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22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办,北京市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医师协会妇产科专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学装备学会妇产装备专业委员会及妇产科在线联合协办的“2019中国妇产科研究与发展论坛”在北京隆重举办。

640.webp.jpg

本次会议邀请了全国著名的法律及人文、统计学和妇产科专家,就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医学人文及职业精神和妇科肿瘤新进展及手术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及讨论,旨在提高研究型医院妇产科临床科研转化,加强多中心临床研究合作,促进医学人文及职业精神培养,为妇科肿瘤、妇产科感染、盆底疾病等专业及妇产科青年医师搭建交流平台。妇产科在线作为大会合作媒体,为您带来会议精彩报道


开幕式


640.webp (1).jpg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小平教授主持开幕式


640.webp (2).jpg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建六教授致辞


640.webp (3).jpg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李东副秘书长致辞


专题讲座


640.webp (4).jpg

2019年12月21日,在“2019中国妇产科研究与发展论坛”主会场,各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医学人文及职业精神”、“妇科肿瘤新进展”和“宫颈癌手术方式世纪之争”四大专题依次进行讲座。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丛亚丽教授:医学领域人工智能的伦理考量

640.webp (5).jpg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丛亚丽教授以“麻雀的故事”为引导,指出“人工智能处在医疗健康决策的早期应用阶段”。丛教授表示人工智能为医疗领域带来了便利和进步,并指出其为我们带来的挑战,同时认为人工智能在医疗应用中存在伦理问题。随后,围绕“偶然和必然”、“决定论和非决定论”提出疑问:人工智能是否会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依据过去,可否预测未来?最后,总结道:伦理学是人给自己设定戒律。在智能方面,我们有“可能被一种人造物超过”的担忧。要处理好人与智能的关系,需要先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姚晨教授:真实世界数据(RWD)采集和质量控制研究

640.webp (6).jp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姚晨教授围绕询证医学的定义、询证医学与真实世界的关系、询证医学的热点变化提出:为了帮助临床医生、病人和管理者更好地进行诊疗决策,仅了解“理论疗效”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实效性研究”。从而引出真实数据的概念,特别强调:真实健康医疗环境下采集的数据;数据的产生和收集过程应与临床医疗实践保持较好统一;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高质量的数据是产生高质量证据的前提。提出提高真实世界数据质量的解决方案:将临床研究病例的电子化源数据独立集中管理;构建基于医院的临床研究源数据通用管理流程。


周颖玉教授:信息网数据在医药政策研究中的应用与实践

640.webp (7).jpg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周颖玉教授依托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CMEI)的数据,研究分析中国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近年来我国癌症的流行情况不容乐观,抗肿瘤药备受关注。针对该现状,周教授分别从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情况、使用金额、使用量和价格情况四个方面分析相关数据,总结道:国内医院肿瘤治疗仍以经典治疗方法为主,经典化疗药物仍是治疗肿瘤疾病的主力,药物使用占比超过80%;铂类化合物、代谢拮抗药及生物碱国产品种占有一定的优势;新型治疗药物正逐渐兴起,但仍主要依赖进口企业;谈判药品降价效果明显,有效减轻患者医药负担;新一轮医保品种调整将给医保基金带来较大的压力。


医学人文及职业精神


王岳教授:临床知情同意的法律异化与因应求解

640.webp (8).jpg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王岳教授以“为什么患者投诉、纠纷越来越多”和“我们没有时间和病人沟通”问题为引导,指出尽管近年来医患关系备受重视,医患矛盾仍在逐年上升,强调临床医生面对患者时要多些真诚,多些礼仪,少些套路。同时表示临床医生首先要爱自己,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进行医疗活动。最后,王教授借现代医学之父奥斯曼的名言“医务人员的敌人是傲慢”,并对“家父式医患关系”和“朋友式医患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表明医患关系中沟通、尊重和信任的重要性,提出建议:医疗活动首先要使患者学习相关的疾病知识,其次确保患者的知情同意,从而减少医患纠纷。


王建六教授:关爱病人,由心而生——做一位爱病人的医者

640.webp (9).jp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首先提出医生和病人是相互依存、互帮互助、共为一体、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如何才能爱病人呢?王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历,列举“母女同时住院手术”和“14岁西藏女孩”两个案例,表示爱病人第一要发自内心;随后,列举“盆腹腔脓肿”和“子宫内膜癌保育治疗”两个案例,表示爱病人第二要尽己所能。同时,表示医疗活动中要评估患者的社会环境、生理状况等诸多因素,树立病人至上的理念,真正做到爱患如爱己。王教授总结道:为病人就是为自己;爱病人就是爱自己;为病人好就是为自己好。


凌斌教授:关于临床医学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640.webp (10).jpg

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凌斌教授分别从宗教、哲学、社会学等几个方面阐述对于临床医学研究的认识和心得,提出医学包含“科学”和“人文”两个概念,医学科学监护着我们的肉体,医学人文安抚着我们的灵魂。通过视频展示,指出医学发展的主流方向是微创和文明。强调善良是医学创新的信仰,仁爱是医学创新的源泉。医学人文的本质是促进医学文明发展的人类智慧。凌教授有趣借用“垃圾袋之歌”提出手术中要减少环境污染,微创手术要遵循无瘤原则。引用一则笑话强调医学语言美的重要性,强调要与患者柔性交流。最后,凌教授总结道:临床技艺是用心弦演绎的生命史诗,是用心血描摹的生命彩绘。


妇科肿瘤新进展


吴令英教授:卵巢上皮癌靶向治疗进展

640.webp (11).jp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令英教授从卵巢癌一线治疗、铂敏感复发及铂耐药复发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PAPPi的作用机制是协同致死抗肿瘤,约有50%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携带同源重组缺陷。结合相关临床研究,对奥拉帕利、尼拉帕利等单药及联合应用贝伐单抗用于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的获益进行分析,荟萃大量数据表明:目前,含铂化疗+PAPPi维持治疗仍是铂敏感复发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总结道:将来仍需更多研究来验证PAPPi在复发卵巢癌能否取代化疗,同时,需要在分子标志物、治疗模式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实现对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


万小平教授:子宫内膜癌分子遗传特征及免疫治疗

640.webp (12).jpg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万小平教授以自身经历为引导展开今天的报告,结合相关文献数据,从子宫内膜癌的分型及基因突变两方面对内膜癌分子遗传特征的认识发展进行详细阐述。随后,指出癌症免疫是一种自我循环的过程,癌症免疫循环从癌细胞释放抗原开始到免疫细胞杀死癌细胞结束,核心是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各种抑制因素会导致免疫调节从而阻止或限制免疫反应发生,并强调免疫检查点是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细胞攻击重要机制。最后,万教授结合3个依据及病案分析验证PD-1/PD-L1抑制剂在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


张师前教授:卵巢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谁是真正受益者?

640.webp (13).jpg

山东齐鲁医院张师前教授首先指出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增加的生存率主要得益于治疗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强调ROC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围绕复发性卵巢癌的临床与生物学特征、复发模式(部位和数目)、初次诊断的治疗类型表明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在卵巢癌治疗中至关重要。随后,基于GOG213研究,提出贝伐珠单抗辅助治疗和维持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铂敏感性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似乎可行,术后病率尚可接受;总生存期未超过化疗。美中不足的是手术适应症不明显;手术组R0率不高;后续治疗不详。


汪宏波教授:子宫内膜癌规范化诊疗的思考——内膜癌的筛查

640.webp (14).jp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汪宏波教授首先简述子宫内膜癌国内外的发病概况、相关争议、NCCN指南更新。结合病案及数据分析,分别从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分子靶向、放射靶向及分子筛查四个方面对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进行阐述。随后,就子宫内膜癌基因甲基化及基因突变两个方面强调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汪教授展望未来:将AI细胞诊断系统与基因检测技术相结合,实现标本数字化,从而提高筛查效率,实现专家远程复核与质控。


李小平教授:“中国妇科恶性肿瘤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640.webp (15).jp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小平教授分别从紫杉类药物的分类、特点、作用机制对紫杉醇、脂肪体紫杉醇与白蛋白紫杉醇进行详细阐述。表明由于国内外缺乏紫杉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为使临床医师合理应用紫杉类药物,规范诊疗行为,经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组织专家形成了此共识。随后,李教授就紫杉类药物应用于卵巢癌、宫颈癌、子宫体恶性肿瘤、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的共识提出建议和化疗方案,总结道:紫杉类药物与铂类联合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基本化疗方案。


宫颈癌手术方式世纪之争


陆安伟教授:宫颈癌手术规范与微创

640.webp (16).jpg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陆安伟教授首先简述宫颈癌的根治术分类,结合国内外文献数据研究,分析比较开腹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淋巴结清扫(LPL)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认为淋巴结清扫术不是复发的因素,LACC研究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于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安全可行的。随后,就恶性肿瘤手术的无瘤原则,通过手术视频展示,提出规范淋巴结清扫的注意事项:先划定边界;整块淋巴结切除术;避免“撕剥式淋巴结清扫”;及时止血;清扫完毕即将淋巴结装袋,取物袋经阴道取出。


谢庆煌教授:经阴道内镜腹膜外淋巴清扫联合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微创优势

640.webp (17).jpg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谢庆煌教授简述子宫颈癌的流行状况与变化,指出其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随后,通过视频展示,对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手术流程进行详细阐述,提出阴式广泛的关键解剖在于“两窝一隧道的分离”,总结其术式的优势:符合无瘤原则;形成袖套包裹病灶,防止肿瘤细胞脱落、播散;可精准切除阴道壁及宫旁组织的范围;整块切除病变组织;符合微创理念;损失小、恢复快;疤痕隐蔽,最适合年轻、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林仲秋教授: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

640.webp (18).jpg

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林仲秋教授首先通过图片展示及手术视频演示,简述Piver Rutledge分型到QM分类的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随后,结合相关文献,针对宫颈癌从微创到开腹术式选择的争议,林教授表示:不应该停留在微创和开腹之争,应该回归到如何做好开腹手术上面来。提出开腹手术的相关解剖“八间隙”、8个手术步骤和手术技巧八八口诀,并结合手术视频,为与会同道进行了精细化解剖、手术步骤、注意事项及手术经验分享。


讨论


主题:从微创到开腹,宫颈癌手术术式如何选择


专家:王建六教授、林仲秋教授、贺红英教授、王世军教授、王悦教授、谢庆煌教授、张蔚教授、陆安伟教授、张小为教授、王志启教授


640.webp (19).jpg

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副院长贺红英教授分享了机器人在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比较机器人手术和传统术式,总结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手术视野更清晰,术式更为灵巧。贺教授提出建议:尽管临床上将机器人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但是临床医生仍然应该遵从传统术式的适应证。


640.webp (20).jpg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陆安伟教授提出手术中第一要做好临床决策,确定患者是否应该进行手术;其次,强调术中贯彻无瘤原则的重要性。最后,陆教授表示是否做腹腔镜手术的关键不在于器械问题,和术中无瘤原则的贯彻以及术者自身的经验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640.webp (21).jpg

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林仲秋教授总结道:LACC研究结果改变了宫颈癌指南,推荐实施宫颈癌开腹手术。对此,我们不要持怀疑态度。术式选择争议的存在并不是器械的问题,无论是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其目的都在于降低宫颈癌复发率。然而,目前大量数据表明,腹腔镜术后复发率相对高,但这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最后,林教授表示希望妇产科医生回归到如何做好开腹手术上来,提高自身开腹手术技巧。


640.webp (22).jpg

640.webp (23).jpg

专家讨论中


640.webp (24).jpg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六教授闭幕式致辞


主持风采


640.webp (25).jpg

640.webp (26).jpg

640.webp (27).jpg

640.webp (28).jpg


精彩花絮


640.webp (29).jpg

640.webp (30).jpg

640.webp (31).jpg

640.webp (32).jpg

640.webp (33).jpg

640.webp (34).jpg

640.webp (35).jpg

640.webp (36).jpg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