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纪念日。在90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和光辉业绩,犹如一幅气势磅礴、雄浑壮丽的画卷。伴随中国革命起步与发展的中国卫生事业,是这幅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画面。让我们展开画卷,追寻“红色卫生”的印记。

井冈山:播种

  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工农革命军沿罗霄山向偏僻农村转移。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决定建立以井冈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央苏区,取得了四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经历了中共历史上最为复杂的政治斗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以及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

  第一个卫生管理机构:1931年11月,中央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4月建立的总军医处隶属中央军委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卫生管理机构。1932年,总军医处改称军委总卫生部,由总军医处处长贺诚任部长兼政委。

  1931年12月初,中央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务人民委员部成立了卫生管理局(与设在叶坪朱坊村的军委总卫生部合署办公),贺诚任局长。主要职能是进行地方各级基层组织的组建、健全和管理工作;颁布卫生条例,制订卫生教育计划,培训卫生行政管理骨干;指导在苏区广泛掀起的卫生运动;设立公共诊疗所和药业合作社,解决苏区群众看病吃药问题;加强医药行业管理,对医生、药店进行登记。

  第一所红军医院: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极度缺乏。加上根据地群山绵延、气候潮湿、群众缺乏卫生知识等,致使疟疾、痢疾、天花等疾病流行,严重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在毛泽东亲自关怀下,1927年10月,井冈山茅坪红军医院成功创建;1927年11月,毛泽东在其著名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应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办法之一。次年八九月间,小井红光医院建立(后更名为小井红军医院)。 

  1931年11月,中央军委总军医处在瑞金洋岗下建立了红军总医院。各后方医院以及各军区医院也相继成立。1933年年初,傅连璋将汀州的福音医院迁来与之合并,成立中央红军总医院,除有诊察室外,还有手术室、药房、化验室、放射室等,成为中央苏区技术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医院和医学技术中心。

  第一所红军医校:1931年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军医学校在瑞金朱坊村宣告成立,贺诚兼任校长。建校伊始,毛泽东就为学校确立了“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色医生”的办学方针。

  1932年3月,军医学校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

  从学校创办到长征前,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共培养军医班学员181名、调剂班学员75名、看护班学员300名、保健班学员123名、研究班学员7名,总计686名。

  长征时期,卫校师生随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两过乌江,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不仅边行军、边办学,还担任救护工作。据史料考证,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是唯一在长征途中办学并走完二万五千里全程的学校。

  1937年,红军卫生学校进入延安。1940年9月,经毛泽东同志提议,正式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NextPage}

  第一张卫生专业报:在毛泽东“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健康”指示发出后,1931年秋,由中央军委总军医处主办的一份四开黄麻纸油印小报《健康》(《健康报》的前身)在江西省瑞金县朱坊村创刊。它是我国革命根据地最早创办的卫生专业报,也是中国现代报刊史记载的历史最悠久的卫生专业报。创始人是中央军委总军医处处长贺诚。主要报道内容为:中央苏区红军医疗卫生工作和战争救护的指令,交流红军和苏区地方群众开展卫生运动及卫生专业技术经验,宣传卫生知识等。发行范围为县团级机关和医疗卫生单位,同时张贴于卫生宣传栏。长征途中,《健康》报跟随红军过雪山、草地,贺诚在马背上刻钢板,自制油墨、蜡纸,坚持出了多期报纸,为红军将士提供卫生指导。

  第一个制药厂:1932年12月,军委总卫生部在瑞金新院村创办了一个小型制药厂,后命名为中央卫生材料厂。创办初期只能配制一些简单的中草药合剂,随着规模逐步扩大,划分了制药、敷料、酒精、水剂、器材等车间,能利用中草药按西药剂型制成丸散膏丹,制造急救包、酒精、手术刀、止血钳等。对解决中央苏区和红军医院药材、器械匮乏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红四军于1929年12月在福建古田召开第九次党代会,确定了人民军队的建军路线,同时也提出了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 

  1.设置具有苏区特色的卫生管理机构。中央苏区的医疗卫生领导机构和行政管理,依军队和政府2个系统分别设置和运行。经过四次反“围剿”,医院数量、类型、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当年《红星报》不完全统计,至长征前有10个后方医院,每个医院下设五六个所,每所收容约300名伤病员。此外还有6个兵站医院,2个残疾人医院,1个疗养院。中央军委总卫生部拥有前方和后方两套卫生工作系统,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卫生工作体系。

  2.制定一批卫生管理制度和法规。1933年,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卫生防疫条例》和《卫生运动的纲要》。同时,中央军委总卫生部陆续制定、颁发了一系列决议、训令、通令、规则等,如《卫生常识》、《师以上卫勤纲要》、《卫生法规》等,对红军卫生工作的各个方面作了明文规定。

  在军委总军医处指导下,还坚持出版了各级各类的临床、基础、预防、药学用书和中医中药、科普图书约60余种,计3万多册,供全军和苏区卫生干部参考及卫生教育使用。

  3.建立战时救护体系。1931年8月,军委、总政治部、总军医处专门组织了转运伤兵委员会,军一级开设了伤兵转运站,军团开设了野战医院。1933年6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在从前线到后方医院的125公里兵站线上,组成了师绷带所—野战医院—兵站医院—后方医院—总医院的后送救治体系。救护原则是:“不扔下每一个伤员,每一个伤员都能及时得到救治。”

  第一个群众卫生运动:中央苏区政府内务部于1932年5月颁布了《苏维埃区域暂行防疫条例》。当富田一带发生瘟疫时,苏区政府人民委员会立即召开常委会讨论防疫问题,决定“举行全苏区防疫卫生运动”。

  1933 年11 月,毛泽东亲往江西省长冈乡开展农村社会调查,在其调查报告中强调:“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内务部1933年3月颁布了中央苏区卫生防疫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文件——《苏区卫生运动纲要》。

  中央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随着红军长征的开始、中央苏区的丧失而不复存在。但中央苏区建立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宝贵经验一直得以传承,不仅对保障中国革命胜利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样具有深远影响。

延安:浇铸

  背景:延安,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卫生事业大厦浇铸钢筋水泥的时期。在1935年~1948年的13年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确立了医疗卫生工作方针,制定了医德医风准则。

  确立了卫生工作方针: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期亲自制定了“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1937年1月,中共中央核心机关以及红军总部从陕北保安到达延安后,傅连璋受命组建中央苏维埃医院并任院长。红军整编后,苏维埃医院改称陕甘宁边区医院。1938年秋,延安遭到日机轰炸,边区医院迁往安塞。1939年4月,中央指示筹建中央医院。1939年11月7日,建在李家坬山坡上的延安中央医院正式宣告成立。据统计,延安中央医院成立后的8年中,共救治各科伤病员15000余人,接生孩子3000多名。

  建立了卫生管理体系:中共中央系统设中央卫生处,中央军委系统设总卫生部,边区政府系统设政府卫生处。陕甘宁边区1937年只有普通医院6所,1938年增加到11所,当时的延安医院、陕甘宁边区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不但设备好、规模大,而且管理和医疗水平都很高。{NextPage}

  树立了白求恩精神:加拿大共产党党员、国际著名胸外科医师诺尔曼·白求恩于1938年年初来到延安。3月底,毛泽东在窑洞里会见了白求恩。同年4月,白求恩前往晋察冀边区,带领战地医疗队转战多个战场,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伤病员,还为部队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医护人员。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医治伤员时被感染,逝于河北唐县。12月1日,毛泽东亲笔为延安各界追悼白求恩大会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12月21日,毛泽东为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学习白求恩》一文(建国后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向他学习。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种精神颠扑不破,总有一种气质历久弥新。70多年来,白求恩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医疗卫生工作者;白求恩精神也成为卫生界医德医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制定了医德准则:延安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对祖国传统医德和西方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和发展。

  1941年5月,毛泽东为延安中国医大书写了著名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把人道主义医学伦理原则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成为后来卫生界重要的医德准则。

西柏坡:起航

  背景:1947年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使这个普通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西柏坡这个方圆不足100平方公里的地方,驻扎着中央机关的23个单位,当时中央卫生局的中央医院就驻扎于库区的朱豪村。

  中央医院是当时医疗条件最好的医院,承担着救治伤病员和为村民看病的任务。白求恩医科大学的学员也被安排到中央医院实习。

  西柏坡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夺取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秉持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和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精神,铭刻了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丰功伟绩。

  西柏坡也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起航点,从平山朱豪村走向北京,新中国卫生事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历史阶段。

链接1

  建国初期卫生工作“索引”

  从“三大方针”到“四大方针”: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就“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三大卫生工作方针达成了共识。1952年12月中央卫生部与军委卫生部联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接受周恩来总理的建议,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作为中国卫生工作第四大方针。

  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决定有步骤地发展全国基层卫生组织。在 “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一方针指引下,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日益健全,全国每个县、乡镇都有医院和卫生院。

  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关怀下逐渐发展起来的“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制度”,改变了基层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赤脚医生”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最多时全国“赤脚医生”达150多万人,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达390多万人。农村不脱产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人员总计达500多万人,超过当时卫生部系统卫生技术人员的总数(220万)1倍多。

  1956年中共中央批转了卫生部党组《关于城市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防病治病的报告》。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65年4月中旬,全国共组织了1521个医疗队,参加巡回医疗的医务人员(包括县医院)18697人。 {NextPage}

  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兴起:爱国卫生工作起源于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时期。1952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为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政务院决定将中央各级防疫委员会统一改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卫生部。从1949年到1976年,陆续发动春季防疫运动,预防霍乱、血吸虫病、白喉等疾病,宣传卫生科学知识、破除迷信,消灭鼠、蝇、蚊、虱等。

  血防与疫病控制: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1955年他又建议成立了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组织各部门力量齐心协力消灭血吸虫病,在南方13省、市流行区各级政府设立防治业务机构。毛泽东主席在读完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关于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的报道后,夜不能寐,作《送瘟神》诗二首,充分表现了毛泽东把瘟神“纸船明烛照天烧”的坚定决心,也表现了人民领袖对于卫生防疫事业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极大关怀。经过长达40年的斗争,大部分流行区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血吸虫危害的目标。

  此外,霍乱和天花分别在1952年和1961年被消灭,其他烈性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链接2

  改革开放以来卫生成就集萃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成效显著: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1998年12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全体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这一文件的发布为标志,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截至2010年6月底,城镇医保覆盖人口3.9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8.33亿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超过90%的人口,提前一年完成这一原定于2011年完成的目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2002年10月,中国政府出台政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进,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人数达8.33亿。据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新农合覆盖的居民中,有33.15%的门诊患者得到报销或从家庭账户中支付;有85.13%的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得到报销,获报销费用占其住院总费用的34.16%。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医疗卫生界经受住了非典、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突发事件考验,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妥善应对和处理了三聚氰胺奶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了社会稳定,展示了卫生行业的良好形象。

  抗击非典促进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2003年的非典疫情暴露出了公共卫生领域的问题,也推动了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2003年4月8日,卫生部将非典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 5月9日,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5月12日,卫生部发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自2004年1月起,全国正式启动以传染病个案报告为基础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内地31个省(区、市)通过网络报告传染病疫情,实现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动态统计和分析。 

  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以各级疾控中心基本建设为主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项目共2416个,总投资105亿元;全国以传染病院(区)、医疗急救中心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2649个,总投资164亿元;以中西部为主的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近8亿元。同时,省、地(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执法机构改革全部完成。

  汶川地震救治及灾后防疫考验了卫生应急机制。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是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震灾考验卫生界的不仅是大灾之后对伤员的抢救和救治,还在于如何保证大灾之后无大疫。

  据统计,全国约有10多万名卫生人员参加抗震救灾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累计救治受伤和患病人员约437万人次,开展手术近4万台次,累计住院伤员9万余人;向20个省、区、市转送伤员10015名,最大限度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全国紧急调集上万名卫生防疫专家和卫生监督人员赶赴灾区,同四川卫生防疫人员一起,对6个重灾市(州)446个乡镇4185个村和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卫生防疫责任制,实现了县、乡、村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创造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