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秋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1999至今一直从事产前胎儿超声,致力于胎儿各种畸形的产前诊断,尤其潜心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研究。2006年承担了北京市重大出生缺陷产前筛查诊断研究课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产前筛查诊断研究》,2007年受北京市科委委托执笔编写了北京市《胎儿超声心动图指南》草案。

 


  

    妇产科在线:您曾从事近10年儿科临床工作 ,后又潜心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研究,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情况,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效果如何?

  裴秋艳教授:先天心脏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北京市妇保所今年发表的一项统计结果表明,2003年先天心脏畸形出生率比较高,每10000个 5岁以下儿童有14个死于先天心脏畸形,主要是因为没有开展胎儿心脏畸形检查,随着近些年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的不断完善,各种先天畸形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先天心脏畸形的出生率明显下降,到了2012年,每10000 个5岁以下儿童有4个死于先天心脏畸形,充分肯定了产前诊断先天心脏畸形的重要意义。


  妇产科在线:据了解人民医院目前已建立正常及常见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畸形解剖横切面数据库,每例数据库包括横切面图像400—700张,这些横切面图像数据库的建立在临床中可以实现哪些功能?

  裴秋艳教授:我们的数据库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用于学习胎儿心脏的解剖结构,我们所建的原始数据库是横切面数据库,包含400-700张图像,经过三维重建,可以获得矢状切面和冠状切面数据库,通过这三个数据库就可以掌握胎儿心脏的立体结构,包括正常的及各种先天心脏畸形的解剖结构。第二个功能是数据库可以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获得一些常用的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切面,这就可以用于培训超声心动图技术。

  妇产科在线:超声可以胎儿心脏进行各切面扫查,心脏连续横向扫查方法与其他扫查方式相比,有哪些特有的优势?

  裴秋艳教授:连续横向扫查的方法主要是相对于传统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方法,传统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方法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的长轴切面和导管弓的长轴切面,其中主动脉弓的长轴切面和导管弓的长轴切面是影响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发展的瓶颈,也因此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的水平是相差较大的。

  胎儿心脏连续扫查方法用三血管气管切面代替了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和导管弓长轴切面,在连续横向扫查的基础上略倾斜探头就可获得,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胎儿超声心动图的难度,容易掌握,有利于普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同时,三血管气管切面同时显示了主动脉弓和导管弓横切面,可以通过对比发现更多其他畸形,如主动脉弓畸形,提高先天心脏畸形的产前诊断率。

  妇产科在线:您从1999至今一直致力于胎儿各种畸形的产前诊断,请结合您的丰富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胎儿心脏连续横向扫查时应该特别注意的要点。

  裴秋艳教授:胎儿心脏连续横向扫查一共包括五个切面,即腹腔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这几个切面是在横向扫查过程中就可以获得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那么胎儿超声心动图的难点就不再是切面获取问题,比如传统的主动脉弓和导管弓的获取相对来说难度较大,那么连续扫查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不再是获取问题,而是识别问题。

  1、腹腔横切面:大部分超声医生在进行传统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常忽略了这个切面或不注意观察,实际上这个切面血管位置和数目的改变都可以提示先天心脏畸形的存在,比如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位置改变常常提示心房反位;降主的左后方和右后方,即奇静脉或半奇静脉扩张时一定要注意检查是否有下腔静脉离断或肺静脉畸形引流。

  2、四腔心切面:在四腔心切面大家都习惯性观察心脏的位置、大小以及判断左右房室腔,能诊断50%以上的心脏畸形,比如心内膜垫缺损,三尖瓣下移畸形。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注意观察降主动脉周围以及降主和心房之间的组织结构,这是我们平时最容易忽略的一个局域,如果在降主和心房之间发现异常血管,常提示肺静脉畸型引流。同样,下腔静脉离断和肺静脉畸形引流在四腔心切面也可出现奇静脉扩张。

  2、左室流出道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要观察主动脉前壁和室间隔的连续性,当有室间隔缺损,尤其是可疑主动脉增宽骑跨时,要观察二尖瓣前瓣和主动脉后壁的连续性,以便于右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之间的鉴别诊断。

  4、右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一定要观察到肺动脉的分支,最好是左右肺动脉都能看到,如果左右肺动脉不在一个平面,不能同时观察到,也要至少观察到一支,证明确实是肺动脉。

  5、三血管气管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一定要观察到动脉导管和主动脉弓同时汇入降主动脉,此外还要观察主动脉弓和导管弓的内径和夹角,提高大血管畸形的产前诊断率。

  妇产科在线:产前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目前各地诊疗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提高我国的产前超声诊断水平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裴秋艳教授:原来产前诊断率的差异主要是源于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技术没有普及,而没有普及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胎儿超声心动图难掌握,比如主动脉弓、导管弓,一方面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胎儿体位的影响,超声医生很难获取这样的切面。

  连续横向扫查方法不需要动脉导管弓和主动脉弓,主要是从胎儿的腹腔开始进行连续扫查,通过观察各种切面就可以完成先天心脏畸形筛查,因此我觉得提高产前超声诊断水平实际上是一个观念问题,如果大家能够用连续扫查的方法去进行筛查并进行推广,应该很快就能普及这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