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主办,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广东省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东莞市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产科重症学组及产科学组、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学系(妇产科学系)协办的“2021年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年会暨第八届珠江母胎医学高峰论坛、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母胎医学高峰论坛”在东莞圆满落幕。
本次会议自10月21日召开以来,得到了国内外众多母胎医学领域专家的大力支持与踊跃参与,线下线上气氛热烈。在今日的议程中,授课专家们纷纷就母胎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治经验与管理策略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加深了大家对母胎感染疾病管理与治疗的理解和认识,提升了全省母胎感染疾病的诊疗能力与救治水平。
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母胎感染疾病专业组成立大会
在专业的学术授课开始之前,大会举行了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母胎感染疾病专业组成立大会。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敦金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母胎感染疾病专业组组长、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樊尚荣教授分别发表致辞,并为学组成员颁发证书。
陈敦金教授致辞
樊尚荣教授致辞
合影
学术讲座
樊尚荣教授:根除梅毒母婴传播,挑战和解决方法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樊尚荣教授指出,首次产检时,应对所有孕妇选择梅毒血清学试验筛查梅毒。由于怀孕后仍存在感染机会,建议对梅毒高发地区孕妇或梅毒高危孕妇,在妊娠末3个月及临产前再次筛查。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临床可根据孕妇梅毒分期不同,采用合适的青霉素方案治疗,用法及用量与同期非妊娠梅毒患者相似,必要时可增加疗程。所有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在治疗前需同时检查(HIV)和其他性传播疾病(STD),其性伴侣也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对于血清阳性婴儿,于出生后第1个月及以后每2~3个月随诊检查一次,有条件者可检查FTA-ABS IgM,阳性者可诊断先天梅毒,结果阴性也不能排除梅毒感染。
潘兴飞教授:育龄期妊娠期慢乙肝患者的管理和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潘兴飞教授介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乙肝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联合免疫治疗并不能完全阻断HBV母婴传播,尽管新生儿出生后给予联合免疫可降低HBV母婴传播率,但一部分人群注射后仍不能产生抗体。妊娠期肝炎活动危害较大,应根据患者肝炎有无活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后,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适时抗病毒治疗可确保孕期顺利度过,降低肝衰竭发生率,减少HBV母婴传播风险。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危及胎儿,孕期需密切监测胆汁酸的变化。慢乙肝难于治愈,但可控制,建议产科、感染门诊定期随访,如孕期每个月复查肝功能,监测胆汁酸等。
夏俊霞教授:妊娠期肝脏疾病的产科处理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夏俊霞教授通过多个临床案例与大家分享到,重型肝炎主要由病毒性肝炎等原因导致的短期内肝细胞坏死或严重变性的肝衰竭,国内特指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病毒性肝炎(重肝)。作为产科医师,应掌握如何识别重型肝炎、学会判读检验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结合本院实际收治范围进行收治或及时转诊。一旦确诊合并重型肝炎,应在24~48小时内尽快终止妊娠,终止妊娠后直接转ICU或肝病科综合治疗。妊娠期肝脏疾病尤其孕28周后易发生重型肝炎,孕产妇及胎儿死亡率高,因此,需要产科和肝病科医师共同进行孕期和产时产后管理,降低不良围产结局,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李莉平教授:产科肺栓塞的防治
深圳市人民医院李莉平教授表示,产科肺栓塞(PE)主要是指妊娠期及产褥期发生的肺动脉血栓栓塞,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和慢性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两种类型。血液高凝、血流缓慢、内皮受损是孕产期PE的主要发病机制。对于急性肺栓塞发病急骤患者,除吸氧、止痛、纠正休克和心力衰竭以及舒张支气管等对症措施外,特异性方法包括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PE和深静脉血栓(DVT)关系密切,因此PE预防和静脉血栓塞栓塞症(VTE)预防基本相同,先对VTE进行风险评估,预防的措施有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对于评分≥2~4分的患者,应根据孕周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以预防血栓的形成。
李仲均教授:浅谈臀位外倒转术并发症
东莞市人民医院李仲均教授通过多个临床病例向大家分享了臀位外倒转术并发症的处理经验。《ACOG 2016 外倒转术指南》写到,因为外倒转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且成功实施外倒转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因此,对所有无外倒转术禁忌证、近足月的臀位患者,均应提供外倒转机会(询证医学A级证据)。对于外倒转术并发症的预防,临床建议必须在做好紧急剖宫产预案的前提下进行。术前行超声检查以确定胎位,排除影响阴道分娩的胎儿存在任何畸形,并充分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其手术存在的风险、获益以及可能使用的宫缩抑制剂和区域麻醉。术前和术后通过胎心监护或生物物理评分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及宫缩情况。
盛超教授:妊娠期急性创伤的诊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盛超教授讲到,妊娠期女性的血氧饱和度若低于95%,应动脉血气测量PaO2,维持在70 mmHg,以保证胎盘母体侧到胎儿侧的良好氧扩散梯度。如果没有充分的母体氧合,推荐给氧和早期气管插管,并同时置入鼻饲管或口饲管以使胃部减压、降低误吸风险。对于孕24周患者,建议持续胎心监护至少4小时评估胎儿情况,如发现胎盘早剥或胎儿窘迫,立即紧急剖宫产分娩行新生儿复苏。对于低血压患者,即使创伤超声评估法(FAST)检查及检查胸片检查结果均为阴性,也应高度怀疑腹膜后出血损伤,立即行骨盆片或MR、CT检查进一步确诊。最后,盛教授分享了孕妇创伤性休克的初步紧急管理流程图,给广大医务工作者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贺芳教授:剖宫产手术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贺芳教授介绍,手术技能是影响术后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包括子宫切口止血不彻底、对合不整齐、缝合过紧过密、暴力操作以及不注意无菌操作等。术前妊娠合并症处理、消毒皮肤、术中操作轻柔仔细可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剖宫产术后感染通常都是混合病原体感染,可预防,但需仔细评估并管理危险因素(患者、术者因素)。当有盆腔感染迹象时,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当子宫切口感染合并积液时,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子宫切口周边低或无回声区直径≥2 cm者,可采用穿刺治疗。最后,贺教授通过一例临床病例对剖宫产手术感染后的诊治策略给予了充分论述。
王晨虹教授:重视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王晨虹教授表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是一种较为少见但严重的疾病,因其发病急、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孕妇及胎儿危害极大,规范的诊治流程至关重要。对于轻症APIP孕妇,在可耐受的情况下根据病情酌情开放饮食,推荐流质、低脂饮食;中重度及重症APIP孕妇多数无法经口进食,推荐鼻空肠管为主的低脂肠内营养。总之,对于APIP患者,需根据不同孕周、不同病因、不同的病情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多学科联合治疗。最后,希望通过本次课题的分享能够规范和指导临床医师对APIP的诊治,并借此共识积累我国产科APIP诊治的临床数据,为今后APIP共识的更新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
主持风采
精彩花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