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只是一台普通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却因为护士递过来的一副“墨镜”而改变:腹腔里的器官似乎触手可及;伴随着轻微的“呲呲”声,超声刀所到之处,肠系膜层层分离,超声刀发出的高频气流瞬间凝血清晰可见;自动切割缝合器切断直肠远端时,犹如订书机留下一长排“钉子”;冲洗腹腔时,冷不防被好像会溅到脸上的水流吓一跳……

  这是10月31日早上,记者在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亲眼看到的一台3D腹腔镜手术。主刀医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该中心主任郑民华教授。10月25日,他完成了国内首台3D腹腔镜手术,眼下是他做的第二台。乍一看没啥特别,只是手术台前又增加了一块更大的长方形液晶屏幕。然而,当手术开始时,全体医生都戴上3D眼镜,手术室仿佛一下变成了“3D影院”:高清立体影像取代了以往的平面视图,真正让医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到那些非常精细的血管结构。

  郑民华说,3D手术恢复了自然视觉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损伤血管的风险,使医生分离血管、肠壁乃至操纵体内缝合时更加得心应手,也有助于更为干净地清扫淋巴,减少各步骤所需时间,从而缩短手术时间,为实现复杂程度更高的手术提供硬件准备。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郑民华的第一台3D手术为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仅45分钟,而以往这类型手术一般超过1个小时;第二台3D手术为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为1个小时,以往则需1个半小时左右。第二台手术的患者已84岁高龄,又因肿瘤较大且位置距离肛门仅5厘米左右,保肛难度大,此时3D成像的视觉效果,就能帮助医生更精确地把握腹腔内的深度,从而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3D手术的出现,代表着微创外科与时俱进的求新求变,这一技术本身也经历着变化。郑民华说,早在1992年,他就尝试过3D腹腔镜手术,但当时镜头很暗、效果不佳,远不及现在这样清晰、明亮。第一代立体腹腔镜必须让医生戴着头套式显示器,而现在只需要戴一副轻巧的偏光眼镜即可。

  郑民华表示,3D技术适用于所有腹腔镜手术,对肝脏等更精细的手术可能更具优势。对于腹腔镜手术的初学者来说,应用3D技术,可以为从临床解剖过渡到实践操作提供更好帮助,更快地熟练掌握手术技术。

  据悉,上海市微创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作为全国腹腔镜培训基地,将积极推广3D腹腔镜手术,并应用于医学教学、大会手术演示等,以进一步普及微创外科,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