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编号:CN-125437 过期日期:2024年2月27日
对于痛经,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听到过这样的话:“多喝点热水就好了”,“等生完孩子就不痛了”.......然而真是这样吗?
她23岁,却已被痛经折磨了8年;结婚2年,却未孕;近1年来,痛经更是“变本加厉”,且出现了深部性交痛及肛门坠痛。
她到底怎么啦?该何去何从?手术+药物(GnRH-a)+自然试孕+生育后长期管理?下面跟着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朱学喆医生一起来看看这期病例!
右侧卵巢内异症囊肿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
继发性不孕症
治疗及转归
手术方式:腹腔镜下右侧卵巢内异症囊肿剥除术+双侧骶韧带/阴道直肠隔/双侧盆壁后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Butterfly法)+直肠表面内异症病灶切除术+盆腔粘连分解术+宫腔镜检查+输卵管通液检查术。
(右侧卵巢)内异症囊肿
(双侧盆壁后腹膜、双侧骶韧带)子宫内膜异位病灶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IV期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双侧盆壁后腹膜、双侧骶韧带)
继发性不孕症
4、术后长期管理
青少年内异症诊断延迟率高,前期常常得不到规范诊疗,导致疾病进展。对于有痛经和(或)不规则腹痛、内异症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应尽早行超声等相关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第三版)指出,临床诊断内异症后,即可开始药物治疗。疼痛的控制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选择应考虑青少年的发育特点。对于年龄≤16岁的青少年内异症患者,选用连续或周期性复方口服避孕药(COC)作为一线方案,>16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GnRH-a[1]。
生育管理
对于近期计划生育的内异症患者,如果合并不孕,应积极行腹腔镜检查和手术治疗。术前应进行全面的不孕症相关检查和生育力评估,评价卵巢储备功能,包括性激素六项、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等,明确或排除其他不孕因素。
卵巢储备功能良好,可先行手术治疗,术后再次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卵巢储备功能不良(AFC<5个、AMH<0.5~1 ng/ml、或月经第2~4天卵泡刺激素>10 U/L),建议考虑体外受精(IVF),积攒胚胎,保存生育力。
手术治疗时应评估ASRM分期及EFI评分,根据评分及是否伴有高危因素,进行生育管理与指导。对于EFI评分≥5分的年轻患者,术后可自然试孕半年,也可直接进行辅助生殖治疗;若半年后未妊娠或发现内异症复发,则应积极行IVF-ET。对于EFI评分≤4分者,建议直接行IVF-ET。
复发性卵巢内异症囊肿合并不孕者,不主张反复手术,建议直接行IVF-ET。腹腔镜手术后半年内或术后药物治疗停药半年内,是患者的最佳妊娠时间,应对患者给予充分的妊娠指导[2]。早前研究表明,IVF-ET前应用3~6个月GnRH-a预处理进一步清除病灶,改善盆腔环境,预防复发,也可改善内异症相关不孕患者的生育结局[3]。
生育力保护
内异症本身及手术,都可能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卵巢内异症囊肿对卵巢储备功能损伤较大。由于囊壁粘连、层次不清,剥除囊肿时容易损伤卵巢皮质,可能造成卵泡丢失。因此,手术时应尽量完整钝性剥离囊肿,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
手术切口避开卵巢门以免损伤卵巢血供,通过压迫或缝合的方法代替电凝止血,避免长时间大面积电凝卵巢床造成卵巢功能损伤。尽量采用无损伤可吸收缝线缝合止血,从卵巢剥离面连续缝合,缝线尽量不穿透卵巢表面,减轻缝线外露引起的粘连。术中大量生理盐水清洗盆腹腔以改善微环境。
另外,内异症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GnRH-a可下调垂体功能,造成暂时性药物去势及体内低雌激素状态,并抑制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活性。术后结合GnRH-a治疗可以清除残留或微小的内异症病灶,改善盆腔内微环境,从而提高受孕率[4]。同时,术后给予正确积极的妊娠指导方案,或采用IVF等辅助生殖技术。
生育后管理
理论上讲,妊娠和哺乳是对内异症最好的治疗。由于妊娠期的高孕激素状态和产后哺乳期的低雌激素状态,内异症病灶可以在产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患者症状不明显,加上产后生活关注点转移,患者容易忽视对内异症的监测和管理。因此,患者完成生育后,建议尽早进行药物长期管理,预防复发。
青少年痛经患者,需警惕内异症,早期临床诊断,尽早开启经验性药物治疗,包括COC、GnRH-a,控制疼痛和疾病进展,并建议长期随访。
在选择内异症治疗方式时,应从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卵巢储备功能、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出发,充分考量,制定个体化治疗方式。
对于育龄期患者,在选择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衡量手术的利弊,选择最恰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降低手术对卵巢功能的损伤,重视生育管理、生育力保护和生育后管理,从而促进生育,降低复发。
内异症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药物序贯手术加药物维持治疗是内异症患者的标准治疗模式。
审核专家简介
李怡林教授
病例提供医生简介
朱学喆医生
1.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第三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1, 56(12): 13.
2. 邓凯贤, 王刚, 陈捷, 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腔镜诊治术后长期管理专家建议[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2,(7): 3-6.
3. 黄薇, 冷金花, 裴天骄, 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育力保护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2, 57(10): 733-739. D0l: 10.3760ema.j.en112141-20220427-00329.
4. 李淑红, 孙恒子, 庄慧宇, 等.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行宫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后自然妊娠情况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 36(12): 1188-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