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我校2002级医学系(专升本)12个班的325名学生的期末妇产科学试卷进行分析,统计各种题型的平均得分(率),每道题失分人数及失分率,找出试卷中学生回答问题的不足和错误,分析试卷中各类题型得分率高或失分率高的原因。根据学生对各种不同类型考题回答情况,剖析专升本学生学习现状,特别是对如何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应该在坚实的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进而推动素质教育。
  关键词:妇产科学;试卷分析;学生现状;专升本学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校2002级医学系共325 份专升本学生的妇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2OO2级医学系(专升本)共有12个班,最高分为93分,最低分为26分;最低平均分为6o分,班级最高平均分为78.27分。
  1.2 研究方法
  取上述325份试卷,统计各种题型的平均得分(率),每道题失分人数及失分率,找出试卷中学生回答问题的不足和错误,分析试卷中各类题型得分率高或失分率高的原因。
  2 结果
  2.1 成绩分布
  本次考试中低于60分有49人,60分一64分有48人,65分一69分有59人,70分一74分有56人,75分一79分有53人,80分一84分有37人,85分一89分有20人,9o分 94分有3人。其频数分布如图1所示。从其频数分布图来看,本次学生考试成绩基本呈正偏态分布,不及格人数较以往略多。本次考试学生总平均分为68.34分。
  2.2 不同题型平均得分、得分率、及格率以及各类题难度系数名词解释、填充题和简答题基本属于记忆性试题,但其答题的情况并不理想。其中名词解释的平均得分为10.24分/15分(平均得分率68.25% ),填充题的平均得分为7.43分/10分(平均得分率74.30%),简答题的平均得分13.35分/20分(平均得分率66.75% )。10道单选题中,每题1分,基本属于纵向题。


  学生们在此题的平均得分及平均得分率分别为7.84分/10分和78.40%,虽然全对的人数只有16人,但及格率高达9r7.54%。而多选题共l0小题(每题2分),平均得分为10.o5分/20分(平均得分率为50.25% ),及格率仅为43.08%,其中3个小题为纵向题,学生答对者较多,其失分率只有21%,其余各小题均为横向题,学生们答题的情况较差,至少有1题失分率为97%。病例分析题的平均得分为11.99分/15分(平均得分率79.93% ),而论述题的平均得分为8.02分/10分(平均得分率80.2o% )。就整个及格率来看,其从高向低排序为单选题、填充题、病例分析题、论述题、简答题、名词解释、多选题。见表1。


    注:P值范围可以是0.40~0.90,0.75为最佳。
  3 讨论
  通过对试卷仔细分析认为,该试卷的命题是在本科生妇产科学教学大纲为准绳的前提下,命题范围覆盖了所学章节中大纲的全部内容,其内容比例合理,难度适中,命题时兼顾了知识的记忆、理解、综合分析和应用,符合试卷命题原则。同时在考前我们杜绝了漏题、押题等不正之风,考试时要求监考教师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监考,以确保公正及此次考试结果的可靠性。考前估计因长期适应我国应试教育的学生,横向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在出题时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纵向题居多,横向题虽仅占试题的1/5,但答得不够理想,这与考前预测相吻合。本次考试学生们的总平均分为68.3_4分,而且从成绩的频数分布图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基本呈正偏态分布,不及
格人数较以往略多,占15.08%,但这仍表明当前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积极的,确实是按照教学大纲以及教师上课讲授的重点难点进行认真复习备考的。虽然这次考试学生取得的成绩良好,但在试卷分析当中我们发现当前学生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 学生学习方法应从被动接受向自主学习转换
  目前高等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个高校也一再提倡素质教育、启发式教学,反对“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方法,各较普遍采用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这在试卷分析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对于那些属于记忆性、概念性、原则性等的题目,大多数学生得分较高。如本套试卷中的名词解释、填充题、选择题中的单选题、简答题等的平均得分率至少都在68% 以上。然而那些需要事先理解的题目学生得分率就较低,如填充题的第4题考查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病理变化的共同特征,由于该题的答案在书上没有原话,而是我们经过分析、归纳、整理后讲授给学生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学习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理解、分析、总结、归纳等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是仅仅局限在背书、背笔记的水平上。该题的内容也是我们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这一章节学习中再三强调的重要内容,但还有40% 以上的学生填错。这就充分说明不少学生在学习方法上仍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没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去理解、融会老师讲授的重点、难点,这种现象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是要花大力气改变的。
  3.2 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的教育 1。我们认为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基础知识教育、能力转化教育和素质形成教育。从试卷分析的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接受基础知识教育的情况较好,然而其能力转化教育和素质形成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能力转化教育方面更为突出。比如多选题中的横向题和病例分析题就是用来考查学生的综合判断、鉴别、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然而多选题的平均得分率只有50.25%。在横向题中又以第4题(题目:卵巢囊肿发生蒂扭转,其蒂的组成是一选择项:A骨盆漏斗韧带,B输卵管,c圆韧带,D卵巢固有韧带,E宫骶韧带。正确答案:ABD)和第6题(题目:检测卵巢功能的方法一选择项:A.BBT,B.宫颈黏液检查,C.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D.性激素测定,E.HCG测定。正确答案:ABCD)答错率最高分别为58.23%和76.35%。对于第4题涉及的内容并未在学解
剖时讲解,而是在学习卵巢肿瘤时学到,作此题时应结合解剖知识,并有对课堂相应图解的印象,才能回答正确,这是一个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得很好的试题。对于第6题也是学生们未掌握各选项的基本原理或未能完全掌握各选项的适应症而错选答案。这说明学生在知识的横向联系、融会贯通、综合判断、鉴别、分析能力等诸方面尚欠缺。虽然病例分析题的得分率较高(79.93%),但这并不能真正说明学生的分析、鉴别等能力很高,原因有二:其一,在命题时考虑到试题的难度不宜太大,故给出的已知条件较充分并且考查的又是常见病、多发病:子宫肌瘤和前置胎盘;其二,在判卷时教师做了适当放宽(即只要能答出要点就给满分)。事实上,从试卷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在对与可能疾病“子宫肌瘤”进行鉴别诊断时,95%以上的学生都只是非常机械地将鉴别要点全面且简单地罗列出来,而未结合其具体症状进行分析、鉴别。这说明学生只是将鉴别要点死记硬背下来,但如何鉴别却不是很清楚,从而反映出学生的临床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仍较差,不能灵活掌握与应用。因此,今后应教育学生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也要认真对待见习、实习课。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小课时多让学生锻炼其综合能力,比如组织病例讨论,在教学模具上多练习操作,注重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_2.3 J。
  3.3 大课学习应采用“问题式”、“病案式”的主动教学方法此次教学中所有教师均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目的是能更丰富生动地阐述教学内容,使学生摆脱以前老师写黑板或放投影、学生忙于抄笔记的被动学习方式,变为课堂主要以听取和理解教师讲授内容为目的的主动汲取学习方式。应让学生上课时将精力主要放在听取和理解上,尽量减少抄笔记的时间,以免分散精力。但是学生要想改变这种被动汲取的学习方式,应在上课前预习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采用主动汲取的方式认真听取老师对基本理论、重点难点的分析、讲解,并用心领会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课时,在学习某一章节前,先给出1个典型的病案,使学生有初步的印象,再在学完本章节后分析这一病例,这样,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能马上用于模拟的临床实际工作中,这样才能达到大课学习的目的,真正达到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服务于素质教育的
  4 小结
  从试卷分析结果看来,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仍停留在适于应试教育阶段,习惯于被动汲取和纵向记忆,横向分析能力较差,从而也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而任何综合素质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理论之上的,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学会全部的临床技术实践,并且临床医学是一门灵活性很强的科学,故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医学的特点,加强医学生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也应是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医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立骥,李军华,程度.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医学生命整体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1,22(3):56—57.
[2]李柏林,王卫星,陈火宝,等.本科学生临床教育的新尝试[J].医学与哲学.2001,22(11):60—61.
[3]李雅梅.试论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教学改革[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