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8日-9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主办的第八届江城产科论坛暨产科急重症应急预案与系统管理研讨会暨第一届湖北省分娩镇痛联盟会议在江城武汉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知名产科专家及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的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医师针对产科急重症应急预案与系统管理进行性深入讨论。
2019年11月9日,大会正式开幕。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媒体支持,为您带来现场精彩报道。
【开幕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赵茵教授主持开幕式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张进祥副院长致辞
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邹丽教授致辞
【学术报告】
杨慧霞教授:胎盘植入规范化诊断及转诊的建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从我国孕产妇转诊现状讲起,指出胎盘植入性疾病应在妊娠期及时诊断和尽早合理性转诊。通过解读一系列指南文献,杨教授表示,超声评估极为重要,注意观察血窦情况,但超声阴性发现并不能除外PAS。她强调了临床高危因素的重要性,并指出应当重视超声阳性发现。MRI价值是否优于单独超声尚未确定,因此MRI不用于初次PAS评估。产前保健一旦影像或临床提示可疑PAS,应转诊到资质经验丰富的Ⅲ或Ⅳ级中心以改善预后。她强调,一定要重视早诊断,实行分级诊疗以改善预后,防止盲目转诊,亦不可过度诊断,避免因过度干预而导致不必要的妊娠终止。
张建平教授:宫颈环扎进展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建平教授讲到,宫颈环扎术是处理宫颈机能不全的主要手段,有预防性环扎术(病史指征)、应激性环扎术(超声指征)和紧急环扎术(体检指征),根据途径又可分为经阴道环扎术和经腹环扎术。接着针对预防性环扎术、应激性环扎术、紧急环扎术的有关争议,张教授结合自身经验并通过分享一系列病例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体会。对于经腹环扎术,张教授讲述了其优势与劣势,指出经腹环扎术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对于双胎妊娠,不必常规行环扎术,若怀疑存在宫颈机能不全则必须行择期环扎术。
刘彩霞教授:双胎妊娠的临床诊疗规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彩霞教授从双胎妊娠的发生概况讲起,接着她介绍了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与诊断策略。其筛查可依靠超声影像学确定胎龄、判定绒毛膜性及羊膜性、进行胎儿结构筛查、诊断和监测双胎并发症等,不建议单独使用妊娠中期生化血清学方法对双胎妊娠进行唐氏综合征的筛查,无创DNA筛查是可取的筛查方法。其诊断可借助影像学与遗传学方法。随后,针对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FGR)等双胎妊娠异常的治疗,刘教授展开讲解。
刘兴会教授:再谈羊水栓塞——指南与临床实践(中美羊水栓塞诊治指南及共识要点解读)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兴会教授根据国内外指南共识介绍,羊水栓塞(AFE)是指由于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低氧血症、循环衰竭、DIC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过程,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难以预测、病死率高的特点。AFE是以临床表现为基本诊断依据的,若产妇发生心跳骤停,需要执行高质量心肺复苏术,需要多学科团队参与治疗,这对AFE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刘教授阐述了AFE血流动力学支持及AFE相关的凝血功能障碍的管理策略。
冯玲教授:分娩镇痛新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冯玲教授从分娩镇痛的概述、方法及时机选择和产房管理的新模式几方面内容展开讲解。她首先介绍了国内分娩镇痛实行的概况及要求,并指出分娩镇痛有非药物镇痛和药物镇痛两种方式。其中,非药物分娩镇痛方式包括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其他一些疗法(如自由体位、分娩球等),药物分娩镇痛方式包括椎管内分娩镇痛、静脉分娩镇痛和笑气吸入。针对各方式的具体内容,冯教授做详细讲解。随后,她介绍了现代产房分级制度,并强调其管理需要政策支持,加强宣教,合作管理,实行24小时分娩镇痛,建立分娩镇痛操作的常规。
郭晓辉教授:规范CTG图形识别及处理
深圳市人民医院郭晓辉教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一系列CTG图像,指出电子胎心监护需要动态观察、病史资料和对其定义与术语的准确认识。随后郭教授介绍了CTG的NST评判标准和CST评判标准,指出基线变异是评估胎儿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的基线变异反映了脑神经对胎心率的调节及胎儿心脏对调节信号的反应。此外,她还介绍了变异缺失、微小变异、正常变异和显著变异的区别,描述了典型变异减速和非典型变异减速的图形特点,并强调了脐动脉血气分析的重要性。
肖梅教授:安全产房管理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肖梅教授介绍,现代产科有三个亚专科,包括普通专科、母体医学和胎儿医学。针对产房的人员和管理制度,肖教授讲解了产房人员的分级授权制度,强调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医助护队伍。她讲到,孕产妇入院后2小时(危急重症除外),要在二、三线医师指导下完成个体化诊疗和分娩计划。产科医生必须具备决策和应急的能力,助产士要具备发现问题和及时呼叫的能力。随后,肖教授对该院开展产科管理的相关经验进行分享,认为安全产房需要好的硬件、团队、科室文化、科室环境、人员制度和良好的流程培训。
杨孜教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真实临床世界辨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杨孜教授讲到,尚无单一理论可以解释、尚无单一预测指标可以预测、尚无单一预防方法可以预防所有的子痫前期发病。各级医疗机构和助产机构都可能发生子痫前期母儿严重病症和死亡。妊娠期高血压包括子痫前期——子痫综合征、各种病因的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伴子痫前期等。杨教授依次介绍了相应的诊断分类标准,指出其他几种血压变化情况如诊室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等不能忽视,需要严密关注。真实世界临床妊娠期高血压表现形式不一,杨教授强调了临床-真实世界-具体实践辨识辨析辩证的重要性。
孙丽洲教授:VBAC如何防治子宫破裂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丽洲教授介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不良事件中子宫破裂是导致母儿发病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VBAC中防范子宫破裂需要明确风险因素,明确临床表现,以指导产前、产时和产后的管理和评估。VBAC中发生子宫破裂的主要风险因素有前次子宫破裂病史、前次宫底或高位垂直剖宫产、引产等,其他可能的风险因素有孕周大于40周、母体高龄、不止一次剖宫产病史等。此外,孙教授还描述了VBAC中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手段等。她强调,减少子宫破裂的关键在于预防,需要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孕产妇认知水平的共同提升。
王子莲教授:产前、产时胎儿窘迫的管理——附案例分析
中山大学第一医院王子莲教授从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讲起,指出临床医生需要规范监护,取得质量好、易识别、易判读的宫缩曲线和胎心曲线。结合多例案例分析,王教授讲到,临床医生还应当分析和判断胎监异常的原因并采取复苏措施,要了解胎儿氧供的来源(母亲、胎盘、脐带和宫缩),由此思考异常胎监是哪个环节的问题以及针对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检查手段。王教授强调,胎心监护的关键点包括与氧供异常相关的胎心减速,提示氧供正常的可靠的胎监图形,规范监护、实时监测、正确判读与及时处理。
丁依玲教授:先兆流产需要做哪些检查?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丁依玲教授首先介绍了先兆流产的概念,指出先兆流产孕期监测的临床常用监测指标有HCG、孕酮和雌二醇。针对各项监测内容,丁教授做详细介绍。对于先兆流产的孕期超声监测,丁教授认为临床工作中要注意:1、少数妊娠者阴道超声到孕8周甚至更晚方能检测到心管搏动;2、无活力的孕囊也能随病程延长而继续增大;3、单一孕囊均径与妊娠结局无明显相关性;4、评估时需要考虑受精卵发育的个体差异。此外,丁教授还讲解了先兆流产的染色体核型检查、免疫学检查、凝血相关检查、内分泌相关检查、解剖结构异常检查等内容。
赵先兰教授:阴道助产产伤预防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赵先兰教授介绍,产伤包括新生儿产伤和母体产伤,新生儿产伤指分娩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的损伤,母体产伤一般指分娩过程中导致的生殖系统的损伤。常见的新生儿产伤有颅内出血、胸锁乳突肌损伤、骨折等,常见的母体产伤有会阴阴道裂伤、子宫下段裂伤及子宫内翻。产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器械助产、胎儿因素和母体因素,其预防措施包括正确认识各项助产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规范使用器械和规范操作流程。
李笑天教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管理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笑天教授从当前的高血压标准讲起,对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蛋白尿、子痫前期、重度高血压等概念做简单介绍。随后他讲到,高血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不论什么原因,住院快速评估处理,预防终末器官损伤。他表示,处理高血压危象的总体治疗原则为及时降压,降压速度不能过快,降压水平不能太低,避免引起不良后果,重要考虑是体液限制,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对于治疗药物的选择,李教授对比分析了几类常用药物的优势、劣势及处理流程。
李瑞满教授: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及处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瑞满教授从胎盘早剥的定义出发,指出其高危因素包括血管病变、机械因素、子宫静动脉压升高等。结合超声影像,李教授介绍了正常子宫动脉在孕期的变化趋势。接着她依次解读了胎盘早剥的分级标准、临床表现及体征,对其辅助检查手段,李教授描述了超声检查、电子胎心监测、化验检查等内容。她表示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频谱改变可以协助诊断胎盘早剥,其早期处理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开放静脉通道等等,治疗原则为及时诊断,必要时终止妊娠。
范玲教授:分娩镇痛条件下的产程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范玲教授首先通过分析一系列研究文献介绍了分娩镇痛的作用机制和对可能对产程产生的影响。她表示,当前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仍存在争议,由于不同的研究设计方案以及入组人群和对照标准不同,各项研究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对此,范教授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并就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处理时限给出建议。她强调,要从始至终关注母儿状况,第一产程活跃期前或宫颈扩张4cm之前,不考虑诊断难产,人工破膜和缩宫素使用后,方可建立难产的诊断。
何国琳教授:未足月胎膜早破最新临床指南解读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何国琳教授介绍,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周而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发性破裂。接着她一一讲解了PPROM的高危因素、并发症、诊断和管理等内容。她指出,当临床表现为阴道内流出大量液体时,不需要进行额外检查即可明确,推荐使用无菌窥阴器进行阴道检查;不推荐发生PPROM后临产的孕妇使用宫缩抑制剂;诊断PPROM的孕妇入院后应立即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胎龄<34周时,建议使用一个疗程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
邹丽教授: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2019)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邹丽教授就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与处理指南的有关更新进行讲解。她讲到,前置胎盘是指胎盘下缘毗邻或覆盖宫颈内口,分为两种类型,包括前置胎盘和低置胎盘。前置胎盘诊断主要依靠经阴道超声,准确性高且具有安全性,推荐确诊时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其并发症有胎盘植入、早产和胎盘残留、产褥期出血等,要注意评估发生出血及早产的风险。随后,邹教授介绍了前置胎盘急诊剖宫产预测评分系统、期待治疗的处理方法和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强调个体化治疗。
赵茵教授: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产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赵茵教授以几例特殊病例为起点,介绍肺动脉高压(PAH)是指肺动脉压力超过一定界值的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她指出,心导管术是诊断和量化PAH的标准方法,但由于心导管术为有创操作,妊娠期多采用超声心动图间接进行诊断。随后,赵教授介绍了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产和管理内容。她强调,做好孕前筛查和预防至关重要,要根据孕妇的耐受情况和胎儿的发育状态决定终止妊娠的时机,注意维持稳定体肺循环,避免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
【闭幕式】
赵茵教授做大会总结
【主持风采】
【精彩花絮】
、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