜增生是可逆的,或可保持持续良性状态。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四川大学华西二院石钢教授,石教授就子宫内膜增生的分类、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详细】

2020/2/17

【镜·界】欧洲妇科手术协会科学顾问Vasilis Tanos访谈:宫腔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目前,宫腔镜技术在镜体、器械、膨宫设备以及培训和教育领域都有一定的发展。宫腔镜技术作为一种手术方式在医疗领域中越来越流行,虽然我不能确定有多少妇产科同僚了解宫腔镜技术对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详细】

2020/2/20

妇科腔镜名家解析 | 孟跃进教授: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对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立体管理的疗效评估

       近年来,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的宫腔镜下快速诊断与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宫腔镜已成为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等)的首选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对于子内膜增生性疾病不能仅以...【详细】

2020/2/24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胚胎移植后妊娠患者常见问题答疑及处理

       2020 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打断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疫情防控期间,请大家一定做好防护。为了降低风险,尽量减少就诊次数,针对胚胎移植后或妊娠患者的一些常见疑问,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为您解惑...【详细】

2020/2/20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面对疫情,如何管理GnRH-a药物治疗期的内异症患者?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通过下调垂体功能,造成暂时性“药物去势”及体内低雌激素状态,使术后残存的微小病变或一些潜在的肉眼难及的病灶得到抑制、萎缩及退化...【详细】

2020/2/25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疫情当前,支招~让您暂别那场“痛”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先苦后甜。抗“疫”之战期待早日胜利收官,而此刻,我们心中牵挂不下的除了前线的“战士”,就是您了——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的病友们。疫情当前,您还在纠结于“无处安放”的“痛”吗?VAS...【详细】

2020/2/25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如何降低生殖中心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风险?——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院的应对措施分享

       起始于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经过短短二个月时间已经波及全国甚至海外,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该病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既往国内大多数生殖中心会在春节后会迅速迎来患者就诊...【详细】

2020/2/25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内异合并不孕的患者,如何充分做好进周期前准备?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全国人民都在如火如荼的抗击疫情,医院被视为禁忌之地,能少来就少来,能不来就不来,那么,我们的内异合并不孕症患者要不要来、能不能来就诊呢?首先要告诉大家,不要慌乱,内异症和不孕症都...【详细】

2020/2/25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生殖医学工作者应该如何面对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的影响,新冠肺炎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 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截止2020年2月21日14时, 我国境内累计确诊75570例新冠肺炎,累计死亡2239例,现有疑似病例5206例...【详细】

2020/2/25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疫情期间,针对不能及时复诊的内异症术后患者,如何做好患者的长期管理

       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慢性病,其长期管理已获得共识,因此患者的管理尤其是术后的管理非常重要,是保证患者不间断、连续药物长期治疗的关键。但鉴于疫情期间,内异症患者术后不能及时去医院复诊,笔者认为可以...【详细】

2020/2/26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新冠疫情期间的等待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应该怎么办?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育龄期女性发病率在20%~40%,5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高达70%。30%的患者伴有月经改变、异常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痛、尿频、便秘、流产、不孕等症状。月经改变主要表现为月经增多...【详细】

2020/2/28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择期手术的内异症患者如何做好延迟手术的准备?

       当前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殊时期,抗击疫情的需要,加之血源非常紧张,大多数地区的择期手术不得不暂缓。原准备春节后择期手术的内异症患者如何做好延迟手术的术前准备呢?如果您预约了在春节后进行择期手术,但术前不需要药物治疗的...【详细】

2020/3/2

漆洪波教授:产科如何应对新冠肺炎?这些问题需要重视!

       近两周以来,湖北以外地区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经持续下降,那么在当前疫情情况下,孕产妇能否正常到医院进行产检?产科的医护人员应如何协助处理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就以上问题,华大基因医声栏目采访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详细】

2020/3/5

李梅教授:正确认识异常子宫出血激素治疗

       异常子宫出血(AUB)为妇科常见症状,是指与正常月经周期“四要素(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和经期出血量)任何一项不符并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AUB按常见病因可分为两大类9个亚型,其中排卵障碍性AUB最常见(AUB-O)。 AUB-O的药物治疗..【详细】

2020/3/6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辅助生殖前子宫腺肌病伴不孕的药物预处理-新冠肺炎疫期专版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俗的说就是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长进了子宫肌层,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约2/3的病人会有痛经,而且可能越来越重,因为病变侵蚀子宫肌层,故子宫也会增大、月经量增多...【详细】

2020/3/6

“益”起关爱 共度时艰丨王兴玲教授谈GnRH激动剂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应用经验

       1984年,Porter等首次报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IVF-ET的控制性促排卵获得成功,自此之后GnRH-a降调节已成为促排卵的主流方向。临床实验证明,早卵泡期长效GnRH-a长方案的应用明显提高了临床妊娠率...【详细】

2020/3/9

【镜·界】Luigi Montevecchi 访谈:宫腔镜——妇科医生的第三只眼

       我们把现代宫腔镜的第一次伟大革命归功于Jacques Hamou教授。他在1980年与Storz公司一起发明了微型阴道镜——一种具有诊断性的宫腔镜、阴道镜和显微镜特征的仪器。即使在今天,我仍然使用它来观察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详细】

2020/3/9

王常玉教授:疫情之下,卵巢癌的“疫”路诊疗历程

       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英雄城市武汉笼罩了一层阴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务工作者们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前仆后继,一往无前。与此同时,许多其他医疗救治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影响。卵巢癌发病隐匿...【详细】

2020/3/10

李贵玲教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卵巢癌患者的规范管理

       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封城、封小区、封单元,各地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齐心协力抵抗病毒。当出行变得困难重重,有诊疗需求的卵巢癌患者应该何去何从?就此,中国妇产科在线开讲啦-卵巢癌3分钟栏目采访...【详细】

2020/3/10

丛亚丽教授: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在公共健康以及医疗领域提供服务。例如,在医学影像识别方面,它可以帮助医生更迅速、准确地读取影像;在临床诊断辅助方面,它可以应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手术风险评估...【详细】

2020/3/12

黄奕教授:疫情期间,肿瘤患者的管理及卵巢癌治疗建议

       2020年1月新冠病毒横扫全国各地,疫情来势汹汹,每个人都是易感者,在这一特殊时期,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更是新冠肺炎高危人群,由于其疾病特征面临诸多诊治问题,尤其是死亡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的卵巢癌...【详细】

2020/3/13

李泉教授:当卵巢癌患者遭遇“新冠肺炎”该如何管理与治疗

       “新冠肺炎”的阴霾已经笼罩我们三个多月,在这期间防疫、抗疫已经是2020年春季的“全民运动”。在妇科,卵巢癌犹如一道难解的枷锁,让患者备受折磨,也经常让医务工作者十分棘手。那么,在疫情期间,卵巢癌的治疗是怎样开展的...【详细】

2020/3/13

妇科腔镜名家解析 | 王素敏教授:子宫内膜增生的规范诊治及立体化管理

       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妇科疾病,它具有一定的癌变倾向,因此应该规范化治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能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高效逆转子宫内膜,被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详细】

2020/3/19

罗新教授:阴道紧致,综合干预,科学评估

       阴道松弛是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生理性衰退病理性加重的状况,主要人群为中老年女性。阴道松弛严重者会降低夫妻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日益提高,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物理康复技术、中医针灸调节...【详细】

2020/3/19

郝敏教授:腹腔镜在器官整复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不断提高,器官整复愈发受到女性群体的关注,特别是年轻女性,寻求医疗帮助的女性越来越多,促使了女性器官整复领域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与传统手术相比...【详细】

2020/3/23

段涛教授:国内母胎医学发展现状及方向

       随着超声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胎儿疾病在产前被筛查和诊断出来。近十几年来,胎儿宫内手术的发展使得一部分胎儿疾病得以在出生前得到干预和治疗,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详细】

2020/3/24

【镜·界】Jaime Ferro:重视子宫发育,保护女性生殖健康

       一般来说,我是这样认为的。尽管近年来子宫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尤其是德国Noe, Kunz和 leyedecher博士团队进行的关于子宫发育和生理学的研究,以及Simon博士进行的基因研究,还有很多我没有提到的其他同样杰出的研究。但是,很遗憾...【详细】

2020/3/30

妇科腔镜名家解析 |张蔚教授: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与长期管理

       子宫内膜息肉是指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子宫内膜局部组织过度增殖形成的突出于宫腔内的赘生物,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多见于围绝经期女性,临床表现以月经紊乱、经期延长、经量过多为主,部分子宫内膜息肉可发生癌前病变或恶变...【详细】

2020/4/2

妇科腔镜名家解析 | 王立杰教授:子宫腺肌病的药物治疗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和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治疗时需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并且常常结合手术...【详细】

2020/4/10

罗新教授:盆底重建术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盆底重建术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PFD)的重要治疗措施,它是基于盆底解剖的“整体理论”兼顾前、中、后盆腔“三腔室”及上、中、下“三水平”解剖缺陷的修复及盆腔结构的整体重建手术。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详细】

2020/4/15

妇科腔镜名家解析 | 薛敏教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局部消融治疗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良好穿透性,在影像学技术的实时监控下,将由体外超声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波精确聚焦于体内病灶靶点,通过在靶点产生的瞬间高热量,使靶区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达到...【详细】

2020/4/17

朱宝生教授:聚焦产前诊断,预防出生缺陷

       我国每年有大量先天性残疾新生儿,重大出生缺陷是引起新生儿生长发育障碍、严重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精神以及经济负担。随着产前筛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重大出生缺陷可以通过预防性治疗和干预改善妊娠结局...【详细】

2020/4/17

何爱琴教授:喜讯!尼拉帕利纳入南通补充医保,为当地卵巢癌患者带来福音!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联合化疗以及维持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和使用。而疾病的经济负担,是癌症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12月27日,再鼎医药卵巢癌国家Ⅰ类新药——则乐®(尼拉帕利)获批上市...【详细】

2020/4/21

妇科腔镜名家解析 | 张信美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长期管理策略

       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计划,使用合适的经验性药物治疗,找准手术时机避免多次手术,术后应长期管理避免复发。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了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张信美教授...【详细】

2020/5/11

程晓东副院长:全面开启日间手术中心诊疗“新模式”,为女性患者造福

       在当今医疗条件下,为合理解决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大医院的资源配置,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适应现代医院模式,日间手术中心在各大医院迅速发展并全面铺开。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浙...【详细】

2020/6/09

王悦教授:日间手术中心的发展优势与前景

       日间手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出现的一种新型诊疗方案,可以合理利用医院中的床位资源,体现出较高的诊疗效率及便捷的诊疗流程,为患者节省了住院费用,迎合了当代医院管理的基本发展趋势。中国妇产科在...【详细】

2020/6/10

【镜·界】Martin Farrugia访谈: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的推广及应用

       宫腔镜是一种有用的妇科诊断和治疗工具。在我看来,主要的问题是利用不足。经常使用宫腔镜的医生知道它的潜力,但仍然是少数。美国妇产科协会宫腔镜专门兴趣组具有多方面扩大对宫腔镜认识...【详细】

2020/6/10

张国楠教授专访:解读《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分碎术的中国专家共识》,规范临床诊治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肌瘤”分碎术后导致早期肉瘤腹腔播散转移的发生几率也在逐渐增加。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子宫分碎术(或肿瘤分碎术)可致早期子宫肉瘤盆腹腔内种植...【详细】

2020/7/13

【圆桌PAi】中国指南,引领规范——谢幸教授&孔北华教授解读卵巢癌PARP抑制剂国内外指南差异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健康。近年来,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的问世给卵巢癌的治疗带来了重大变革,维持治疗已成为卵巢癌的治疗新模式。为规范此类药物的使用...【详细】

2020/7/30

郁琦教授专访:解读替勃龙临床用药指南共识,关注老年慢性疾病预防

       替勃龙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是绝经后妇女传统治疗方案的一种替代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绝经症状和骨质疏松预防。但其对血脂、心血管、骨骼、乳腺、子宫内膜等有何作用与影响?临床应用时又该注意些哪些...【详细】

2020/7/31

郁琦教授专访:围受孕期营养状态与女性生殖健康

       近20年来,我国不孕率持续增高,女性生育能力下降,生殖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调查显示,我国育龄期女性不孕率可达10%左右,其原因众多,如生育年龄延后、人工流产造成的创伤、生活方式、工作压力...【详细】

2020/7/31

郭雪桃教授专访:孕激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主要临床症状为痛经且进行性痛经,使患内异症的妇女深受其害。近些年,在内异症长期管理的药物治疗中,孕激素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孕激素治疗内异症的临床进展和前景如何?内异症治疗理念有哪些方面的改变?业内临床医生对这些问题一直保持关注...【详细】

2020/8/7

陈蕾教授专访:结合相关文献指南,解读苯甲酸雌二醇在生殖医学中的临床应用

       苯甲酸雌二醇,雌激素类药物,主治卵巢功能不全、闭经等妇科疾病。可使子宫内膜增生,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使乳腺导管发育增生,促进和调节女性性器官及副性征的正常发育。对于女性来说,雌激素的作用非常大,它主导着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调控女性体内环境的稳定...【详细】

2020/8/7

阮祥燕教授:苯甲酸雌二醇的临床应用

       雌孕激素在内的女性激素是伴随女性一生必不可少的激素,缺少女性激素将会导致一系列生殖、心血管、内分泌等疾病。由于对激素存在一定的误区,临床上治疗时很多患者谈激素色变,对此,中国妇产科在线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教授,就苯甲酸雌二醇的临床应用...【详细】

2020/8/17

吴洁教授:MHT与女性恶性肿瘤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必须了解!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女性绝经后时段延长,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会导致诸多女性相关问题,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均认为绝经后激素治疗(MHT)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方案。然而,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趋于年轻化,且肿瘤治疗导致的医源性绝经造成的低雌相关问题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详细】

2020/8/19

陶敏芳教授:更年期还在顺其自然?及时行激素补充治疗才是正解

       围绝经期是女性的“多事之秋”,会出现月经紊乱与更年期的症状,同时也是女性老年期慢性疾病的启动期,因此也是女性保健、预防老年性慢性疾病的关键时期。激素补充治疗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妇女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详细】

2020/8/24

张炜教授:探讨性发育异常国内诊疗难点与应对策略

       性发育异常指的是一类性染色体、性腺或第二性征表现不典型的先天性异常。它涉及组织胚胎、儿科、妇产科、遗传、心理等诸多学科,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因多,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目前性分化与发育异常的病因研究有哪些进展?其分类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有着怎样的影响...【详细】

2020/8/25

孙晓溪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如何治疗获得好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称内异症) 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也是不孕的常见原因。由于内异症相关不孕病情复杂,目前为止,还没有确认内异症造成不孕的明确机制,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内异症患者应该积极解决生育问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到底应该行手术治疗,还是IVF治疗...【详细】

2020/8/28

张绍芬教授:改善绝经症状、抑制骨丢失,GnRH-a联合反加疗法治疗内异症如何临床应用?

       GnRH-a对治疗内异症的近期疗效已经得到公认,被认为是内异症药物治疗的“金标准”药物。但GnRH-a可使机体处于低雌激素状态,产生绝经期症状,长期应用可导致骨密度下降。反向添加方案可降低长期使用GnRH-a引起的不良反应,维持疗效...【详细】

2020/8/30

为什么不孕症会找上你?听听专家怎么说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生率呈年轻化趋势且逐年递增。生育意愿降低是一方面因素,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怀不上”。那么,什么是不孕症?造成不孕症的原因有哪些?不孕症又有哪些治疗方法?为此,在女性健康话题沟通会上,妇产科在线采访了北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沈浣教授,就不孕症疾病的相关知识...【详细】

2020/9/17

试管婴儿并不是万能选项,尽早生育才是解决不孕症的最佳选择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很多医学领域内的疑难杂症得到解决,而试管婴儿技术的出现,让那些输卵管梗阻、不明原因的不孕、男方少弱无精症、女性排卵障碍等因素造成的无孩家庭在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失败后有了新的选择。那么试管婴儿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与选择是如何?去医院做试管婴儿的流程又是什么?请跟着妇产科在线的...【详细】

2020/9/18

段华教授:妇科微创技术正大步向前,未来医疗将更快更强

       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袭来使我国乃至全球人民都措手不及,学术活动也一度停滞,但很快线上授课的形式便流行起来,深受广大医生学者的欢迎。随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疫情形势趋好,但大型会议的举办仍有诸多限制。今年的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能够顺利召开...【详细】

2020/10/15

张建平教授:促交流,互协作,共探生殖免疫及相关疾病诊疗新规范

       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学习班已经办班17年了,今年是第18届,以往每年基本上都是在6月初举办,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学习班无法按原计划进行,有同行建议延迟举办或者改为线上会议,但考虑到线上学习效果可能没有现场好,所以等到疫情相对稳定,根据国家的疫情防控要求...【详细】

2020/10/15

孙秀丽教授:加强国内外专家交流发展,提高女性盆底疾病诊疗水平

       特别感谢妇产科在线多年来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团队的大力支持。今年会议跟以往会议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会议形式上有一个大的变革,以往会议基本上都是线下进行,今年由于疫情的关系,我们采取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这样的会议形式,传播更广泛,国...【详细】

2020/10/16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张翠莲教授带您领略基因技术在辅助生殖中的魅力,思考反复种植失败的本源

       会议开幕式由美国生殖医学会现任主席Catherine Racowsky教授致欢迎辞。她首先介绍了本次年会的参会注册人数为2852人,会议继续教育课程注册人数为1000人。参会人员除了美国本土同道外还包括了来自全球如...【详细】

2020/10/20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黄薇教授解读二甲双胍能否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会议中,我国的专家学者们积极投稿,入选摘要70余篇,向世界分享了来自中国的生殖医学数据和进展,展示了我国生殖医学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日益雄厚的实力。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黄薇教授携其团队在本次会议中发表了一项探索二甲双胍能否改善...【详细】

2020/10/27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管一春教授为您解读不同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的获益和风险,探讨PGT技术的安全性和未来发展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管一春教授携其团队在本次会议中发表两篇壁报,其中一篇题为《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助孕的产科和新生儿结局:一项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调查了相比IVF/ICSI或自然受孕(SC),PGT妊娠是否会...【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关菁教授解读不孕患者输卵管远端微小病变的发生率及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关菁教授携其团队在本次会议中发表了一项有关不孕患者输卵管远端微小病变的发生率及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本文中我们邀请到关教授为大家详细解读该研究的设计与成果。P-903 不孕患者输卵管远端微...【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彭超教授为您解读子宫腺肌病诊疗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探索子宫腺肌病保留生育力手术治疗的远期影响

       本文中我们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彭超教授为大家解读一场围绕子宫腺肌病展开的互动交流会议。本场会议共有三位讲者,分别讨论了子宫腺肌病诊断方式的改进、子宫腺肌病对生育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的保留生育力手术方式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周应芳教授为您解读不同类型的子宫肌瘤对生育的影响,浅析ASRM年会中的治疗建议及进展

       本文中我们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周应芳教授与大家分享会议中子宫肌瘤相关的精彩内容,并解读《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我们应该给予什么建议》的专题内容。本场会议主题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我们...【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薛晴教授解读早期环境对子代健康的影响,探讨辅助生殖技术的长远未来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思考子代健康的问题,今年的ASRM年会也对此十分关注,并设置了有关内容的讨论。本文中我们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薛晴教授为大家解读会议中的一场精彩讲座...【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黄国宁教授分享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最新研究进展,探索生殖与遗传的奥秘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黄国宁教授携其团队在本次会议中不但做了分会场的论文报告,而且有五篇研究论文被大会收录,可谓硕果累累。我们邀请到黄教授与大家分享这些研究设计和成果...【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郑备红教授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PCOS的影响?解读GnRHa替代HCG扳机的Meta分析!

       会议中,我国的专家学者们积极投稿,入选摘要70余篇,向世界分享了来自中国的生殖医学数据和进展,展示了我国生殖医学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日益雄厚的实力。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郑备红教授携其团队在本次会议中发表了一项维生素..【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徐阳教授解读POI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标准,探讨POI生育力保存的全方位管理策略

       本次年会内容丰富,主题多样,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讨论、交互式讨论等多种形式,围绕生殖医学的方方面面展开了深入和广泛地探讨。本文中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徐阳教授为大家解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相关...【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谭季春教授解读高龄女性冻融及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围产期结局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谭季春教授携其团队在本次会议中发表了关于辅助生殖技术中高龄女性冻融及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围产期结局分析的一项研究。针对高龄女性助孕策略的选择,我们邀请到了谭季春教授为大家解读...【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邓成艳教授解读胚胎移植的循证证据,探讨优化胚胎移植

       生殖内分泌学家和胚胎学家关注胚胎移植中的所有细节,致力于优化这项技术。而每个中心操作者的实践模式不尽相同,对胚胎移植的植入率、活产率等结局也会产生影响。本文中我们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邓成艳教授与大家分享题为...【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2020 | 冒韵东教授解读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索子宫腺肌病和内异症的关联和同源性

       本次年会内容丰富,主题多样,通过主题演讲、专题讨论、交互式讨论等多种形式,围绕生殖医学的方方面面展开了深入和广泛地探讨。本文中我们有幸邀请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冒韵东教授为大家解读不同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详细】

2020/11/04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20 | 赵栋教授分享子宫疾病治疗新进展,探讨腺肌病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策略

       妇产科在线(www.cogonline.com)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妇产领域专业学术媒体与服务平台之一,益普生(IPSEN)是致力于学术交流的跨国医药企业!自2018年起,我们经连续2年携手,为大家全程报道了第四届和第五届SEUD年会,今年,我们将再度携手,为大家奉上一系列...【详细】

2020/11/17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20 | 方小玲教授解读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力的不良影响,探讨内异症合并不孕的诊疗策略

       020年11月3-6日(巴黎时间),第六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本次SEUD线上学术周聚焦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异常子宫出血等话题,设置了...【详细】

2020/11/17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20 | 冷金花教授分享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管理新进展,解读子宫腺肌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2020年11月3-6日(巴黎时间),第六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本次SEUD线上学术周聚焦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异常子宫出血等话题,设置了...【详细】

2020/11/17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20 | 许泓教授解读内异症药物治疗研究新进展,分享GnRHa在不孕内异症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2020年11月3-6日(巴黎时间),第六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本次SEUD线上学术周聚焦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异常子宫出血等话题,设置了...【详细】

2020/11/17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20 | 张信美教授解读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探讨子宫腺肌病分层治疗及管理

       2020年11月3-6日(巴黎时间),第六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本次SEUD线上学术周聚焦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异常子宫出血等话题,设置了...【详细】

2020/11/18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20 | 段华教授解读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力保护措施,分享内异症手术前后GnRHa的应用策略

       2020年11月3-6日(巴黎时间),第六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本次SEUD线上学术周聚焦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异常子宫出血等话题,设置了...【详细】

2020/11/18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20 | 易晓芳教授解读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管理策略,探讨GnRHa在内异症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2020年11月3-6日(巴黎时间),第六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本次SEUD线上学术周聚焦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异常子宫出血等话题,设置了...【详细】

2020/11/18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20 | 周应芳教授分享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的实践经验,倡导关注子宫肌瘤的复发防治

       2020年11月3-6日(巴黎时间),第六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本次SEUD线上学术周聚焦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异常子宫出血等话题,设置了...【详细】

2020/11/18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20 | 华克勤教授分享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经验,解读子宫腺肌症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关键要点

       2020年11月3-6日(巴黎时间),第六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本次SEUD线上学术周聚焦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疾病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最新进展,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异常子宫出血等话题,设置了...【详细】

2020/11/20

超级访问:超带感的PARP抑制剂指南巡讲暨病例分享赛!孔北华教授带领中区团队再次见证尼拉帕利卓越疗效!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的病死率是最高的,70%的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是晚期,且大多数患者经过初始治疗获得临床缓解后,仍有70%在3年内复发,5年生存率不足50%。近年来,卵巢癌...【详细】

2020/11/27

李坚教授:如何有效防范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科学避孕是关键

       目前,全球生育率普遍下降,全球范围内由于种种原因,人类生殖功能大幅度降低,研究发现,非意愿妊娠所造成的人工流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如何从源头减少非意愿妊娠的发生,以改善人类生殖健康,保护女性生殖功能...【详细】

2020/11/27

陈晓军教授:重视子宫内膜增生疾病的诊治及长期管理是预防疾病进展的关键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非生理性、非侵袭性的内膜增生,由于腺体结构(大小和形态)的改变、腺体和间质比例的改变(>1:1)导致子宫内膜量增多。它是妇科常见肿瘤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根据长期观察,绝大数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可逆性病变...【详细】

2020/12/8

马迎春教授:以人为本,打造“专而精”学术会议;循序渐进,再话单孔腹腔镜手术利与弊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是新兴的微创外科技术,指利用内镜穿过人体自然腔道(如胃、直肠、阴道、尿道)进入体腔进行手术。对比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NOTES具有...【详细】

2020/12/14

改变,卓然新生!卵巢癌治疗年度盘点丨程文俊教授专访:《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专家共识》内容解读

       以往卵巢癌药物治疗以化疗为主,直到奥拉帕利登陆中国,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的卵巢癌靶向治疗药物,它的上市可谓是卵巢癌治疗史上里程碑式的突破。近日,《PARP 抑制剂治疗复发性...【详细】

2019/1/1

改变,卓然新生!卵巢癌治疗年度盘点!刘继红教授:卵巢癌维持治疗研究的中国声音—SOLO2中国亚组研究解读

       2017年大型临床Ⅲ期SOLO2研究在美国妇科肿瘤学会上(SGO)年会上公布了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在铂类敏感的复发卵巢癌患者中,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详细】

2019/1/2

改变,卓然新生!卵巢癌治疗年度盘点|高雨农教授专访: 从SOLO1研究盘点卵巢癌一线治疗进展

       由于卵巢癌难以被早期发现,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因此,卵巢癌的临床治疗十分困难。2018年卵巢癌领域备受关注的SOLO 1研究结果公布,该研究针对新诊断的BRCAm卵巢癌患者...【详细】

2019/1/4

改变,卓然新生!卵巢癌治疗年度盘点|王丹波教授专访:维持治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

       卵巢癌是一种来源于卵巢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高居妇科肿瘤榜首。临床一经诊断,往往为晚期,且临床复发率高。发现晚、复发率高...【详细】

2019/1/6

改变,卓然新生!卵巢癌治疗年度盘点|林仲秋教授专访:卵巢癌靶向维持治疗的长期获益

       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发卵巢癌5.2 万余例,死亡2.25 万例, 5年生存率仅30~40%,卵巢癌患者如何延长生存期和改善长期预后一直是妇科肿瘤领域的热点...【详细】

2019/1/8

洛若愚教授专访:阴式手术的应用与发展

       本次大会通过专题讲座、手术演示及疑难热点问题讨论等形式,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与学术平台。其主要目的是在符合现代微创理念的基础上推广传统手术...【详细】

2019/1/11

朱兰教授专访:阴道植入网片及子宫切除手术以后的顶端悬吊问题的探讨

       这是一个近阶段的热点问题,也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对于经阴道植入网片,首要的问题是能不能用和该不该用,现在国际上建议复发的病人,尤其是年纪偏大的病人...【详细】

2019/1/12

孟元光教授专访:子宫切除术入路多,如何选择?哪个最优?

       良性疾病的全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医生必备的技术,属于非常常见与常规的手术,其手术入路有很多种,包括经腹、经阴、经腹腔镜以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单孔腹腔镜...【详细】

2019/1/13

Rudi Campo 教授专访:宫腔镜数字化门诊的挑战

       数字宫腔镜门诊目的是为了促进微创医疗里的精准医疗,我们平时会斟酌病人是住院还是门诊治疗,数字宫腔镜门诊是把所有问题在一个高科技的诊室里面解决...【详细】

2019/1/14

段华教授专访:2018年妇科微创领域的学术热点与展望

       妇科微创领域的学术氛围十分火热,新技术的推广与规范化培训齐头并进,新技术的应用在妇科微创领域前辈们的培训下卓有成效,青年医师们也以奋发向上...【详细】

2019/1/19

龚颖萍教授专访:宫颈癌的诊治体会

       《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今年已经进入第六期,这个项目在湖南省以至全国都开展得很好。我国从2009年开始...【详细】

2019/1/23

梦想照进现实:中美专家共话尼拉帕利2018年终回顾(一)

       卵巢癌是一种临床治疗预后差,五年生存率较低的妇科恶性肿瘤,以往卵巢癌的治疗一般以手术和化疗为主,近年来,靶向药物的出现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详细】

2019/1/24

陈倩教授专访:慢性肾脏病患者妊娠的诊疗策略

       虽然目前国内尚无具体统计数据,但我国的确存在一定数量的育龄期慢性肾脏病(CKD)女性,这部分患者往往在CKD平稳或得到控制后有生育要求...【详细】

2019/1/26

年终盘点|2018年复发性流产治疗新观点

       关于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的概念,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的标准是2次或2次以上妊娠失败,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详细】

2019/1/28

年终盘点丨2018年中医妇科领域学术盘点与热点问题解析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属于常见妇科疾病。目前治疗宫颈癌的方法有很多,但中医治疗在宫颈癌...【详细】

2019/1/29

未来成就梦想-中美专家展望尼拉帕利应用前景(二)

       2019年1月19日,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办的中国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论坛暨首届CORE在云南昆明召开。会间,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两位教授与...【详细】

2019/1/30

年终盘点 | 2018年异常子宫出血的回顾与展望

       月经异常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 uterine bleeding,DUB,功血)的定义通常指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出血...【详细】

2019/2/1

汇聚前沿力量,聆听权威之声——周琦教授带您走进中国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论坛暨首届CORE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的组织解剖以及内分泌功能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2/3...【详细】

2019/2/2

【2018年终盘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治”与“防”

       365天穿指而过,2018年已走向尾声。今年的辅助生殖领域都有哪些学术进展和热点话题?是什么导致了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如何科学、正确管理和防治卵巢储备功能...【详细】

2019/2/6

汇聚前沿力量,聆听权威之声——吴小华教授深入解读《中国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共识》

       卵巢恶性肿瘤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五年生存率较低,复发率高,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近年来,以尼拉帕利为代表的维持治疗药物在延长卵巢癌患者无进展生存...【详细】

2019/2/8

新春盘点|2018年计划生育领域的发展与学术热点回顾

       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二孩”全面放开,计划生育领域的工作重点也由“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转向“全面生殖健康服务” ,将避孕...【详细】

2019/2/9

闫玲教授专访: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应用现状及优势

       要检测女性激素水平,评估卵巢功能,一般月经第2-5天抽血,但月经第2天如何界定?对于许多高龄女性,月经第2天卵泡已经提前募集,雌激素水平很高。雌激素与FSH...【详细】

2019/2/12

【新春特辑】2018年度妇科肿瘤大事记

       2018年4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用于预防宫颈癌的九价HPV疫苗在中国上市,自此预示着中国大陆对宫颈癌的防控由二三级预防全面进入三级预防并重时代...【详细】

2019/2/14

新春特辑丨专注国内妇科泌尿盆底诊治技术的发展

       我国自2004年召开妇科泌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以来,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国际上已经做了很多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女性泌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详细】

2019/2/15

陈蕾教授专访:带你读透《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

       随着晚婚晚育妇女人群的增加,我国高龄妊娠妇女的数量已由1996年的2.96%升高至2007年的8.56%。尤其是国家二胎政策的实施,高龄妊娠的比例将进一步升高...【详细】

2019/2/16

携手并进,合作共赢——2018年中医妇科发展述评

       2018年是我国中医药法实施的第二年。在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指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详细】

2019/2/17

李敏主治医师:重视卵巢低反应科学诊治,合理把握促排卵策略

       卵巢低反应是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刺激反应不良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卵巢刺激周期发育的卵泡少,血雌激素峰值低,Gn用量多,周期取消率高、获卵少和很低的临床妊娠率...【详细】

2019/2/17

赵丹教授专访:不但讲手术,更多讲技术,特别讲技巧 《宫颈癌手术新分型及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视频专辑的特色和看点

       一直以来,宫颈癌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妇科肿瘤。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在治疗宫颈癌上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但虽然如此,依然有很多的难题没有被解决...【详细】

2019/2/21

王蔼明教授专访:PPOS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

       卵巢低反应是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刺激反应不良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卵巢刺激周期发育的卵泡少,血雌激素峰值低,Gn用量多,周期取消率高、获卵少和很低的临床妊娠率...【详细】

2019/2/22

阮祥燕教授专访: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女性生育力保护的最佳选择

       对于女性而言,无论是“青春活力”还是“生育能力”,都离不开卵巢。若在青春期或青春期前、育龄期,因为某些必要的原因而损害卵巢功能,很有可能使她们丧失生育能力...【详细】

2019/2/28

田永杰教授专访: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与预后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已成为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严重地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妨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被称为“社交癌”。中国妇产科在线在2018年妇科分会年会暨第三次山东省妇幼保健机构妇产科主任高级培训...【详细】

2019/3/1

【专家采访】爱耳防聋,降低出生缺陷

       如今,大多数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这需要建立在一些基础之上,例如:疾病能被预防,或者在早期阶段被发现阻止其进展,抑或是有可及的治疗方法...【详细】

2019/3/2

接雪梅教授专访:宫颈癌诊治经验分享

       了进一步推动宫颈癌筛查及防治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有效传播和指导广大地区正确认识并实践宫颈癌防治知识,2018年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研立项的《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正式启动。2月22-24日,《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巡讲济南站...【详细】

2019/3/4

关小明教授专访:推陈出新,促进国内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发展

       随着“无瘢痕手术”设想的提出,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兴起,单孔腹腔镜技术越来越引起重视。2019年2月23日,由新乡医学会主办,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同承办的“LESS is MORE·妇科单孔腹腔镜技术论坛·河南新乡”在...【详细】

2019/3/6

梁志清教授专访:合理应用微创技术,科学诊治妇科肿瘤

       巢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妇科肿瘤,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因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困难,约有70%的卵巢癌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目前对晚期卵巢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含铂化疗。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妇科肿瘤...【详细】

2019/3/11

周琦教授谈2019SGO(开年大戏)——揭秘卵巢癌靶向治疗热点学术研究新进展

       2019年第50届美国妇科肿瘤年会(SGO)将于当地时间2019年3月16~19日在美国檀香山举行。今年正值SGO成立的50周年,这半个世纪以来,SGO伴随并见证了全球妇科肿瘤专业的发展与进步。在今年的会议中,将上演哪些值得大家期待与关注的卵巢癌相关的妇科肿瘤问题...【详细】

2019/3/11

划重点!吴令英教授解读SGO会议手术、化疗重点及PARP抑制剂进展

       2019年第50届美国妇科肿瘤学会(SGO)年会将于2019年3月16-19日在美国火奴鲁鲁/檀香山举行。今年的会议中,在卵巢的手术、化疗方面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热点内容?卵巢癌的PARP抑制剂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哪些研究进展...【详细】

2019/3/11

侯洪春教授专访:山东省HPV疫苗的开展情况

       为了进一步推动宫颈癌筛查及防治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有效传播和指导广大地区正确认识并实践宫颈癌防治知识,2018年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研立项的《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正式启动。2月22-24日,《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巡讲第十期...【详细】

2019/3/12

刘开江教授:卵巢癌治疗的三板斧——手术、化疗、维持治疗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死亡率却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7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而治疗后70%的患者会复发,其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棘手难题。对于初治患者是直接行肿瘤细胞减灭术...【详细】

2019/3/18

以微知著:从诞生到全面开展,NIPT的成功是否彰示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已跨入新时代?

       无创产前DNA检测(NIPT),又称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等。该技术仅需采取孕妇静脉血,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母体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包含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即可从中得到胎儿的遗传信息...【详细】

2019/3/20

子宫内膜癌并不只是妇科肿瘤这么简单!王建六教授谈十余年研究进展与预防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及年轻化趋势。根据目前的国内外指南,手术仍然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是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多年来...【详细】

2019/3/22

陈倩教授专访:孕激素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孕激素是由黄体细胞分泌的甾体激素,其制剂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许多学者对孕激素特性及应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并在妇科内分泌治疗、药物避孕、辅助生殖技术及围生医学等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近日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陈倩教授...【详细】

2019/3/26

盘点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现状,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未来或成热点?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缺陷所导致的疾病,是出生缺陷的重要组成之一。单基因遗传病种类繁多,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耳聋、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等,目前已发现8000多种,综合发病率高达1/100,远高于我国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 (1/680)...【详细】

2019/3/28

权威解读丨孙媛教授:自体脐带血的临床优势

       在自体脐带血移植有非常多成功的案例,脐带血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一个重要来源,对很多血液病和免疫系统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北京京都儿童医院,我们诊室有成功治疗过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实体瘤的案例...【详细】

2019/4/2

祛除病灶、功能重建、美学追求——妇科手术三大追求

       2019京津冀妇产科学术年会暨中国-日本-韩国妇产科专业学术高峰论坛于3月9日在天津召开。会议学术内容设置巧妙,在上午的主会场学术交流中含名家讲坛、亚洲论坛和京津冀论坛三大环节,下午,中日韩高峰论坛、京津冀产科分会场、京津冀普通妇科分会场...【详细】

2019/4/4

冷金花教授专访: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的经验分享与前沿解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疼痛、不孕、盆腔包块等很多的临床问题,且发病年龄跨度比较大,从青春期至绝经期都有患病可能。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治疗目标不同,药物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因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详细】

2019/4/8

关永涛博士专访:胎儿浓度与NIPS新进展

       染色体遗传病是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在NIPS上市前,如果在产检中发现胎儿颈部透明带(NT)和唐氏筛查这两项检查出现异常,需要进一步做羊水穿刺进行确诊。羊穿本身带有一定风险性,可能引起孕妇宫内感染导致流产...【详细】

2019/4/16

任琛琛教授专访:《女性避孕方法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的解读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也称为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今年年初又增挂了“河南省妇女儿童医院”的牌,医院所涉及的业务主要包括妇女和儿童两个方面,医院所面临的最大、最多的问题就是妇产科的怀孕及生育的问题...【详细】

2019/4/17

李兵主任专访:不断探索,不忘初心,妇产介入,明天更好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介入中心是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放射介入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安徽省妇幼保健协会妇产介入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长江中游输卵管介入治疗联盟培训基地。现科室拥有腺肌症输卵管专病门诊、妇科介入门诊、妇科介入手术室及日间病房等一体化设置...【详细】

2019/4/22

【圆桌PAi】铂耐药患者治疗的春天——大咖解读《Lancet Oncol》PARPi重磅研究

       2019年4月1日,国际著名医疗杂志《Lancet Oncol》刊登的《Niraparib monotherapy for late-lin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QUADRA):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2 trial》让卵巢癌的PARP抑制剂治疗再次沸腾,此前该研究多次登陆2018年ESMO...【详细】

2019/4/23

奥德赛•名家访谈录:周琦教授谈卵巢癌全程管理

       卵巢癌很难早期发现,70%的患者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提倡卵巢癌的综合治疗。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卵巢癌一线治疗后维持治疗药物的出现,现在应该将卵巢癌的全程管理提上卵巢癌治疗最重要的日程...【详细】

2019/4/24

奥德赛•名家访谈录:吴小华教授谈卵巢癌一线治疗方案值得关注的变化

       卵巢癌初始治疗的进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手术方面的进展,将理想细胞减灭术的标准调到R0,即“无肉眼可见病灶”,作为满意或理想或“optimal”细胞减灭术的标准,以往是达到R1标准,即“肉眼可见病灶小于1cm”。为了达到R0手术...【详细】

2019/4/26

奥德赛•名家访谈录:邹冬玲教授谈PARP抑制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PARP 抑制剂是卵巢癌药物治疗史上第一个有准确靶点和生物标志物的小分子靶向抑制剂,也是继铂类化疗之后,卵巢癌治疗中的最重要的里程碑。提到PARP 抑制剂对卵巢癌的贡献,首先会想到奥拉帕利。基于Study42的研究结果...【详细】

2019/4/28

刘木彪教授专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治疗新理念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确实是严重危害我国妇女健康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高,其中的中重度患者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现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很多疾病种类,如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排尿障碍、排便障碍,甚至盆底疼痛等都涵盖其中...【详细】

2019/5/1

【GCH2019主席专访】Sergio Haimovich教授:动手操作升技能,宫腔生殖益不孕!

       昨天,大会有3个会前课程,两个会前课程分别由巴塞罗那的Vall d'Hebron医院和del Mar医院主办,另外一个会前课程由欧洲妇科内窥镜学会(ESGE)发起并主办。三个课程都是实用的临床实践操作课程,所以参加会前课程的医生都能在技能上获得真正的提升...【详细】

2019/5/2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徐阳教授:鲜胚VS冷冻——因人而异、合理选择,让效果&安全最大化

       徐阳教授表示,一直以来,对生殖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视角等比较关注,比如怎么获得更优质的卵母细胞、怎么获得更优质的胚胎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等。同时,此次Aspire会议中加大了对营养、环境以及生殖结局之间关系的重视...【详细】

2019/5/3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杨冬梓教授:古药新说,助力生殖大能量;GnRH神经元进展,内分泌诊治显宏光

       多项国内外文献研究显示,中医药在辅助生殖领域有潜在的应用效用,但循证医学证据较弱。目前可以收集到的、发表的文献,大多数研究都存在样本量小、设计方法学存在较大弱点或限制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提供的证据存在不足,这也是中医药在...【详细】

2019/5/3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关菁教授:功能保护,珍视内异症卵巢卵管,深入探究,精研输卵管细微病变

       对于IVF反复失败的患者,近期发布了很多文献报道,其中大部分文章的讨论、研究主题是围绕宫腔镜,也有少部分讨论了IVF反复失败患者在腹腔镜下观察到的情况。对此,来自多个国家地区的生殖外科专家组成的交流讨论组在Aspire2019...【详细】

2019/5/3

【GCH2019中国专场·主席专访】段华教授:再次相聚巴塞罗那,国内宫腔镜技术绽芳华

       非常高兴带领中国专家团队能够再次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巴塞罗那,参加第二届全球宫腔镜大会。也非常感谢中国妇产科在线的随行,能把这次会议的盛况及时传播给国内妇产科同道。从2017年第一届全球宫腔镜大会举办开始,GCH历经三年,此为第二届全球性质的宫腔镜专题...【详细】

2019/5/3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乔杰院士:致力胚胎组学研究,关注胚胎移植及COS方案的选择

       第九届亚太生殖医学会议聚焦于生殖医学新进展与生殖医学领域具有争议的话题。乔杰院士作为大会特邀讲者,分享了中国在生殖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如配子胚胎在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方面的发育过程的研究...【详细】

2019/5/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朱依敏教授:分享IVF子代安全性的相关研究

       对于不孕患者,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项就是备孕女性的体重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女性自身健康,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子代健康。在会议中有学者讲到,行IVF的女性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朱教授认为这非常有道理...【详细】

2019/5/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黄晓武教授:盘点宫腔粘连手术进展,解读宫腔镜肌瘤手术预处理

       宫腔粘连手术是宫腔镜手术中难度较高的手术,手术诊疗过程必须规范。在Aspire会议中,黄教授总结了近年来的宫腔粘连手术进展,尤其是手术中冷刀、热刀的相关热点问题。在2017年美国妇科腔镜协会(AAGL)和欧洲妇科内镜协会...【详细】

2019/5/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腊晓琳教授:Nomogram模型,为IVF患者客观预测妊娠机率

       腊晓琳教授在Aspire 2019亚太地区生殖医学会议上分享了 “Nomogram预测模型预测IVF累积妊娠率”。在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患者都非常关心“怀孕的几率”。实际上,临床医生大多数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给患者一个模糊的数据...【详细】

2019/5/4

【GCH2019主席专访】Luis Alonso Pacheco教授:携手共进,推动全球宫腔镜事业的平衡发展!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关于参加会人数的变化。此次会议的参会代表来自世界各地的86个不同的国家,包括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及澳大利亚等地区,甚至一些距离很远、交通并不方便的国家。我们这么多人齐聚一堂...【详细】

2019/5/4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王兴玲教授:解读Aspire热点,分享IVF促排卵方案经验

       王兴玲教授在采访中表示本届Aspire2019亚太地区生殖医学学术会议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基础研究、临床进展、多学科合作、实验室及质量控制管理等方面,还有关于生殖领域热点话题的辩论。在众多学术内容的分享中,乔杰院士对于《胚胎组学》的讲座备受关注...【详细】

2019/5/5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李云秀教授: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不孕治疗新进展

       Aspire 2019亚太地区生殖医学会议学术内容丰富,演讲精彩,讲座交流涉及PGT-A、男科学、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生育能力保护等多个方面。李云秀教授在采访中表示,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此次会议,且更多关注手术与不孕的关系领域的学术交流...【详细】

2019/5/5

【GCH2019中国专场·专家专访】郭银树教授:繁华春日,遇见不凡——GCH2019会议特色及学术热点解读

       第一,大会规模之宏大。在本次大会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一千多名妇产科同道参加,同时本届盛会上设置中国专场,这是2019全球宫腔镜大会中唯一特设的专场,非常值得我们骄傲。段华教授带领全国各地区专家共60余人...【详细】

2019/5/5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冒韵东教授:分享前沿,总结经验,进击子宫腺肌病不孕诊治

       子宫腺肌病患者常常合并不孕,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妇科及生殖领域的医生。冒教授一直关注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的研究进展,对此次会议中相关内容也较为关注。会中,比利时的Stephan Gordts教授的讲座...【详细】

2019/5/6

【GCH2019中国专场·专家专访】吕雯教授:世界在发展,中国在进步!我们在宫腔镜前行的路上从不止步!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大会。参加此次大会,使我感觉自己学习、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宫腔镜技术和世界宫腔镜技术的发展。世界宫腔镜技术已经发展了40多年,国内仅仅用20年就走完了国外40年的发展历程,这种飞速发展对我国来说非常难能可贵...【详细】

2019/5/6

【携手益普生走进Aspire2019】Aspire主席Budi Wiweko教授:谈会议特色及COS方案选择

       非常感谢你们的采访。作为Aspire主席我也很荣幸出席此次会议,并主持相关工作。本次大会讨论、解析并呈现生殖医学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主题内容非常丰富。正如我在开幕式中所讲,我们当前正处于第4次工业革命开端...【详细】

2019/5/7

【GCH2019中国专场·专家专访】生殖保护、日间手术——守护子宫,宫腔镜在行动

       非常高兴能够有次机会参加第二届全球宫腔镜大会。这次大会的学术内容重点聚焦生育力保护、生殖外科方面。生育力保护是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同行异常关注的医学问题。尤其在我国,二胎政策开放、生育年龄推迟...【详细】

2019/5/7

【GCH2019中国专场·专家专访】朱前勇教授:深入交流汲取精华,中国专家彰显国际魅力

       来到美丽的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第二届全球宫腔镜大会,我感受深刻,也感到非常的荣幸!第一,GCH2019会议阵容非常强大。来自全球86个国家的1000多位妇科宫腔镜专业人士相聚会议。第二,会议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详细】

2019/5/8

大V视角|跨地区、跨国界妇产科学术交流合作的影响及意义

       2019京津冀妇产科学术年会暨中国-日本-韩国妇产科专业学术高峰论坛在天津召开。这是一次跨地区、跨国界的学术壮举,牵引着数千妇产科同胞的心,并拥有非凡意义。在大会上,中国妇产科在线就“跨地区、跨国界妇产科学术交流合作的影响及意义”这一主题...【详细】

2019/5/10

【圆桌PAi】从NOVA到NORA——正因有Ni,所以不凡

       2019年5月3-5日,“2019年协和妇科肿瘤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协和红房子子宫内膜癌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大咖云集,邀请了国内外众多妇科肿瘤专业的大咖就妇科肿瘤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其中卵巢癌和PARP抑制剂的治疗进展尤其得到大家的关注...【详细】

2019/5/11

梁晓燕教授专访:女性生育力保存保护焦点新说——卵巢组织冻存与IVM

       卵巢组织冷冻保存技术在全球已经开展了十余年,我国于2012年正式引进此技术并应用于临床。据报道,截止到三年前,应用此技术,全球活产例数为265。现在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详细】

2019/5/12

尹如铁教授专访:维持治疗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大部分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特别是达到肉眼无残留)是其可能治疗成功的关键,术后辅以铂为主的联合化疗...【详细】

2019/5/14

华克勤教授:唯散宁(地诺孕素片)可有效缓解内异症相关疼痛,且可以长期使用

       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快速的缓解内异症疼痛,但是由于手术并不能彻底清除掉看不见的病灶,因此术后的复发率非常高,5年复发率高达40%-50%。另外,多次手术容易造成粘连,增加手术风险,所以内异症的管理应该尽量最大化药物治疗,减少手术次数...【详细】

2019/5/15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 | 周应芳教授:分享SEUD会议热点,关注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

       此次会议中报道了很多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例如在药物治疗方面,除了以往常用的GnRH-a,GnRH拮抗剂也逐渐在临床应用且美国已经批准上市,目前日本也已经批准GnRH拮抗剂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详细】

2019/5/18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 | 薛敏教授:HIFU联合GnRH-a管理,使子宫腺肌病治疗效果更具优势

       第5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已经成功召开,受到世界各地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人士的关注。今年,薛敏教授第二次来到SEUD会议现场。每次到国外参加学术会议,薛教授都觉得有许多收获。通过与国际学者的交流学习...【详细】

2019/5/18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 | Gemzell Danielsson教授:解读子宫腺肌病诊治新策略,相约瑞典SEUD2020

       这次会议组织得非常好。展示了很多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数据和研究,这种展示方法非常有意义 ,我是一名临床医生,因为我做基础实验研究,同时也做临床研究,所以我认为这种两者相结合的形式非常好。各种子宫疾病会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详细】

2019/5/19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 | 方小玲教授:分享SEUD2019收获,解读内异症合并不孕诊治策略

       此次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五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疾病学会的年会有一个主会场和包括中国会场在内的十个国家会场,首先,能够在国际上听到中国医生的声音感到非常自豪,此次会议内容丰富,包含专题讲座、手术转播、辩论等多种形式...【详细】

2019/5/19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徐冰教授:基于发病机制的长期管理、药物治疗新趋势...SEUD2019亮点纷呈

       SEUD年会前任主席 Charles Chapron 教授在会议学术报告中强调,除了利用腹腔镜、影像学技术等常用诊疗手段外,临床医生还应以患者为中心,倾听患者的声音,基于患者临床症状的预测和诊断也非常重要...【详细】

2019/5/19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张信美教授:组建多学科管理团队,规范GnRH-a用法,提高DIE治疗疗效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已连续举办5届,张信美教授每年都会参加,且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与国内妇产科学术会议相比,SEUD年会有一些不同之处:第一,课程时间安排控制好...【详细】

2019/5/20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冯力民教授:传递SEUD2019会议亮点,解析子宫腺肌病长期管理

       第5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SEUD)学会年会的主题是“From Bench To Bedside”,聚焦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疾病。目前关于子宫疾病的基础研究较多,但最终都着眼于临床,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才是我们的方向...【详细】

2019/5/20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 | Felice Petraglia教授:探究内异症管理新策略,剖析内异症合并不孕管理重点

       我们选择这个主题的原因首先在于SEUD学会被全世界熟知,并且SEUD是唯一专注于子宫疾病的学会。子宫肌瘤和异常子宫出血这两种疾病是大家非常关注问题,而SEUD会议提供的平台是研究这些问题的最佳场所...【详细】

2019/5/21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 | 郝敏教授:盘点SEUD热点前沿,分享肌瘤合并不孕手术选择策略

       本届会议为第5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会议内容主要集中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良性疾病的诊治与研究领域。会议传递了许多新的疾病诊疗方法和研究方向,令人眼前一亮。如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详细】

2019/5/21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 | 林小娜教授:分享SEUD2019收获,关注子宫腺肌病助孕策略

       第一次参加SEUD会议,林教授表示,SEUD与其他国际性会议相比,虽然不是非常大型的学术会议,但是十分具有特色。本次SEUD大会聚焦于子宫疾病,因此,会议中讨论的内容非常深入。许多基础科研方面的专家分享了一些基础科研成果...【详细】

2019/5/21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 | Charles Chapron教授:优化内异症诊断,强调多学科合作,贯彻长期管理理念

       我们选择“子宫异常出血与子宫肌瘤:从基础到临床”为会议主题,首先是因为异常子宫出血和子宫肌瘤是很常见的妇科患者就诊病因,并且常常合并不孕。其次,我们会创办SEUD的初衷,是希望建立一个内异症和子宫疾病的全球联盟...【详细】

2019/5/22

携手益普生走进SEUD2019 | 易晓芳教授:登世界舞台,DIE视频展示获赞赏;GnRH-a预处理,提高内异不孕妊娠机会

       第5届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年会的主题内容从异常子宫出血到子宫肌瘤、从基础到临床,涉及领域多,且内容丰富。据悉,此次会议注册参会学员达900位,场面十分宏大。易晓芳教授是第一次参加SEUD年会,感觉收获颇丰,并为我们总结分享相关亮点...【详细】

2019/5/22

姚书忠教授专访:以赛代练,促进年轻医生成长;以患者为中心,个体化制定内异症长期管理方案

       这是一场场面恢宏的盛会!据了解,本次会议参会人数达四千余人,主会场里有着上下三个楼层,开幕式当天不仅每层都座无虚席,连会场最后的空地上都站满了人,还有很多医生坐在会场梯道上听会学习,不禁让人折服...【详细】

2019/5/31

唯散宁(地诺孕素片)为患者驱散病痛,延缓子宫内膜异位症进展

       唯散宁(地诺孕素片)自5月8日商业上市以来,已速递至全国多地患者。唯散宁是目前唯一有确切循证证据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口服药物,可有效缩小病灶、缓解疼痛、降低术后复发率,且经济性高。对于这么热门的一款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药,妇产科在线近日采访了天津医学会妇科内镜分会主任委员朱颖军教授,山东省医师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痛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国云教授...【详细】

2019/6/3

【圆桌PAi】听“中外名家”论道-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现状”VS“未来”

       2019年5月24-26日,以“新时代,妇科肿瘤诊治新理念、新技术”为主题的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妇科肿瘤青年医师论坛在天津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老中青妇科肿瘤专家云集,对妇科肿瘤预防、诊治相关的前沿进展、临床难点、焦点冲突问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探讨。近年来,在卵巢癌的诊治领域,尤其是靶向治疗方面,取得标志性进展。在此次精彩纷呈的妇科肿瘤学术会议间隙...【详细】

2019/6/5

张建平教授:搭建桥梁,规范疾病诊治,解读热点,剖析临床热点问题

       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后再次出现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因此流产两次后即应重视并予评估给予治疗。目前临床流产发病率约为15-25%,而复发的风险随着流产次数增加而上升,如既往曾有3次以上流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丢失率约为40%,因此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殖及心理健康...【详细】

2019/6/7

沈媛教授专访:宫颈病变的筛查策略

       我国宫颈癌有其特定的发病特点,呈双分期分布,起始年龄处于25~30岁。依照2018美国预防服务组《宫颈癌筛查》更新指南,21岁以下的女性无需筛查,21-29岁女性每3年一次细胞学初筛,对于30~65岁以及大于65岁的女性,可以选择每3年一次细胞学检查,每5年一次HPV检查或者每5年一次联合检查;65岁以上女性如果已经进行了足够的筛查,不是宫颈癌高危不建议筛查...【详细】

2019/6/9

杨清教授:唯散宁(地诺孕素片),播下内异症治疗新希望

       外周多机制是为减少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前列腺素E2的合成,导致雌激素合成减少,随着局部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进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再生及复发。国际上有许多这方面的临床研究,证实地诺孕素可以有效缩小内异症病灶,延缓内异症进展,降低术后复发率。中国也做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证实了地诺孕素治疗内异症的疗效,一项研究显示连续5年使用地诺孕素片...【详细】

2019/6/10

姚书忠教授:地诺孕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内异症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而且内异症容易复发,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40-50%。反复就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内异症要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进行长期管理。药物是任何一个慢性病长期管理的重要手段。对管理内异症而言:首先,药物治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手术一定是治疗内异症的基础手段...【详细】

2019/6/13

张信美、程玉芬教授:唯散宁可以缩小病灶,缓解疼痛,让患者更轻松面对每一天!

       近日,唯散宁纷纷落地杭州和江西,妇产科在线采访了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学组副主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普妇科副主任兼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房病区主任张信美教授,就唯散宁在内异症临床治疗上的优势进行了分享。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程玉芬教授对唯散宁的上市...【详细】

2019/6/18

【镜·界】T. Justin Clark教授访谈:成为优秀宫腔镜医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宫腔镜,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女性子宫腔检查和治疗的仪器。它不仅能清晰地观察到宫腔内的各种改变,明确做出诊断,还可用来进行的宫腔微创手术。多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宫腔镜手术数量增长,宫腔镜技术发展迅速,涉及妇科、辅助生殖等多个领域的临床应用。那么,宫腔镜的发展达到极限了吗?未来如何?怎样成为一名技术熟练的宫腔镜医生... ...在本篇访谈中,英国微创外科领域的顶尖专家...【详细】

2019/6/19

专家寄语——唯散宁(地诺孕素片)临床期盼多年,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归于良性疾病,却兼具恶性生物学行为,可以像恶性肿瘤一样向周围浸润生长,甚至侵犯肠管、阴道、输尿管和膀胱等,存在恶变可能。内异症的术后复发率非常高,5年40%-5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多次手术会增加再次手术风险及手术并发症风险,且不利于保护女性生育能力。而临床期待多年的唯散宁(地诺孕素片)终于登陆中国,它的到来,将帮助中国临床...【详细】

2019/6/20

Anil K.Sood教授专访: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卵巢癌研究新方向

       能够参加今年的红房子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会议我非常开心!我在多年前也曾参加过这个会议,当时的会议规模相比现在还很小,现在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会议规模的不断壮大,同时也恭喜主办方此次会议举办成功。本次会议中,我重点关注于癌症治疗。众所周知女性健康的综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贯穿于她们的一生...【详细】

2019/6/28

Haywood L.Brown 教授专访:高龄妊娠的红色信号

       非常感谢会议方邀请我参加今年的红房子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会议。多年以前,我们曾拜访过复旦大学,这些年来这所学校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能够与同道们在此享受会议期间的这段时光,我很开心。从会议所展示数据来看,在40岁第一次妊娠甚至是更高龄妊娠的妇女确实有较高的患有合并症的风险。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通过IVF受孕...【详细】

2019/6/30

张璘教授专访:胎儿骨骼系统和泌尿系统异常产前产前诊断的经验分享

       关于母胎医学方面的会议有很多,我们的产前诊断进展学习班主要聚焦于产前诊断方面展开,现已开展了四届,每届的课程我们都会根据学员临床需求精心选题。前两届学习班主要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普及,包括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遗传病咨询的方法和原则以及产...【详细】

2019/7/1

郭孙伟教授专访:子宫腺肌病的早期诊断策略及未来研究热点

       根据研究,子宫腺肌病属于进行性疾病,如果不尽早干预,病灶会越来越大,症状也会呈进行性加重,因此要尽可能及早诊断,并进行干预。我们去年发表了子宫腺肌病影像诊断的研究文章:根据子宫腺肌病进展的最终过程是纤维化这一特性采用最新的弹性超声方法来诊...【详细】

2019/7/5

阮祥燕教授专访: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诊治进展

       过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又称卵巢早衰,由于现在是在卵巢功能还没有彻底衰退前就可以进行诊断,故称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如果促卵泡生成素(FSH)的水平大于25IU/L,即可诊断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目前发病无全球数据,国内也没有具体数据,英国一...【详细】

2019/7/7

顾向应教授专访:切实高效实施避孕,降低人工流产的发生,保护女性生育能力

       人工流产是一因多果的不良因素,对女性未来的生殖健康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现在极力降低非意愿妊娠,进而减少人工流产的发生。人工流产破坏了子宫的防御机制,造成很多术中并发症、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术中常见并发症为术中出血、子宫穿孔...【详细】

2019/7/8

红房子论坛|郁琦教授专访: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绝经的内分泌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生殖内分泌临床上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怪异的疾病,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2)没有精确的诊断标准;(3)发病机制不明确;(4)发病后个体表现具有差异性。面对这样一种特殊的疾病,医生采用的诊断策略和治疗思路...【详细】

2019/7/11

红房子论坛|汪吉梅教授专访:救治生命,关注早产儿远期预后和生存质量

       胎儿水肿和胎儿窘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胎儿窘迫是胎儿宫内缺氧的一种表现,可以由各种原因造成。胎儿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母体因素等都可导致胎儿出现宫内缺氧的表现;而胎儿水肿是一种疾病诊断,在胎儿宫内超声时可看见的一种现象,胎儿至少有两处...【详细】

2019/7/12

仅1/4的医生愿意选择再次做医生,上海妇产科医生执业现状痛点,你怎么看?

       2019年7月5日,上海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2019海上妇产科医师论坛成功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狄文教授在2019年4月当选上海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为了解上海市妇产科医师的工作现况,6月初,狄文教授团队对上海地区妇产科医师展开调...【详细】

2019/7/15

王晓玉教授专访:癌前病变手术治疗与术后管理

       广东省虽然属于经济大省,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宫颈癌筛查工作在广东省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展得很好,但一些偏远地区的女性却对宫颈癌筛查不甚了解,导致就诊时已是晚期。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深入基层、面向基层,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宣教工作...【详细】

2019/7/16

【镜·界】Mario Franchini教授访谈:宫腔镜——瓦解宫腔疾病诊断与治疗之间的那堵墙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粘连... ...这些常见的宫腔镜疾病,常常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在宫腔镜问世之前,一直没有既能去除疾病又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女性生殖器官的方法。宫腔镜是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宫腔镜检...【详细】

2019/7/17

吴青青教授专访:产前超声课程——紧随国际发展潮流

       恰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院六十周年以及ISUOG中国分会成立一周年之际,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中国大会暨第8届胎儿出生缺陷产前超声诊断及咨询高级课程的召开既是一场学术盛宴,也是一次献礼。首先,本次会议课程较往年而言,内容更加丰富,不但涵盖胎儿...【详细】

2019/7/18

红房子论坛|李斌教授专访: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对女性健康状况的影响及诊治管理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对女性身体健康的影响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1)月经的改变。大多数女性,出现POI之前都会出现月经周期的缩短、经量减少、月经不规则以及月经稀发,少数人出现不明原因的闭经等。2)生育力的减低或者不孕。这一点往往表现为生育力的...【详细】

2019/7/19

红房子专访|刘江勤教授专访:新生儿早期贫血的预防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护

       首先非常感谢妇产科在线为我提供一个与大家探讨这一问题的机会。新生儿贫血有许多原因,有些甚至受到围产期母体的影响,我们常常把这些原因分成以下几种类型:1)失血性;2)溶血性;3)一些相关特殊疾病造成,如感染;4)医源性失血;5)先天因素。其中大部分...【详细】

2019/7/20

红房子论坛|黄瑟德教授专访:“人工智能”诊断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超声诊断、CT和MRI,这些诊断方法主要通过人工进行判断,过程中常常会有一些征象被人为忽略。此外,每个人判断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主观成分很多。而人工智能诊断的主要原理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一大优势就是其评价标准更为客观...【详细】

2019/7/21

阴赪宏教授专访:北京妇产医院工作新进程

       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通过广大职工的努力,在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和保健等方面明显有所提高,医院正由单一的临床型医院转向研究型医院。在临床方面,北京妇产医院展开一系列新工作。以产前诊断为例,在医院的努力下,三年前我院一站式产前...【详细】

2019/7/24

红房子论坛|李笑天教授专访: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概念及处理

       胎儿生长受限的相关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1)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和宫内生长迟缓儿或小样儿(SGA)有所不同,SGA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的新生儿,FGR指胎儿的生长发育未达到发展潜能的状况。最...【详细】

2019/7/26

红房子论坛|吴尚纯教授专访:保护母婴健康的科学避孕

       虽然我国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但我们的避孕节育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无本质上的变化,开展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女性的生殖健康。在二次妊娠前,应采用适宜的避孕方式以控制生育间隔。生育间隔过短,再次妊娠会增加女性怀孕、分娩的风险,甚至影响婴儿的健康,如...【详细】

2019/7/27

红房子论坛|裘刚教授专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早产儿的救护

       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实际上,发达地区的新生儿死亡谱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比如新生儿早产、出生缺陷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诊治。在相对落后地区,新生儿死亡主要还是因为肺炎和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疾病。所以,缺血缺氧性脑病对新生儿科医生来说依然是很大的挑战。在...【详细】

2019/7/28

杨林青教授专访:助力临床,全面提升妇科微无创技术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高新技术的介入,妇科内镜改变了传统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格局和传统的手术模式。妇科内镜具有视野好、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切口无碍美观、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符合病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在“山东省医师协会妇科腹腔镜医师分会基层巡讲...【详细】

2019/8/1

PRIMA“研”值爆表——PARP抑制剂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研究解读

       国际多中心的研究已经显示尼拉帕利对铂敏感复发卵巢癌患者获益,无论BRCA是否突变。近期PRIMA研究(ENGOT-OV26 / GOG-3012)公布的阳性结果更加证实了使用尼拉帕利作为一线维持治疗的方案,无论患者生物标志物状态如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都...【详细】

2019/8/5

吴大保教授:靶向药物有望代替化疗?

       2019年的ASCO,PARP抑制剂大放异彩,成为这个肿瘤领域年度盛会的最热门药物之一,当时公布了多项PARP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数据,其中几项卵巢癌治疗领域的研究也引起极大的关注,甚至有人由此提出卵巢癌治疗中可能出现PARP抑制剂取代化疗的曙光,使...【详细】

2019/8/6

红房子论坛|张月萍教授专访:产前嵌合的诊断、质控措施与处理经验

       目前,产前嵌合是临床遗传咨询中的一大难题。在2019年6月13日-16日召开的上海红房子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上,中国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到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张月萍教授,张教授就产前嵌合确诊后的处理经验、产前诊断...【详细】

红房子论坛|李大金教授专访:深入病因,从母胎免疫调节入手防治复发流产

       在孕期,胎儿对于母体相当于同种异体移植,母体之所以未排斥胎儿,是由于滋养层细胞对母体具有调节作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大金教授在本次红房子论坛中针对母胎免疫机制进行讨论,中国妇产科在线记者就母胎免疫调节问题对李教授进行了采访...【详细】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赵卫东教授谈“2019江淮论坛”!

       2019年6月28日至30日,安徽2019年妇科肿瘤诊治高峰论坛暨第四届江淮论坛在合肥召开。会议举办可谓异常成功!不仅有谢幸教授、孔北华教授、魏丽惠教授、凌斌教授等数十位国内妇科肿瘤诊治领域的顶级学术大咖进行学术讲座,还开设多学科病例讨论、手术...【详细】

2019/8/8

严英榴教授专访:聊聊产前超声那些事

       全球的出生缺陷,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是非常大的,无论是从家庭的角度,或者社会的角度和缺陷儿本身的角度来说,都是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举办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中国大会暨第8届胎儿出生缺陷产前超声诊断及咨询高级课程,期望提升我国超声医生的专业能力,减...【详细】

2019/8/8

关小明教授专访:LESS is MORE——单孔腹腔镜手术理念的传播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随着“无瘢痕手术”设想的提出,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兴起,单孔腹腔镜技术越来越引起重视。2019年7月27日,在妇科经自然腔道手术金陵国际高峰论坛暨LESS is MORE·南京站巡讲暨金陵单孔腹腔镜培训班大会上。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美国贝勒医学院关小明教授...【详细】

2019/8/8

冯力民教授专访: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宫腔镜是一项极具微创性的妇科诊疗技术,可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纤维内窥镜,对所观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应,以直观、准确成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工作能源、操作不当、膨宫介质等因素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详细】

2019/8/8

赵卫东教授:多学科,维持+,卵巢癌诊疗的大智慧!

       2019年6月28日至30日,安徽2019年妇科肿瘤诊治高峰论坛暨第四届江淮论坛在合肥召开。会上,妇产科在线前线小编现场就卵巢癌相关问题现场采访大会执行主席赵卫东教授。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赵教授的卵巢癌诊疗智慧!卵巢癌是造成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7位肿瘤...【详细】

2019/8/8

关小明教授专访: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深入,微创手段的不断革新,一个新的微创时代向我们走来。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出现,让人们彻底转变了外科治疗的理念。作为微创时代的先锋,NOTES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在2019年广西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妇...【详细】

2019/8/8

沈杨教授专访: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单孔腹腔镜手术是基于近年来兴起的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基本理念,即减少或隐藏手术疤痕、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而开展起来的,现已能够完成多种妇科手术,因为其美容和创伤小的优势,而在妇科手术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2019年7月28日,在妇科经...【详细】

2019/8/15

Caterina Bilardo教授专访:ISUOG在中国

       单日前,在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与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中国分会的大力支持下,国际妇产超声学会“ISUOG中国大会”暨第8届胎儿出生缺陷产前超声诊断及咨询高级课程于北京盛大召开。本次会议是ISUOG第一次在中国开设分会场,并且首次引进国际妇产超声学会的30个规...【详细】

2019/8/15

Gemma Moreno女士专访:ISUOG在中国之推广与合作

       在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与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中国分会的大力支持下,国际妇产超声学会“ISUOG中国大会”暨第8届胎儿出生缺陷产前超声诊断及咨询高级课程日前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分会是ISUOG伦敦办公室之外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分会,自去年(2018年)5月成立以来完成...【详细】

2019/8/15

Aris Papageorghiou教授专访:建立出生人口队列研究,有效进行出生缺陷防控

       在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与国际妇产超声学会中国分会的大力支持下,国际妇产超声学会“ISUOG中国大会”暨第8届胎儿出生缺陷产前超声诊断及咨询高级课程日前在北京成功举办。出生缺陷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建立出生人口队列研究,有效进行出生缺陷防控便显得尤为重...【详细】

2019/8/15

谢幸教授专访:免疫、分子遗传学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与发展

       妇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广大妇女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发病呈逐年增加且年轻化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分子遗传技术的应用为更客观的认识、诊断妇科恶性肿瘤和进一步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预后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在2019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详细】

2019/9/6

贺红英教授专访:宫颈癌筛查新趋势

       宫颈癌是一种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性疾病,可以预防和早期治愈。从高危型HPV感染→CIN→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左右,故开展宫颈癌筛查十分必要。在2019年广西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学术年会暨第四届妇科微创理论与实践热点研讨会上,中国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到大会执行主席贺红...【详细】

2019/9/8

张师前教授专访:化疗这把双刃剑,用or不用?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中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等综合治疗。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因化疗的近期副作用相对大,临床中对化疗药物的使用也缺乏统一的共识或指南,因而化疗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价值存有不同...【详细】

2019/9/9

徐海鸥教授专访:着眼未来,着力基层,肩负守护女性健康重要职责

       宫颈癌是女性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广泛应用,宫颈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中国妇产科在线在 《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巡讲第十三期(杭州站)会议上有幸采访到大会执行主席、浙江省人民医院徐海鸥教授,徐教授就杭州...【详细】

2019/9/15

段华教授专访:把控指征、遵循原则,才是妇科微创诊疗的更高“镜”界

       2019年8月9日至11日,2019 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第十四届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京津冀妇科内镜协同发展促进会、第五届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区域会议以及第十届全国妇科微创理论与实践护理论坛”在北京隆重召...【详细】

2019/9/17

郑睿敏教授专访:重视孕产妇心理保健,竭诚守卫女性健康

       孕产妇心理健康关系着家庭和下一代的健康,孕产妇心理保健是孕产期整体保健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新时期妇幼健康工作重点。当前我国孕产妇心理保健存在巨大需求,但是孕产妇心理保健事宜技术仍然严重缺乏,且普及不足。中国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到了郑睿敏教授,郑教授就幸福孕育...【详细】

2019/9/18

郝敏教授专访:疫苗后时代宫颈癌筛查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宫颈癌是全球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但也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且可以通过HPV疫苗接种及定期筛查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恶性肿瘤。随着九价HPV疫苗在中国批准使用,公众对宫颈癌预防的重视程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日前,2019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妇...【详细】

2019/9/20

朱颖军教授专访: Ⅲ型子宫肌瘤的诊治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可导致月经异常、贫血、不孕等,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中国妇产科在线在2019北京微创高峰论坛上有幸采访到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朱颖军教授,朱教授就Ⅲ型子宫肌瘤的疾病特点及其对生育的影响、Ⅲ型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详细】

2019/9/22

向阳教授:早诊早治早预防,让滋养细胞瘤不再可怕

       滋养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妇科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和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近年来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在2019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第十四届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京津冀妇科内镜协同发展促进会、第五届亚太妇产科...【详细】

2019/9/24

Sergio Haimovich教授专访:全球宫腔镜大会成果分享

       2019年8月9日至11日,2019 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第十四届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京津冀妇科内镜协同发展促进会、第五届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区域会议以及第十届全国妇科微创理论与实践护理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详细】

2019/9/25

齐歆护士长专访:浅谈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让人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在医院,为避免患者就医时发生意外、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以及能够更好的开展治疗,健康教育工作越发被重视。在2019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第十四届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详细】

2019/9/26

任琛琛教授:治疗子宫内异症的良药——唯散宁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药唯散宁(地诺孕素片)在国内上市至今已有3月余,地诺孕素是专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而研发的孕激素。唯散宁在中国上市第一天,就出现了全国首张处方,该药抵达河南以后患者也在第一时间应用上了唯散宁。中国妇产科在线专门采访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详细】

2019/9/27

TC Li教授专访:妇科手术中保留生育功能的策略

       2019年8月9日至11日,2019 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第十四届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京津冀妇科内镜协同发展促进会、第五届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区域会议以及第十届全国妇科微创理论与实践护理论坛”在北京隆重...【详细】

2019/9/28

红房子专访|Finnell教授专访:新生儿缺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新生儿缺陷的高发国家,每年新增的新生儿缺陷数量惊人。在“红房子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上,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细胞生物学系与医学系资深研究员Richard Finnell教授,Finnell教授就个人的参会感悟、导致出生...【详细】

2019/9/29

红房子专访|Beth Y. Karlan教授专访: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手术中发现肿瘤局限于卵巢部位的卵巢上皮癌患者不足30%,大多数患者的恶性肿瘤已扩散到盆腹腔器,所以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一大难题。在“红房子论坛暨第五届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国际妇...【详细】

2019/9/30

张兰梅教授:胎心监护异常图形分析

       电子胎心监护是目前常用的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重要手段,现已在各级医院普及,具有很高的预测胎儿窘迫的价值,但胎心监护是一个动态过程,且各种监护图形往往并非单一出现,所以产科工作者必须提高对胎心监护异常图形的识别及处理能力,才能保障母儿安全。2019年9月7-8日,在第...【详细】

2019/10/09

宋磊教授专访:新式经阴道盆腔脏器脱垂手术——宋氏手术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类影响50%以上中老年女性的世界性疾病。关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手术治疗方法种类繁多,新式经阴道POP手术是通过“全阴道紧固、阴道阻隔”将脱垂脏器 “托上去”,以达到“重建解剖、恢复功能、保留脏器”的目的。2019年8...【详细】

2019/10/09

邓继红教授:守卫女性独有的角色——母亲

       子宫,是女性特有的器官,是孕育新生命的重要场所。但对于宫颈癌患者来说,传统的宫颈癌治疗方式,使患者丧失了生育功能,剥夺了她们做母亲的权利,而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的出现,则为她们带来了新的希望。2019年9月7日,在《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巡讲第十三期...【详细】

2019/10/12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 2019丨李蓉教授专访:ASRM舞台与国际学者专题分享交流华人IVF经验及新进展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2日-16日,第75届ASRM(美国生殖医学会)年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召开。中国妇产科在线(www.cogonline.com)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妇产领域专业学术媒体与服务平台,再次携手致力于学术交流的跨国医药企业益普生(IPSEN)为您带来现场报道。会议...【详细】

2019/10/15

隋龙教授:重三基·强实践,阴道镜知识推广任重道远

       为进一步提高宫颈癌防治的分级诊疗、同质化医疗水平,提高广大妇科医生的宫颈癌筛查和阴道镜技术应用技能,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办,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激光医学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协办,泰州妇产医院(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承办的2019红房子...【详细】

2019/10/15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 2019丨林戈教授专访:华人专场浅谈精子DNA损伤,展望AI技术在辅助生殖领域的应用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2日-16日,第75届ASRM(美国生殖医学会)年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召开。中国妇产科在线(www.cogonline.com)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妇产领域专业学术媒体与服务平台,再次携手致力于学术交流的跨国医药企业益普生(IPSEN)为您带来现场报道。会议...【详细】

2019/10/16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 2019丨徐艳文教授专访:华人专场之更高发育潜能胚胎及更好移植时机的选择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2日-16日,第75届ASRM(美国生殖医学会)年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召开。中国妇产科在线(www.cogonline.com)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妇产领域专业学术媒体与服务平台,再次携手致力于学术交流的跨国医药企业益普生(IPSEN)为您带来现场报道。会议...【详细】

2019/10/16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 2019丨梁晓燕教授专访: 华人学者专场分享IVM基础与临床研究,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2日-16日,第75届ASRM(美国生殖医学会)年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召开。中国妇产科在线(www.cogonline.com)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妇产领域专业学术媒体与服务平台,再次携手致力于学术交流的跨国医药企业益普生(IPSEN)为您带来现场报道。10月...【详细】

2019/10/17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 2019丨耿嘉瑄教授专访:传递ASRM2019热点话题,分享冻胚移植成功关键要点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2日-16日,第75届ASRM(美国生殖医学会)年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召开。中国妇产科在线(www.cogonline.com)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妇产领域专业学术媒体与服务平台,再次携手致力于学术交流的跨国医药企业益普生(IPSEN)为您带来现场报道。会议...【详细】

2019/10/17

携手益普生走进ASRM 2019 | Peter N. Schlegel教授:ASRM75年历史与创新,引领和促进生殖医学发展

       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2日-16日,第75届ASRM(美国生殖医学会)年会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召开。中国妇产科在线(www.cogonline.com)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妇产领域专业学术媒体与服务平台,再次携手致力于学术交流的跨国医药企业益普生(IPSEN)为您带来现场报道。会议...【详细】

2019/10/18

卢光琇教授:秉承初心,利用基因技术攻克遗传病诊断难题

       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启,逐渐揭开了人类基因奥秘的面纱,也为遗传疾病的诊治带来了新的曙光。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医学遗传学、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遗传病的筛查、诊断以及阻断有了可行的技术方法,出生缺陷防控也有了更多途径与手段。近日,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著名...【详细】

2019/10/18

贺骏:健康民生项目初见成效,出生缺陷防控意识明显提升

       2018年4月12日,长沙市健康民生项目正式启动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简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新生儿疾病筛查和48种遗传代谢病检测以及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纳入长沙市健康民生项目中,使长沙成为我国首个最多种遗传疾病筛查全免费的健康民生...【详细】

2019/11/01

孙丽洲教授:妊娠期合并宫颈病变的诊治策略

       据统计,大约1.26%~2.2%的妊娠期妇女被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其中86%为低度病变,经组织学确诊为CIN的妊娠期妇女约0.19%~0.53%。妊娠合并宫颈癌发病率较低,大约每万次妊娠中可发生1~10例,但却是妊娠期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宫颈癌的3%。在本文中,南京医科大学第...【详细】

2019/11/04

乔杰院士:生殖健康理念转变及辅助生殖技术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改变,生殖健康逐渐成为日益讨论的话题,许多适龄生育夫妻陷入焦虑之中,“想生不能生”成为他们最忧心的事情。针对生殖健康热点问题,2019年10月5日至7日,在第二届长江生殖医学高峰论坛上,中国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详细】

2019/11/04

刘娟教授:妇科单孔腹腔镜技术,熟知理念与掌握技巧至关重要

       LESS is MORE·妇科单孔腹腔镜技术论坛由美国贝勒医学院关小明教授、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刘娟教授共同创办,旨在促进单孔腹腔镜及单孔机器人技术交流,带动妇科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推动单孔腹腔镜手术及机器人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2019年9月28日,LESS is MORE·妇科...【详细】

2019/11/07

专家视角丨黄秀峰主任&王悦主任:日间手术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随着医学的发展,社会与患者对医疗成本控制、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日间手术作为新兴医疗模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崇。但日间手术的安全开展必须基于合理规范的体制、优质协作的日间手术团队及优良的设备条件,因此从国家层面制订统一的日间手术管理规范、病历书写规范、诊疗...【详细】

2019/11/12

杨英捷教授专访:改进子宫颈癌筛查技术,推进中国宫颈癌防治工作

       宫颈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肿瘤,严重危害着中国女性的健康。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子宫颈癌筛查技术不断改进,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治技术明显提高,随之HPV疫苗也在国内上市,中国宫颈癌防治工作正在不断的推进。2019年9月21日在,贵阳隆重召开《中国妇...【详细】

2019/11/13

【圆桌PAi】高屋建瓴,巅峰对话——中外妇瘤主委畅议PARPi临床意义及价值研究

       2019年8月23日,为了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健康中国行动”,提高肿瘤诊断治疗和研究水平,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与再鼎医药将携手举办“CSCO-再鼎肿瘤学高峰论坛”。近年来,PARPi的出现使妇科肿瘤中卵巢癌的治疗迎来了重大突破,那么现有的PARPi有哪些区别,对临床具有...【详细】

2019/11/14

【圆桌PAi】跳出“BRCA”拥抱“全人群”——2019ESMO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研究解读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约70%~80%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初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9%。即使经初始治疗获得完全缓解,2-3年内的复发率仍可高达70%以上。近年来,PARP抑制剂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已经在复发性卵巢癌中广泛应用。然...【详细】

2019/11/14

【圆桌PAi】复发到一线、精准到全人群——PARP抑制剂应用卵巢癌维持治疗探讨

       背景:卵巢癌作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具有高复发性特点,5年生存率仅约30%。通过维持治疗减少或延缓复发,是晚期卵巢癌的治疗难点和研究热点。PARP抑制剂是近年来卵巢癌治疗方面的一颗新星,有望给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在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方...【详细】

2019/11/14

【圆桌PAi】博学慎思,践履笃行 ——PARP抑制剂临床数据大咖谈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尚无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约70%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因此,卵巢癌死亡率仍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尽管近年来卵巢癌在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有许多进展,但即使是治疗后已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仍有70%终将复发。探索...【详细】

2019/11/14

【圆桌PAi】“未知”变“已知”——专家共话卵巢癌维持治疗发展与管理

       过去几十年,卵巢癌五年生存率提升缓慢,其复发率高,治疗选择有限。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患者面临复发周期越来越短和对各种化疗药物耐药的局面,可选的治疗方案更加被限制,许多患者都面临复发后“无药可用”的困境。随着卵巢癌靶向药PARP抑制剂的发展,以及不断更新的临床研究...【详细】

2019/11/15

黄秀峰主任: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黏膜下肌瘤突向子宫腔内生长,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导致疼痛,多伴月经量多及经期延长,是子宫肌瘤的特殊类型。在《日行医善·智护女性健康研讨会》暨《妇科门急诊常见的日间诊疗新进展》学习班上,中国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黄秀峰主任,请他对子...【详细】

2019/11/18

熊承良教授:关注夫妻一体,关注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

       生殖内分泌学是一门前沿学科,包含多个亚学科,如绝经相关疾病及其治疗、不育和辅助生育技术、月经相关疾病和性发育异常,这些学科在基础和临床领域都在飞速发展。生育问题是生殖内分泌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且随着人们生育理念的变化,生育力保护与保存、生殖健康愈发成为人们关...【详细】

2019/11/26

董旻岳教授:从染色体病到单基因病,无创基因检测以中国速度助力出生缺陷防控

       据2012年《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显示,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出生缺陷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给家庭与社会均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在导致出生缺陷的致病因素中,染色体异常和单基因遗传病是造成出生缺陷的两大重要原因。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通过无创产前检测(NI...【详细】

2019/11/28

李斌教授:刨根问底根治术——深究宫颈癌手术新分型及新技术的临床实践

       尽管HPV疫苗的接种及早诊早治工作有效降低了发病率,但目前宫颈癌仍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健康。手术是对早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治疗理念的更新,宫颈癌根治术正处在重大变革之中。最近,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详细】

2019/12/02

李比教授:乳腺疾病整形外科的诊治现状及发展趋势

       乳房是女性的重要器官,在哺育后代、形体美及性功能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妇女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并趋向年轻化。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乳腺疾病被发现,女性对美的追求也对...【详细】

2019/12/03

应小燕教授:阴道紧致术在妇科整形手术的应用与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私密与性生活态度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了夫妻间性生活的和谐开始慢慢认识并接受阴道紧缩术。与此同时,行业内也出现了一些素质良莠不齐、手术方法不规范,缺乏职业道德的从业者,他们利用女性羞于暴露隐私的心理,胆大妄为...【详细】

2019/12/05

【圆桌PAi】拨云见日,昭然未来——从生物标记物看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全程管理中的治疗角色

       晚期卵巢癌在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中一直保持着死亡率最高的地位,其原因与晚期卵巢癌易复发的特性密不可分。通过全病程的综合管理,减少或延缓复发,是晚期卵巢癌临床治疗重点之一。随着PARP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尤其是2019年9月的ESMO会议中发布了PARP抑制剂用于晚期卵巢癌一线...【详细】

2019/12/05

吕雯教授专访:宫腔疾病的诊治体会

       子宫作为孕育生命的场所,维持女性月经的重要器官。它在女人一生的各个时期中,都可能会遭遇到各式各样的疾病。中国妇产科在线在浙江省《宫腔疾病诊治进展继教班》上有幸采访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吕雯教授,吕教授就会议的特色和亮点、中西医结合对宫腔疾病诊治进展的意义、绝经后子宫...【详细】

2019/12/13

李佩玲教授:尿失禁手术治疗的治疗方式及适应症

       压力性尿失禁是女性常见病,据全球统计,患病率接近50%,重力尿失禁为7%,其中一半为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紧密相关,可采用物理治疗法治疗,同时也有许多人选择手术进行修复。在今年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技创新与器官整复分会第二届科技创新与器官整复学术年会...【详细】

2019/12/13

刘木彪教授:不忘初衷,刻苦钻研,推进中国盆底整复事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学观念的改变,女性对美的追求也渐渐从体表、形体,逐渐转向了对功能和心理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对外生殖器形态及功能比较关注的年轻女性,使得女性生殖整复领域内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今年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科技创新与器官整复分会第...【详细】

2019/12/16

【镜·界】Grigoris Grimbizis访谈:ESGE大会——促进学科发展,展现内镜最新成果

       ESGE大会是内镜协会展现内镜领域新成果的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同时将回顾内镜实践热点问题的相关知识。Thessaloniki大会的科学委员会邀请了近150名著名的讲者为参会者分享他们的经验。妇科内镜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不断扩大,涵盖几乎所有与女性生育相关良性疾病的调查和治疗,这对有生...【详细】

2019/12/17

2019·年终盘点丨段华教授:妇科微创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古希腊医学家曾提出:“医学干预首先必须尽可能的无创伤,否则,治疗效果可以比疾病的自然病程更坏”。可见,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微创”是自古以来我们要遵循的医疗原则,也是每一位手术医生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目前,从技术上来讲,微创手术已经取代了大多数的开腹手术,近年来,随...【详细】

2019/12/23

康山教授:宫颈癌腹腔镜手术的热点、难点及争议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宫颈癌手术治疗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开腹手术、阴式手术逐步发展到腹腔镜以及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手术,手术范围也从传统的广泛性子宫切除发展到保留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和保留生育功能的广泛性宫颈切除。在第十四次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术年会上,中国妇产科在线...【详细】

2019/12/23

【圆桌PAi】巅峰对话,聚焦前沿——中外大咖揭开BRCAwt患者维持治疗的神秘面纱

       近年来,PARP抑制剂在晚期卵巢癌维持治疗领域中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2019年ESMO会议上三项PARP抑制剂用于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的研究公布其阳性结果,再次使PARP抑制剂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BRCA基因在DNA双链损伤修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其发生突变的基础上...【详细】

2019/12/23

2019·年终盘点丨朱兰教授:基于阴道网片应用现状,TVM等盆底手术及并发症随访登记迫在眉睫

       随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的增加,以及阴道网片在盆底重建手术中较好的解剖学改善率及较低的复发率,经阴道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地推广与应用。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以及网片手术的增多,经阴道植入网片相关并发症也相继出现,今年四月份FDA于美国本土...【详细】

2019/12/25

2019·年终盘点丨阮祥燕教授:卵巢组织冻存移植的规范化应用及进展

       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是一种保护、保存女性生育力和内分泌功能的切实有效的方法,已经得到国内外的认可。我国自2012年开始引进该技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人卵巢组织冻存库是我国首个卵巢组织冻存库。那么,经过数年来的不懈努力,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在国内外的...【详细】

2019/12/26

2019·年终盘点丨郁琦教授: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的回顾与展望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30年,全世界会有12亿以上的妇女处于绝经后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绝经相关疾病已逐步成为影响广大中老年女性健康的主要问题,但在绝经激素治疗(MHT)方面,依然存在许多误区。中国妇产科在线有幸采访到北京协和医院郁琦...【详细】

2019/12/27

2019·年终盘点丨向阳教授:滋养细胞肿瘤诊疗现状与展望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GTN)是一组与妊娠相关、起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包括侵蚀性葡萄胎(IHM)、绒毛膜癌(CC)、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 和上皮性滋养细胞肿瘤 (ETT),这些恶性肿瘤可以在任何形式的妊娠之后发生。GTN 是罕见病,发病率低,但患者...【详细】

2019/12/27

王素敏教授:子宫纵隔手术疗效与生殖预后诊治经验分享

       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为4.3%,其中纵隔子宫 (septate uterus, US)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畸形之一,也是最常见的结构性子宫畸形。子宫纵隔是先天发育中,双副中肾管融合中受阻所致,可导致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膜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异常出血及胎儿宫内...【详细】

2019/12/27

王海琳教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500例经验分享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目前应用于临床最先进的微创机器人手术系统,术者可以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完成腹、胸腔镜不能完成的手术,具有更微创、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等优点,使手术更加的完美。其应用打破了传统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充分展示了妇科微创手术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详细】

2019/12/30

漆洪波教授专访:2019 ACOG胎儿生长受限指南解读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 FGR),也称宫内生长受限(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IUGR),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与多种不良围产结局有关。胎儿生长受限相关术语、病因和诊断标准未完全统一,其最佳管理方法和分娩时机也存在争议...【详细】

2019/12/30

2019·年终盘点|廖秦平教授:妇科感染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对于女性而言,在生理、性活动、分娩和卫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下,易导致各种生殖道感染的发生,如处理不当,则与多种妇科疾病密切相关,甚至会影响两代人的健康。日前,中国妇产科在线就2019年妇科感染领域的回顾与展望采访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廖秦平教授,廖教授对妇科...【详细】

2019/12/31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业务合作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妇产科在线 Copyright © 2010 www.cogonli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