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产科重症学组、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学系(妇产科学系)、广州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协办的“2020年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年会暨第七届珠江母胎医学高峰论坛、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母胎医学高峰论坛”于2020年9月19在广州隆重开幕。


1.png


本次大会采取网络直播的方式,共计2天课程,设置9个分会场,涵盖68个专题分享,5个病例讨论专场,共邀请97位母胎医学领域著名专家专家出席本次大会分享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共襄母胎医学学术盛宴!


★开幕式


2.png

广东省医师协会首任会长王智琼女士致辞


3.png

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师分会副主委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敦金教授致辞


 4.png

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师分会副主委李瑞满教授开幕主持


★学术讲座


陈敦金教授:重症孕产妇管理—3.2.1的系统

5.png

“3.2.1系统”即为三线:转诊-普通门诊-急诊;二点:模拟防控-疾病诊治;一面:科室层面-医院层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敦金教授就“3.2.1”产科患者安全管理进行详细的讲解,陈教授讲到预警与快速反应团队的建立需要有发起者、反应人员、组织者和质控人员。病人来院后不是一个人处理,也不是到重症急症之后再做相应处理,不是只能到ICU处理。只要病人在产科发生了异常,让其在发生重症之前就做到及时处理。陈教授还指出应加强模拟培训,有了分级管理和急救团队,就需要去演练和模拟培训,培训的内容有指南、流程、药物和设备,使科室的工作更加流畅,孕产妇管理更加通畅。


段涛教授:产房安全管理

6.png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段涛教授针对产房安全管理进行详细的报告,段涛教授首先讲解了产房的预见性医疗管理模式:预测、预警、预防、预案、预演。接着提出产科的管理理念:医院应该设立质量办公室,把控好产科的风险点,并遵从“二八原则”使得产科安全及质量管理持续改善。此外,段涛教授还从产房人员配备,人员分工等角度讲解了产科及产房安全管理,总结出产科抢救ABCDE-FUN的人员分工管理。最后着重讲解了产房的核心技术与指标,提出5分钟紧急剖腹产是一个更高的管理目标。段涛教授还表示,产科应该参照战备模式,医生做好随时与疾病打仗的准备,做好每次的模拟实训,最后才能战胜疾病,保孕妇平安。


Liona Poon教授: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preterm birth

7.png

香港中文大学Liona Poon教授分享了《早产的预测和预防》。早产是产科新生儿死亡和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导致超过100万新生儿死亡并大约占分娩总数的10%,Liona Poon教授分别从“医源性早产”与“自发性早产”的预测和预防两大部分进行讲述,并结合相关文献介绍了早孕期联合筛查的方法、实施和检出率。Liona Poon教授总结到孕早期有效预测和预防医源性早产是可行的;自发性早产的孕早期预测是可能实现的,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更有效的预测因素,以提高筛查的性能;自发性早产孕中期预测和预防是可以实现的。


杨慧霞教授:胎盘植入性疾病产科医生关注的几个问题

8.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胎盘植入性疾病产科医生关注的几个问题》专题讲座。随着二胎开放,瘢痕子宫的产妇越来越多,瘢痕妊娠、胎盘植入的产妇也是逐步增加。杨慧霞教授提到胎盘植入的诊断首选超声,重视胎盘植入的早诊断,但不可过度诊断,避免过度干预。并就如何识别胎盘植入的二维声像特点和彩色声像特点等内容进行了讲解。杨慧霞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凶险型胎盘植入的精彩手术视频以及个案病例诠释了如何从早诊断、早转诊、全面评估胎盘植入程度、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改善凶险性前置胎盘植入的预后。在胎盘植入处理方面强调多学科合作,术前评估,如何减少胎盘植入分娩时出血时处理时最为重要,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治疗并不意味着出血多,子宫切除也并不意味着出血少。

 

刘兴会教授:中国孕产妇死因分析

9.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兴会教授分享了《中国孕产妇死因分析》。刘兴会教授在讲座中首先列举中国孕产妇死亡率、全国个省份孕产妇死亡率、中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等研究数据,展现了近年来中国孕产妇死亡率的数据变化,2018年全国孕产妇主要死因,其中产科出血为主要病因。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针对中国孕产妇死亡现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给出相应的对策,刘教授总结到需提高孕妇进入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比例,提高医务人员技能,重视高危妊娠的风险评估,分级管理、及时转诊,识别危急重症。


李笑天教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的胎儿因素

10.png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李笑天教授讲述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的胎儿因素》。李教授从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以及治疗对胎儿的影响等方面开展讲解。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新发高血压相关的妊娠混乱,绝大部分发生在妊娠20周后,多发生近足月,子痫前期的鉴别诊断分为:癫痫、脑缺氧、脑梗塞、颅内出血等。子痫前期分为:子痫前期没有重度特征;子痫前期伴有重度特征;蛋白尿子痫前期;无蛋白尿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分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急性发作重度高血压。ACOG2019里讲到对于没有重度特征的子痫前期,是否需要用硫酸镁预防子痫问题,需要个体化处理,平衡利弊。


漆洪波教授:中国FGR专家共识(2019版)解读及再认识

11.png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漆洪波教授分享了《中国FGR专家共识(2019版)解读及再认识》。漆教授指出由于目前这个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或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或没有高质量的文献来支撑,因此引入了Delphi法,汇总了中国该领域临床经验丰富的各位专家的意见,最终以投票方式来对这些重点及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漆洪波教授从FGR的定义、病因、筛查;FGR的评估、宫内监测;FGR的预防和治疗;FGR的孕期管理及干预等方面为我们详细、系统的解读了FGR共识内容。最后提出对FGR胎盘进行病理观察的重要性,在FGR发生的病理学机制研究上我们仍面临挑战。中国目前基于胎盘病理学研究的专家太少,胎盘绒毛及绒毛血管数目等方面的数据尚未达到标准化,哪些病理学改变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这些问题的答案尚不清楚,未来需引起高度的重视。


张建平教授:RSA诊治中值得商榷的问题

12.png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建平教授为大家带来了《RSA诊治中值得商榷的问题》。张建平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复发性流产的常见病因(遗传因素、血栓前状态、风湿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及诊疗相关的重要关节点,提到,偶发流产不必进行病因检查,循证依据明确者作为首查对象,依据不足者作为备选。APS实验室诊断非标准指标,临床高度怀疑APS,常规实验室检查阴性时,建议进行检测。此外,张建平教授还对自身免疫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其他免疫相关检查、LIT的争议、RSA的治疗争议、RSA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宫腔镜手术和宫颈环扎术的争议等内容进行了专业介绍。讲座最后,张教授进行简短的总结:复发性流产的诊治尚存在争议,诸多地方仍需规范,检查泛滥增加诊治费用,治疗泛滥则导致潜在风险。希望大家谨记孕期用药原则“能不要尽量不要、能少用尽量少用、能短用尽量短用、非用不可需衡量利弊而用。”


★模拟演练

13.png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模拟演练


★学术讲座


刘子建教授: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诊断和处理

19.png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胎盘中常见的良性非滋养细胞肿瘤,来源于原始的绒毛膜间质,典型的会有大量的血流,大多数肿瘤体积都很小,并且没有临床意义。中华胎儿医学基金会主席刘子建教授作了题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诊断和处理》的精彩学术报告。刘子建教授结合临床经验讲述了临床诊断方式及宫内治疗的方案,刘教授讲到约50%为镜检结果,多数无临床意义,但肿瘤越大,风险越高,尤其是肿瘤>5cm。指出胎儿宫内治疗缺乏随机对照试验,有太多不同的治疗方案可选择,且疗效仍有待证实,主要风险源于胎儿贫血、高输出量心力衰竭和羊水过多,对于比较大的肿瘤需要密切监测,及时干预有可能改善预后。


陈敏教授:新时代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我们必须改变

20.png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敏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新时代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我们必须改变》的专题报告,陈敏教授对比分析了《妇产科学》人卫第9版教材相对于第8版教材中产前诊断指征的区别。陈教授讲到产前诊断的对象为出生缺陷的高位人群,除了产前筛查检出的高风险人群外,还需要根据病史和其它检查确定的高风险人群,建议其进行产前诊断检查的指征包括:1.羊水过多或过少;2.筛查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的高危人群、胎儿发育异常或可疑结构畸形;3.妊娠早期时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4.父母一方患有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或有遗传病家族史;5.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婴儿;6年龄达到或超过35岁。


陈笋教授:胎儿心律失常的治疗

21.png

心律失常的原因有体温、运动、缺氧、贫血、心血管代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电生理异常等因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陈笋教授分享了《胎儿心率失常的治疗》。胎儿心律失常分胎儿心动过速:心室率>180bpm;胎儿心动过缓:心室率<100bpm;胎儿心律不齐:心室率正常范围,但最快最慢相差>25-30bpm,陈笋教授详细讲解了胎儿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


吴鸿裕教授:IVF孕妇的围产儿结局

22.png

香港大学吴鸿裕教授分享了《IVF孕妇的围产儿结局》,吴鸿裕教授结合正常妊娠过程,详细阐述了IVF的整个过程:卵巢刺激、卵细胞获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并提到每个关键节点的注意事项。接下来列举出这4项进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出血、盆腔感染、多胎妊娠、异位妊娠、先天性畸形以及围产期风险(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多胎妊娠的风险因素取决于胚胎移植的个数。吴鸿裕教授总结4项meta分析研究,对比阐述了正常和卵巢刺激IVF,围产儿的早产和低出生体重风险,并提示相比正常排卵,卵巢刺激IVF发生围产儿和低出生体重的风险更高。

 

赵卫华教授: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指南

23.png

现有的筛查手段:妊娠早期筛查;妊娠中期筛查;妊娠早中期联合筛查;超声遗传学标志物筛查;胎儿游离DNA筛查,深圳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卫华教授解读了《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指南》。赵卫华教授讲到妊娠早期筛查:NT检测>3.0mm与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及心脏畸形独立相关,0.5mm的误差会降低18%敏感度。妊娠中期筛查:三联(AFP、HCG、uE3)敏感度较四联筛查低;四联(三联+抑制素A)21三体的灵敏度为80%,假阳性率为5%;五联筛查(四联+高糖基化hCG);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体重等综合计算发病风险。胎儿游离DNA筛查:胎儿游离DNA筛查在妊娠9-10周开始至足月间任意时间进行(我国规定12周起);对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最灵敏、特异。


★病例探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志华教授带来了“孕13周八胞胎减六胎病例分享”,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贾蓓教授主持,邀请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江燕萍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蒋艳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苏兆娟教授与梅州市人民医院蓝柳冰教授一起参与病例探讨。



 

▶第一分会场


主持人: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赖晓岚教授

26.png


潘石蕾教授:“剖宫产后突发偏瘫”——引发的遐想

27.png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潘石蕾教授通过一个剖宫产术后偏瘫的病例,分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和经验,包括其发病机制、孕期及产褥期发病情况、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方面。潘教授重点讲述了孕产妇在围生期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流程,强调了多学科诊治的重要性。对于产科血栓的风险评估和预防管理,可借鉴广州市多家三甲医院的风险评分表,分高、中、低危进行分层管理,以改善其分娩及妊娠结局。


赵先兰教授: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科处理

28.png

来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赵先兰教授指出,心脏病目前仍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患者,产科医生可从以下方面入手:评估风险、加强妊娠期管理、把控终止妊娠时机、终止妊娠的方式、分娩后的后续处理。参考改良的世界卫生组织(mWHO)的妊娠风险评估系统及我国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专家共识(2016年),可将风险分为I~V级,准确识别病情严重程度,有计划地转诊,对不同孕期的患者分别评估是否适宜继续妊娠,充分告知风险。最后,赵教授通过对比两个心脏瓣膜换瓣后妊娠的病例,对ECOM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介绍。

 

病例讨论——剖宫产术后子宫腹壁漏的二个病例

29.png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万波教授首先分享了两例“剖宫产术后子宫腹壁漏”的病例,并对子宫腹壁漏的定义、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讲解。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张铨富教授、江门市中心医院芦雅苹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叶蔚教授和深圳市人民医院李莉平教授共同参与了讨论。


教授们先后分享了所在团队既往对类似情况的诊治经验,对子宫腹壁漏高危人群应该如何预防、及时识别进行了探讨。有教授提出对行B-lynch缝合或加压缝合患者应做好随访工作,定期复查;切口缺血愈合不良患者应警惕子宫腹壁漏发生可能,换药时应仔细观察,充分评估二期缝合时机;对于怀疑子宫腹壁漏患者,可考虑行造影进行鉴别诊断。此外,子宫腹壁漏在治疗上也要把握好剖腹探查及保守治疗的适应症。教授们的精彩发言为一线医生们诊治子宫腹壁漏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第二分会场


朱元方教授:降低孕产妇死亡,我们能做什么?

30.png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朱元方教授通过分析国内外孕产妇死亡现状以及对危重症孕产妇防治体系的思考分享了题为《降低孕产妇死亡——我们能做什么?》的学术讲座。关于危重症孕产妇救治理念,朱元方教授强调预防强于治疗,需重心关口前移,由堵截变疏通,进一步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重视高危妊娠科学管理和危重症规范救治。随后,朱元方教授结合多个成功和失败案例强调道,高危妊娠科学管理需教育平台、管理部门、医务人员、孕妇和家属全社会共同努力,早预防、早干预,正确识别高危妊娠相关因素,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避免高危妊娠转为危重症。朱教授还提到,规范化救治强调“三基”和医学知识拓展培训,提高危重症识别、救治本领。

 

王晨虹教授: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孕期管理

31.png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王晨虹教授讲述了《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孕期管理》。王晨虹教授就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临床特征、诊疗流程及注意事项、产科管理等问题逐一进行讲解和剖析。王教授谈到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不会增加孕妇出血或者胎儿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因此通常不需要考虑剖宫产或者检测胎儿血小板水平,除了定期随访血小板水平,并不需要任何干预,若是诊断是在产前阶段进行的,专家意见建议在每次例行产前检查时检查血小板计数,分娩后血小板计数应在1-3个月内重复进行,以确定血小板减少症是否已得到解除。


曹引丽教授:产后出血与瘢痕妊娠

32.png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曹引丽教授分享了《产后出血与瘢痕妊娠》。曹引丽教授分别就瘢痕子宫原因及危害、瘢痕子宫妊娠孕期管理、瘢痕子宫妊娠阴道试产管理、瘢痕子宫妊娠手术期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讲述。瘢痕子宫是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及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需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规范子宫双层缝合,恢复解剖关系。仔细评估并充分讨论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合理营养控制体重。TOLAC严密观察产程,做好急救预案,充分术前准备,术中有效止血,准备多学科团队合作,建立产后出血应急管理系统,防范于未然。


甘玉杰教授:生机!稍纵即逝!--妊娠合并心脏瓣膜病卡瓣救治1例体会

33.png

讲座伊始,中山市博爱医院甘玉杰教授通过病例讲解,引出今日讲座的主题《妊娠合并心脏瓣膜病卡瓣救治体会》。根据病例甘玉杰教授总结到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终生抗凝治疗,在妊娠期高凝状态下并没有一个绝对安全有效的方案,但近年来大量的国内外回顾性研究均支持全孕期使用小剂量华法令可以有效减少血栓形成。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