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虽然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依旧热度不减,这是为什么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表示,宫颈癌热度不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宫颈癌的发病率。目前,国际上已经习惯把宫颈癌的防治作为评价公共医疗水平的指标,由于宫颈癌筛查手段的不断进步,取材更加方便,在宫颈癌的预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筛查出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是一个漫长过程,但现在宫颈癌的发病率依然没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大家都在思考这一问题,为什么应该很好防治的疾病发病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以后,却不再下降?全球宫颈癌的发病率都很高,大概有50多万病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发病率更高,这也是宫颈癌热度不减的原因。


宫颈癌的筛查是从上世纪开始,最初是宫颈脱落细胞检查,采用宫颈刮板收集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涂抹在载玻片上,通过巴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分级,但其敏感度为60-80%,并不是特别满意,再有名的细胞学家也有20%的漏诊率。宫颈癌的发病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下降,这推动着学者们进一步寻找新的筛查方法。


20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哈森豪森[中国报道的翻译名]教授发现,HPV感染与宫颈癌密切相关,推动了以HPV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以及HPV疫苗的研发工作。近十年的宫颈癌筛查,除了传统的细胞学筛查方法,还有HPV的检测,大家探讨更多的是HPV检测能否作为宫颈癌的初筛,以及HPV阳性患者的分流问题。


我国有14-18%的(世界上11%)HPV阳性人群,而在最初的研究发现而99%的宫颈癌都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这样的话,是否能够通过HPV检测筛查出宫颈癌?但问题是HPV阳性并不等于癌前病变,更不等于宫颈癌。大部分30岁以前的年轻的HPV感染患者,可以通过自身免疫清除,许多HPV阳性只是一过性感染。


这样也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在HPV作为初筛中,用什么作为分流,是细胞学检查还是肉眼分流、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流?以HPV作为初筛,因阳性需要做阴道镜的转诊率会增高,如何减少转诊,也是大家在探讨的问题。国内资料显示,90%以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HPV阳性,70%以上的宫颈腺癌HPV阳性,所以,总体来讲,70-80%宫颈癌可以通过HPV检测出来。如若联合细胞学检查,特异性更高,因此,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是宫颈癌的最佳筛查方法,但费用较高。


在全球宫颈癌发病人群中,70%以上HPV16/18阳性,中国宫颈癌流行病学显示,HPV16/18阳性占宫颈癌的80%以上。二价疫苗主要针对HPV16/18,四价疫苗也含有HPV16/18,这两种疫苗都可以预防以HPV16/18感染引起的宫颈癌,也对其他型别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这是两种疫苗的共同点。


对于两种疫苗的不同点,魏教授提到,四价疫苗针对HPV6/11感染的预防,这两种HPV亚型主要引起尖锐湿疣。药监局批准的二价疫苗接种年龄为9-25岁,四价疫苗接种年龄为20-45岁,两种疫苗接种年龄不同。其实在国外,四价疫苗也可以应用于9-25岁的人群,四价疫苗的接种年龄范围更大。由于四价疫苗在国内进行临床实验选择的是20-45岁的人群,因此批准20-45岁的人群接种。从效率来讲,全球3.1亿人次,无论是二价疫苗还是四价疫苗的接种效果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