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推动妇科微创诊疗的普及发展,规范微创技术在妇科临床的应用,2017年8月19日,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北京妇科微创诊治中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北京医学》协办的2017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在京盛大开幕,大会邀请到百余位国内外妇产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讨论微创手术的规范与创新、京津冀一体化合作、妇科微创与妇科疾病诊治的未来之路。全国各地逾千名参会代表同聚北京,共襄盛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郎景和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严松彪院长、台湾基隆长庚纪念医院李奇龙教授担任大会名誉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阴赪宏副院长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合作媒体将全程报道本次盛会,将这场多论坛复合型的学术盛会呈现给广大妇产科同道。
段华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段华教授介绍到,本届妇科微创高峰论坛聚焦于妇科微创诊疗领域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与新方法,旨在推广妇科微创诊疗规范化应用,全面促进妇产科学发展。来自国内外妇产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将围绕妇科学领域的热点、难点以及保留器官与生育功能的微创治疗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结合手术演示与优秀视频展播进行手术技巧分享。会议以弘扬开放、创新、求实的大医精神,形成了京津冀三地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国际妇科医生的大舞台。与此同时,第八届全国妇科微创理论与实践护理论坛将对临床护理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专题讨论,大会也邀请到从事妇科微创领域的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专题学术讲座,会议的举办对于普及护理知识、强化医护配合、促进团队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各级领导及国内外多名专家出席开幕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严松彪院长、台湾基隆长庚纪念医院李奇龙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Ceana Nezhat教授、北京医学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田宝朋教授、国家卫计委人才交流中心张俊华主任、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潘苏彦副局长等领导在开幕式发表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严松彪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对来自国内外妇产科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同仁们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北京妇产医院的建设与发展。2017年是党中央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医改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的改革之年。北京自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效果明显,严院长表示,北京妇产医院作为国内知名的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在此次医改中,会抓住机遇与挑战。最后,严院长祝愿参会的专家与同道们在与会期间开心愉快,能学有所获,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专家领导合影
精彩学术内容
李奇龙教授:The Path to Innovation
台湾基隆长庚纪念医院李奇龙教授首先以《The Path to Innovation》为主题进行报告,他认为医疗创新有5个要点,即洞悉趋势、打破陈贵、简化繁复、以病人为中心、能够承受风险。并表示,创新在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的学术思想中即有所体现。李教授强调,承担风险的能力应放在第一,有能力承担风险之后就能够跟紧医疗的发展趋势,如最初腹腔镜手术跟阴道手术在伤口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不相上下,腹腔镜手术与阴道手术都逐步取代了开腹手术,趋势从开腹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经自然腔道的腹腔镜手术完成了有伤口到小伤口再到微小伤口的过度。李教授指出,创新与医学密不可分,如神农尝百草,治愈病人之外,创新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造了就自己。
雷海潮主任: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要点与实施初效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雷海潮主任针对《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政策要点与实施初效》进行了解读,对2017年4月8日开始到目前为止4个月中的医药改革情况进行了介绍。北京市医药分开的主要改革内容为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实施药品阳光采购,规范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目的是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医疗效率,更好的服务病人。该项政策的实施目前已获得平稳有序、变化积极、反响良好的成效。
Ceana Nezhat教授: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机制和最大化保留卵巢功能的治疗策略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Ceana Nezhat教授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机制和最大化保留卵巢功能的治疗策略》。Ceana Nezhat教授首先通过手术视频讲解了电视腹腔镜技术用于Ⅰ型和Ⅱ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EMA)治疗时的经验和技巧、解剖知识、器械的选用、手术器械和能量设备的知识等。并从EMA的发病机制、术前评估和影像学检查、手术技巧及术后管理等方面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发病机制和最大化保留卵巢功能的治疗策略。他指出,盆底超声检查有助于确诊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但相对较小的囊肿内容物,超声检测有困难。对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反复行IVF治疗失败者,可以考虑腹腔镜手术治疗作为纠正不孕的有效手段。
吴鸣教授:防粘连在妇科手术中的规范化使用
北京协和医院吴鸣教授讲解了《防粘连在妇科手术中的规范化使用》,粘连是盆腹腔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接受盆腹腔手术的患者,90%以上存在粘连,大部分是由既往手术所致,少部分由炎症引起。其可能导致不育、盆腔疼痛、小肠梗阻等并发症,吴教授强调,临床医生应了解的是,并发症是不可预测的,发生时间可以从术后即刻到术后20余年。吴教授认为,对患者充分的知情十分重要;尽量减少组织的损伤和微创手术、充分引流、使用无粉手套等是手术时预防粘连的一般原则;粘连的治疗重在预防,预防粘连的关键在腹膜受损后的愈合过程中保护腹膜(术后7天内)。
段华教授:曼月乐临床应用推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分享了《曼月乐临床应用推荐》,曼月乐是一种T型形状的宫内节育器,可维持5年有效,内含52mg左炔诺孕酮。段教授介绍了曼月乐在全球应用的情况与范围、曼月乐子宫局部高浓度孕激素环境、曼月乐抑制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放置曼月乐后子宫内膜微结构的改变。她表示,曼月乐可显著降低子宫内膜血流信号,作为单一孕激素,血浆浓度极低且稳定安全性值得信赖,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Sergio Haimovich教授:突破门诊宫腔镜检查术的局限
西班牙德尔玛大学附属医院Sergio Haimovich教授介绍了《突破门诊宫腔镜检查术的局限》,妇科门诊中最常见的术式有诊断性宫腔镜、子宫切除术与诊断性腹腔镜,而诊断性宫腔镜排在门诊常见术式的第一位。“即诊即治”是术前诊断性宫腔镜的新概念,但子宫肌瘤成为诊断性宫腔镜遇到的巨大挑战。术者能力、患者耐受性、手术技术(肌瘤、器械、宫腔条件)等均是开展门诊宫腔镜手术的限制因素。Sergio Haimovich教授列举多项文献介绍了门诊宫腔镜下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的研究与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Sergio Haimovich教授表示,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是门诊宫腔镜手术的巨大挑战,子宫肌瘤消融术可作为门诊宫腔镜手术祛除/缩小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并有望取代传统手术。
T.C.LI教授:如何写好SCI论文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T.C.LI教授分享了《如何写好SCI论文》,T.C.LI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SCI论文的书写的7个要点:1、书写SCI 文章应熟悉文章的结构布局;2、找到学科方面的老师;3、学习基本技巧(文章浏览,统计,辩证思考等);4、尽可能的多练习;5、有选择性的去阅读文献;6、后期关注(如何回复审核者);7、寻求帮助。指导了参会代表们书写SCI投稿文章时,如何选好适合自己的题目和范畴,如何编辑和投稿后应答以及如何从各个方面寻求帮助来写好文章等。
张炼教授:聚焦超声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重庆医科大学张炼教授分享了《聚焦超声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张教授首先介绍了聚焦超声(HIFU)治疗的原理,HIFU可应用在子宫腺肌病、胎盘植入、切口妊娠、宫角妊娠、妊娠残留物、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良性疾病。治疗子宫腺肌病时可选择性消融部分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且可以保留正常部分。张教授通过HIFU治疗量对术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段华教授:高清CMOS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分享了《高清CMOS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外科手术已经全面进入微创时代,高清的摄录像系统是微创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现高清晰度的手术视野需要感光、光、电信号、感光元件、像素等。段教授通过妇科手术中手术视野、图像等介绍了高清CMOS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下午论坛主题围绕微创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技巧、策略展开,内容精彩纷呈,参会代表们认真专注,热情不减。
方慧莹教授:子宫腺肌病与不孕
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方慧莹教授分享了《子宫腺肌病与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方教授在报告中列举各项文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腺肌症的关系及对患者的影响加以说明,并介绍了子宫腺肌症的特点、症状、发生率、诊断、治疗、手术的最佳时机及治疗腺肌症的同时应如何与生殖衔接等内容。方教授表示,子宫腺肌症的微创诊断方法可用超声、核磁、宫腔镜;GnRH-a+ART的方案有助于子宫腺肌病患者改善妊娠率。
凌斌教授:医者的创新思维与人性
中日友好医院凌斌教授分享了《医者的创新思维与人性》,凌教授认为,创新的起点在于解放思想,敢于质疑。一切临床行为依然处于实践的检验过程,应独立思考、客观评价,以至于发现问题后寻求良策。创新需要发散思维,善于触类旁通,同时也需要逆向思维,敢于反道而行。临床医学求真、求善、求美,创新的本质就是否定历史行为的迷失或错误,进而攀升到更加完美的高度。凌教授指出,任何诊治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都可能贻害病家,因此,闻过则改,善莫大焉。
吴令英教授: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在卵巢癌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令英教授分享了《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吴教授列举了多项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总体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研究初步表明,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不影响I期卵巢上皮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同时吴教授还在报告中对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适应征选择及保留生育功能后生育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她指出,IC患者中,IC1期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相对安全,IC2/IC3存在争议。
薛敏教授: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微创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薛敏教授分享了《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微创治疗》,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解决难产的有效方法,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的急剧上升,手术时间大大缩短,但所带来的并发症问题使妇科的微创技术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薛教授介绍了CSP的发病机制、病理过程、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她指出,早期诊断很重要,确诊主要依靠彩色阴道超声检查与血或尿HCG测定,确诊后应避免刮宫术,以免引起大出血。治疗方法有子宫动脉栓塞、MTX注射术,超声监护宫腔镜指导清宫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周怀君教授:隐匿性宫颈癌的补充治疗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周怀君教授分享了《隐匿性宫颈癌的补充治疗》,浸润性宫颈癌偶尔可在以良性病变或癌前病变行子宫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发现,这种情况称之为隐匿性宫颈癌。周教授介绍了隐匿性宫颈癌的治疗原则、放疗的困惑、补充手术、手术的可行性、手术的适应症及手术时机。病理为鳞癌、腺癌、腺鳞癌在Ⅰa2-Ⅰb1期且无深肌层浸润或无子宫标本切缘阳性的患者可行补充治疗。通过病例分享他指出,临床医生应反思的是隐匿性宫颈癌的发生病因,如病灶隐蔽、术前诊断不按规范操作及病理科医生不认真等。
段华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长期管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分享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长期管理》,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一种慢性的、无法治愈的疾病。因此EM的治疗目标为控制疼痛,减少复发。段教授介绍了内异症长期管理的关键因素,包括止痛、保留生育能力、预防复发、改善生活质量、避免骨矿物质流失、维持治疗依从性等。
史玉林教授:腹腔镜手术标本取出新策略
沈阳市妇婴医院史玉林教授分享了《腹腔镜手术标本取出新策略》,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或肌瘤剔除时,肌瘤粉碎器可能使隐匿的恶变组织播散,因子宫肌瘤与肉瘤无法鉴别,不建议继续使用肌瘤粉碎器。史教授介绍了腹腔镜手术标本取出手术的操作,其优势在于肿瘤标本袋取出,全程不与阴道切口接触,无需旋切,减少了肿瘤种植转移的风险。他表示,采用标本套袋后经阴道后壁中段切口取出的方法,避免腹腔内旋切操作,避免扩大腹壁切口,为减少肿瘤破裂及旋切造成的盆腹腔播散,提供了可行的有效途径。
刘开江教授: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和新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开江教授分享了《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和新理念》,刘教授通过手术微创化趋势、子宫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前哨淋巴结研究的应用、保留卵巢的问题、保留生育的问题及意外发现内膜癌的处理原则等方面介绍了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和新理念。他指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尽管存在许多争议,但手术的微创化趋势、重视高位腹主淋巴结的清扫、SLN的研究、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术前认真分析各种临床资料,正确的“决策”非常关键,良好的手术“技巧”是完成决策的手段。
魏丽惠教授:妇科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分享了《妇科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魏教授指出,年轻女性的恶性肿瘤治疗需考虑其生育要求。医生需要结合患者年龄、肿瘤恶性程度等选择最优的治疗方案,术中需结合病理结果再次进行评估,有高危因素者术后是否需要选择放化疗。手术和化疗均可导致卵巢功能损伤,肿瘤患者在治疗前尽早选择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法,距化疗超过2周以上可采用GnRH-a预处理。宫颈癌Ia1期以前可采用宫颈锥切术;Ia2-Ib1期,病灶≤2cm且无脉管侵润者,可行宫颈广泛切除术,术后6个月可试孕,妊娠后需关注宫颈机能情况,必要时需行宫颈环扎术。
张蔚教授:腹膜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手术技巧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蔚教授分享了《腹膜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张教授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双、单侧腹腔镜下腹膜外PAL、经单孔腹腔镜腹膜外PAL、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PAL等介绍了不同腹腔镜的优点与缺点及不同腹腔镜下腹膜外PAL的主要步骤、清扫顺序等,并通过手术视频讲解了手术的技巧。
王燕教授:ERAS快速手术后康复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王燕教授分享了《ERAS快速手术后康复》,王燕教授通过ERAS概述、ERAS在外科的应用及ERAS在妇科的应用等三方面介绍了快速手术后康复,ERAS着眼的是整个围手术期,总的要求是强化围手术期处理,加速康复。普外科是ERAS应用最早也最成功的领域。关于ERAS在妇科的应用,王教授介绍了梅奥诊所与詹姆斯肿瘤医院应用于妇科肿瘤围手术期的经验,她表示,ERAS的实施离不开多学科有效协作,并且疼痛的管理贯穿于ERAS始终。
吴大保教授:争议中前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
安徽省立医院吴大保教授分享了《争议中前行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与化疗是卵巢癌现代治疗的两种模式,中间型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手术治疗的一种,是某些晚期肿瘤手术前接受不足疗程的化疗后(NACT)而再次手术(ICS)。吴教授介绍了ICS的目的及意义、ICS争议的焦点、发展趋势、ICS的地区差异性、病例选择、治疗前评估、时机选择及手术范围。他认为,ICS适用于Ⅲ/Ⅳ期,特别是大量胸腹水的患者。
黄浩教授:腹腔镜宫颈癌手术精细无出血解剖与技巧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黄浩教授分享了《腹腔镜宫颈癌手术精细无出血解剖与技巧》,黄教授从宫颈癌手术发展历程、手术入路的变迁、手术理念的变迁、设备器械的变迁等方面阐述了宫颈癌手术精细无出血解剖与技巧。宫颈癌手术入路由经腹、经阴、腹腔镜与经阴联合到完全腹腔镜、机器人下的变迁,手术理念由创伤、粗犷性到微创、精细性的变迁,黄教授在报告中结合手术视频详细讲解了腔镜下宫颈癌基本术式中输尿管的游离、主韧带的切除等相关操作的技巧。强调术野一定要开阔,操作一定要精细。
林忠教授:腹腔镜下盆腔粘连解剖恢复的难点与技巧
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林忠教授分享了《腹腔镜下盆腔粘连解剖恢复的难点与技巧》,林忠教授首先分享了盆腔粘连的手术视频,并从病理生理的层面上指出了粘连的原因是纤维蛋白异常沉积所致。她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详细的介绍了不同病例术中处理盆腔粘连的难点和要点,指出粘连情况下的术野暴露困难,此类手术需要术者的爱心、精心、细心、意志、手艺等五个要点,林教授指出,腹腔镜下分离粘连有一定的难度,技术和经验非常重要。他的报告为参会代表们做好盆腔粘连的手术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
主持风采
会议花絮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