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孕激素是由黄体细胞分泌的甾体激素,其制剂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许多学者对孕激素特性及应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并在妇科内分泌治疗、药物避孕、辅助生殖技术及围生医学等方面取得大量研究成果。近日妇产科在线采访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陈倩教授,陈教授就孕激素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讲解。


1、妇产科在线:目前,在产科临床中,孕激素主要用于哪些情况?


陈倩教授:


孕激素是女性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理激素,其在月经周期内有周期性的波动变化,另外在妊娠维持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受孕到妊娠晚期,随着妊娠周数增加,孕激素也相应增加。孕激素在整个妊娠过程中起着生理性保护作用,在受孕期,孕激素使分泌期内膜蜕膜化,即让囊胚种植的“土壤”更加“肥沃”,从而更好的“安家”。在这一时期,孕激素主要由卵巢的妊娠黄体分泌,妊娠黄体于妊娠8~10周后逐渐萎缩,之后由胎盘滋养细胞接替这一功能,继续分泌孕激素,这是孕激素在妊娠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另外,孕激素作为药品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先兆流产患者的孕激素补充,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安胎”作用,若孕妇孕期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先兆流产症状,可进行孕激素补充。另外有些习惯性(复发性)流产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有关,也可根据《孕激素防治流产的中国专家共识》补充孕激素。


二是辅助生殖受孕患者妊娠早期的孕激素替代。试管婴儿(IVF)患者在妊娠早期缺乏相应的生理过程,需要模拟自然的内分泌状态,在孕早期补充孕激素,直至妊娠8~10周之后胎盘形成,人体自身能分泌孕激素。在IVF妊娠早期补充孕激素主要替代妊娠黄体的作用。


三是特殊病理情况,如增加流产、早产风险的有创性操作(羊水穿刺、绒毛穿刺和脐血穿刺等),有些患者可能因这些操作出现妊娠不稳定情况,或者患者本身即是高危人群,在操作中、操作后可预防性使用孕激素。


四是宫颈机能不全需行宫颈环扎术或者其他需行胎儿镜手术等情况下,也需辅佐孕激素使用。另外,目前也很多学者在探索孕激素联合宫缩抑制剂在早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之,目前孕激素主要应用于早期先兆流产、晚期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辅助生殖受孕过程中的黄体支持以及一些特殊情况,目前国内外还在研究探索其在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2、妇产科在线:孕激素用于以上保胎治疗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陈倩教授:


首先,孕激素最主要的作用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便于早期囊胚“安家”。众所周知,子宫内膜在月经前半周期是增殖期内膜,在排卵后转化为分泌期内膜,而在受孕后,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作用下,妊娠黄体分泌孕激素增加,子宫内膜蜕膜化,容受性增加,从而使囊胚着床。



其次,孕激素可松弛子宫内膜平滑肌,增加子宫容量,减少子宫张力,改变子宫平滑肌细胞膜对于钙离子的通透性,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从而保证孕期相对子宫收缩的抑制,达到“安胎”或者促进妊娠的作用。


此外,孕激素在早期妊娠中还有免疫调节的作用,研究发现其促进孕期孕酮诱导的封闭因子(PIBF)水平增加,导致体内产生更多不对称的抗体,保护早期胚胎和滋养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因为在正常受孕下,胚胎是半移植体,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这一部分属于异体,但是孕妇并不需口服免疫抑制剂,就是因为免疫耐受的作用,当然免疫耐受并非仅由孕激素参与。


另外,基础研究及药物研究等发现孕激素可提高的一氧化氮(NO)的合成,减少子宫收缩,增加胎儿血液供给。早期研究也发现NO可改善子宫动脉血流灌注,有利于胚胎宫内生长发育。所以孕激素在妊娠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作用,在妊娠早期主要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免疫耐受的产生等。其他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的基础研究,特别是在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中得到验证。


【结语】


孕激素在妊娠早期具有维持蜕膜化子宫内膜、松弛子宫平滑肌、改善子宫血液供应以及免疫调节等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防治流产和辅助生育技术相关的孕激素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临床医生应正确认识孕激素机制和临床适应症、适当选择孕激素制剂,以利于取得最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上常用的孕激素包括口服,针剂,阴道用三种类型。由于口服给药方便,依从性好,首选口服制剂。口服制剂包括黄体酮和地屈孕酮两种药物。口服微粒化黄体酮,生物利用度<5%,肝脏负担大。地屈孕酮源于天然,是黄体酮的反式结构,生物利用度28%,血药浓度平稳。< p="">


【专家简介】

陈倩

陈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教授  1997年获得日本自治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兼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新生儿复苏学组副组长、曾任中华围产医学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华围产医学会北京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及常委、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预防出生缺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妇幼健康研究会生育调控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高危妊娠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二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修回生育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委员、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母胎学组专家委员会委员、《发育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国际妇产科杂志》、《中国产前诊断杂志》、《中华产科急救杂志》等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同行评议专家等。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专家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