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主办,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盆底康复分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隆重召开。

开幕式

本次会议旨在促进我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规范诊治和盆底康复技术的合理应用,推动我国女性盆底医学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女性盆底疾病防治体系及盆底规范化保健体系,来自全国的200多位盆底医学专家、学者出席此次盛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盆底中心主任谢臻蔚教授主持,谢教授首先宣读了成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倡议书,中国妇幼保健协会赵原卉主任宣读了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关于设立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文件,并祝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于小千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在分会成立后致辞,他表示,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谢臻蔚教授牵头发起,联合我国15家医疗保健机构20余位专家共同倡议,旨在建立并完善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盆底康复体系,提高女性健康水平。鉴于专委会务实创新的办会宗旨,缜密系统的组织架构和严谨认真的工作计划,经协会审核批复成立。专委会的成立将引领学科发展,促进社会公益,为妇女健康保驾护航。

于小千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致辞 


根据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章程,在赵原卉主任的主持下,全体选举产生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及专委会委员,朱兰教授为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谢臻蔚教授为主任委员,周红梅教授、王小榕教授、王莹教授、王燕教授、吴洁教授、沈嵘教授、赵淑萍教授、夏晨教授、蔡玉群教授、周建维教授为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小千为当选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常委颁发了聘书。

赵原卉主任主持

 

专委会主任委员谢臻蔚教授代表专委会致辞并介绍了专委会后续的工作计划,她指出专委会借助协会平台,集结大家的力量,与全国盆底医学同道一起,倡导以规范化的盆底疾病诊治,进一步促进我国盆底医学的发展,提高、普及盆底医学及盆底康复知识,增强国际性、规范性、实用性和发展性。

谢臻蔚教授致辞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结束后盆底康复分论坛的精彩学术报告正式开始。


学术报告

郭湛英教授:盆底疾病的慢性病管理思路

山西省健康管理学会郭湛英教授带来了《盆底疾病的慢性病管理思路》,郭教授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现状及趋势、传统慢性病管理发展现状、盆底疾病的慢性病管理思路三个方面介绍了盆底疾病的慢性病管理。PFD的发病率中尿失禁患病率为18.1%-57.5%,绝经后妇女患病率达50%以上。盆底器官脱垂患病率随年龄、产次而上升。郭教授在报告中提到互联网时代下的患者教育与盆底从业人员的培训的重要性,她认为,盆底疾病的慢性病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卫生部门、医疗工作者共同参与其中,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新机制。


宋岩峰教授:盆腔器官脱垂整体康复与治疗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宋岩峰教授分享了《盆腔器官脱垂整体康复与治疗》,宋教授首先介绍了传统的盆底修复手术与当代盆底重建外科的新术式,她指出,经阴道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TVM)相对于传统的非网片手术改善症状或生活质量的作用并不显著、TVM相比于传统手术并未增加临床疗效,却给患者带来了更大的手术风险、TVM进行阴道前壁修补时能提供更好的解剖学支持,但解剖复位并未导致更好的症状改善等问题是盆底重建手术面临的挑战。通过对盆底重建手术的目的、手术选择、手术技巧的介绍,宋教授表示,治疗方案应科学严谨,并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医生技术条件和病人意愿进行个体化设计。新的观念和技术给了我们许多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新方法,但其疗效有待临床观察和循证。新技术的进步和完善需要临床不断努力研究和探索。


Marek Jantos教授:慢性泌尿生殖疼痛诊治新理念

澳大利亚行为医学研究所Marek Jantos教授分享了《慢性泌尿生殖疼痛诊治新理念》,Marek Jantos教授从慢性泌尿生殖疼痛的概述、常规评估步骤、疼痛图谱的概念、保守治疗等四个方面展开报告。慢性盆腔疼痛(CPP)是指任何慢性疼痛,无论疼痛来源,可造成脐区以下大腿以上区域疼痛的疾病,慢性泌尿生殖疼痛(CUP)是其中一种,也是一个导致功能性不育的原因。慢性泌尿生殖疼痛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骨盆和耻骨弓上方压痛、膀胱充盈时疼痛加重、夜尿症、盆腔区域以外的放射痛等。Marek Jantos教授首先介绍了女性盆腔的解剖,并强调了筋膜的重要性,通过表面肌电在慢性泌尿生殖疼痛诊治中的应用介绍了其诊治方面的新理念。最后,Marek Jantos教授总结到,保守疗法、手法治疗、生物反馈联合教育、咨询和应激管理策略可以获得最好的疗效,侵入性和手术治疗应该是最后一种选择。


吴洁教授:绝经女性盆底疾病防治策略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洁教授分享了《绝经女性盆底疾病防治策略》,吴教授首先指出,女性绝经本身不是病,但是老年女性慢性疾病的原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女性健康。绝经后常见的泌尿生殖道症状包括阴道干涩、性交痛、萎缩性阴道炎、尿失禁、尿道炎、膀胱炎、器官脱垂等。绝经女性盆底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盆底康复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吴教授对上述5种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认为,对于绝经女性盆底疾病,教育是防治的关键,雌激素的合理应用、盆底康复治疗以及全面健康管理的医疗模式是未来的诊疗方向。


谢臻蔚教授:互联网+时代的盆底防治体系建设探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谢臻蔚教授介绍了《互联网+时代的盆底防治体系建设探索》,PFD是中老年妇女中的常见病,现行的肌电生物反馈法等盆底康复治疗需要长期跟踪随访, 需要充裕的时间与人力。谢教授从我国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现状及防治建设难点引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体系建设新思路:互联网+PFD。互联网+PFD的优势在于资料录入便捷,病例电子化、随访可行化、统计实时化、用户可实时录入自我档案、信息覆盖广、其统计的海量数据可为科研做支撑建设盆底大数据平台。谢教授认为,互联网+技术能够促进盆底大数据共享及分级诊疗,其存储的大量盆底数据资料,为探讨规范化产后盆底康复流程提供了基础。未来在分级诊疗方面,其可实现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全面提升分级诊疗服务能力,为更多人群提供基本的产后盆底康复措施。

【现场花絮】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