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团队在妇产科Q1区期刊《英国妇产科杂志》(BJOG,IF:4.663)发表了我国成年女性症状性POP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的全国人群调查结果,发现我国成年女性症状性POP患病率达9.6%,9.7%的女性对此有轻中度困扰,年龄和多次阴道分娩增加了各种POP分度的疾病风险。 


1_副本.png


一. 调查人群和症状性POP诊断标准


该项大规模人群研究基于国家“十二·五”课题支撑,于2014至2016年在全国6大区(我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开展成年女性POP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甘肃省、山西省、江苏省、贵州省、广东省及辽宁省展开调查,每个地区选择农村和城市两个现场。调查对象为年龄≥20岁并且在当地居住至少5年的女性,总样本量55477人。

 

症状性POP的诊断标准为有临床症状(POP症状筛查问卷中任何一项回答阳性),并且经医生查体POP-Q分度为Ⅱ度及以上的脱垂。有临床症状且POP-Q分度为Ⅰ度及以上的患者填写中文版本盆底影响问卷(PFIQ-7),用于评估POP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研究的流程如图1所示。

 

2.png

图1. 调查研究的流程图。

 

二. 调查的主要结果


1. 我国成年女性症状性POP的患病率

我国成年女性症状性Ⅱ度POP患病率为7.5%(95%CI 7.3~7.7)(表1),以前盆腔器官脱垂为主(91.2%)。症状性Ⅲ度和Ⅳ度POP的患病率分别为1.7%(95%CI 1.6~1.9)、0.4% (95%CI 0.3~0.4),其中症状性Ⅳ度POP主要累及中盆腔器官(表2)。


表1. 根据年龄和居住地统计的症状性POP患病率

3_副本.jpg


 表2. 根据POP-Q计算的症状性POP负担

4_副本.png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性Ⅱ~Ⅳ度POP的患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症状性Ⅱ度POP患病率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70岁以上女性的症状性POP患病率比20~29岁女性高出8倍。

 

2. 症状性POP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9.8%的女性认为症状性POP对生活造成了困扰,其中轻度/中度困扰和重度困扰的现患率分别为9.7%和0.1%(表1)。

 

根据PFIQ-7各维度的评分情况来看,对于症状性Ⅱ度POP患者,尿路系统症状造成的负担最为严重,其次是阴道系统症状,肠道系统症状的负担最小。对于症状性Ⅲ度和Ⅳ度POP患者,尿路系统症状和阴道系统症状几乎造成同等程度的负担,而肠道系统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表2)。

 

3. 症状性POP的危险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症状性POP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性Ⅱ度、Ⅲ度和Ⅳ度POP的风险均有所增加(P<0.05)。多次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患症状性Ⅱ度、Ⅲ度和Ⅳ度POP的风险分别是未生育女性的1.91倍、2.78倍和1.93倍(P<0.05)。此外,超重/肥胖、妇科疾病也增加症状性POP的患病风险(P<0.05)。

 

同时,该研究发现,较高的POP分度是导致患病女性生活困扰的最重要危险因素。症状性Ⅱ度、Ⅲ度和Ⅳ度POP导致女性生活困扰的风险分别是症状性Ⅰ度POP/无POP的9.17倍、25.70倍和56.75倍。

 

三. 调查的临床意义


到目前为止,该项研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POP-Q分度系统的横断面调查,且具有较高的应答率(92.5%),能够较准确地估计我国成年女性的症状性POP患病率及其对生活质量影响。这些数据对我国POP的临床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庞海玉博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张蕾医生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朱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徐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团队介绍

5.jpg

朱兰  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

中国预防医学会盆底疾病防治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培训学院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组长;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妇科泌尿委员会委员;

国际妇科泌尿组织(IUGA)学术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中华妇产科杂志》副主编;

《中国计划生育与妇产科》杂志主编;

《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编委;


6.png

庞海玉  博士

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2014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院校级科研基金1项,作为统计负责人或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教材《医学统计学基础》、《医学实用多元统计学》编委;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0余篇;担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健康决策学组(筹)秘书;《协和医学杂志》审稿人。


声明:本文经专家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