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衔谷,萃于楚庭,风光迤逦,人杰地灵。2024年7月13日,由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妇产科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木棉花生殖连锁协办的“第22届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及相关疾病学习班”进入第二日议程。
在当日议程中,共设流产和早产两大专场。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科相关诊疗理念及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提高对复发性流产、早产等疾病的诊治水平,加强妇产科同道们的学术交流,为医疗团队赋能,以期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造福更多家庭。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媒体支持,为您带来【早产会场】精彩报道。
早产会场
邹丽教授:医源性早产的指征及处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胎儿窘迫、双胎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及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构成了我国医源性早产的主要病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邹丽教授指出,早产率的增长主要与医源性早产相关,降低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以改善母婴预后成为所有产科医生的艰巨任务。为此,邹教授结合临床病例,为大家讲解了医源性早产病因的防治与处理。她强调,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认识,正确把握分娩时机,可以有效防治医源性早产的发生。
郑博仁教授:早产的免疫生物学机制——羊膜腔炎症或母胎稳态关系的裂解
羊膜腔感染(IAI)是早产的常见原因,容易导致母婴不良结局。台湾长庚医院郑博仁教授首先对羊膜腔炎症相关免疫机制与早产进行了概述,随后重点围绕IAI、无菌性羊膜腔炎症、胎儿T细胞活化驱动的羊膜腔炎症等疾病的诊治进行了讲授。最后,他为我们详尽地分析了母体免疫细胞、母胎界面稳态巨噬细胞与早产和分娩的关系。他指出,母体免疫疗法、维持稳态巨噬细胞或可以有效预防早产。
张卫社教授:围存活期胎膜早破治疗的探讨
不到1%的孕妇在胎儿有成活能力之前发生胎膜破裂,称围存活期胎膜早破(PPROM)。其严重的母体并发症包括羊膜腔感染、子宫内膜炎、胎盘早剥和胎盘滞留,严重影响母儿安全和健康。为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卫社教授结合临床应用的个案,围绕围存活期胎膜早破目前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她指出,PPROM术后应积极预防感染、促进羊水恢复及胎儿生长,对于纳入早产的高危患者需进行长期管理。
颜建英教授:如何避免自发性早产过度治疗或延误治疗
由于早产病因复杂但管理简单,缺乏精细分类管理、发病机制不清,缺乏预测标志物及预防体系、早产临产诊断宽泛,导致诊疗延误或重复治疗、分别转诊及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早产防控效果。那么,如何进行早产精准治疗,避免过度治疗或者延误治疗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颜建英教授强调,早产防控是一项系统、长期工作,治疗时机选择很关键,要避免过度或延误治疗的关键是:(1)重视核对孕周,正确把握早产治疗时机;(2)正确干预先兆流产,避免过度治疗;(3)及时识别早产临产,避免即刻早产。
孙丽洲教授:不明原因胎儿生长受限史如何备孕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导致围产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还可能带来远期的不良结局。为此,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丽洲教授会上详尽讲解了FGR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明确病因的FGR的预防与诊疗、不明原因FGR的高危因素以及不明原因FGR的备孕策略。她指出,养成健康的饮食与规律的生活习惯,合理补充膳食添加剂,对FGR的预防至关重要。
刘群英教授:先兆早产患者抗生素使用指征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刘群英教授详细阐述了未足月胎膜早破、羊膜腔内感染/绒毛膜羊膜炎、无症状菌尿、需氧型阴道炎、阴道毛滴虫病、妊娠合并生殖支原体感染以及妊娠合并牙周病等因素导致先兆早产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她强调,提高筛查患者早产高危因素,重视及早治疗相关感染,可以提高早产治疗效果;及时、合适的抗生素可以治疗因感染导致的先兆早产;想要既不滥用抗生素,也不因推迟抗生素使用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需要更多诊断手段明确亚临床宫内感染。
周祎教授:超声宫颈检查预测早产需注意的问题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孕期过早的宫颈缩短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因素。通过超声观察宫颈的长度、形态及角度,可客观地评估妊娠期子宫颈的各项指标,为预测孕期早产风险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祎教授会上详细地阐述了超声宫颈检查预测早产需注意的相关问题,为大家今后临床工作提供了指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单一模式评估早产风险片面,多因素、多模式、多参数综合评估可全面早期预测,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杨慧霞教授:PCOS患者早产的防控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发生早产或极早产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孕妇,提示PCOS是早产的高危因素。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结合多个临床研究,分析了PCOS与早产的关系,以及PCOS患者早产的防控策略。PCOS孕妇早产风险明显增加,可能与PCOS孕妇高AMH水平、高雄激素血症、慢性炎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高危因素相关。PCOS患者,一定要注意孕前控制体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加强母儿监测。
王志坚教授:如何降低双胎早产的风险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王志坚教授首先分享了导致双胎早产的常见病因以及双胎早产的预测,他指出,双胎早产的发病率几乎是单胎的十倍,应重视双胎早产的防治,并早期识别双胎早产的高危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随后,王教授重点讲解了双胎早产的预防及治疗。宫颈长度测量是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首选方法,孕中期最常用的宫颈长度截断值为25 mm。预防性宫颈环扎不能预防双胎早产,不推荐单纯使用宫颈托预防双胎早产。
罗颂平教授:针对不同原因之反复妊娠丢失,如何使用中成药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颂平教授从中医妇科学角度,结合《反复妊娠丢失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推荐,分享了肾气虚弱证、脾肾两虚证、气血两虚证、阴虚血热证以及肾虚血瘀证等不同原因的反复妊娠丢失(RPL)的中成药治疗。中医学主张“治未病”,指南推荐对于RPL患者,中医治疗上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调理冲任为主,预培其损。推荐RPL患者再次尝试妊娠前至少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辩证调理,证候改善后可计划再次妊娠。
陈敦金教授:降低早产发生率——为何如此困难
防治早产,降低早产发生率,是提高围产儿和婴幼儿健康素质的重要措施,但早产发病率为何难以控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敦金教授结合早产发生的机制,从多个维度分析了早产发生率高的原因,并阐述了早产防治的多种策略。他提出,降低早产率应从多个环节着手:(1)提高全民素质,减少不良生活习惯;(2)孕前及孕早、中期高危因素识别;(3)针对高危因素靶点干预,产后对早产儿随访与指导;(4)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降低“不必早产”以及孕37~39周分娩发生率,开展“全链条式服务”,有望改善早产儿结局。
侯红瑛教授:妊娠期肝病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期肝病与胎儿发病率、死亡率风险显著相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侯红瑛教授围绕妊娠期肝病对胎儿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妊娠期合并肝病,病因较复杂,多与妊娠同时发生,妊娠期肝病可分为妊娠期特发肝病和妊娠合并肝脏疾病,主要包括子痫前期与HELLP综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剧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胆汁淤积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相关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肿瘤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朱元方教授:FGR诊治需关注的问题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朱元方教授首先分享了管控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多种因素,包括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儿附属物因素以及其他因素。随后,重点讲解了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定义及诊断流程,并结合权威指南共识阐述了FGR管理方案推荐等级。他指出,需要针对FGR高危因素,制定预防策略。此外,必须综合考虑孕周、病因、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监测指标和当地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水平等,综合考虑下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
王子莲教授:早产防治的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子莲教授结合《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版)》与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围绕早产的定义及分类、早产的高危人群/高危因素、早产的预防、早产的诊断以及治疗进行了授课。指南推荐,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即应详细了解早产高危因素,以便尽可能针对性预防;对于先兆早产或早产临产,需行促胎肺成熟治疗,需宫内转运至有早产儿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分娩者,或需用硫酸镁保护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者,推荐应用宫缩抑制剂,但疗程不超过48小时。
黄莉萍教授:不明原因早产是否与免疫紊乱有关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生殖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临床上对妊娠免疫、免疫性不孕及RSA等许多疑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逐渐认识到免疫因素在生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黄莉萍教授表示,当母胎系统内免疫耐受和免疫排斥的动态平衡被打破,母体免疫系统将对胎儿产生强烈排斥,导致从外周循环到母胎界面的过度性免疫炎症反应,从而诱发分娩。大量研究显示,早产与免疫失调有关,高剂量DHA补充剂可调节妊娠期的免疫反应,降低早产发生。
苏放明教授:宫颈环扎术特殊或有争议的问题
子宫颈机能不全(CIC)是指在没有宫缩的情况下,子宫颈由于解剖或功能缺陷而无法维持妊娠最终导致流产或早产。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导致早产的唯一术式和有效方法。为此,深圳远东妇产医院苏放明教授详尽阐述了宫颈环扎术的术式及操作评价,并荟萃分析了多个宫颈环扎术特殊或有争议的热点、难点相关话题。通过典型案例分享与精美图片展示,使大家对实施宫颈环扎术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李瑞满教授:预防性宫颈环扎术指征再讨论
子宫颈环扎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子宫颈的机械承载支持,有助于子宫颈内口承担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带来的负荷,避免子宫颈口扩张,降低其上行性感染风险,起到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作用,进而改善妊娠结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瑞满教授结合临床指南,对预防性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时机、指征、缝线选择等均进行了深入探讨。她指出,子宫颈切除者、先天性无子宫颈、子宫颈阴道部过于短小者及有经阴道子宫颈环扎术失败史的患者,不适合此术式。
钟梅教授:再谈感染与早产
宫内感染是早产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妊娠期宫内感染是由阴道和子宫颈上行感染引起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钟梅教授围绕HPV感染与早产、阴道微生物与早产、肠道微生物与早产、口腔微生物与早产、宫腔微生物与早产、胎盘微生物与早产等几种微生物与早产的关系,感染性早产的机制、感染性早产的临床与病理表现、感染性早产的治疗等分别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讲解。最后,她还通过分享临床病例的诊治过程,加深了大家对感染与早产关系的理解。
刘颖琳教授:羊水炎症因子升高的临床意义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颖琳教授会上围绕亚临床宫内感染的诊断、与晚期流产/早产的关系、对宫颈机能不全妊娠结局的预测、宫内感染的治疗四个方面进行了讲授。她指出,羊水炎症介质升高与宫内感染、晚期流产/早产、宫颈机能不全的不良妊娠结局关系密切。通过对羊水炎症相关因子的检测可以早期诊断亚临床宫内感染,预测妊娠结局。羊水炎症因子的检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适时终止妊娠提供客观依据的可能。
刘玉昆教授:紧急宫颈环扎术预后的相关因素
孕周、宫颈口扩张程度、羊膜囊突出程度、宫颈长度与厚薄、感染因素、单胎与双胎、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等均是影响紧急宫颈环扎术预后的因素。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玉昆教授详尽地阐述了以上因素对紧急宫颈环扎术预后的影响。她强调,紧急宫颈环扎术术前应根据孕周、宫口扩张和突出程度、宫缩情况、感染风险、患者意愿等充分评估手术是否获益,术中注意手术技巧,术后加强管理,减少术后并发症,以期更好地改善妊娠结局。
赵卫华教授:紧急宫颈环扎术的综合管理
紧急宫颈环扎术是为挽救发育正常但未成熟胎儿而实施的挽救性宫颈环扎手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赵卫华教授指出,妊娠中期短宫颈应适时选择宫颈环扎术。紧急宫颈环扎术手术指征包括体征或超声提示宫颈管扩张>1 cm~2 cm,且无明显宫缩,伴或不伴羊膜囊外凸出宫颈外口,除外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征象。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前需避免宫缩及感染,术中不损伤羊膜囊,可双道环扎,术后加强监护、防感染、宫缩、血栓,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付帅教授: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如何使用宫缩抑制剂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付帅教授首先分享了早产儿存活率及严重并发症率、宫缩抑制剂在早产防治中的应用。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时,宫缩会导致手术难度增大,术后微弱宫缩或生理性宫缩会导致宫颈再次扩张、撕裂。因此,术前、术后间断用药、长期用药、联合用药或个体化用药存在极大可能。那么,如何合理用药就彰显得十分重要。付教授通过分享临床病例,结合自身用药经验,阐述了紧急环扎术术前、术后应用宫缩抑制剂的方案。
祝丽琼教授:羊水减量术在紧急宫颈环扎术中的作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祝丽琼教授会上分享了本院羊水减量术在紧急宫颈环扎术中的应用,同时讲解了如何通过检测羊水炎症因子来预测早产。有医者提倡,在紧急宫颈环扎术之前进行羊膜穿刺帮助降低宫内压力,排除宫内感染,但缺乏RCT研究证实其疗效。讲座中,祝教授结合本院研究与临床实际案例分享,强调紧急宫颈环扎术中联合羊水减量术可以减少手术难度,还可同时检测羊水炎症指标,预判宫内感染,指导术后治疗。
主持风采
精彩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