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 进一步推动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根据上海市总工会下发的《关于在本市开展“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近日,上海市医务工会常委会审议决定出2020上海医务工匠。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教授荣获“2020上海医务工匠”称号。


01.jpg
徐丛剑教授


02.png



03.png

徐丛剑,教授、主任医师、博导。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


担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常委、妇产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常委、生殖医学分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分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管理分会副主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科分会副主委、生殖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产后母婴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委员,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试题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事妇产科临床及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难治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复杂妇科内分泌疾病的中西医治疗。同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863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善于从疑难的临床问题着手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实现科研与临床的转化。基于对“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均为糖蛋白,而既往检测靶标只集中于蛋白结构,导致临床上常常不能有效区分恶性疾病和某些良性疾病”这一学术认知,研究开发了针对卵巢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A125糖抗原的Tn-CA125 ELISA诊断试剂盒,目前正积极准备资料,向国家药监局报批;基于卵巢癌细胞表达卵泡刺激素受体的高度特异性,建立了卵泡刺激素受体介导的药物递送体系及术中靶向显像体系,目前正在研制相关手术设备;针对平衡易位易致流产而当前生殖技术难以切实应用于临床阻断其家族遗传这一难题,开发了胚胎植入前单体型连锁分析技术(PGH)并推进其临床研究,目前已在全国22个生殖中心试用。主编了《实用妇产科学》、《实用妇科肿瘤遗传学》、《妇科肿瘤内分泌学》、《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人民卫生出版社“器官-系统”整合教材《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作为医院管理者,领衔红房子医院入选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妇科、产科双双获得全国首批临床重点专科。积极发挥行业主导地位,肩负“国家队”职责,探索建立全国、泛长三角、上海市以及复旦医疗系层面的妇幼健康“四网协同模式”,实现优质妇产科医疗资源下沉,带动全国妇幼健康水平提升。


作为农工党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履职,建言献策,有关医改、异地医保、保障女性生育权、提倡适龄婚育、向边远贫困地区优先提供宫颈癌疫苗免费接种、分级分类诊疗等建议和提案均得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为“健康中国”在基层落地提供了可操作的建议。


近年来,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三等奖。曾荣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