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房子内异症/腺肌病论坛于12月3日顺利举行。自2006年至今,红房子内异症论坛已走过了18届。子宫内膜异位症被称为“谜一样的疾病”,近年来得到了广大妇科医生和学者的关注,有一些新的发病机制被发现和论证,也有一些新的药物、新的诊疗方式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然而,内异症和腺肌病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此次论坛,我们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内异症领域的权威专家,分享内异症研究的新进展,交流治疗的关键技术,探讨难点、热点问题,内容非常丰富。

1.png

  

郭孙伟.png

郭孙伟教授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郭孙伟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胎儿宫内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之间的关系。内异症及腺肌症的病因学至今仍不清楚,除了经典的经血逆流学说、内膜损伤假说,郭教授提出了胎儿宫内激素水平也可能参与影响。子宫内雄激素水平可能影响会阴组织的发育,与肛门与生殖器距离(AGD)呈负相关,也可能影响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的比率,与雄激素水平呈负相关。通过对430例患者的研究分析,内异症及腺肌症患者AGD的长度更短,尤其是阴唇后联合到肛门的距离(AGDAF),但与子宫肌瘤似乎无关,提示宫内低雄激素水平可能增加内异症和/或肌腺症风险。接下来还有一些疑问仍有待研究,如AGD长度是否影响生殖道细菌感染,而生殖道细菌感染是否与内异症相关等等。


许泓.png

许泓副院长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许泓副院长为我们带来了光声成像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手段。通过小鼠动物模型的实验,提出安石榴苷可能通过氧化应激,抗炎及抑制血管生成方面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生长。用药处理后,许院长课题组使用了无创、简单的判断疗效的新方法,包括绿色荧光蛋白(GFP)荧光标记子宫内膜组织或表达荧光素酶的转基因小鼠组织植入受体小鼠体内,从而实现对病灶的无创诊断。另外,基于PDA@HA纳米粒子的光声成像可以同时对病灶和周围血管进行成像,提高小鼠病灶定位的灵敏性,有望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辅助诊断方法,在术前及术中协助定位病灶。

 

朱晓勇.png

朱晓勇副院长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朱晓勇副院长讲解了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相关的MDT诊疗。流行病学显示,青少年内异症在慢性盆腔痛人群中患病率为49%,远比我们认为的要高,存在明显的诊断延迟,从出现症状到诊断的平均年限9.28年。其危险因素可能包括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苗勒管发育异常、己烯雌酚暴露、初潮早、低BMI、日光敏感等。临床表现疼痛症状复杂多变使诊断困难,除了痛经、慢性盆腔痛,往往伴随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头疼、肌肉痉挛、失眠,影响生活质量及社会行为,如缺勤、抑郁及焦虑的风险增加,从而改变教育职业规划、亲密关系等,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损害未来生育力。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患者宣教,提高疾病认识,加强问诊,详细捕捉早期症状以及家族史,症状甄别及时转诊,多学科合作综合诊疗。

 

张信美.png

张信美教授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张信美教授分享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无瘤手术技巧。张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内异症手术尤其是保守性手术后的高复发率除了内异症病灶新生外,手术中病灶切除不彻底性可能是手术后内异症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以恶性肿瘤手术的无瘤原则来执行内异症手术的无瘤防御,进而降低内异症术后的复发率就显得特别重要。随后,张教授从不同的内异症分类、手术种类和指征,并结合手术操作视频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内异症无瘤手术的原则和具体操作步骤。

 

冷金花.png

冷金花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的冷金花教授通过视频向大家分享了输尿管内异症的诊治策略。冷教授从输卵管内异症的特点、解剖学特征、诊断、治疗等方面展开演讲,特别是对内异症引起的输尿管梗阻的诊疗进行了关注。冷教授指出输尿管内异症是一种比较少见但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特殊的深部内膜异位症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故对粘连严重的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或者累及后盆腔的内异症,应该警惕输尿管受累的可能。手术切除后盆腔深部内异症以及处理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对预防输尿管进一步受累有意义。对肾功能正常或者轻度受累者积极手术重建尿路完整性有意义,而对肾功能严重受损者要权衡手术的利弊。妇科医生和泌尿科医生的通力合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术后积极治疗盆腔内异症很有必要。

 

易晓芳.png

易晓芳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易晓芳教授分享了内异症恶变的识别和管理。易教授围绕内异症恶变的流行病学,恶变的临床诊断标准,恶变的分类和临床特征,治疗以及现阶段的研究进展进行展开,并结合若干个病例具体分析。易教授指出,对于育龄女性,我们要关注其疼痛、不孕和持续存在的囊肿,谨慎用激素替代治疗;对于已经确诊内异症的育龄期女性,我们更要密切注意其症状的变化,定期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的时机并注意术中无瘤操作和残留以及长期管理。

 

张健.png

张健教授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张健教授讲述了子宫肌腺症宫腔镜诊治和临床研究。张教授提出子宫肌腺症宫腔镜AM病灶切除术是新的保守手术治疗的手段。随后,张教授从宫腔镜AM病灶切除术的诊断及其准确性、临床应用、治疗进行展开,向大家分享了团队开展宫腔镜AM病灶切除术的情况。由于宫腔镜AM病灶切除术有效性、安全性以及适应症目前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张教授还介绍了团队对可行性、适应症的探索以及联合曼乐乐疗效的探索。最后,张教授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可以关注在长期随访结果和治疗效果预测模型的构建,保护女性生育力以提高妊娠率。

 

薛晴.png

薛晴教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薛晴教授在本次会议带来了题为《子宫腺肌病不孕IVF路径》的精彩演讲。子宫腺肌症是育龄期女性生育力的一大挑战,腺肌症患者接受IVF的种植失败率及流产率显著高于其他不孕患者。薛晴教授团队使用GnRHa在胚胎移植前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预处理,并通过监测患者CA125变化和子宫肌层厚度评估移植时机,能够有效提高腺肌症患者的妊娠率,显著改善其妊娠结局,为腺肌症患者带来福音。

 

周应芳.png

周应芳教授

 

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周应芳教授在此次大会上分享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的药物治疗进展,将内异症诊疗观念转变为内异症患者的终身管理模式,即早期临床诊断,早期药物治疗,育龄期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管理生育需求,并在完成生育后进行长期药物管理。在了解巧囊的发病机制、分型及治疗方式后,作为妇产科医生,我们更应该识别巧囊患者的手术指征,评估巧囊卵巢组织恶变的风险,对有、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减少年轻巧囊患者不恰当的诊疗方式。统计研究表明≤39岁的年轻患者,内异症相关卵巢癌的发生率仅2.9%,而≥60岁的发生率约60%~80%,因此对于年轻女性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高度怀疑内异症时应积极建议药物管理。可选择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短效口服避孕药(COC)、孕激素、GnRHa及中药治疗等,针对不同需求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能够良好管理内异症患者的相关症状。

  

彭超.png

彭超教授

  

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彭超教授与各位妇产科同道分享了腹腔镜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方案,患者常常主诉症状与泌尿系统相关,因此常常需要与泌尿外科进行多科合作进行诊疗。术前需要对盆腔女性生殖器官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临近器官进行充分评估检查,对病灶浸润输尿管的深度、长度,盆腔病灶的范围进行评估,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在术后需要用GnRHa、地诺孕素、COC等药物的治疗预防复发,需要留置双J管3月后再考虑拔除。彭教授为我们展示了输尿管内异症的高难度手术视频,妇科医生需要对子宫阴道与直肠和膀胱周围病灶进行清除,充分暴露;并与泌尿外科医生进行深度合作,在腹腔镜下进行输尿管松解、输尿管膀胱再植、输尿管端端吻合等操作清除内异症病灶。

  

谢熙.png

谢熙教授

  

接着先前关于青春期内异症MDT的讨论,来自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谢熙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进展。由于缺乏重视、医生经验不足、临床症状不典型等因素,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较困难,造成治疗延误约6~11年。考虑病理诊断的延迟,临床诊断的重要性越来越关键,妇科医生需要通过评估临床症状、追溯既往病史及家族史、妇科查体及盆腔MRI、妇科弹性B超等方式进行早期诊断,之后进行诊断性治疗至少6个月后再评估。目前青春期内异症的药物治疗选择和成年内异症相同,但需要考虑到青春期生殖系统及全身骨骼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考虑非甾体类抗炎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地屈孕酮、地诺孕素、GnRHa及其他药物治疗方式等。对于药物治疗效果无效的青春期女性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尤其是存在梗阻性生殖器官畸形的患者,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对生育力的保护。

  

陈旖珊.png

陈旖珊医生

   

来自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陈旖珊医生在论坛中就HIFU技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后生殖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为我们带来了腺肌症治疗方案的新选择。育龄期女性的子宫腺肌病与生育问题是长期讨论的热点,HIFU技术在子宫腺肌病中的应用仍处于成熟前的探索阶段。陈医生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文献进行分析后发现HIFU治疗腺肌病的患者,妊娠成功率超过50%,活产率约35%,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对于HIFU治疗后并发症主要是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妊娠期相关高血压疾病等。另外,由于高能量的控制目前仍不成熟,存在子宫内膜损伤、子宫浆肌层损伤的潜在风险,造成胚胎植入、不良孕产史、宫腔粘连、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HIFU技术对腺肌病的治疗仍有较多未知可深入探索,作为妇科医生可以增加一种治疗方案的选择。

  

张宗峰.png

张宗峰教授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张宗峰教授在本次会议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机制研究进展》为题,阐述了干扰素、白介素-1、白介素-6 、白介素-10、白介素-4等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局部病变环境的变化,以及这些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过程中的作用。另外在细胞水平,向大家介绍了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在内异症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提示内异症免疫机制的研究应该考虑时间和空间因素以及不同亚型内异症在疾病发生发展阶段存在区别。

  


刘惜时.png

刘惜时教授

 

论坛主席,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刘惜时教授以《GnRh-a序贯地诺孕素在胸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作用探讨》为题,全面介绍了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重点阐述激素治疗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分享文献分析GnRh-a序贯地诺孕素在胸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治疗疗效以及用药后的复发率,在会议中详细分享了5例病人GnRh-a和地诺孕素用药治疗前后的情况,探讨了GnRh-a序贯地诺孕素在胸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作用。

  

王国云.png

王国云教授

  

来自山东省立医院的王国云教授以《膀胱内异症的诊治进展》为题,从发病机制、分类、膀胱镜下分型、临床表现、治疗等多方面进行讲解,并结合文献和实际病例进行分析,通过术中照片和手术录像详细讲解了膀胱镜下膀胱内异症的分型、MRI术前分析膀胱内异症及膀胱内异症的手术治疗方法。

 


丁鼎.png

丁鼎教授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丁鼎教授以《地诺孕素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观察》为题,阐述了子宫腺肌症病理生理机制、MRI分型,临床特征、疼痛机制等,提出了地诺孕素通过中枢和外周多重机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使雌激素水平控制在最佳治疗窗以及地诺孕素可缓解子宫腺肌症疼痛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绝经前女性长期使用地诺孕素,是长期管理的理想之选。

 


卢媛.png

卢媛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卢媛教授为我们带来题为《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进展》的讲座。卢教授从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分型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引入讲座的主题,指出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诊断手段包括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肠镜检查,其中经阴道超声是目前肠道内异症主要的辅助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但存在成像范围局限、无法确定病灶浸润深度以及无法帮助确认手术切除范围等局限。手术是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治疗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Shaving削除或表面切除、Disc Excision盘状切除和修补以及Segmental Resection节段性切除和吻合等,明确肠道内异症的手术适应症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重点,对降低术后复发率以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聂姬婵.png

聂姬婵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聂姬婵教授为我们带来题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病纤维化进程中PGE2信号通路变化》的讲座。聂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聚焦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病纤维化进程中的机制探索,以PGE2信号通路促进内异症及腺肌病的纤维化为基础,研究了病灶纤维化过程中PGE2信号通路的变化。聂教授团队发现,正常内膜组织、卵巢内膜样囊肿、子宫腺肌病以及深部内异症的纤维化程度依次逐渐加深,并且在内异症及腺肌病病灶中,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增加,PGE2合成酶及作用受体表达均下调,PGE2的信号通路表达下调与纤维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这项研究为临床上抑制雌激素水平的药物对一些内异症及腺肌病病人治疗效果不佳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并提出抗纤维化治疗可能成为内异症及腺肌病新的药物治疗靶点。聂教授团队的研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龙琦琦.png

龙琦琦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龙琦琦副主任医师为我们带来题为《子宫腺肌病保守手术》的讲座。龙医生指出目前临床上关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包括保守手术、半根治手术和根治手术等。保守手术常见的术式有子宫壁楔形切除、楔形子宫肌层切除、子宫壁横H形切口法以及三瓣法、两瓣法和不对称切割法等相对根治的腺肌病病灶切除手术。具体的手术方式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生育要求和症状等进行个体化选择。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灶部位、数量、大小和周围脏器累及等以及与患者充分沟通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龙医生还着重强调了术中切净病灶与牢固肌层之间的平衡问题,这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本次论坛还特别设置了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就内异症和腺肌病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16.png


撰文:严丁旻,易云华,盛江鑫,燕晗,李利芳   

审稿:龙琦琦


声明:本文由组委会供稿,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