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分会场精彩内容摘要】
更年期妇女尿失禁的管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李佩玲教授
李教授首先对世界女性尿失禁类型及发病年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尿失禁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骨盆松弛度增加而增加。李教授表示尿失禁的主要类型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旁路性尿失禁、功能性尿失禁,引起尿失禁的病因分为两种:1.解剖学病因—盆底肌松弛、力失衡;功能学病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膀胱-尿道压力差降低。对于围绝经期女性鸟世界的治疗,李教授表示EAU2016版指南表示对于压力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可以采用个体化行为学治疗,如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抗毒蕈碱药物治疗,曲司氯铵、奥昔布宁、达非那新对老年患者尤其有效。如持续无效考虑刺激骶骨神经。EAU2016非手术治疗针对尿失禁的治疗更新了三点内容:1保守治疗解读 2.雌激素使用 3.肉毒毒素A经膀胱注射要点。对于围绝经期女性非手术治疗失败,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可行中段尿路悬吊A,无效可行经腹悬吊术或经阴道悬吊术A,急迫性尿失禁建议肉毒毒素A注射或自己骶骨神经A,无效需探讨扩大膀胱或尿路成形术A(A、B表示重要级别),最后李教授讲解了美国医学会对围绝经期女性UI几点建议:1、盆底肌功能锻炼是压力性尿失禁女性一线方案 2、急迫性尿失禁建议选择膀胱功能锻炼 3.混合性尿失禁者盆底肌功能锻炼+膀胱训练 4.压力性尿失禁女性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但围绝经期可考虑使用雌激素 5.对急迫性尿失禁者,膀胱功能锻炼不缓解时推荐药物治疗,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耐受情况、服用难易、治疗费用、有效性等方面合理选择药物 6、建议所有围绝经期尿失禁患者减轻体重及体能训练。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治疗 新疆医科大学 丁岩教授
丁岩教授表示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月经周期不规律、经前或经后少量阴道出血、绝经后阴道少量流血、体检时发现子宫内膜增厚、绝经后宫腔积液。炎症、内分泌紊乱雌、孕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异常均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对于本次报告丁教授总结道:1.宫腔镜是目前唯一能够在纸视下检查子宫内膜生理和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2.腹部B超是无创伤、操作方便的诊断方法,显示子宫轮廓。宫腔内声像及盆腔内其他组织和病变。可以作为宫腔镜检查之前的初筛并能安全监测宫腔镜手术 3.TCRP手术应该因人而异,选择个性化治疗。4。围绝经期出现异常出血、子宫内膜增厚,宫腔积液都应该做宫腔镜检查,根据病检决定治疗方式。 5.TCRP之前的预处理有利于宫腔镜手术的彻底性,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TCRP术后的药物继续治疗有利于预防EMP的复发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阮祥燕
阮教授表示围绝经期阴道流血的原因也可分为结构性改变(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各种炎症、肿瘤、外伤)和无结构性改变(包括全身性疾病、激素水平异常和医源性)两大类,随后阮教授介绍了围绝经期9类病因(1.息肉 2.子宫腺肌病 3.子宫平滑肌瘤 4.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 5.凝血障碍 6.排卵障碍 7.子宫内膜局部异常 8.医源性疾病 9.未分类)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最后阮教授表示治疗应针对病因,根据不同病因、病变程度、病人年龄及一般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方案。非结构性病变患者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宫内节育器造成者应寓意驱除,激素补充治疗者进行相关解释,血液系统疾病应予相关科室合作给予止血治疗,炎症则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补充雌激素;对于有结构性改变的患者,须给予规范性的手术治疗;病因不明的,应积极的处理,必要行腹腔镜或剖腹探查术。
【妇科内分泌分会场精彩内容摘要】
高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生育特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杨冬梓
杨教授表示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育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肥胖/代谢 2.炎症 3.内分泌异常、排卵功能紊乱 4.卵母细胞质量 5.内膜容受性,而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龄患者固有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使其在进行辅助生育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相应的特点:1.高龄PCOS的卵巢储备,卵泡数目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伴随卵泡减少的足卵泡质量的下降。剩余卵泡数量及质量,均影响卵巢储备量,也制约了高龄生育。2.高龄PCOS的卵巢反映,随着年龄增长,PCOS患者卵巢储备下降,血清AMH水平下降,血清总率酮水平下降,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急性胰岛素反应降低,肥胖率及腰臀比增加等改变,可能对高龄PCOS患者的OI结局产生不一样的影响。3.高龄PCOS的妊娠助孕结局,高龄对IVF的CPR及累计妊娠率的不利影响早已被证实。PCOS患者在IVF周期中始终表现出较好的卵巢反映,获卵数受年龄影响不大,但这一优势并不能直接体现在CPR方面,高龄PCOS患者的助孕应更加注重代谢异常的筛查和处理。
PCOS发病新机制:微生物免疫异常? 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 徐从剑教授
徐教授表示肠道微生物研究自2007年起备受关注,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病相关因素仍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其它相关因素有遗传学因素和非遗传学因素。人体细菌数量多于人体自身细胞近十倍,而倡导微生物基因数量是人体基因数量的150倍,所以,肠道微生物与人体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宿主的分娩方式、年龄、性别、基因,以及所处环境(饮食、药物、地域、胃肠道手术)都可能影响肠道菌群,而因各种因素可通过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而导致各种疾病:肠道炎性疾病、大肠癌、肠易激综合征、胃溃疡、脂肪肝、哮喘、情绪和行为失常等。在动物实验上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会导致PCOS的出现。微生物与男性与女性的生殖健康密切相关,要重视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
PGD与PGS的发展和临床应用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曹云霞教授
在国外,生殖中心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完成PGD的模式较为普遍,通常是生殖中心将活检胚胎材料转运到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遗传学分析,再根据第三方机构提供的遗传检测结果选择胚胎的植入。由于PGD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技术,还涉及较多的诸如性别选择等伦理问题,也因为国情的不同,我国政府仍然将PGD归为一项限制性技术进行监管,不支持无资质的中心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检胚胎。除非在政策层面上有重要的变革,未来PGD的开展模式应该是获得PGD准入资质的生殖中心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服务机构,接收其他中心转运的患者,提高PGD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及性。母婴保健医疗机构应积极应对高龄妊娠带来的挑战,提高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视程度。一是要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措施,加强孕前咨询教育,重视孕前和孕期筛查,应用高通量测序无创产前基因筛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羊水穿刺等技术手段提高胎儿出生缺陷的筛查、诊断效率和准确度。二是要开展剖宫产妇女再孕评估,防止子宫瘢痕妊娠或凶险型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危及母婴生命的情况发生。三是要重视妊娠期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的早期筛查,并及时干预治疗。此外,生育年龄的增加与生育力下降和不孕不育密切相关。对于要求高龄助孕的家庭,应推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PGS)技术,进行选择性单胚胎移植,提高辅助生殖临床妊娠率,避免医源性多胎。
花絮:
【计划生育分会场精彩瞬间】
妇产科在线明日继续为您带来大会第三日精彩内容
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