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9日,由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安徽省医师协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医师分会主办,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CSCCP全国阴道镜与宫颈疾病规范化系列培训班(合肥站)暨安徽省医师协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及安医大一附院宫颈疾病及阴道镜技术规范化培训班”圆满落幕。妇产科在线作为会议媒体支持,为您带来精彩会议报道。

1.jp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光动力疗法专项技术教学培训基地

揭牌仪式


IMG_6282.JPG

安徽省医师协会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家德教授,中国优生科学协会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学分会(CSCCP)副主任委员、国际宫颈病理阴道镜联盟(IFCPC)理事、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为基地揭牌。


IMG_6501.JP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炎教授主持揭牌仪式。

 

陈炎教授介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在周家德教授的带领下奋勇争先,力争上游,积极参与国家宫颈癌防治能力提升项目,并与隋龙教授牵头的沪江浙皖四地专家联合成立“长三角宫颈癌及下生殖道感染防治联盟”,为团队建设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19年,安徽省医师学会阴道镜宫颈病理分会(AHSCCP)成立,成功举办首届阴道镜培训班,并在此后连续开展,受到大家欢迎。中心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率先开展光动力诊疗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果,经过全国评选获颁“光动力疗法专项技术教学培训基地”,开启中心工作的新篇章。


IMG_6363.JPG

周家德教授表示,获颁“光动力疗法专项技术教学培训基地”是对中心工作的认可,同时也是一种鼓励。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疗法,在下生殖道诊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有大批妇产科医生对这一技术产生学习需求。此时,规范的操作、准确的指征将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来掌握和提高。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通过前期探索和建设,已经成为经过权威组织认证的培训基地,将为光动力疗法的推广普及提供良好助力和平台。


IMG_6303.JPG

隋龙教授讲到,过去十余年间,围绕宫颈癌三级预防产生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新药物和新理念,新事物的推广需要历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才能趋于成熟。光动力疗法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成果,许多医生尚不了解,需要经过培训来实现这一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规范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获颁“光动力疗法专项技术教学培训基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将是这一技术基于合肥、面向长三角、辐射更广大地区、进而造福更多妇女的窗口。


学术讲座


隋龙教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作用

IMG_6382.JPG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讲到,宫颈病变的治疗决策需要考量以下因素,病理级别、类型决定了术式的选择;年龄、生育要求、宫颈解剖影响手术的范围;病灶分布、是否妊娠、锥切的目的、医疗场所条件、医生经验、手术器械、患者意愿、文化水平、随访依从性等也会对医生的决策和诊疗的效果产生影响。而阴道镜检查能够观察和明确诊断,指导活检,给出针对性的后续处理意见。阴道镜的诊断是独立诊断,细胞学HSIL、HPV16,阴道镜诊断HSIL可快速治疗;细胞学-阴道镜-组织学不一致时,阴道镜起仲裁作用。所有CIN患者宫颈锥切前均应进行阴道镜评估,治疗后推荐使用更敏感的检查策略。

 

周家德教授:2019 ASCCP基于风险的宫颈癌筛查及癌前病变结果异常

IMG_6274.JP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家德教授指出,2019年ASCCP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和癌前病变的管理共识(以下简称为2019版指南),在既往指南的基础上再次更新,与之前版本的关键区别在于其基于风险值的量化和细化,加入“阈值”概念,同等风险、同等管理更加精细化。2019版指南使用基于HPV的检测作为风险评估的基础,对于阴道镜检查、治疗或监测的建议将基于患者发生CIN3+的风险,这一风险由当前的筛查结果和既往病史(包括未知病史)共同决定。所有初筛为HPV阳性者,无论HPV基因型如何,均建议用同一次实验室样本进行细胞学分流检测。

 

雷蕾教授: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治专家共识解读

IMG_6374.JPG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雷蕾教授介绍,外阴鳞状上皮内病变(VSIL)是指发生于女性外生殖器皮肤和黏膜,局限于鳞状上皮内,与HPV感染相关的临床和病理改变,分为VLSIL和VSIL。分化型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dVIN)的发病因素及生物学行为等与LSIL、HSIL不同,恶变潜能高,为单独一类。VSIL多为肉眼可识别的病变,但无法确定病变的性质,应直接活检或结合醋酸试验在阴道镜或一般放大镜指引下进行可疑部位的活检,以早期发现并明确病变性质、范围及深度等。VHSIL患者一生均有复发或恶变的风险,需要长期严密随访,以预防浸润癌的发生。

 

何玉教授:阴道上皮内瘤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IMG_6411.JPG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何玉教授介绍,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是局限于阴道上皮内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性改变,多为阴道浸润癌的癌前病变。年龄是VaIN发病的重要因素,绝经后女性VaIN发病风险增加。VaIN患者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少数表现为性交后阴道分泌物增多或出血,诊断需结合既往病史、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和阴道镜指导下的组织活检,推荐细胞学和(或)HPV-阴道镜-组织病理学的三阶梯筛查步骤。阴道LSIL患者可接受严密观察随访。阴道HSIL和与CIN或CC相关的VaIN,由于具有较高进展为浸润癌的风险及较高的复发率,推荐积极的医疗干预。

 

孟刚教授:密切临床病理联系,提高妇科疾病诊治水平——从司法鉴定的视角

IMG_6431.JPG

安徽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孟刚教授介绍,中国大陆涉及妇科诉讼案件以宫颈癌手术并发症和宫颈癌漏诊最多。孟刚教授结合几例真实案例,剖析了案件判决的依据,指出因误诊、漏诊、不遵从规范而导致治疗方案和效果受到不良影响,患者利益受损,是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国家医政医管局发布的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是相关领域医生的行为规范和鉴定标准,相关人员应认真学习并遵守。孟刚教授强调,TCT作为单一的细胞学检查还不足以评估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HPV检测是TCT的有效补充。宫颈癌的诊断应基于临床+病理,临床分期由两位副高以上职称的妇科医师决定。

 

马丽教授:艾拉光动力治疗在下生殖道病变应用的全病程管理

IMG_6451.JP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马丽教授介绍,光动力疗法已在全球广泛应用,多种适应证获得A级推荐。在妇科领域,光动力疗法可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宫颈、外阴及阴道鳞状上皮内病变、外阴硬化性苔藓和尖锐湿疣患者的治疗,末次治疗后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来院随访,如疗效欠佳还可追加治疗。马丽教授表示,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组织破坏性小、选择性高、美容效果好、适用性广、可重复治疗、操作简单,与现有传统治疗相比,在维持正常组织结构、保护生育功能及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优势,值得在妇科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王彦教授:阴道镜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IMG_6463.JP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彦教授指出,宫颈癌筛查策略和实践中,阴道镜检查居中轴地位,可以发现和定位下生殖道病变,指导活检,并制订管理策略;可以指导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可以参与治疗后的随访。规范、安全和准确的阴道镜检查,需要掌握阴道镜检查的适应证、操作流程、阴道镜检查术语、临床策略和相关的病理知识。阴道镜检查的质量控制包括报告书写的内容和形式、镜下取样的标本处理、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对组织学诊断HSIL的阳性预测值等,是实现阴道镜检查最大价值的保障。阴道镜应该是妇科医师,特别是妇科肿瘤医师、宫颈癌防治工作者的必备技术。


陈炎教授:从ASCCP指南变迁谈宫颈低级别病变的诊疗思路

IMG_6498.JPG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炎教授回顾了自2001版以来ASCCP指南关于LSIL随访策略的变化,指出2019年ASCCP指南提出了依据当前筛查结果和既往筛查史结合的个性化、基于风险的管理。对于之前筛查为轻微异常者(包括ASC-US、LSIL、HPV16或18阳性、HPV持续感染),建议1年内随访。之前筛查为ASC-H/HSIL,需重新评估复核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结果,根据修订后的诊断结果按ASCCP指南进行管理。2012版及2019版ASCCP指南均指出,LSIL持续超过两年,继续随访或者治疗都是可以接受的;2011年及2016年NHS指南指出,如果CIN1持续超过24个月,应该与患者讨论治疗问题。

 

陈炎教授:2019 ASCCP指南给宫颈高级别病变诊疗带来的新思考

IMG_6501.JPG

陈炎教授介绍,由于25岁以下人群HPV感染和CIN2的自然逆转率很高,肿瘤发病率明显低于25岁以上人群,故2019年ACCP指南推荐<25岁或≥25岁有生育愿望的女性,可采取观察方案,但适用于鳞柱交界完全可见、宫颈管取样无CIN2+或未定级的CIN。对于25岁及以上的非妊娠患者,当CIN3+即刻风险≥60%(如细胞学HSIL、HPV16+)时,优先推荐快速治疗。对于CIN3+当前风险在25%~60%之间的患者,可以先进行阴道镜检查或直接快速治疗。但是在选择快速治疗时,医患应充分沟通共同决策,特别是对于担心治疗会对今后妊娠结局有潜在影响的患者。


主持风采



现场花絮


2.jpg

3.jpg

IMG_6298.JPG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