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质量”一直是辅助生殖领域热点话题之一,亦是影响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胚胎质量”的研究和探讨层出不穷,究竟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胚胎质量”,又有哪些药物或是技术可以改善“胚胎质量”?

640 (10).png

2022年6月26日,《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辑部联合长春金赛药业成功举办了第二期“匠心坚守·质在必得”生殖质量论坛。本期话题覆盖实验室和临床热点,从胚胎质量的评价系统到临床诊疗中胚胎质量的改善策略,邀请到了国内众多生殖专家相聚云端、共同研讨,以期为实验室和临床同道提供改善胚胎质量的新方法,优化诊疗,造福患者!妇产科在线作为论坛的媒体支持,为您带来会议的精华报道。

 

篇章一:主办方致辞

 

会议伊始,由《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辑部王健主任致辞。王健主任代表《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辑部欢迎各位老朋友和新朋友,衷心感谢他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支持和参与第二期“匠心坚守·质在必得”生殖质量论坛。

 

640.png

近年来,为了积极应对我国所面临的生育危机,国家密集发布了多项旨在提升生育率的政策,包括三孩政策、辅助生殖进医保政策,我国辅助生殖学科肩负着国家的重大使命,助力解决不孕不育症夫妇的生育需求,满足他们健康生育的愿望。

 

改善辅助生殖的临床结局,与胚胎质量密切相关,但目前临床上对胚胎质量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因此,《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辑部搭建了这一平台,邀请本领域具有很高学术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为同道介绍提高胚胎质量、改善临床结局相关的国际前沿动态,加强学术交流、观点阐述和思想碰撞,推动本学科的健康发展。

 

王健主任表示,2022年3月,第一期“匠心坚守·质在必得”生殖质量论坛成功举办,覆盖全国近2.5万名医生,直播的平均观看时长达106分钟,反响热烈,也增强了编辑部继续办好本论坛的信心。希望与我国的专家学者一起打造属于我国生殖健康领域的品牌论坛,为行业提供分享领域最新技术和方法的交流平台。再次感谢专家的热心指导和积极参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篇章二:突破创新

 

篇章二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平教授担任嘉宾主持,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分别从国际上现行胚胎质量的评价系统与临床结局、COS各环节对胚胎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对、线粒体对胚胎质量评价的意义等方面展开精彩论述。

640.jpg

 

黄国宁教授:胚胎质量评估系统与临床结局

640 (1).png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胚胎评价方法有胚胎的形态学评估和PGT,处于研究中的方法有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时差技术等。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黄国宁教授对国际上现行的胚胎质量评价系统与临床结局进行了系统阐述。

 

胚胎的形态学评估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主要评估胚胎的发育速度、碎片和卵裂球大小均一性等指标,可以评估卵裂期,也可以评估囊胚期胚胎。近年来有研究开始对D4胚胎进行评价,D4胚胎质量分级系统对预测着床率和活产率有一定价值。改良的Gardner系统也在临床开始使用,具有某些优势。胚胎形态学评估与胚胎质量及出生结局之间直接相关。无论卵裂期还是囊胚期,移植高质量胚胎后,低体重儿出生的比例明显降低。

 

在胚胎质量的评价系统中,形态学评估方法简单快捷,但预测价值有限。对预后良好的患者,可选择囊胚培养,行单囊胚移植。胚胎质量可能会影响围产结局。PGT-A可能改善RIF及高龄女性移植周期的结局,但并不改善一般人群的临床结局。代谢组学方法,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可以改善临床结局,尚处于研究阶段。研究胚胎的发育细节,有望为胚胎选择提供新的参数。时差技术结合AI辅助选择胚胎,有望优化实验室流程及改善临床结局。

 

郭艺红教授:COS各环节对胚胎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对

640 (2).png

获得具有良好发育潜能的胚胎是IVF成功的必要条件。促排卵方案的选择、Gn的选择及剂量、扳机的时机和方法、药物添加治疗等多个环节都可能对胚胎质量产生影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艺红教授从以上四个方面讲解了COS各环节对胚胎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对策略。

 

通过对一系列临床研究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COS方案中GnRH激动剂或拮抗剂、黄体期排卵方案对胚胎质量无明显影响。对于同一位患者,方案调整并不影响胚胎质量并带来临床结局的显著改变。至于Gn种类的选择,其对胚胎质量没有显著影响;采用rFSH可能更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高质量胚胎;高剂量的Gn是否会影响胚胎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促排卵治疗中需要对获卵数量与质量做出平衡,从而选定最佳的Gn剂量,通常不建议剂量超过300 IU/d。

 

对于扳机的时机与方法选择,扳机时机的选择通过影响卵母细胞成熟而进一步影响发育质量、胚胎发育潜能。GnRHa扳机与HCG扳机获得的胚胎质量相当,对于特定人群采用双扳机可能获得更好的治疗结局。在药物辅助手段中,生长激素(GH)是目前使用最广泛、获益最明确的治疗手段,最有可能改善胚胎质量,并改善部分患者的活产率。

 

叶虹教授:线粒体对胚胎质量评价的意义

640 (3).png

线粒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能量工厂”,成熟的卵母细胞是生物体所有细胞中线粒体含量最高的细胞。线粒体的数量、功能和质量参与并影响胚胎发育的过程,并最终影响临床结局。在本期论坛上,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叶虹教授为大家分享了线粒体对胚胎质量评价意义的前沿进展。

 

虽然胚胎质量的评估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的评估方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线粒体在评价胚胎质量方面研究较多,mtRNA能否作为胚胎质量的评价工具仍存在争议,包括选择哪个阶段的胚胎、是否存在阈值、如何界定阈值等,均需要进一步研究。线粒体移植虽然是临床研究热点,但应用上存在一定技术难度,未来仍需要更多临床验证。

 

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GH治疗8周可显著提高高龄小鼠卵母细胞的ATP水平。GH可增强高龄患者的线粒体活性,直接提高卵母细胞的质量。GH增强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提高受精和卵裂胚胎数。对于因前次胚胎质量不佳而导致妊娠失败的患者,补充GH可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总之,GH与线粒体及胚胎质量关系密切,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均验证了其对线粒体的改善,从而对胚胎质量带来有效的获益。

 

讨论环节

 

在接下来的互动讨论环节,黄国宁教授、郭艺红教授、刘平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张翠莲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靳镭教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施文浩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大学廉颖教授针对临床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讨论的问题集中在实验室中如何挑选出有发育潜能的胚胎,各位专家积极发言,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各自的临床经验,表达了独到的观点。

640 (1).jpg

 

篇章三:领航前行

 

在篇章三部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谭季春教授担任嘉宾主持,专家主要围绕长效GH药代动力学、长效GH在IVF中应用的临床探索展开阐述。

640 (2).jpg

 

程远国教授:长效GH药代动力学

640 (4).png

鼎泰集团副总裁、首席战略官程远国教授回顾了长效GH的研究发展历程,并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对长效GH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做了详细阐述。长效GH采用PEG化学修饰,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长效技术。PEG偶联技术可以增强rhGH稳定性,延长半衰期,降低免疫原性,抗体零检出,安全性更佳。

 

临床试验中,单次皮下注射长效GH,药物的半衰期明显延长,约为32小时,是短效GH半衰期的15~16倍,Cmax明显升高,消除速度减慢;血浆GH浓度较快上升至峰值水平,并在注射后12~48小时内稳定保持在该水平,然后在168小时内逐渐回落至基线。

 

多次皮下注射长效GH,第1次和第6次给药后测得的血清GH浓度-时间曲线具有相似性。第6次和第1次给药后测得GH曲线下面积的比例为1.03,表明每周给药后循环中没有GH蓄积。综上,根据长效GH单次和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试验数据,可以得出其适合于每周一次给药治疗,GH进入周治疗时代。

 

管一春教授:长效生长激素预处理对高龄助孕患者IVF/ICSI临床结局及安全性的影响

640 (5).png

郑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管一春教授针对GH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机制、以改善卵母细胞质量为目标的GH临床应用,以及长效GH的临床疗效探索进行了讲解,重点分享了其中心开展一项临床试验的重要结果。

 

其中心开展的一项前瞻性、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针对卵巢功能正常而胚胎质量较差的IVF/ICSI助孕患者,每周一次给予长效GH预处理至少6周,可以增加可利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改善患者的胚胎质量,提高可利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GH周期组冷冻胚胎时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有明显提高,并可降低流产率,说明添加rhGH可能改善了卵子质量,进而改善了胚胎质量。另外,rhGH长疗程预处理不增加OHSS、多胎妊娠、异位妊娠的发生,对患者的血糖也无明显影响,用药相对安全。

 

在我国近日发表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GH得到了指南的推荐。在ART过程中推荐提前添加GH,剂量2 IU/d,连续3个月进行预处理治疗,以促进患者卵巢功能、提高卵巢反应性、改善卵母细胞质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容受性,进而改善妊娠结局(推荐等级IB)。同样,2019年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指出,针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卵巢低反应的患者,GH能够改善卵巢的反应性,提高活产率。

 

讨论环节

 

针对试管助孕时哪些人群适合使用GH、伴发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的特殊助孕人群使用GH时的注意事项、试管助孕时使用GH的最佳时机(起始时间及用药时长)、对使用长效GH的评价及期待等问题,北京协和医院何方方教授、谭季春教授、管一春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吕群教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分享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640 (3).jpg

 

总结发言

 

640 (4).jpg

在第二期“匠心坚守·质在必得”生殖质量论坛的最后,谭季春教授回顾总结了本期论坛的重要内容。针对胚胎质量的改善方法,十余位专家从实验室到临床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实现了知识的分享和思想的碰撞,希望大家都能收获满满。感谢《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编辑部和长春金赛药业为大家提供的专业交流平台,感谢生殖医学专家和线上同道的积极参与。希望所有与会人员以后能够多多互动,增进学术交流,共享学术成果。期待下一期再相聚!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