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临床病理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抽选出120例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HPV检测,比较不同型别HPV感染情况、治疗前后高危HPV感染率。结果  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危型HPV感染率,而且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展开治疗后,所有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均降低,治疗前后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应加强宫颈癌患者早期筛查与诊断,改善宫颈癌患者预后效果。


关键词: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临床病理;预后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and the clinicopathology and pro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Liang Yi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shan hospit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Anshan, Liaoning, 11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and the clinicopathology and pro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12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and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HPV. The infection rate of different types of HPV and high risk HPV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fection rate of HPV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fection rate of high-risk HPV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ow-risk HPV,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infection rate of high-risk HPV in all patients decreased,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High risk HPV infec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cervical cancer. Early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


Key words: Different type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Cervical cancer; Clinicopathology; Prognosis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作为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1]。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病毒感染、性行为、分娩次数等,早期宫颈癌并无明显临床特征和症状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逐渐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等表现,严重者甚至出现贫血、尿毒症、全身衰竭症状。临床相关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其中多种亚型均被证实与人体生殖道感染有密切联系,另外有20种亚型被认为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2]。相关资料显示,超过99%的宫颈癌患者均能检测出HPV感染,其中最为常见的HPV分型为HPV16、HPV18高危亚型[3]。目前临床上针对宫颈癌主要是采取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式控制病情进展,尽管宫颈癌筛查工作已经广泛深入,并取得良好的应用价值,但是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工作压力、不良性行为等因素导致宫颈癌发病率始终呈现上升的趋势[4]。有调查研究显示,宫颈癌从病变到发展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做好早期筛查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对提高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5]。由于HPV分型较为广泛,因此掌握不同分型HPV感染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和预后康复十分重要。本研究中,主要探讨不同型HPV和宫颈癌临床病理、预后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病变患者各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HPV检测。根据《宫颈癌防治指南》[6]中相关诊断标准对上述患者进行诊断并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活检结果呈阳性。纳入标准:3年以上性生活史、无精神系统疾病、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患有精神系统疾病、认知功能障碍、妇科疾病手术史。


宫颈癌前病变组:年龄23~67岁,平均(45.7±3.5)岁;已婚101例、未婚19例;CIN分级:Ⅰ级患者23例、Ⅱ级患者45例、Ⅲ级患者52例。宫颈癌组:年龄24~68岁,平均(45.5±3.6)岁;已婚100例,未婚20例;鳞癌患者62例,腺癌患者38例,其他2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宫颈癌患者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均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以及医嘱进行不同的手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将切除的病灶组织送至的病理室进行检查[7]。


检测方式: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术后均接受HPV检测[8]。操作方式为:嘱咐所有患者检查前3天禁止阴道冲洗、涂抹药物或性行为等。在无菌调节下,使用宫颈刷采集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将采集结果放置于专用的无菌采集管中,将样本保持在4℃中环境中,进行检验。HPV基因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3种):HPV68、59、58、56、53、52、51、45、35、33、31、18、16。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3种):HPV43、11、6。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不同分型HPV感染率以及治疗前后高危型HPV感染率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PV感染率比较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有89例感染,感染率为74.17%;宫颈癌患者中有118例感染,感染率为9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3.9745, P<0.05)。


2.2  比较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的不同分型HPV感染率  两组患者均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宫颈癌患者:高危型感染110例、低危型感染8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56、低危型33例。宫颈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大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较  不同分级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前后高危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INⅡ、Ⅲ级患者高危HPV感染率高于Ⅰ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治疗后高危型HPV感染率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不同分级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后高危型HPV感染率

5-29.png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女性社会压力增加,生活方式改变,宫颈癌发病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并逐渐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9]。相关研究证明,HPV感染对宫颈癌的发展有着密切连续[10]。人乳头瘤病毒(HPV)作为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已经被检测出120多种基因型,能够通过感染皮肤、黏膜上皮细胞而引发细胞增生,并发生乳头样病变[11]。大约有40种HPV能够感染生殖系统上皮细胞,并被命名为“生殖型”HPV。临床上根据HPV致病力的大小,将其分为高危型与低危型。由于不同型别HPV的致病力不同,因此,需要确切掌握HPV分型与宫颈癌发展的关系[12]


在本次研究中,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和宫颈癌患者分别进行了HPV检测,检测结果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患者均检测出较高的HPV感染率,其中,宫颈癌患者HPV检出率高达98.00%,表明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确存在密切联系,而且在118例HPV感染患者中,共有110例属于高危型HPV,仅有8例属于低危型HPV,可以看出高危型HPV感染直接参与到宫颈癌的病变发展。而且针对宫颈癌前病变,可以看出随着CIN分级的增加,高危型HPV感染率也随着增加,说明随着患者病情加重,HPV感染率也随着提升。由于HPV发展过程缓慢,因此,早期发现、控制病情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命时限,对宫颈癌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宫颈癌患者与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均接受积极有效的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大大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手术治疗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顽固性感染患者,需要注意重视术后复发,加强管理。而且临床上应密切关注高危型HPV感染,做好早期筛查、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述所述,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其中高危型HPV感染是诱发女性发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而且病情严重程度与高危型HPV感染率呈正比关系。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宫颈癌患者早期筛查与诊断,尤其需要注意高危HPV感染者,最大程度降低高危HPV感染率,尽早开展对症治疗,以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阎冰冰,金芬,王忠民,等.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炎症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10):1724-1726.

[2]常春红,冯磊,管晓卿,等.人乳头瘤病毒阳性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血浆miR-15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8,39(3):243-247.

[3]王丽红.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测定检测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4):481-483.

[4]蒋元宝.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女性感染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用于筛查宫颈癌的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1):159-162.

[5]任志敏,古雅丽,陈慧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18,50(6):452-454.

[6]王本敬,刘敏娟,李文静,等.人乳头瘤病毒52型E6和E7基因突变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8,10(6):24-30.

[7]王富伟,魏爱婷,邱翠.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与L1蛋白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8,19(5):397-399.

[8]颜霞,唐海旭,吴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临床价值[J].广西医学,2018,40(7):785-787.

[9]张琦.人乳头瘤病毒、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联合阴道镜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6):1275-1277.

[10]王红蕾.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查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在筛查宫颈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143-144.

[11]卫红霞,魏丽军,赵瑞霞,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15):1956-1959.

[12]欧阳强.人乳头瘤病毒分型与血清糖类抗原125、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相关抗原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1):4843-4845.


来源:当代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