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国际妇科肿瘤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学科高峰论坛暨第六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新进展会议首日精彩荟萃
2021年6月18日,由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妇产科质控中心、四川省卫健委盆底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共同主办,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盆底疾病防治分会承办,AME出版集团协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四届国际妇科肿瘤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学科高峰论坛暨第六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新进展会议”于成都市拉开帷幕。
大会首日议程为精彩的手术直播和“v-NOTES是与否”青年医生辩论赛。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牛晓宇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鲁永鲜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王平教授、张家文教授、何跃东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妇科肿瘤和妇科盆底手术演示,并有多位专家嘉宾现场参与手术解说和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烈,学员互动积极。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合作媒体,为您带来会议首日精彩内容!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牛晓宇教授主持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盆底疾病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牛晓宇教授隆重地介绍了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们,并对各位远道而来的参会代表们表示感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王平教授致辞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主任王平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今天手术演示环节的主持嘉宾:德阳市人民医院陈樑教授、四川省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唐亮教授、四川省广安市华西医院李飞浪教授、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齐小雪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陈悦悦教授、边策教授、南充市中心医院胡辉权教授。
妇科肿瘤手术演示
妇科肿瘤手术演示环节中,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王平教授、张家文教授和何跃东教授分别为大家演示了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手术。随着“精准诊疗医学”和“肿瘤微创治疗”等理念的提出,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LNB)应运而生。该技术既能降低传统分期手术切除淋巴结的并发症,又可精准评估淋巴结的转移状态,近年来成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一大热点。
张家文教授主刀的病例为56岁女性,目前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宫颈CINI、HPV感染,拟行分段诊刮+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前哨淋巴结切除(吲哚菁绿),必要时扩大手术范围。张家文教授认为,低危的子宫内膜癌病例,如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探查均未见子宫外转移病灶的病变局限于子宫的患者,可以尝试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进行手术分期。注射示踪剂时,应将手术视野充分暴露后,于宫颈3、9点注射,先浅注射点(深度0.1~0.3cm)、后深注射点(深度1~2cm),分别缓慢推注示踪剂。既往的子宫内膜癌手术一律行淋巴清扫,但淋巴清扫术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弊大于利。为了减少手术创面及并发症,早期低危子宫内膜癌SLNB兼具微创和较好的肿瘤安全性,切除的SLN应做常规石蜡切片和染色病理检查。有条件的医院推荐行病理“超分期”检查,包括连续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
张家文教授及手术团队
王平教授主刀的病例为一例IB1期的宫颈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病例。2021版NCCN指南建议,IB1期的宫颈癌可选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同时可考虑SLN显影。王教授表示,前哨淋巴结显影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已开展了不少研究,该方法已经被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中,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其应用价值。自2018年NEJM发表了LACC和另一项研究之后,腹腔镜宫颈癌手术备受争议。对此,王教授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目前对期别较早的宫颈癌,可以进行腹腔镜手术,但需注意无瘤原则、术中举宫措施的改进、盆腹腔淋巴结的切除及改进、Trocar管的使用和CO2气腹的问题。术前应充分与患者进行知情沟通,沟通时客观告知目前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相关的研究结果及自身的手术体会,避免患者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
王平教授及手术团队
何跃东教授主刀的是一例卵巢癌病例,该患者于2021年03月11日全麻下行“腹腔镜下盆腹腔多点活检术”,术中见:黄绿色腹水约400ml,盆腔腹膜散在大量黄白色粟粒样结节。大网膜、肠管与盆侧壁及腹前壁广泛致密包裹粘连完全封闭盆底,子宫及右侧输卵管卵巢无法暴露,左侧输卵管卵巢表面可见黄白色粟粒样结节。膈肌下、肠管表面见大量散在黄白色粟粒样结节,大网膜呈饼状挛缩。肝表面、胃底无法暴露。取盆腔多点活检。术中冰冻结果回示:JF202102192<盆腹腔活检组织>查见低分化恶性肿瘤,低分化腺癌。拟行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何跃东教授及手术团队
妇科盆底手术演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等疾病。POP的手术原则是修补缺陷组织,恢复解剖结构,适当、合理应用替代材料,体现微创化和个体化。对于大多数SUI患者,尿道中段悬吊术具有长期、确定的疗效,重度SUI 患者可直接选择手术治疗。牛晓宇教授和鲁永鲜教授为大家演示了5台盆底手术,让参会的学员们对不同类型的盆底患者应选择怎样的手术方案及相关手术技巧有了更多的认识。
牛晓宇教授为大家演示了4台盆底手术。第一台手术为中盆腔III度脱垂的病例,阴道前后壁II度脱垂,合并阴道后穹窿疝,牛教授为她做了阴道后穹窿疝的修补,使用网片进行了后盆底重建术。第二台手术为一例混合性尿失禁的病例(重度压力性尿失禁合并中度急迫性尿失禁),手术方案是耻骨后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E)+膀胱镜检查。第三台手术是一例复发性POP,后盆腔III度脱垂、阴道穹窿疝的病例,牛教授进行了后盆底重建术(使用网片)+阴道穹窿疝修补+会阴体修补术。第四例为子宫脱垂III度、阴道前壁脱垂III度、阴道后壁II度脱垂的病例,患者50岁,未绝经,希望保留子宫,手术方案为腹腔镜侧腹壁悬吊术(Dubuisson术式,使用网片)+左侧输卵管切除术+宫颈部分切除+阴道后壁修补术+会阴体修补术。牛教授就四个盆底病例进行了个体化的手术治疗,让学员们进一步体会了盆底手术治疗的原则,根据盆底的整体理论,需要整体解决脱垂问题,从I、II、III水平,前、中、后腔室,采用自体组织或合理运用替代材料进行盆底重建的手术。
牛晓宇教授及手术团队
鲁永鲜教授主刀的是一例较为复杂的多腔室脱垂,前、中、后盆腔均为III度脱垂的病例。她在术中为患者制订了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双输卵管切除术+宫骶韧带悬吊术+阴道前壁修补术+后盆底重建术(使用网片)+会阴体修补术+膀胱镜检查的手术方案。该患者的子宫是脱垂最重的部分,不适合保留子宫。做阴式子宫切除术时,鲁教授强调了环形切开膀胱宫颈附着处切口位置的重要性,选择切口时应为放置网片的情况做准备。切除子宫后鲁教授进行了宫骶韧带悬吊,并做了膀胱镜检查确认双侧输尿管喷尿正常。鲁教授评估了患者的阴道长度,认为阴道前壁比较短,可放网片的部分仅4.5cm,遂采取自体组织修补手术纠正前壁的脱垂。阴道后壁也是患者脱垂较为严重的部位,鲁教授切开阴道后壁分离阴道直肠间隙后评估认为需要加网片才能更好地纠正后盆腔的缺陷。通过这台手术,鲁教授为我们展现了一位技艺精湛的盆底医生良好的思维、全面的综合素质、耐心细致的操作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鲁永鲜教授及手术团队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陈悦悦教授主持手术演示讨论环节
讨论嘉宾:王平教授、陈樑教授、唐亮教授、李飞浪教授、齐小雪教授、边策教授、胡辉权教授
“v-NOTES是与否”青年辩论赛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是指通过女性阴道这一自然腔道,置入内镜及手术器械进行手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妇科良性疾病中,因其无手术瘢痕、术后康复快、伤口疼痛轻而备受关注。随着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妇科单孔腹腔镜和v-NOTES手术正在将将妇科手术从微创时代推向无瘢痕时代。那么v-NOTES手术是否完美无缺呢?请看正、反辩手观点。
正方观点:
正方辩手是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綦小蓉医生、遂宁市中心医院的刘芳医生、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的张强医生,她们认为,妇科腹腔镜手术在手术理念、技巧和器械方面都得到了深入地发展。从机器人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到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已经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v-NOTES具有安全性更高和可快速康复等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随着技术日臻成熟,未来v-NOTES将在妇科领域发挥重要价值,使得广大患者获益。
正方辩手:綦小蓉医生、刘芳医生、张强医生
反方观点:
反方是来自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邵燕霞医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杨帆医生、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任秀聪医生,她们的观点是,v-NOTES手术是人为的将经脐单孔或多孔的腹腔镜I类切口转变为II类切口,增加了术后抗生素的使用和感染的几率。此外,其存在手术局限性问题,如进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受视野所限,膀胱侧窝区域及髂外末端部位暴露困难。v-NOTES手术只是一种手术方式与入路选择,患者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盲目与激进地开展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有悖于微创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反方辩手:邵燕霞医生、杨帆医生、任秀聪医生
辩手们思维敏捷、言辞犀利,现场参会的代表们和专家们也纷纷参与到辩论中,积极发表自己对v-NOTES的观点。激烈的唇枪舌剑不仅使大家对v-NOTES这个术式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对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方案选择有了更多的思考。
讨论专家:王平教授、胡辉权教授、张家文教授、杨小芸教授
精彩花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