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媒体在线

相关专题



团队带头人

朱兰

大学以上学历:

1989.8 -1993.8: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硕士学位

1997.11-1998.4: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 妇科实验室访问学者

1998.8 -1999.2: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妇产科临床访问学者

1993.9 -至今  : 北京协和医院 妇产科住院医、主治、副教授、教授

2000.8- 2003.8: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 博士学位

主要学术兼职:

2010.02~至今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                                  委员兼秘书长

2005.12~至今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女性盆底学组                        组长

2009.08~至今 卫生部临床路径技术审核专家委员会                       专家

2010.06~至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特聘评审专家

2006.11~至今 中华妇产科杂志                                          编辑委员

2009.09~至今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四大妇产科核心期刊之一)          副主编

2008.09~至今 实用妇产科杂志(四大妇产科核心期刊之一)                 副主编

2011年至今    国际妇科泌尿学杂志(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编委

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朱兰大夫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就职于协和医院妇产科,师从协和老一辈知名专家。妇产科知识全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对妇科泌尿学和盆底重建及妇科微创手术有所建树。实践中勇于创新,创立了符合亚洲人种解剖特点、经济有效的“协和式”盆底重建等新术式,获得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和卫生部专项支持,术式疗效及远期预后肯定,直接节省医疗经费数千万元,已在全国推广应用。

  目前主持在研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基金子课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3项、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研究基金一项。近五年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4项。

  主编书著7部,包括全国第一本女性盆底学专著,主译2部。近五年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24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中文文章62篇,研发专利5项,系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中国青年科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201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获(排名第2),2011年获五洲女子科技奖。是国际瘘学会委员,2012年国际尿控年会组织委员会主席。


郎景和

  吉林人,196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1985年赴挪威、加拿大研修妇科肿瘤及妇科显微外科。1986~1993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1993年至今任妇产科主任。现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妇科内镜学组组长、女性盆底学组组长、《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会长,并受聘多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近五十年,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提出“在位内膜决定论”和“源头治疗说”;关于卵巢癌淋巴转移的研究及对妇科内镜手术、子宫颈癌防治、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及基础研究均有突出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卫生部、教育部、中华科技进步奖及北京科技奖等8项,并荣获2004年度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高校教学名师称号等。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主编(译)著作30部,个人专著10部。


张学

  男,1964年出生,黑龙江省肇州县人。1989年中国医科大学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4年中国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曾先后在日本国立癌中心研究所、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癌症中心、美国哈佛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和工作。1998年-2002年任卫生部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基础医学研究所(基础学院)医学遗传学系主任,麦库西克-张孝骞协和遗传医学中心(McKusick-Zhang Center for Genetic Medicine
)主任,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基因组学教研室主任(兼),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兼人类和医学遗传委员会主任,《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Clinical Genetics》和《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四家国际杂志编委。目前主要从事单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研究,迄今为止在《Science》和《Nature Genetics》和《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等杂志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1997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0年获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获得第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吴欣娟
女,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现任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2003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目前主要学术兼职: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护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副主编;中华护理杂志,编委。主要科研工作经历:致力于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领域的研究,近5年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副主编书籍近20部,承担卫生部、教育部等各级课题近10项,获资助近百万元。并于2009、2011年分别获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二等奖。



马超
  男,博士。1999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博士学位。1999至2000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任住院医师。2000年起成为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麻醉系实验室博士后访问学者,进行慢性疼痛的研究工作,2003年成为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2008年起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麻醉系助理教授(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2011年11月回国,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与组胚学系主任,“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痛与痒的发生机理、动物模型、神经免疫机制及治疗。在外周痛觉神经元的特异性相关受体、离子通道、炎症因子、以及临床相关的慢性疼痛动物模型和在体、离体研究记录方法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和著作,并获得美国NIH、耶鲁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项研究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