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洁


1、妇产科在线:吴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妇产科在线的采访!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会导致诸多女性健康问题,国内外相关指南及共识均认为,绝经激素治疗(MHT)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有效方案。而妇科恶性肿瘤发病趋于年轻化,那么MHT对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是怎样的呢?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对这一领域也非常关注,请您就MHT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重点介绍。


吴洁教授:绝经激素治疗(MHT)的应用与女性恶性肿瘤的关系主要包括:①乳腺癌,是近二十年来业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乳腺癌的病因非常复杂,与人种、年龄、绝经晚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截止到目前雌孕激素的应用与乳腺癌的发生并无一致性意见。目前普遍认为,5年内应用MHT不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另外,乳腺癌的发生与激素治疗药物的选择有很大关系,有研究显示,对于无子宫者,单独雌激素补充治疗不增加乳腺癌风险;有子宫的女性,加用天然孕激素也不增加乳腺癌的风险。②子宫内膜癌,应用MHT时规范用药,强调给予雌激素时加用孕激素需足量足疗程,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可以放心使用。③卵巢癌,卵巢癌的病因复杂,病理分型较多,到目前为止,MHT应用与卵巢癌发病风险关系不确定,有待于研究。④宫颈癌,MHT与宫颈癌的发生无相关性。因此,如果合理规范地应用MHT,对乳腺癌及妇科恶性肿瘤的影响较小,可为围绝经期女性带来较大的益处,妇科内分泌医生应该推荐使用。


2、妇产科在线:MHT是把双刃剑,虽然可以治疗绝经后因雌激素缺乏所导致的一系列女性健康问题,但也有专家认为MHT会带来乳腺癌、血栓、卒中等疾病的患病风险,那么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应该如何评价MHT的风险与受益呢?


吴洁教授:近年来临床医生在MHT的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发表的临床研究以及基础研究文章都证实了应用MHT利大于弊,对大多数女性朋友来说,制定合理的MHT治疗方案比较容易接受且从中获益。但MHT属于医疗措施,应该由医生根据病人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方案,缓解绝经症状及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并降低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等。但同时注意MHT所带来的可能潜在风险:一、要在窗口期内启动MHT,意味着并不是患者想用就可以用,应该在60岁以下,绝经10年内开始启动,患者才能够真正获益。二、应用过程中需定期评估,评估的要点主要包括乳腺检查;盆腔超声;宫颈癌筛查;肝肾功能、血脂等。只要规范应用,又在窗口期内启动,同时做好评估,MHT的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3、妇产科在线:您认为对于女性恶性肿瘤患者在应用MHT治疗时的评估和监测,与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所导致的相关症状治疗一致吗?是否还需额外的监测与评估呢?


吴洁教授:对于乳腺癌患者,不能应用MHT治疗,即乳腺癌属于MHT应用的绝对禁忌证。子宫内膜癌包括两型,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可以应用MHT,一般在手术治疗后的3-12个月开始应用;II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较大,属于基因突变所致,应慎用MHT。卵巢癌患者,除了颗粒细胞瘤及子宫内膜样癌不能应用MHT,其他类型都可以应用。宫颈癌患者经过手术、放疗、化疗出现了相关的绝经症状,不管是宫颈鳞癌还是腺癌,都可以应用MHT。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及妇科恶性肿瘤幸存者在进行MHT时,除了妇科内分泌科医生要对其定期评估外,还需有相应的肿瘤科医生进行恶性肿瘤有无复发及相关风险评估,多个学科协同,共同评估患者继续应用MHT的风险与受益。


4、妇产科在线:MHT的利弊关系与所有药物的种类(特别是孕激素的种类)、剂量、方案及起始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请您谈一下不同的MHT药物和不同的启动时间对患者有哪些影响?


吴洁教授:MHT有许多不同的药物及方案选择。通常情况下,建议选用天然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避免选用人工合成的雌孕激素。美国WHI的研究显示,选择合成孕激素,会增加乳腺癌、血栓的发生风险。因此,在进行MHT时,建议选择天然的雌孕激素,且一定是在绝经早期开始使用,年龄60岁以下、绝经10年内启用。MHT方案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患者由于子宫肌瘤等疾病切除了子宫,采用单独雌激素方案即可;如患者有子宫,应用雌激素治疗绝经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加用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以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如果女性仅仅为生殖道萎缩,性交痛,可以应用经阴道的雌激素制剂。总之,在应用MHT时,需针对患者不同的治疗目的,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且治疗方案要个体化,并尊重患者的意愿。


【专家简介】

吴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内分泌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常委。江苏省首批“卫生领军人才”、“333工程”领军人才、“135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南京高层次留学人员;《生殖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获全国妇幼保健医学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50余篇,参编著作10余部。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专家审阅后发布,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