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8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妇科肿瘤规范化和精准治疗全国巡讲-郑州站”在河南郑州中州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河南省肿瘤医院承办。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方式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妇产科专家和同道齐聚云端,共襄盛会。会议共分为2个模块,上午为专家授课,下午为病例讨论。

 

本次会议由程淑霞教授主持开幕式。首先大会主席北京协和医院张福泉教授、北京妇产医院朱丽红教授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致辞,河南省肿瘤医院王莉教授在线下致辞并给予授课。

    图片1.png

北京协和医院 张福泉教授致开幕词

 

图片2.png

北京妇产医院朱丽红教授简要介绍妇瘤小组工作


图片3.png

河南省肿瘤医院王莉主任预祝大会圆满举行


图片4.png

开篇是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王建六教授带来的《复发性宫颈癌的盆腔廓清术》。主要介绍了盆腔廓清术的应用范围、适应症、手术类型、切除范围、围手术期并发症处理等。同时分享了在临床中应用盆腔廓清术的病例。

 

图片5.png

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的曲金荣教授以《宫颈癌相关问题的MRI诊断思路》为题,系统介绍了MRI的扫描方式、宫颈的相关解剖。并对MRI在宫颈癌分期中的地位和价值,放化疗中的各序列在疗效评价及宫颈癌患者随访中的应用加以阐述。

 

图片6.png

来自吉林省肿瘤医院的孙宝胜教授以《MRI引导的宫颈癌近距离后装治疗》为题,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MRI引导宫颈癌近距离后装的治疗流程。通过最新数据指出MRI引导对于宫旁受侵的患者,靶区勾画更为精确,更有利于正常组织的保护。同时也提出其缺点包括定位时间长,价格昂贵等。

 

图片7.png

北京妇产医院朱丽红教授以《多模态影像组学在宫颈癌放化疗中的应用》为题,通过大宗文献资料,指出影像学作为个体化精准医疗技术,以定量方式辅助临床医生在治疗前评估,患者治疗反应和复发风险,区分潜在的不良预后群体,调整相应的治疗计划,改善生存预测治疗,为精准放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临床研究方向。

 

图片8.png

河南省肿瘤医院的晁宏图教授分享了《白蛋白结合在妇瘤可领域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白蛋白紫杉醇的作用机制,以及高效及毒性低的优势,然后结合大型的临床研究阐述了白蛋白紫杉醇在卵巢癌一线治疗、铂敏感复发、铂耐药复发等方面的应用。

 

图片9.png

《宫颈癌的插植治疗》是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曹新平教授带来的题目分享。通过宫颈癌插植治疗,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介绍了宫颈癌的插植治疗的优势、靶区勾画、注意事项以及模具的应用,同时进行精彩的病例分享。

 

图片10.png

邹丽娟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失败模式的思考》。她提出了根治性放疗后失败主要分为3种,包括:盆腔复发,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通过体外调强放疗技术和图像引导的近距离放疗使局部控制率得以提高,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是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失败的最多的淋巴结转移部位,而选择性延伸野放疗依旧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在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行辅助治疗降低远处转移仍然需要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图片11.png

河南省肿瘤医院的王莉教授阐述了《IIICr期宫颈癌的治疗选择》。2018年FIGO分期将淋巴结的情况纳入宫颈癌分期中。IIIC期病人异质性大,影响预后因素多,局部肿块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不同等,预后都会不同。而针对IIIC期宫颈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应停止切除子宫,给予术后放射治疗。对于肿大的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肿大淋巴结后及时放疗,病人可能获益更多。

 

图片12.png

北京弘和妇产医院的陈春玲教授带来了妇科肿瘤术后淋巴水肿与淋巴囊肿的预防与药物治疗的题目分享。淋巴水肿是一个淋巴循环障碍引起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滞留造成的组织的水肿慢性炎症和纤维纤维化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病人会发生浅筋膜和深筋膜的变化,肌筋膜甚至骨膜都可以出现水肿。对高危患者做到早预防早诊治,在手术方面可以改良手术方式,另外可以通过物理康复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图片13.png

来自河南省肿瘤医院成慧君教授为大家进行了《宫颈癌免疫治疗新进展-PD1/CTLA4双抗重新定义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的精彩报告。通过对宫颈癌治疗现状及对CheckMate-358临床试验的阐述,指出双免疫治疗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详细介绍了双抗药物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AK104)的药物作用机理、临床前研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随着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晚期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有望得到改善。

 

12月18日下午由来自我国妇产科领域4个优秀团队进行了精彩的病例分享。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个领域的专家包括:王建六、王莉、陈红敏、张福泉、黄曼妮、杨飞月、马艳英、王昭琦、李艳梅、王铁军、成慧君、徐晓婷、程淑霞、李文亮、孙宝胜、朱丽红、张鹏等从手术、放疗、病理、影像、核医学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病例一——宫颈癌盆腔廓清术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图片22.png

 

病病例二——宫颈癌IIICr期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27.png

通过该病例,我们学习到在宫颈癌的治疗过程中当遇到 “三个不”情况时的处理策略,即:1、当体格检查、病理结果与影像学检查不符时,应加强学科间沟通,反复活检。2、当CT、MRI与PET-CT对肿大淋巴结的判断不一致时,应当正视影像学技术限制。3、当影像学诊断为IIIc1r的患者,所制定的治疗方案与指南不符时,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个体化治疗。另外,通过多种不同的影像学联合检查及多学科讨论,有助于我们更精准的选择患者的治疗方案。

 

病例三——宫颈癌骨转移1

图片18.png

图片19.png

28.png


宫颈癌骨转移发生率相对较低,对于经过根治性放化疗后宫颈原发病灶完全缓解,但骨转移病灶持续进展的情况,需进一步行多部位的影像学检查及骨活检等方式排除并发其他骨原发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如明确为骨转移,对于承重骨,需骨科手术干预;对于非承重骨,多以改善症状为主,如采用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等药物,减少骨破坏,降低骨转移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骨痛较为明显得部位可考虑增加骨痛部位局部放疗,缓解疼痛症状,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病例四——宫颈癌骨转移2

图片20.png

图片23.png

图片21.png

图片25.png

对于鳞癌骨转移的病理诊断,因鳞癌在病理上无针对其来源的特异性抗体,在原发肿瘤判断方面,需结合影像学及病史多方面来进行考虑。在骨转移的手术治疗方面,主要目的是缓解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对于脊柱转移病灶避免高位截瘫。另外,对于恶性肿瘤的病人,通过手术、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等全程的管理,通过多学科会诊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缓解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