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绩,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施一批重大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高人民整体健康水平。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下,妇幼健康战线全体同志团结奋斗,妇幼健康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作为卫建委的健康宣传员,同时也是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的委员,白岩松在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上做《健康中国的意义和基础》主题发言。白岩松讲到,妇产科的行当就是生命的一条起跑线,关联着整个生命的过程,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则是健康中国行动的第一理念。在本文中,妇产科在线特将其发言整理与大家分享。

7.jpg


妇产科医生——走在生命的起跑线上


作为卫建委的健康宣传员,也是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的委员,我自然要和医生一起做很多并驾齐驱的事情。今年我的节目中,有几期与妇产科紧密相关内容。


第一期节目,我做了“中国人为什么不生了?”2018年,中国新生儿的数字比2017年断崖式得减少了200万。我们很担心——这是中国的年轻人在用肚子投票,由此判断,未来中国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人口问题。这是以两个数据为标志的,一是人口老龄化,二是新生儿数量减少,两者互相互动。截止到2018年,中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超过2.5亿,并且以每年800到900万的数量在增长,而同时,一年新生儿数量断崖式下降200万。怎么办?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期节目,我做了关于新生儿缺陷的内容。让我非常感慨的是,18年前我作为制片人,做过两期节目来谈新生儿缺陷,18年后再次触及这个话题时,我发现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由新生儿缺陷所导致的死亡率大范围下降,坏消息是新生儿缺陷的发生率却没有下降,甚至局部还有升高。我们要知道,在中国,18年还没进步的事情是不多的,而这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导致的。比如说以前有强制婚检,现在不强制,有的大城市婚检率从百分之九十多下降到个位数字,这里面蕴藏的风险巨大。我认为现在中国医生所面临的一个相当大的困境就是整个社会买得起棺材买不起药,要等到出了问题再推到医生面前的时候已经晚了。


第三期节目,也是前不久的一期节目,围绕着医学的无痛周,我专门做了一期内容,其中相当大的版块在谈无痛分娩。很多人认为我跟妇产科有缘,因为我出过一本书叫《痛并快乐着》。曾经在我们的年会上用这本书打一个过程——答案是生孩子。但是做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发现:过去我们以为“疼”是做母亲的义务,现在才知道“不疼”也是做母亲的权利。过去我们重视结果:母子平安就可以了,现在我们也开始关注过程,这就是一个全程健康的概念。


第四期节目,我做了一期关于健康中国行动推进的内容。在十五项重大行动当中,起码有四项与妇产科紧密相关:第一项,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我们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第二项,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包括婴儿死亡率,我们有22年到30年的中长期目标;第三项,癌症防治行动,到2022年我们总体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必须达到43%,到2030年要达到46.6%,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癌症将由一个对公众来说像判了死刑一样的病症向慢性病的方向转变,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第四项,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这是心理健康首次写入到健康中国的行动中,涉及到妇产过程的精神健康,比如说产后抑郁等等。


所以,仅仅透过我今年做的这几期节目,大家就知道:看似很远,其实很近。因为中国的古人早就用两个“四个字”概括人生过程,一个是“生老病死”,一辈子就在这四个字中过去了,而这四个字中三个字与妇产科相关。今年在做国庆七十周年直播的过程中,我特意感谢妇产科人,因为1949年中国人预期寿命只有35岁,原因不是活不长,而是婴儿死亡率太高。我国1949年之前的婴儿死亡率是200‰,现在降到2018年的6‰,这才使得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相当于中国人多活了一辈子还多。所以我要特别感谢以妇产科医生为代表的医生为我们的健康所做的贡献。还有四个字,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出生入死”。过去我们一提到这四个字,觉得是胆大等等,其实不然,老子用这四个字概括了人生的本质,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概括。想想看,妇产科的行当就是生命的一条起跑线,关联着整个生命的过程,所以我说要感谢和致敬各位妇产科人。


以人为本——健康中国行动的第一理念


切入正题,谈一谈沈铿教授代表大家提出来的妇产医学领域这几十年尤其是近十几年的一个变化,就是由“治病为主”转变为向“治人为主”。这与我们整个健康中国行动的大理念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健康中国行动排在第一位的转变就是中国正式由治病向防病为中心转变。十二三年前,当我成为卫建委的健康宣传员,在接受颁发证书的会议中,我与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部长说,卫生部现在承担的全国人民“得了病,你要给我治好”的重任扛不住了,要尽快的转变为让人不得病和预防为主。十几年后,这一观点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变为现实。


从治病为本,转变成治人为本。我一直在思考,这意味着什么?沈铿教授之前接受采访时谈到,这意味着由我们把肿瘤治好,变成我们要围绕患者本人,让患者回归到一个健康的轨道,是一个综合的事业。我觉得没错,但是还需要细化治人为本意味着哪些转变,我觉得有如下几点:


第一,治病为本转变成治人为本,就意味着医生要从对病的了解转变成对人的了解。此时回头检验我们的医学教育是不是跟的上?是不是有相当多的欠缺?当以治病为本转向以治人为本的时候,与中国很多行当紧密相关。中国的技术已经是世界第二,甚至以现在的模式计算,2028年中国GDP即将超过美国,但是我们在诺贝尔奖领域里远远落后于我们的近邻日本,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太注重实用而忽略看似无用的基础。中国太注重实际,中国人善于学立即能用的东西,但是只要环境和理念发生改变的时候,最实用的技术就会变成最不实用的。这些是我们亟需转变的。因此我认为沈教授提出的“治病本”向“治人为本”的转变呼吁着医学领域在越来越细地关注实际学科和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更宏大的事业——对人的了解。


第二,治人为本,就要全新的认识过去。我们说治病为本,我们看到的是肿瘤、是怀孕的过程、生孩子的结果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但是并没有这么简单,既然是人得了病,一定是具体的病和心病的结合。我们在关注具体的病的时候,是否能够关注心病,心病和具体的病是怎样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今年年初,我一直觉得心脏不舒服,好多人就说要赶紧去查心脏,于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出现了,我经常觉得快到崩溃的边缘,去治疗了以后也还是难受。最后医生说要深入检查做个冠状动脉造影。做完造影,结果告诉我说:你的心脏和三十岁的人一样,非常棒!然后从第二天到现在,我的心脏就没出现任何不舒服。我想很多人围绕和关注的是实际的过程,如孕育、生长、出生。但是怀孕前的焦虑,怀孕中的担心和情绪起伏,产后的抑郁是不是也伴随着孕期?这是不是也是怀孕过程躲不开的东西?这种情绪我们妇产科人又要如何去应对?


第三,沟通的能力。这也是在治人为本过程当中极其重要的。尤其体现在现在,我们治病光靠医生说了算,不行了,风险很大。这个逻辑上能不能改改?让医生跟患者共同做决定。好了,医生能很好的与患者完成沟通吗?能让患者不产生误判吗?能让患者由可能的对抗者和不合作者,或者说是猜疑者变成医生的合作者吗?这一个是巨大的挑战,我做了很多很多的调查,中国的各个学院没有开沟通课和患者心理研究。在未来,在由治病为本,转变成治人为本这个过程中,心理研究将是非常重要的。不了解复杂的患者心理变化是很难完成治人为本这几个关键点。


第四,治人为本替代治病为本,就要有更长的过程,这其实是医生职责的延伸。有一则关于扁鹊的故事:皇帝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里面谁的医术最高?扁鹊说,大哥医术最高,他是在别人快得病没得病的时候就看出来,于是提供很多指导,那个人就没事儿;其次是二哥,他是在病的初期,就给人治好。我其实是最差的,别人病重了,我能给治好。但是周围的人都觉得我最厉害,因为人都这么重了,我都能给治好,所以我成为了最大的名医。但是,其实我们家里都服我大哥。这则故事就在说明“大医治未病”的这个道理,因此当治人为本的时候,就是在没病的时候,医生就可以让你不得病,晚得病,得小病,得了急病快去不转成慢病,得了慢病也能有效控制让人健康生活。这是近十年来我不停地在呼吁的理念,因此预防为主,也是以人为本的关键。


第五,我们要提到郎院士,我不止一次提过郎院士的话就是:以人为本,就意味着我们要把机器当成助手,要把日新月异的技术当成我们的助手。但是面对每一个坐在你面前患者的时候,都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为大数据从来不解决个体问题。郎院士书里写过一个案例:处理过无数个产后出血,简直是easy太容易,虽然每一次都认真对待,但是偏偏是千百个病例之后遇到了一例怎么止都止不住血。郎院士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与另外一位同事一起去研究,结果终于找到了产妇的特殊点,于是止住了血。所以,面对过去的病人即便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ok,但新的病人坐在您的面前,大数据并不能解决一切。因此,我期待技术的快速进步,但是要知道医生永远无法被替代,医生也不能替代人工智能技术。技术辅助我们准确的确诊,但是治疗还是医生的事儿,因为坐在你面前是个鲜活的人,决策永远不能用大数据解决。再比如像汶川地震,暴露出医学专业太细太专业的问题,医生在救治的时候,面前的每一个被救治者几乎都夹杂着骨科、内科、精神等很多因素,请问哪个专职医生能把他这个全面的同步治疗好?所以必须需要合作。


第六,抚慰与调试。既然存在着心病,那就要以人为本。以病为本,是药到病除,刀到病除,但是这就是把所有的问题都了吗?我印象很深的是,去年北京晚报有一整版纪念严仁英教授的文章,其中讲到一个细节,严仁英教授跟着林巧稚教授去查房,她说刚才还哀声遍地的病房,林大夫进来这个聊聊,那个聊聊,几分钟过后,整个病房突然安详起来。阳光打在墙上还是刚才的样子,却让人感觉温暖而不是寒冷。每一个好大夫的背后都有穿越专业的抚慰能力。这种抚慰能力,我觉得应该是好医生的标配。


最后一个,我特别想说,既然由治病为本转向治人为本。我总觉得存在一种误区,就是医学界极其注重人文的内容,但说重视,我觉得存在误解。我们提到“医学与人文大讲堂”,但一加一到底等于二还是该等于一?以我个人的感受,我不认为人文是医学之外的增量部分,我认为人文本就是医学之内的,所以不存在医学与人文大讲堂,因为医学就是包含着科学人文,自然也包括心理以及社会等等成为一个综合的整体。所以,人文本就是医学这个行当的集中应用。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根据白岩松先生的演讲整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