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议旨在开创我国妇科智能(AI)领域学术交流的新局面,介绍国内妇科智能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青年医师培训、临床诊治规范等方面的最新发展趋势。


开幕式


会议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智能(AI)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孟元光教授主持,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宫路霞女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宋磊教授、耶鲁大学妇科肿瘤科Alessandro Santin MD、耶鲁大学基因组Shrikant Mane MD、耶鲁医学院医疗部Laura Pham MD,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郝敏教授等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孟元光教授主持


首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宫路霞女士致辞,今年是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成立十周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成立以来,围绕着妇幼健康、智慧妇幼,妇幼保健学科的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围绕社会及妇女儿童越来越高的健康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服务,让每一位妇女儿童享受更先进,更优质的医疗资源。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一定能推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智能(AI)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希望青年委员会在老一辈专家的指导下,能够传承与创新,充分利用平台优势,为中国妇幼保健事业添砖加瓦。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宫路霞女士致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也逐步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中,将在医学领域起到更多的作用,相信在孟云光主委的带领下,AI将在妇科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同时也祝贺青年学组的成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致辞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宋磊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是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国家也在大力提倡和发展人工智能,妇科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迎合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专业委员会的带领下,大家一起推进从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到康复、随访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促进AI在妇科领域的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同时,宋磊教授代表郎景和院士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宋磊教授致辞


学术交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子宫颈癌筛查策略进展

中国宫颈癌发病率近几年呈持续上升趋势,高危型别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元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从宫颈癌流行病学现状,筛查方法的建立:从细胞学到HPV筛查,我国筛查方法的思考三方面为大家分享了“子宫颈癌筛查策略进展”。为大家讲解了宫颈癌的筛查策略、三级预防、CSCCP专家共识、阴道镜检查的指征、内容及质量评价标准,最后提出了HPV疫苗应用后筛查策略的建议及女性HPV疫苗接种与子宫颈癌筛查的分层管理。


解放军总医院宋磊教授:无瘤原则与无瘤技术

宋教授介绍到无瘤技术是1954年Cole等提出的,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为了减少或防止癌细胞脱落种植和播散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无瘤原则就是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肿瘤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不恰当的手术操作可以导致肿瘤细胞播散的医源性播散。因此,妇科检查及手术必须遵循无瘤原则。接着教授讲到肿瘤细胞的转移途径、有创检查中的无瘤操作、手术中的无瘤操作、腹腔镜手术中的无瘤操作等内容。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郝敏教授: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进展及争议

郝敏教授介绍我国超过35%宫颈癌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5年生存率仅为60%。LACC手术治疗困难,围术期并发症多,术后肿瘤转移率及复发率较高。LACC传统治疗为根治性放疗,但疗效差,最佳治疗方案尚存争议。NCCN推荐同步放化疗为首选方案,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放疗设备差及年纪较轻的患者,仅对局部控制有效,对远期预后作用有限,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另郝敏教授指出靶向治疗是宫颈癌治疗全新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研究价值,将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突破口。


辽宁省肿瘤医院曾庆东教授:卵巢癌初始手术与复发手术理念差异

辽宁省肿瘤医院曾庆东教授作了“卵巢癌初始手术与复发手术理念差异”的报告。曾庆东教授指出,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卵巢癌为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对于初始卵巢癌患者手术,多学科联合,争取将肿瘤切除干净;对于复发肿瘤患者分为敏感型和耐药型,手术时要权衡利弊、谨慎决策、根据患者的个性化特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崔恒教授:宫颈癌手术治疗新趋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崔恒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宫颈癌手术治疗新趋势”。崔恒教授指出,早期低危患者更倾向于采用保守性手术、微创手术的适应症;早期高危患者开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重新成为首选标准术式,手术病理分期对手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局部晚期患者新辅助化疗+手术vs放化疗,分庭抗礼,国内外有差异,也许个体化的选择是方向。


原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李菡老师:生物医学论文写作与交流

原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李菡老师为大家分享了“生物医学论文写作与交流”。许多临床医生有很好的科研结果和临床素材,但在写论文的过程中,没有更好的总结和提炼出精华,希望大家掌握科学的方法,将临床和科研结果更好的总结。


妇科智能(AI)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成立


学术会议结束后,妇科智能(AI)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学组成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智能(AI)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孟元光教授分别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文仲勇教授等12位青年学组副组长颁发聘书,希望他们能够为妇科智能医学的发展添砖加瓦,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医学、为妇科医学服务,从而造福广大患者。



附12位青委副组长名单: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文仲勇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熊樱

四川省肿瘤医院:朱熠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邓庆珊

山东大学肿瘤医院:孙丽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易跃雄

解放军总医院:叶明侠

解放军总医院:杨雯

中日友好医院:梁静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延洲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花敏慧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牛诤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