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0日,河北省第三届妇科盆底及实用微创技术学习班在石家庄市隆重召开。会议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主办、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妇二科承办、妇产科在线媒体支持。本届大会主席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妇二科主任石彬教授担任,来自全国20余名著名专家担任讲师,200余名妇产科同仁共同分享了这次学术盛宴。

大会主席石彬 教授

 

  河北省医学会桑文淑副秘书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崔炜副院长分别致辞,他们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妇二科的工作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桑文淑 副秘书长

 

崔炜 副院长

  进入大会学术交流环节,首先由中国宫腔镜之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夏恩兰教授作了“宫腔镜新进展”的报告,宫腔镜是妇科四大基本手术之一,是21世纪妇产科医生必备手术技能,微创外科手术的成功典范。夏教授首先带领大家复习了宫腔镜的传统应用,然后介绍了宫腔镜应用的新进展、检查术的新进展:1.阴道内镜;2.窄带呈像技术;3.宫腔镜下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宫腔镜手术新进展:1.NovaSure技术;2.MyoSure技术;3.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4.宫腔镜下子宫腺肌病/腺肌瘤切除术;5.宫腔镜手术在多种子宫畸形的诊断和治疗中的进展。

夏恩兰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给大家带来“中国宫颈癌的筛查防治策略探讨”报告,她针对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及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做了详细介绍。魏教授指出,细胞学初筛存在诊断率低、实验室间有差别、腺癌检出率低等不足。HPV分型检测对于宫颈癌的初筛有重要意义,HPV分型检测比细胞学检测有更高的灵敏性,且HPV检测可预测发生高级别CIN的风险,并可进行高危分流,Cobas HPV检测可代替联合筛查。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筛查方法可以检测出所有已发或早期宫颈癌。HR-HPV初筛起始年龄为25岁,HPV16/18型阳性者有高度病变风险的应立即阴道镜检查,HPV16/18型之外其他12种高危HPV阳性者应结合细胞学进行分流。结合我国现状,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筛查策略,尤其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预防和控制系统,中国的宫颈癌防治工作责任重大。

  魏丽惠 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周应芳教授的题目是“子宫腺肌病治疗进展”,周教授就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做了详细讲解,子宫腺肌病的治疗策略为:1.缓解疼痛;2.减少出血;3.促进生育。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症状、年龄、生育要求。主要治疗方法有:1.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去除术、子宫腺肌瘤挖除术;2.药物治疗:主要包括GnRH-a、甾体类药物宫腔用药、甾体类药物皮下埋植剂。对于腺肌病的治疗要坚持微创化、多样化、长效化、个体化。

周应芳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康山教授就“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并发症”进行了深入探讨。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主要的并发症包括血管的损伤、输尿管的损伤、膀胱损伤以及肠管损伤。康教授通过多个手术视频详细讲解了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血管、输尿管及膀胱损伤的处理技巧以及预防损伤出现的注意事项。康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输尿管的三级供血系统。同时康教授也指出腹腔镜下血管修补相比开腹手术具有一定优势,多数意外损伤在腹腔镜下可以处理。

康山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欣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术前评估,评估包括:1.询问病史;2.尿常规检查;3.体格检查;4.验证压力性尿失禁症状;5.评估尿道移动度;6.测量残余尿量。单纯性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压力刺激时可见尿液自尿道口流出,尿常规结果正常,不伴超过处女膜缘的POP,残余尿量正常的患者。单纯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治疗方法是PFMT盆底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通常以手术治疗和PFMT盆底训练为主。

杨欣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昀教授带来的题目是“阴道镜图像判读和拟诊临床意义”,向大家详细讲解了国际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联盟IFCPC术语,然后就阴道镜图像判读、阴道镜拟诊及其临床意义做了详细解读。

赵昀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带来的题目是“盆底重建手术方式选择”,王教授通过大量经典图片及多个精彩视频向大家介绍了不同类型脱垂的相应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植入补片带来的的并发症及其处理进行了讲解,王教授建议对于有症状的轻度脱垂应选用传统手术或生物补片;重度中盆腔脱垂患者,应选择骶前固定术(补片)或SSLF;重度前后盆腔脱垂的患者应选择全盆腔重建,对于老年患者无性生活需求的选用阴道部分封闭术。

王建六 教授


  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的张洁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非手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包括:行为调节(生活方式干预、膀胱训练等)、Kegel训练、引道康复器、子宫托、电生理治疗等。张教授就各个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非手术治疗的方式均进行了详细讲解。

张洁 教授


第二日,精彩报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纪妹教授向大家介绍了“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纪教授讲述了达芬奇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的主要构成,在介绍达芬奇机器人优势中提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突破了人眼、人手、人力、微创的极限,手术视野暴露清楚、操作灵活、出血少、创伤小、手术切除范围更加精准、易学习、降低手术并发症等优点。但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也有一定的不足,如费用较高、无力反馈系统等。

纪妹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惠兰教授的题目是“先天性无阴道治疗现状与展望”。王教授首先讲述了先天性无阴道的定义、分型、病因。随后,指出一个理想的人工阴道要具有接近正常阴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具有适当的深度、宽度和轴向,人工阴道要柔软、润滑,术后无需长期放置阴道扩张器,婚后性生活满意,并对人工阴道形成术不同术式的仿真度、手术难度、并发症、术后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比较。

王惠兰 教授


  沧州市人民医院孙金豹教授的题目是“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孙教授就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念、分型以及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及手术治疗做了详细讲解,通过多个典型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视频讲述了手术治疗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孙金豹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沈丹华教授的题目是“宫颈上皮性肿瘤病变命名及分类变化与相应临床处理”。沈教授指出目前CIN分级方法存在一定缺陷,新宫颈上皮性肿瘤的命名方案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重复性、准确性,P16作为一个生物标记,可为病理医生诊断提供更为客观的指标。在新命名推广使用期间,临床与病理的沟通交流纪委重要,处理时需综合考虑。

沈丹华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田秦杰教授的题目是“性发育异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田教授就性发育异常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做了详细讲解。随后,田教授又做了“性发育异常的微创治疗----性腺切除”的报告,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性发育异常的微创治疗。对于性发育异常的治疗策略主要是明确诊断、选择合适手术、减少肿瘤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改善外观与性生活质量。

田秦杰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石彬教授的题目是“子宫脱垂手术评价”。石教授通过多篇国际权威文献向大家综合讲述了多种顶端脱垂手术方式的适应症、手术难易程度及主要并发症。石教授指出骶前固定术是治疗顶端脱垂的金标准术式,并且通过多个形象的示意图及精彩的手术录像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骶前固定术的手术要领及注意事项。

石彬 教授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李索林教授带来的题目是“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李教授通过多个精彩的手术录像向大家展示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间置宫颈吻合阴道成形术、单孔腹腔镜监视下经会阴入路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经脐单切口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等新型手术方式,李教授又向大家介绍了“炎性直肠前庭瘘修补术”,李教授详细讲授了不同类型直肠前庭瘘及会阴体损伤的手术治疗要点及技巧。

李索林 教授


  石家庄市第六医院莫中福教授的题目是“早期卵巢癌保留生育保健与病历分享”,莫教授通过典型的病例结合多篇权威文献向大家讲述了何种情况的卵巢癌可以考虑保留生育功能。莫教授指出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目标是在尽可能不降低患者生存率且不增加肿瘤复发率的情况下保留生育功能。其评价系统包括患者肿瘤结局是否安全,患者生育结局是否满意。

莫中福 教授


  最后,来自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妇二科的“四大金刚”(四大美女医生),集中向大家展示、分享了四个病例,她们分别是:吴燕青教授关于“剖宫产切口妊娠”的病例、江静副教授关于“持续性CSP”的病例、赵昕副主任关于“宫腹腔镜联合下不完全双角子宫矫形术”的病例、单淑芝副教授关于“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尿管膀胱移植术”的病例,病例主要是以手术视频演示为主,随后在科室主任石彬教授的带领下与参会医生进行了更加精彩的讨论和互动,获得参会医生的热烈掌声和好评。

  大会主席石彬教授为大会致闭幕词: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和同道在百忙中来到石家庄参加此次会议。大家的支持与陪伴是我们勇往直前的动力。最后预祝大家新年快乐!!


会场主持:

 

会场花絮: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