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好有说不好

  山东省高密市中医院有120多张病床,80%的患者来自农村。

  11月12日早晨一上班,记者在医院中风科病房,见到了已经度过危险期的高密市井沟镇杜大爷。10月19日,杜大爷因脑出血住院,生命垂危,是孩子们帮他选的治疗方案。

  中风科副主任刘国华是杜大爷的主管医生。他说:“当时紧急给杜大爷的孩子们提出保守治疗、开颅手术、钻孔引流三种方案供选择。还给他们详细分析了每种治疗方案的利弊、费用等情况。”

  杜大爷的孩子们给父亲选择了花费最高的开颅手术,要1万元左右。孩子们说,听医生分析开颅手术风险大一些,但效果好,做得干净,术后麻烦小。父亲今年63岁,身体状况能承受开颅手术,就选了。有位83岁的老大妈是一样的病,家属考虑老人身体弱,就选择钻孔引流。

  杜大爷的孩子们说,让家属选择治疗方案,这种方式挺好的。

  可有的医生却觉得不好。一位医生说:“这种做法是医生让患者牵着鼻子走,专业性怎么体现?病人也有不耐烦的:‘你是医生,你说怎么治就怎么治,俺也不懂,怎能还问俺呢?’”

  高密中医院患者选治疗方案

  2003年,高密市中医院开始在风险最大的妇产科、外科试点“患者选择治疗方案”。去年6月在全院推开。

  在该院出台的有关规定中,病人选择治疗方案的内容包括:是否手术或保守治疗,手术的方法,手术所用器材的价格、产地、功效、利弊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内科治疗的方法、治疗用药品的价格、档次的选用;需做的有创性检查、治疗,特殊、昂贵的辅助检查。

  在中风科医生办公室,记者翻看了一下该科住院患者的病历,有的患者不仅仅是术前选择治疗方案,在手术过程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需要再作其他检查,或病情需要进行其他手术,一样要让患者家属了解,并作出选择。

  妇产科主任李金玉说:“按照医生们最初的理解,医院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医患之间经常因为费用发生误解,医生的弦都绷得紧紧的,压力都很大,干脆给透明了。”

  县中医院院长曹沛德说,这么做可不光是为了便宜,也不光是为了让患者和家属知道花了多少钱,关键是你给人家治病,要让人家知道情况,要让人家适当选择。医患相互理解,有利于共同对付疾病。这可是个理念转变问题。

  医生主导作用不能丢

  回忆试点之初遇到的困难,李金玉说,让医生接受,来个理念转变,还是要费点劲。因为这种做法首先考验医生会不会和患者、家属沟通。一开始,一些医生对病人说得很笼统,医学术语很多,病人一样不明白。现在医生们经过磨合和锻炼,已经能说得通俗易懂了。

  她说,试点也看出了医生的水平和能力。医生水平低了,难以列出几种方案,有的时候列出来的方案不对,自己也会不好意思。这就促使大家多学习,提高素质。

  让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每个医师制定的治疗方案是不是合理?由谁来把关?一旦某个管床医师轮休,原定的治疗方案是不是还要继续执行?

  为解决这些“接不上口”的问题,今年春天,高密中医院把一直运行的三级医师管理模式,调整为“主管医师负责制”:每个病区由2~3个副主任医师和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管医师,下设由年轻住院医师担任的分管医师。住院病人都有一个固定的主管医师和分管医师,主管医师负责对分管医师提出的治疗方案、生活服务等安排进行把关,自己也要全面掌握所主管的每位患者的医疗情况。“现在,病人每天都能见到有经验的医生。不管怎么选,医生的主导作用不能丢。”该院内二科主任秦福生说。

  紧接着,该院又推出“集体会诊制度”,要求病人一入院,科室就要集体会诊,分管医师把大家讨论的方案理出一条主线后,形成一套共同的、较为固定的、带有指导性质的治疗方案,再供患者选择。这样不管某个医生在不在,都能保证治疗方案的实施。

  高密市中医院还改变管理方式,科室经济收入只占考核权重的40%,医疗质量占到30%,工作量占10%,风险大的科室发特殊岗位津贴,也就是不鼓励开大处方。医生用一支价格超过30元的药,要做大的检查,都要和病人沟通。医生很难用到三代、四代的头孢。不久前该院又主动降了80种药品的价格,使药价基本和药店持平。

  没一定水准不能效仿

  尽管能想到的都做到了,但还是有疑惑。一位接受采访的医生说,医疗消费不同于其他商品消费,患者可以选择病房条件的好坏,但是对医疗技术并没有那么好的选择能力,尤其当生命垂危时,传统治疗方法不起作用了,只能用价格昂贵的高新技术救命,往往没有什么可选择的。病人选治疗方案是个“伪话题”。

  另一位接受采访的医生认为,很难说有一种病,采取不同费用档次的治疗方案后,治疗效果是一样的。医生都愿意把学到的高新技术用在病人身上,尽快为病人解除痛苦,提高治疗效率。如果有新技术能救活病人,患者因钱不够而不选用,也未必合理。再者,患者都选费用较低的治疗方案,可能会使费用较高的新技术使用受阻,会影响医学的进步,很难体现医生的价值。

  华西医院普外三科近期也对部分手术,推出高端、基本型、低档(传统型)手术方案,供患者选择。该科主任李立认为,如何让病人花了钱看好病,需要医生学会管理病人的费用,要在方方面面为患者着想,与患者建立良性的沟通,要学会换位思考,转变行医理念。医生必须有相当的技术水准和可靠的经验后,才可能领悟到“让病人选择治疗方案”的意义所在。病人选择治疗方案是医院管理能力和医疗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可能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