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4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项目”在京启动。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PAC优质服务示范门诊,为流产后女性提供咨询服务、促进落实避孕措施、保护流产后女性的生殖健康等工作,提供标准化的服务模式。
采访视频
2023年,正值PAC公益项目开展十周年之际,妇产科在线特别邀请到优秀医院代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刘莉副院长进行访谈,分享PAC公益项目在倡导科学避孕、促进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
PAC项目亮点
一、医院采取的激励措施
1、两院区均设有约20平方米的PAC咨询门诊和集体宣教场所,配备子午流注仪、中医体质辨识仪、中医定向治疗等设备。
2、自主研发了PAC随访系统,实现了咨询系统、手术系统、随访系统的实时对接。
3、不断加强PAC咨询员的培训和团队建设工作,从刚开始3名发展到目前近40名咨询员。
4、医院每年提供一定的经费,用于举办省市级PAC学习班、生育力保护科普比赛、PAC公益项目微进修等工作。
5、提取部分绩效作为PAC团队奖励基金。
二、流产后女性科学避孕的精细化管理
1、医院制定标准化的服务流程,PAC避孕指导工作前移,加强人流术前质控和术后随访。
2、实施医护一体化、全流程的整体化管理模式:门诊所有人流患者实施一对一咨询、人流术前集体宣教,针对剖宫产史、≥3次人工流产、半年内重复流产、年龄≤20岁等高风险人群重点管理。
3、术后定期随访,跟踪避孕措施的落实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对医院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1、PAC项目以患者为中心、医护一体化、全流程的整体化服务模式,已延伸到医院妇科疾病患者手术后管理、妇科内分泌门诊和内异症门诊的建设中。
2、借鉴PAC模式,已开设妇科内分泌综合管理、妇科护理等护理专科门诊,先后培养出妇科内分泌专科护士、国家淋巴水肿治疗师等专科护士。
四、积极宣传科学避孕理念
1、为产后42天复诊的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避孕指导。
2、为引产后、宫外孕术后及腔镜术后的患者提供一对一避孕指导,同时借助信息化平台跟踪随访。
3、在社区和学校等地方通过健康讲座、单独咨询等方式,帮助女性尽早了解避孕知识。
五、PAC咨询收费
1、作为全国最早实行PAC咨询收费的医院之一,咨询收费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价值。
2、收费政策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质量持续改进和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