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亚洲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协会(ASEA)在日本Harada教授、中国台湾蔡少正教授、中国郭孙伟教授等人的不懈努力下正式成立。11年来,ASEA旨在通过教育、交流、研究,提高全亚洲妇科医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管理及研究进展的了解,及亚洲女性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认知,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ASEA每年举办一次亚洲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ACE),它建立了一个亚洲妇科医生及科研工作者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平台,为亚洲内异症学者提供一个分享、交流、收获、共进取的机会。2023年9月25日至26日,第11届亚洲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在菲律宾首都、美丽的热带花园城市马尼拉隆重举行。


ASEA每年举办一次亚洲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ACE),它建立了一个亚洲妇科医生及科研工作者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平台。2023年9月25日至26日,第11届亚洲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在菲律宾首都,美丽的热带花园城市马尼拉隆重举行。


本届会议由菲律宾大学的Angela S. Aguilari教授担任主席,会议的主题是“从疾病到经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多维度关怀”,进一步为患者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多学科健康关怀模式。本次大会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共计6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我国多名专家赴菲律宾参加交流。


开幕式


2023年9月25日,开幕式在庄重的菲律宾国歌声中拉开帷幕。ASEA协会主席Moamar教授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并为亚洲内异症大使颁发纪念胸章,感谢学者们在内异症领域作出的贡献。其中,来自中国的许泓教授、易晓芳教授、张信美教授荣获纪念胸章。随后,来自日本的Harada教授回顾了ACE十一年的辉煌历程。展望未来,他提出,虽然内异症是一种复杂而多变的疾病,但所有内异症学者的心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并将持续朝着同一个方向——“揭开内异症的神秘面纱”不断前行。


1.jpg

2.jpg


专题讲座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郭孙伟教授应邀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前景》的特邀报告。

3.png

图1:郭孙伟教授作特邀报告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郭孙伟教授指出,目前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的治疗十分局限。最新研究显示,神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联系紧密,与内异症疼痛相关。郭孙伟教授研究团队发现内异症患者的迷走神经活力下降,交感神经活力上升,呈交感神经-迷走神经不平衡;内异症模型小鼠证实内异症小鼠迷走神经活力下降,迷走神经缺失促进了病灶的发展,迷走神经刺激延缓了病灶的发展。在目前药物治疗内异症疗效有限,新药研发停滞不前的困境下,迷走神经刺激是一种低价高效、有巨大潜力的治疗选择。


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Charles Chapron教授应邀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生命概念》的特邀报告。

4.png

图2:Chapron教授作特邀报告


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Charles Chapron教授分享了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内异症患者生育相关问题的经验。Chapron教授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难以完全治愈,患者在漫长的病程中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如不孕等,这需要多学科共同合作,共同管理,尽可能满足患者生育等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许泓教授应邀作《表观遗传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的特邀报告。

5.png

图3:许泓教授作特邀报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存在多种表观遗传学异常。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许泓教授团队通过相关研究,探索了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学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她提出,针对内异症的表观遗传变化,未来可能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刘惜时教授应邀作《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症切除术:66例患者术后一年随访研究》的口头发言。

6.png

图4:刘惜时教授作口头发言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刘惜时教授介绍了子两瓣法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在腺肌病治疗中的疗效,并分享了腹腔镜下手术方式及精彩的手术视频,术中尽可能切除所有病灶并进行子宫重建。刘惜时教授及其团队通过随访发现,术后一年痛经复发率仅为3%,贫血复发率仅为1.5%,手术效果喜人,为有保留子宫意愿的腺肌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张信美教授应邀作《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妊娠结局与胎盘植入部位和腺肌病病灶相对位置相关》的口头发言。

7.png

图5:张信美教授作口头发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张信美教授介绍了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生育困境——腺肌症患者发生不孕、流产、早产等风险均显著增加。基于此,张教授团队通过B超将胎盘与腺肌症病灶相对位置进行分组,随访了患者妇科及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现胎盘植入部位与子宫腺肌症病灶的相对位置是影响子宫腺肌症患者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昌晓红教授团队应邀参加ACE并进行口头发言。

8.png

图6:昌晓红教授团队ACE合影留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昌晓红教授团队祝洪澜教授、蔡娥博士及王上博士分别进行了《一例罕见的表现为大量胸水及腹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报道》、《胞外三磷酸腺苷(eATP)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非激素治疗方法》、《不同临床特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循环子宫内膜细胞的精确捕获》等精彩汇报,展示了团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易晓芳教授应邀作《3D单孔腹腔镜下直肠深部内异症切除术》的口头发言。

9.png

图7:易晓芳教授作口头发言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易晓芳教授展示了一例罕见的年轻患者合并直肠深部内异症病例。考虑到患者未婚未孕,在术前多学科充分评估的前提下,易晓芳教授选择了单孔手术。最终在妇科、普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共同参与下,完美地完成了这例3D腹腔镜下深部内异症切除及部分肠切除吻合术,精彩的手术视频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赞赏。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聂姬婵医生应邀作《伴随着纤维化程度加深,异位内膜病灶雌激素合成减少》的口头发言。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聂姬婵医生带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纤维化进程中雌激素合成的变化研究分享。研究发现,异位内膜病灶纤维化程度的加深会通过影响PGE2信号通路最终影响雌激素合成酶的表达,并最终影响雌激素的合成,为未来不同纤维化程度病灶治疗选择提供了参考。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龙琦琦医生应邀作《不同MR分型腺肌症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的口头发言。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龙琦琦医生介绍了不同MR分型的腺肌症患者的宫腔镜表现,提出在MR分型为IV型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宫腔镜下更多观察到子宫内膜表面存在腺体开口。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申旻鸿医生应邀作《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周期性气胸和周期性咯血5例报告及治疗》的口头发言。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申旻鸿医生介绍了5例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并对其治疗进行了随访,提出对于复发性气胸和咯血的女性,每天4 mg地诺孕素口服是一种替代长期GnRHa注射的有效治疗方式。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易云华医生应邀作《伴随着纤维化程度加深,异位内膜病灶雌激素受体表达下调》的口头发言。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易云华医生介绍了不同纤维化程度异位内膜病灶中,不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随着纤维化的增加,ER-β、磷酸化ER-α和GPER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这提示在内异症及腺肌病治疗选择时,纤维化程度应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肖星婷护士应邀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和挑战:一项荟萃分析》的口头发言。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肖星婷护士介绍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和挑战,是一项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并提出内异症对患者影响是多方面的,其诊疗仍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10.png

图8:中国参会学者第11届ACE合影留念


本届亚洲子宫内膜异位症会,聚集了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顶尖内异症专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治疗的新进展、新发现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广泛的交流,献上了一场场知识的饕餮盛宴,现场讨论热烈,学术氛围浓厚。本次中国专家赴菲律宾参会,与亚洲各国专家进行学术研讨,不仅拓展了视野,也展示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及上海妇产科的国际影响力!我们期待通过国际会议学术交流,进一步聚焦内异症及腺肌病患者的长期管理,制定多维度健康关怀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内异症及腺肌病患者。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内异症团队介绍


郭孙伟.jpg

郭孙伟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密歇根州立大学妇产科学及生殖生物学系兼职教授

·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内异症学组顾问

·亚洲内异症和腺肌症协会理事 (创建人), 主席(2017-2018)

·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会(WES) 理事(2011-)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疾病协会(SEUD)理事(2015-2022)

·美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基金会(Endometriosis Foundation of America)

·科学顾问委员会 (SAB)成员(2021-)


刘惜时.jpg

刘惜时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妇科主任15年,现任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异症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指导。


易晓芳.jpg

易晓芳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导。现任普妇科主任。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学组副组长。擅长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聂.jpg

聂姬婵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方向: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其他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单孔微无创手术治疗。


龙琦琦.jpg

龙琦琦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学组成员。擅长方向: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癌等各种妇科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


申.jpg

申旻鸿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易云华.jpg

易云华 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师、医学硕士。


作者:易云华 聂姬婵

审核:刘惜时

声明:本文由专家供稿并经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