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风清气爽。在这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经过精心策划与积极筹备,我们迎来了2021北京妇科微创高峰论坛、第十六届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学术年会、京津冀妇科内镜协同发展促进会学术年会、第七届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区域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妇科微创理论与实践护理论坛的盛大开幕。

 

1.jpg

 

9月25日上午,大会隆重开幕,主会场大咖云集,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多位领导和专家受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同时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达了祝福,祝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大会开幕式之后是特邀报告环节,多位知名学者就悬吊免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与精准治疗等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媒体支持,为您带来会议精彩报道。

 

2.jpg

 

开幕致辞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段华教授主持。

3.jpg

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段华教授主持开幕式

 

段华教授首先对参会的领导和学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段华教授表示,本届大会的主题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广泛深入的高端学术交流和难点热点问题互动,进一步深化妇科微创医学创新,推动妇科内镜技术进步和微创医学繁荣发展,造福社会,服务大众。本届大会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莅临参加,可谓大咖云集,阵容强大,以妇科微创手术直播、专题研讨、基层巡讲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讲解互动,将成为广大同仁感知前沿、交流思想、解疑释惑、增进友谊的盛典平台。特别是,9月24日的手术直播和学术讲座内容,吸引了全国各地超过14万人次的学习观看。

 

之后,段华教授介绍了莅临开幕式主会场的各位领导及专家,包括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潘苏彦主任、北京医学会封国生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沈铿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宋磊副会长、北京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王建六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汪辉院长、《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编辑部魏正强主任、《中华现代护理杂志》与《神经疾病和精神卫生》杂志社沈黎社长、中华护理学会丁炎明副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张建书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阴赪宏院长等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

  

4.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阴赪宏院长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阴赪宏院长首先感谢线下和线上参会的所有专家和医生对大会的支持,之后回顾了北京妇产医院的发展历史。北京妇产医院作为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国内第一家妇产专科医院,已走过62年的光辉历程,它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医院的红色基因基础。段华教授在16年前创立了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这些年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对推广普及妇科微创新技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为全国各地的医院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大会采取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顺利召开,再次感谢各位专家的支持,感谢广大医生的参与! 

  

5.jpg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宋磊教授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宋磊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受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郎景和院士的委托,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在国外新冠疫情仍然肆虐的情况下,此次学术会议能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顺利召开,实属难得,也非常有意义,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7.jpg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协和医院沈铿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沈铿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理念的转变,医学模式从过去以疾病为主转向以患者为中心。传承和感恩是妇产科人的品质和人格,拥抱过去、变革未来是妇产科人的方向和目标。我们要用新的医学模式和视角审视传统的妇产科疾病诊治实践,制定以人为本的临床决策,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愿大家不忘初心,精诚团结,摆正位置,明确目标,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再创辉煌。在此谨代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祝大会胜利召开,并取得圆满结果!

 

8.jp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张建书记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张建书记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医生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作为北京市妇科微创诊疗中心,是国家重点临床建设专科,已连续16年举办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本届大会坚持以科技和学术创新为主题,聚焦妇科微创领域诊疗新观点、新方法及前沿技术,注重青年医生培养,邀请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在与大家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交流的同时,也期待与大家共叙友情、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祝愿大家学有所获!

  

9.jpg

北京医学会封国生会长致辞

 

北京医学会封国生会长受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本届大会高朋满座,大咖云集,谨代表北京医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北京医学会妇科内镜学会主任委员段华教授工作积极热情,对事业不懈追逐,推动了妇科内镜和微创事业的发展,在学会平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妇科微创技术对女性的身体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在规范标准的基础上推广普及,帮助更多医生掌握新理论新技术,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更大的益处,做出更多的贡献。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10.jpg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

潘苏彦主任致辞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潘苏彦主任在发言中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首任院长是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教授,经过六十余载的发展,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和创新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全国妇科微创诊疗理论与实践论坛在段华教授的带领下,十余年来始终砥砺前行,在妇科微创事业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妇科微创人才培养上尽心尽力,尽到了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服务责任,他们的很多工作也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感谢所有为妇女儿童健康做出贡献的专家和医生,同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11.jpg

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段华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段华教授在开幕式上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关心支持表达了感激之情。段华教授说道,本届大会是在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消除的背景下,又恰逢中秋和国庆双节之间召开的一次特殊而又隆重的学术盛会,很多专家学者虽不能亲临会场,但也精心准备了网上授课,对专家的辛勤付出和积极参与表示由衷的感谢。9月24日,大会第一天,大会通过北京和济南两地线下手术和线上直播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了20台经典及创新的妇科微创手术,在此对承担手术演示的术者、医护人员和网络技术支持同仁表示衷心感谢。

 

相信在各位领导、专家和医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大会将成为凝聚学术思想的神圣殿堂和汇聚友谊的难忘舞台,将达成“推广先进经验、推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发展”的初衷心愿,成为一届开放、创新、团结、胜利、共享的学术盛会!

 

特邀报告

 

宋磊教授:悬吊免气腹腹腔镜妇科手术

12.jpg

悬吊免气腹腹腔镜技术是利用悬吊系统将腹壁吊起,在盆腹腔内形成一个空间进行无气腹的腹腔镜手术。解放军总医院妇产医学部宋磊教授在报告中讲到,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悬吊法具有安全、简单易学、微创无瘤等优势,近年来在临床应用逐渐较多。宋磊教授通过视频演示讲解了悬吊法的器械及吊架使用方法,并提出悬吊法可以实现无能量器械手术,对基层医院在没有昂贵器械的情况下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其手术并发症包括膀胱损伤、肠管损伤等,术者术中要做到心中有解剖,手上有解剖,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并应能及时发现,强调患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时刻谨记不要损伤。

 

沈铿教授: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面面观

13.jpg

北京协和医院沈铿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宫颈癌患者有保留生育的需求,介绍了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指征,讲解了手术步骤,包括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阴式广泛宫颈切除。沈铿教授强调,掌握手术指征是重中之重,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均有成功生育的案例。北京协和医院在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例如原发性卵巢黏液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肿瘤及妊娠结局研究。对这类患者,妇科肿瘤医生与生殖医学专家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是恶性肿瘤治疗的方向,也是这类患者治疗的发展趋势。随着妇科肿瘤与生殖医学的交叉,衍生出了新型亚临床学科,即肿瘤生育学,其队伍建设也成为必然。

 

王建六教授: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诊疗相关问题

14.jpg

子宫内膜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日趋增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在报告中从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诊疗现状、诊疗体系建立、诊疗体系临床成果及推广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其中建立诊疗体系,包括建立手术联合药物综合治疗体系、适合保育治疗人群筛选体系、保育患者病情监测体系、保育治疗后生育力评估体系。王建六教授分享了本中心对此问题的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提出了子宫内膜癌保育治疗的4R理念(逆转肿瘤、保留器官、重塑功能、完成生育),建立了全国规范化诊疗技术推广平台,强调多学科团队联合诊疗这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向阳教授: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与精准治疗

15.jpg

北京协和医院向阳教授在报告中为大家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与精准治疗新进展。子宫内膜癌的传统分型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重复性差、对应性差、未考虑肿瘤异质性及指导性差。基于生物信息分析建立起的子宫内膜癌TCGA分子分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NCCN首次推荐TCGA分子分型用于预测患者预后和指导精准治疗。北京协和医院基于B7-H4表达提出了改良的分子分型。向阳教授总结称,分子分型检测方法可行,成本可接受,其可以判读预后,并指导辅助治疗,也可用于筛选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受益人群,但现有的分子分型仍存在不足,仍需深入研究和临床验证。

 

主持人风采

 

 

会场花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