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世界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摘取。
  
  有点出乎多数学者和预测人士的意料,但结果公布后,大家普遍认为很合理。原因大概有三:其一,老先生已经85岁高龄了,他的合作者就没能等住;其二,几十年的实际证明,该技术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试管婴儿们也开始陆续为人父母,打消了人们的诸多顾虑;其三,近年来兴起的胚胎工程技术,诸如转基因、胚胎干细胞等技术,都是在体外受精(IVF)技术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比起难以被大众熟知的高深学术研究,IVF更具实用价值和群众基础,这一领域被认可,必将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就在大量媒体热捧某一件事时,人们很容易忘却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即事物的两面性。
  试管婴儿技术,无一例外,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该技术还不完全完美。
  长话短说,好的大家可以去看看报道,不再赘述,简单列举该技术尚需思考的问题。
  1,IVF获得的人类胚胎,卵裂球和染色体完全正常的仅占9%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胚胎严格来说是不正常的,那么这样的胚胎发育成的个体,将来会不会出现某种缺陷,或者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2,后续诞生的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可以让弱精子或死精子患者生育后代,这种绕过优选诞生的胚胎,不符合优生学的规则,虽然可以满足个别人群的需要,但对整个人类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3,IVF技术的成熟发展和被社会认同,会影响个别人群生活作风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包含二层意思,现在人流人群非常年轻化,普遍化,不注意保护自己,放纵行为,导致部分无知女性反复流产,如果她们老把希望寄托在将来合适的时候选择IVF技术上,间接地导致她们误导自己;另外,个别女性,为了事业,一再推迟生育时间,IVF虽然最终也可以部分解决由于年龄问题带来的问题,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而且不符合优生学的游戏规则。
  也许直接的或相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有待大家理性思考。
  我觉得此时此刻,除了看到光环外,最好也看到光圈后面还会有阴影。
  珍爱自己,优生优育仍然是当今倡导的最好生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