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2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委会、中国性学会妇产科分会主办,《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协办的“第十一届国际慢性盆腔痛大会暨妇科热点问题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


1.webp.jpg


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妇科肿瘤、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慢性盆腔痛专场、手术视频专场等,聚焦妇科热点问题,三天在线累计观看量超14万人次。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技术支持/媒体支持,为您带来精彩报道。


“分子靶向时代”难治性卵巢癌MDT专场


卵巢癌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一旦发现就是晚期,传统的手术、化疗治疗后容易复发,效果有限,其死亡率已跃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基因检测的进步推动了妇科肿瘤的分子诊断,基于特定生物标志物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的发展,筛选合适的人群进行精准用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明显改善预后,治疗指南也不断更新。为分享卵巢癌分子靶向时代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难治性卵巢癌患者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本届大会特别设立了“分子靶向时代”难治性卵巢癌MDT专场。


2.webp.jp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梁华茂教授主持


刘继红教授:早期卵巢癌淋巴结切除问题

3.webp.jpg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继红教授针对卵巢癌患者淋巴结切除的争议进行了分析。其中赞成对早期卵巢癌患者实施系统性淋巴结切除的原因,包括淋巴结状态对卵巢癌分期很重要,切除淋巴结可提高患者生存率等。对这一问题持反对意见的医生则认为,淋巴结有免疫屏障作用,淋巴结系统清扫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化疗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有效,切除腹膜后淋巴结不改善预后,淋巴结复发后再切除也不影响预后等。刘继红教授的精彩讲解帮助大家对淋巴结切除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学习到了新的理念,参会者纷纷表示受益颇多。


4.webp.jp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红燕教授介绍MD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红燕教授讲到,该院卵巢癌MDT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后续团队还将出版一本有关疑难罕见妇科肿瘤诊疗方面的专著。对于分子靶向时代难治性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基于此,对于即将成立的妇科多学科分子肿瘤精准诊治(MTB)团队,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Topic 1:卵巢黏液性肿瘤——原发与转移之争


本专题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红燕教授李华军教授担任主持。


韩钦医生汇报了一例原发性卵巢黏液性肿瘤病例,周延医生丁妍医生分别对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了解读。


于博医生对3例转移性卵巢黏液性肿瘤病例进行了汇报,丁妍医生分析了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5.png


随后,郭红燕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从临床角度鉴别卵巢原发性与转移性黏液性肿瘤的精彩讲座。郭红燕教授提出,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黏液性肿瘤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肿瘤的大小,二是肿瘤的位置,即单侧还是双侧。在临床治疗时还需要结合患者年龄、病理特征综合考虑,掌握影像学鉴别特点。对于术前未能诊断出的转移性粘液性癌患者,需要进一步做胃肠镜和PET-CT检查。

6.webp.jpg


周延教授:卵巢粘液性肿瘤影像学特点一些思考、一点总结

7.webp.jpg

周延教授对卵巢转移瘤的种类、来源和影像学表现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所有含有实质性成份的卵巢占位病变都要考虑排除转移,首先排查胃肠道原发灶。不含实性成分的卵巢囊性病变一般可以除外转移。周延教授还展示了几副影像学检查图像,帮助大家对影像学检查结果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刘从容教授:卵巢黏液性肿瘤热点问题的病理解读

8.webp.jpg

刘从容教授指出,“原发性”粘液腺癌是一种罕见的卵巢上皮性癌,主要来源于畸胎瘤和Brenner瘤,应在术前充分利用PET-CT协助明确诊断,术后协助临床决策。转移性粘液腺癌的细胞异形性常常较小,原发灶隐匿,缺乏特异标志物。临床医生应该充分认识粘液腺癌的病理形态特点。如果难以明确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粘液腺癌,建议搁置争议,聚焦跨器官、跨瘤种的治疗方案,也就是“伞理论”。


随后,黄向华教授分享了一例转移性卵巢粘液腺癌病例的诊疗过程,郭红燕教授刘从容教授李斌教授朱根海教授等多位教授和黄向华教授团队针对此病例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场学术氛围十分浓厚。


9.webp.jpg


10.webp.jpg


Topic 2:卵巢透明细胞癌——叵测的预后及其背后的基因故事


本专题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吴郁教授李华军教授担任主持。

11.webp.jpg


高妍医生汇报了一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病例的诊疗经过,刘岩医生对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了解读。


张曦医生分享了另一例卵巢透明细胞癌病例,周延医生对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了解读。


张曦医生讲到,卵巢透明细胞癌的遗传异质性大,晚期患者的化疗效果欠佳,目前尚无针对此类患者有效的免疫、靶向药物治疗方案,建议行基因检测。至于具有ARIDIA突变的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有望出现新的靶向药物方案。

12.png


刘岩教授:卵巢透明细胞癌病理诊断新进展

13.webp.jpg

刘岩教授围绕内异症恶变、卵巢透明细胞癌治疗及预后等多方面展开讲述,提出除了形态学特征外,还可通过诊断标志物及分子特征来诊断透明细胞癌。


郭红燕教授:基因检测报告解读

14.webp.jpg

郭红燕教授对以上两位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予以总结分析,指出HRD阴性患者可能从PARP抑制剂治疗中获益较小。对于PD-L1高表达、未见其他免疫有利或不利指标的患者,建议化疗不敏感时可考虑免疫治疗。未明确驱动基因的患者,肿瘤可能并非由某个基因异常导致,而是多个基因功能异常累积导致的肿瘤发生。郭红燕教授还提出了未来的科研探索方向。


刘继红教授哈春芳教张正茂教授杨谢兰教授黄向华教授刘从容教授梁华茂教授郭红燕教授等多位专家对以上病例的诊疗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


15.webp.jpg


妇科多学科分子肿瘤精准诊治(MTB)团队

成立仪式

16.webp.jpg

李圆医生担任主持


17.webp.jpg

郭红燕教授致辞


郭红燕教授为大家介绍了MTB团队成立的背景及实施方案。郭红燕教授讲到,肿瘤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病,希望通过基于分子分型的肿瘤精准治疗创新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但目前分子靶向精准治疗中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团队继续深入研究。基于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成立MTB团队,希望对病理检测报告给予精准解读,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


18.webp.jpg

刘从容教授致辞


刘从容教授致辞表示,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基础研究需要结合临床需求做转化医学的研究,临床医生需结合驱动基因等分子事件解读病种。病理医生的责任也很重大,尤其在送病理检查时要注意组织取样,希望多学科的参与能尽可能多地挖掘出病理检测报告的信息,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19.webp.jpg

李蓉教授致辞


李蓉教授指出,在院内多学科合作的基础上成立MTB,对团队来说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也将为广大的妇科肿瘤患者带来福音。如何很好地将国内分子诊断前沿技术应用到临床工作中,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在多学科反复的讨论中不断成长,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相信经过两天多个学科的讨论,大家学习了很多,能清晰地认知到该如何在自己的领域中提升专业水平。希望这一平台能尽快走向正轨,造福更多的女性患者!


20.webp.jpg

MTB揭牌仪式


慢性盆腔痛专场


21.webp.jpg

慢性盆腔疼痛(CPP)指非周期性持续达6个月以上、对非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的盆腔疼痛,是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涉及的妇科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等。CPP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病因复杂,诊断困难,临床应对CPP患者进行系统的检查及心理、人际、职业等全面的评估,以便有比较清晰的病情分析,从而制定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并配合适当的心理疏导。


在8月22日上午举行的慢性盆腔痛专场上,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君教授概述了CPP的神经解剖基础,认为临床医生只有充分了解疼痛区域相应的神经支配,才能从多方位考虑如何诊断与治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燕教授重点介绍了CPP的鉴别诊断,指出CPP是一组临床常见的综合征,但由于病因复杂多样,涉及到多个学科,且诊断困难,需多学科联合会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贺豪杰教授结合国外更新指南及CPP病因分类新观点等对CPP诊治进展给予了详细解读,指出CPP定义虽无定论,但在相应诊疗中及文章中应描述清楚。目前盆底肌肉筋膜物理治疗、扳机点注射治疗以及神经调节治疗有了新的进展,期待更多循证证据出现。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路桂军教授解读了会阴痛的诊疗策略,认为多渠道治疗与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减轻疼痛的严重程度与强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张鹏教授分享了顽固性间质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综合的诊治经验,指出临床中应遵循“无创-有创,简单-复杂”的治疗原则,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最佳手术方案。 


21.webp.jp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天润教授阐述了盆腔淤血综合征(PCS)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指出选择性卵巢静脉栓塞术虽已逐步成为首选治疗方案,但临床中还应重视鉴别诊断,重视MDT。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孟秀丽教授从神经阻滞、肌筋膜触发点注射、神经调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CPP患者的微创介入治疗,指出CPP可能源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T10脊神经以下等,治疗时应多学科协作,共同努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延砚教授讲解了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强调避免着凉和劳累,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注意运动保护等,可有效预防梨状肌综合征相关骨骼肌肉系统问题的出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侯征教授结合本院病例全方位分析了手术相关CPP的病因,强调对于手术相关的女性盆腔痛,首先要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莎医生详细阐述了子宫切除术后CPP的发病机制、疼痛因素、治疗与预防等,认为慢性疼痛是子宫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疼痛程度较轻,但仍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时应针对多种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联合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黄晓武教授在介绍剖宫产术后CPP时指出,麻醉对其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术中应早期干预,根据产妇的特点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法和有效的急性疼痛管理策略,以预防疼痛的发生。 


22.png


23.webp.jp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贺豪杰教授作分会场总结


贺豪杰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感谢院士及专家们的专业指导、同道们的大力支持、会务组工作人员及妇产科在线团队的辛勤付出!本次会议历时3天,主题丰富,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纷呈。相信通过大家的不断交流与学习,必将进一步规范妇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流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贺豪杰教授王莎医生担任主持。

24.webp.jpg


宫颈病变专场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有癌变倾向,但又不能诊断为原位癌的宫颈异常增殖性病变,具有发展成为恶性肿瘤的潜能,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浸润癌、浸润癌。宫颈癌是目前惟一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相关。


宫颈病变专场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耿力教授游珂教授分别进行主持。 

25.png


HPV疫苗作为宫颈癌防控的一级预防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在讲座中解读了HPV疫苗临床应用与中国专家共识的推荐要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郝敏教授围绕宫颈上皮内病变与HPV疫苗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讲解。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分享了光动力疗法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新进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耿力教授围绕阴道镜检查进行了讲解,主要剖析了阴道镜检查的要点及难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林蓓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带来了绝经后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的诊治要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双教授根据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的客观认知,讲解了临床诊疗模式。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洪颖教授针对如何避免VaIN漏诊进行了精彩讲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郝增平教授围绕阴道微生态与HPV感染进行了专题讲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游珂教授在讲座中详尽讲解了宫颈腺上皮病变疾病的诊断流程。宫颈病变专场的内容前沿实用,与会学员均表示受益匪浅。 


26.webp.jpg

27.png

28.png

29.webp.jp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游珂教授作宫颈病变专场总结


妇科热点问题专场

30.png

如何更好地结合最前沿的诊疗理念,开展规范化诊疗是妇产科医师面临的重大挑战。为加强学术交流,妇科热点问题专场邀请了多位权威专家,就当下多个妇科热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吸引了众多医生上线学习。本论坛由李萌教授姚颖教授担任嘉宾主持。 


31.webp.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狄文教授阐述了青少年儿童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策略。针对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术后畸胎瘤继续增长的问题,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黄向华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对此类病例的诊疗策略及心得体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春林教授深入探讨了子宫颈癌FIGO新分期IB2患者的治疗策略。北京弘和妇产医院陈春玲教授对淋巴水肿的诊断和治疗要点进行了一系列的分享。


32.webp.jp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尹如铁教授则介绍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盆腔廓清术后的辅助治疗策略和具体方法。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郄明蓉教授分享了宫颈原位癌的临床诊治策略。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的治疗面临着较大挑战,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刘青教授讲解了对此类妊娠患者的治疗策略,呼吁大家做到不放弃不抛弃,并指出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卵巢癌患者的一线化疗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吴小华教授回顾了近年来大型研究的循证证据,对此问题作了系统阐述。


33.webp.jpg

对于特殊人群的盆腔炎性疾病与慢性盆腔痛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刘青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对这些问题的诊治体会。针对慢性盆腔痛与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军教授分别从它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给予了系统讲解。


34.webp.jpg

解放军总医院宋磊教授以悬吊免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为题,为大家细致讲解了该手术方式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要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哈春芳教授就中盆腔脱垂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与处理要点展开了精彩讲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坤教授通过手术视频生动地讲解了3D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高位骶韧带悬吊术的操作要点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闭幕总结


35.webp.jpg

梁华茂教授闭幕总结


第十一届国际慢性盆腔痛大会暨妇科热点问题论坛历时3天,感谢各位专家和广大医生的积极参与,大家在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学习,希望今后大家能多交流、多学习,帮助更多的患者获益。至此,会议圆满结束,感谢大家!期待下次再相聚!


提醒:本次大会的课程回放已开放,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课程回放。


36.webp.jpg

扫码观看会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