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又有两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分别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企业共同研究的mRNA疫苗、高福团队和严景华团队研发重组蛋白疫苗。


No.1  我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企业共同研究,开发形成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候选疫苗(ARCoV)已于6月19日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这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紧前部署应急科研攻关,同时推进多条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研发。国产新冠mRNA疫苗是该院继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后,研制成功获批临床试验的又一高技术疫苗品种。


研究表明,这一新冠mRNA疫苗不仅可在小鼠和食蟹猴体内诱导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还可诱导保护性的T细胞免疫反应。食蟹猴攻毒实验表明,疫苗免疫的动物可耐受高滴度新冠病毒攻击,有效阻止病毒复制和肺病理进展,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果。


mRNA疫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疫苗形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将表达抗原靶标的mRNA导入体内,在体内表达出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mRNA疫苗研发存在较高的技术门槛,目前仅有美国和德国研发的少数几个mRNA疫苗品种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我国此前从未批准过mRNA疫苗进入临床。


No.2  又一重组蛋白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此外,我国的重组蛋白疫苗也再传佳讯。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团队和严景华团队研发的重组蛋白疫苗已获批开展一期临床试验。


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在工程细胞内表达纯化病原体抗原蛋白,然后制备成疫苗。有别于此前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这是一种新技术路线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


据悉,临床前的恒河猴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能诱导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目前开展的一期临床试验,将重点测试疫苗在人体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疫苗研发团队表示,该疫苗可通过工程化细胞株进行工业化生产,具有较强的可及性。从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到疫苗最终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依然任重道远。


中科院微生物所长期致力于新发突发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动物源性病毒跨种传播及病原结构生物学基础研究,在冠状病毒领域有多年的研究积累。


感谢科研人员的努力和付出,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