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云清,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喜逢八方嘉宾。2022年9月16日至18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国家卫健委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国际宫腔镜培训中心亚洲分中心、北京市宫腔镜诊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30届北京·国际宫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隆重召开。
三十年风雨兼程,砥砺奋进,携手向未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在夏恩兰教授的引领之下,致力于宫腔镜、腹腔镜诊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已走过30载。本届会议采用专题讲座、病例讨论、视频展播、专家点评等多种形式,聚焦妇科微创技术领域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邀请国内外著名妇产科专家讲学,分享领域的最新进展,同时回顾了中国宫腔镜诊治技术30年的发展历程及成就。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媒体支持,为大家带来会议全程报道。
开幕式
9月17日上午,科技会堂,高朋满座,大会正式开幕。大会开幕式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黄晓武教授主持。通过现场大屏幕播放的视频短片,黄晓武教授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北京国际宫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学术研讨会30年来的发展历程。
之后,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夏恩兰教授热烈欢迎参会的专家和医生,并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依次介绍了参加大会开幕式的各位专家,亲临现场的有郎景和院士、宋磊教授、刘云军院长、凌斌教授、朱兰教授、TC Li教授、李奇龙教授、潘凌亚教授、冯力民教授、米鑫教授、薛翔教授、熊光武教授、李斌教授、刘崇东教授等专家。感谢大家多年来对会议的大力支持,期待我国妇科腔镜及微创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刘云军院长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大会的众多专家和医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多年来,夏恩兰教授及团队对我国妇科腔镜及微创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北京·国际宫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学术研讨会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交流、切磋妇产科学微创诊疗新方法的平台,也为我国年轻医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感谢国内外专家和医生对会议的支持,希望大家学有所获!
APAGE主席、台湾台北大学长庚纪念医院李奇龙教授在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夏恩兰教授等国内众多专家在推广宫腹腔镜技术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敬意。多年来,妇科内镜和微创技术在国内蓬勃发展,引领风骚,在国际舞台上也展示了许多对手术方式的创新,受到学术界的赞赏。感谢夏恩兰教授及其团队对会议成功举办付出的巨大努力,期待疫情早日控制,大家线下相聚!
大会名誉主席、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在开幕致辞中讲出了他的三句心里话。第一句,热烈祝贺第30届北京国际宫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及30年来取得的不凡成绩;第二句,希望大家学习夏恩兰教授始终孜孜不倦、勤勤恳恳的工作精神;第三句,认真学习妇科腔镜及微创技术,使内镜技术成为妇产科医生的必备技能,继续推动我国妇科微创技术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TC Li教授在远程致辞中首先祝贺第30届北京国际宫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夏恩兰教授团队对中国妇科腔镜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每年举办学术会议特别不容易,但每年的会议都能够挖掘出一些新的东西,每一位讲者也会带来一些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也希望会议能够更持久地发展下去!
来自澳大利亚的Felix Wong教授在远程致辞中表示,30年来每年举办这样的大型会议非常不容易,夏恩兰教授及其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也一直致力于妇科腔镜技术的推广,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希望国内的年轻医生积极学习新技术,同时不迷信国外的模式,有创新的思维,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主题演讲
郎景和院士:医学与文学
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院士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大家畅谈了医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涉及医学中的文学、文学中的医学,医学的叙事、叙事的医学,医生与专家、作家与医生,医生是文学的读者、医生是文学的作者。医学跟文学、美学是密切相关的,甚至是同源的。作为一名医生,不可摒弃“美”,也离不开“文”。郎景和院士认为,医生要善于讲故事,讲好故事,好好讲故事。希望广大医生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能成为一位有文学内涵的文学家,将医学与文学相结合,感受医学之美、文学之儒雅。
李奇龙教授:在辅助生殖之前应进行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台湾台北大学长庚纪念医院李奇龙教授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和手术视频演示讲到,子宫内膜异位症明显影响女性的生育力,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endometriosis,DE)的影响更大。当DE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时,腹腔镜仍然是“金标准”。如果可能,应在辅助生殖治疗(ART)前进行DE治疗。对于自然受孕和ART女性,无论DE是完全切除还是不完全切除,均可提高妊娠率。目前专家达成的共识是,一站式手术是DE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
宋磊教授:悬吊免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宋磊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悬吊免气腹腹腔镜手术的起源及改良,并与传统腹腔镜手术进行了对比。悬吊法在麻醉管理及气体损伤等方面更加安全,有效避免了进腹时盲视操作的风险,满足了手术安全要求,且更容易做到微创无瘤原则,手术操作简单易学。悬吊法可以实现无能量器械手术,对于基层医院,在没有昂贵器械的情况下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中国宫腔镜30年访谈
今年恰逢北京国际宫腹腔镜及微创手术学术研讨会举办三十周年,大会特别设立了中国宫腔镜30年访谈。本次访谈由黄晓武教授主持,现场参加访谈的专家有夏恩兰教授、宋磊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力民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薛翔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徐大宝教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孟跃进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王素敏教授则通过线上参加。
访谈从1990年夏恩兰教授在我国首次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开始,宋磊教授谈到了自己对我国宫腹腔镜和妇科微创技术发展的看法,对夏恩兰教授饱满的学习和进取热情表示钦佩。隋龙教授表示,我国宫腹腔镜和妇科微创技术30年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离不开德高望重的夏恩兰教授的言传身教,离不开致力于这一事业的众多同行的付出和努力。
之后,多位专家从各自师从夏恩兰教授学习宫腔镜技术的经历出发,谈到了夏恩兰教授对其个人成长的指导和引领,表示不忘师恩,将以导师为榜样,帮助更多的年轻医生成长,为我国宫腹腔镜和妇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术讲座
子宫罕见畸形
朱兰教授:Accessory Cavitated Uterine Mass (ACUM)的诊治和鉴别
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从一例经期腹痛患者的诊疗经过开始,系统讲解了ACUM的诊治和鉴别要点。ACUM是一种梗阻性生殖道畸形,位于圆韧带起点下部的空腔肿物,内覆子宫内膜,宫腔形态、输卵管和卵巢通常正常,主要表现为痛经并渐进加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手术完整切除病灶。
夏恩兰教授:囊性子宫腺肌病与ACUM畸形
近年来,囊性子宫腺肌病发病呈现不断增加和年轻化的趋势,而ACUM是一种少见的子宫畸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夏恩兰教授结合文献报道和本院诊治的病例,为大家讲解了囊性子宫腺肌病与ACUM畸形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ACUM应及早诊断,并与囊性腺肌瘤、不交通残角子宫、子宫肌瘤退行性变相鉴别,采用手术切除治疗,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
Stephan Gordts教授: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管理
比利时鲁汶大学LIFE医学中心Stephan Gordts教授结合最新文献,对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管理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应提高医生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定期随访重度痛经患者,充分认识到青少年患病的风险可能最高,预防早期阴道感染及预防慢性子宫内膜炎,建议早期诊断和治疗,采用持续口服避孕药和抗氧化剂等治疗,不建议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
妇科肿瘤
刘开江教授:腹腔镜下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优势及规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刘开江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讲到,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患者的全面分期及再分期手术中具有优势,特别推荐再分期手术,初次分期需要符合肿瘤完全切除的无瘤原则。采用倒位切除大网膜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较正位切除更完整更简单,也更容易避免并发症。
姚书忠教授:腹腔镜整块切除直肠及部分阴道治疗阴道直肠隔复发性卵巢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书忠教授分享了一例阴道直肠隔复发性卵巢癌的病例,并通过手术视频演示了手术步骤、分享了手术技巧。根据NCCN指南,他提出对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且满足孤立性病灶,医生评估再次手术能够达到R0的情况下可以行二次减瘤术,化疗方案选择卡铂+多西他赛,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郝增平教授:卵巢小细胞癌——病例分享及文献复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郝增平教授从一例年轻患者的诊疗经过讲起,之后结合现有文献,系统讲解了卵巢小细胞癌的分类、临床特点、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等内容。肺小细胞癌卵巢转移临床罕见,超过一半的病例先发现肺癌,一旦确诊,首先予以化疗;以卵巢转移为首发症状、切除全子宫双附件的患者,术后也应辅助化疗。
向阳教授:滋养细胞肿瘤的手术治疗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包括良性葡萄胎和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D),手术在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治疗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从良性葡萄胎的手术治疗、GTN的诊断性手术、GTN的初始手术治疗、GTN的挽救性手术和紧急并发症治疗、PSTT和ETT的手术治疗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郭红燕教授:卵巢癌化疗耐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化疗耐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红燕教授结合最新数据,介绍了卵巢癌化疗耐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概述了基于人工智能及多来源基因数据库的卵巢癌耐药预测模型的建立,并分享了其医院妇科开展多学科分子肿瘤精准诊治的经验。
熊光武教授:早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广,时间长,暴露难,麻醉风险高,手术并发症多且严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熊光武教授为大家讲解了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术前评估、手术策略及术后处理等要点,认为腹腔镜手术可替代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开腹分期手术,强调诊断准确,决策得当,一次成功的手术中决策占75%,技巧占25%。
刘崇东教授:年轻早期低级别子宫内膜癌卵巢保留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标准术式是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双侧卵巢切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刘崇东教授讲到,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有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早期年轻患者希望保留卵巢。我国专家共识对这类患者保留卵巢给出了明确的指征,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和术中评估,重视术后定期随访和终生随访。
王建六教授: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安全吗?
对于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是否安全的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从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历史开始,分别从早期与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其医院的研究成果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目前宫颈癌腹腔镜手术还没有定论,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安全仍是个问题,建议大家重视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的安全问题。
余进进教授: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年版)解读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余进进教授在讲座中对2022年版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更新作了深度解读,并结合真实病例和手术视频,分析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新版指南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更新,包括细化了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流程,增加了子宫腺肉瘤的诊疗推荐,修订了子宫内膜样癌的一些处理细节,增加了一些免疫靶向治疗推荐。
施如霞教授:局部晚期宫颈癌宫旁组织的处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施如霞教授首先介绍了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发病特点,之后结合病例分享和手术视频演示,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保留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NSRH)的关键步骤即宫旁组织的处理作了详细阐述,依次解析了背侧和腹侧宫旁组织的切除,以及阴道处理等的关键手术步骤。
妇科肿瘤新进展
陈春林教授: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发现了什么?
中国宫颈癌患者中,70%的宫颈癌患者是因“症状就诊”后确诊宫颈癌,仅30%的患者是通过HPV和/或TCT筛查发现宫颈癌,表明我国仍面临巨大的宫颈癌筛查挑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陈春林教授针对 FIGO分期不规范分析以及宫颈癌的初始治疗方式做了详尽阐述。
潘凌亚教授:基因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临床中的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潘凌亚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全外显子测序适用于深度挖掘和科研探索,多基因Panel测序在临床中主要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中可根据癌症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靶向、免疫治疗),并可根据检测结果指导妇科肿瘤精准治疗,从而带来临床获益。
凌斌教授:临床医学之美学观
中日友好医院凌斌教授从健康标准、医学人文等角度,重新探讨了医学科学和人文的交叉属性,并从哲学方法论高度上,回顾医学模式发展,强调美学和医学的关系。医学应当传递情感,同时坚持追求医学艺术上的真善美是至上的信仰。临床技艺是用心弦演绎的生命史诗,是用心描摹的生命彩绘。
TC Li教授:如何在外科杂志上发表SCI论文?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TC Li教授基于自身在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其作为审稿人和《EBMO》杂志栏目编辑的一些经验,与大家详尽地分享了SCI论文的采集、书写、以及投稿和发表论文的注意事项等,其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今后临床工作者书写和发表SCI论文起到了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子宫畸形
林保良教授:子宫畸形的宫腔镜治疗
日本川崎市立川崎医院林保良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相关手术数据对宫腔镜治疗子宫畸形进行了详细阐述。宫腔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诊断和治疗子宫异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RI和3D超声是鉴别诊断异常的有效方法;切除宫颈和子宫纵膈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生育结局。
Luis Alonso Pacheco教授:先天畸形&宫腔镜
女性生殖道先天性畸形一直吸引着妇科医生的关注,识别不同的畸形并对以适当的方式诊治,使患者得到正常的宫腔或切除阴道纵隔是一项挑战。西班牙马拉加Quironsalud医院Luis Alonso Pacheco教授借助关于女性生殖道先天性畸形的诊治经验,从胚胎学到子宫畸形分类,再到宫腔镜手术的操作等方面对宫腔镜在女性先天性畸形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概述。
冯力民教授:阴道内镜技术中国专家推荐意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力民教授指出,应用阴道内镜手术进行宫腔镜检查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并不增加手术费用,适用人群广泛,尤其适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查。希望通过实践指南专家推荐的颁布,系统、规范的阴道内镜培训,能够推进此项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促进门诊宫腔镜的发展。
生殖医学
邓成艳教授:囗服药物 诱导排卵
北京协和医院邓成艳教授为大家讲授了排卵障碍的分类,基础性激素异常的预处理,常用口服促排卵药物的机理、适用人群、如何选择促排卵药物、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细节问题以及促排卵后的黄体支持。其风趣幽默、生动易懂的授课,加深了广大临床医生对于口服促排药物使用的认识与了解。
马彩虹教授:薄型子宫内膜新进展:从基础到临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彩虹教授讲述到,薄型子宫内膜多导致临床妊娠率低、活产率下降可能;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风险增加;单细胞组学时代为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G-CSF、PRP宫腔灌注、干细胞等多种治疗方法可能带来获益,但仍需进一步探索。
冷金花教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第三版)
北京协和医院冷金花教授主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指南(第三版)更新的基本内容给予解读,包括加强临床诊断、尽早开启经验性药物治疗;临床问题为导向,分年龄阶段、综合治疗;细化合并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关注恶变;强调长期管理,开展患者教育;治疗管控前移、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预防观念。
关菁教授:如何评价输卵管手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菁教授讲到,对于输卵管手术损伤严重(包括严重粘连者),应建议其尽快IVF处理。通过严格精准术前评估选出适合手术者至关重要;输卵管手术应严格遵循显微外科准则,最大限度降低术后粘连;经过严格培训并充分认识输卵管及手术特殊性的团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陈辉教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宫腔积液的原因及处理
宫腔积液分为生理性宫腔积液和病理性宫腔积液,生理性宫腔积液治疗方法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和抽吸治疗。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陈辉教授通过多个临床病例分享,对病理性宫腔积液形成原因,包括输卵管病变、宫腔感染、子宫病变、宫颈病变的处理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
袁瑞教授:宫腔镜下刨削系统终止早孕的应用价值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袁瑞教授介绍到,清晰的手术视野是宫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宫角、宫颈、疤痕憩室等特殊部位妊娠,宫腔镜下刨削系统终止早孕可减少漏吸、人流不全的发生率;宫腔镜下刨削系统终止早孕,是理想的直视人流产品,能有效预防宫腔粘连发生,保护远期生育力,尤其适合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
应小燕教授:腹腔镜下原始卵泡激活技术(IVA)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应小燕教授表示,原始卵泡体外激活技术(IVA)是指通过应用激活剂体外短暂处理卵巢组织,能够将静息的原始卵泡重新唤醒。IVA给卵巢功能衰退病人带来福音;第二代IVA使得腹腔镜下一次原始卵泡体外激活技术成为可能;腹腔镜下一次原始卵巢体外激活技术简单易行,但成功率有进一步待提高。
宫颈阴道病变、盆底手术
李斌教授:SUI术后并发症及管理体会
中国成年女性SUI患病率为18.9%,50~59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2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李斌教授在重点介绍了压力性尿失禁(SUI)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后,借助临床典型案例与大家分享了其团队SUI手术并发症的管理体会,对临床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赵昀教授:子宫颈腺性病变诊治中的相关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昀教授结合多个典型病例从其病史、诊治经过、病情变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供了各个阶段的阴道镜图片及病理图片讲解了宫颈腺性病变的诊治要点及其与鳞状上皮病变图像的鉴别要点,强调在宫颈病变诊治中一定要注意在鳞状上皮病变中是否合并腺性病变,保守管理的患者一定要做颈管搔刮,避免漏诊。
隋龙教授: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指出,外阴病变患者检查时,需先确定病变程度,选取外阴最重病变部位直接活检,排除隐匿性浸润癌,并于阴道镜引导下激光处理,达到组织气化深度。目前国内外对于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处理方案繁多,激光治疗VIN的治愈率也略高于文献,但临床中仍需定期随访,有条件者注射治疗性疫苗。
林忠教授:辅助生殖患者宫颈癌前病变诊治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林忠教授阐释到,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与HPV病毒感染相关,HPV病毒感染也会影响到生育,甚至引起胚胎细胞早期凋亡,因此临床上需重视辅助生殖患者宫颈癌筛查。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宫颈病变患者,应施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并积极预防宫颈机能不全带来的不良妊娠结局。
李佩玲教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佩玲教授结合手术视频分享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过度活动及ISD引起的,诊断应当明确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以便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尽管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目前多数采用微创的手术方法。总之,尿失禁不是“老年病”,不是“害羞病”,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
王沂峰教授:妇科盆底手术的创新与应用——珠江经验分享
传统的阴道封闭术存在创伤大、易损伤膀胱和直肠等器官的缺点,而且远期治疗效果较差。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王沂峰教授首先分享了改良的阴道封闭术-会阴半封闭术珠江术式的操作要点、疗效优势及经验体会。另外,子宫(阴道)耻骨梳悬吊术珠江术式简单易行、创伤小、效果好、费用低,特别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刘萍教授:腹腔镜下前中路脱垂双侧腹壁悬吊术
中盆缺陷是盆腔脏器脱垂的常见类型,腹壁悬吊术是针对中骨盆缺陷的一种古老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萍教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该术式的发展历程,同时利用大量图片、视频生动的为大家展示了腹腔镜下双侧腹壁悬吊术的操作过程、要点及注意事项和适应证,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认识。
刘效群教授:经阴道注水腹腔镜在辅助生殖技术前的评估价值
河北生殖妇产医院刘效群教授指出,THL诊断输卵管远端梗阻、盆腔粘连、EMs等优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与LAP诊断符合率高,无假阳性结果,诊断微小病变优于LAP;THL染色通液可作为评价输卵管通畅性、蠕动功能及病变金标准;THL是评估生育力、明确受孕方式(NC/ART)一步到位的微无创门诊一日手术。
主持风采
精彩花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