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是从接近绝境年龄出现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到绝经后1年内,起点模糊,终点明确。下面对妇女围绝经期以及绝经后期的临床表现及激素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1 激素变化
    在围绝经期激素的主要变化有抑制素的下降、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孕激素分泌减少,而促性腺激素变化则不是很明显。抑制素是卵巢颗粒细胞的产物,抑制素的下降是卵巢功能衰退最早出现的内分泌变化。雌激素水平虽然下降,但是仍然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还是可以月经来潮。由于排卵次数的减少,孕激素出现的机会减少,而且即使出现,其水平也是会较年轻人低的。由于雌、孕激素负反馈的减弱,卵巢产生的抑制素减少,所以垂体分泌增加,但是黄体生成素升高不明前,因此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还是会保持经前的水平。
    在绝经后期激素的主要变化有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进一步升高,卵巢产生的雌激素量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同时停止产生孕激素,卵巢和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雄激素都会减少。绝3年后,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达到高峰,并且持续10年左右,然后逐渐下降。直到绝经30年左右,其水平仍然是高于育龄妇女的。在绝经后期虽然在循环中可以测得低水平的雌激素,但是已经从绝经前的雌二醇为主过渡到以雌酮为主。雌酮由肌肉和脂肪肾上腺皮质和卵巢基质产生的雄烯二酮转化而来。绝经后期几年还会有一定的血雌激素水平,以后会随着肾上腺和卵巢产生的雌激素前驱物的减少,循环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2 临床表现
2.1 精神、神经症状
(1)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人睡困难、早睡或睡眠不深等;(2)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这一现象主要与年龄与睡眠有关;(3)抑郁、焦虑和情绪易激怒。围绝经期妇女常有情绪低落、悲观失望或无端的焦虑紧张、身心疲惫感,或者是一反常态,特别容易生气甚至发脾气。
2.2 月经失调
在绝经过渡期,约半数以上妇女发生月经不调,大多为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此系卵巢无排卵性周期引起,偶有妊娠可能,需要警惕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肌瘤。诊断可以通过子宫内膜活检或者是子宫内膜腔镜下活检进行,还可行B超协助诊断。如果B超组宫内膜的厚度<5mm时,内膜癌的可能性很小,经管诊刮可以用于排除颈管内病变。
2.3 血管舒缩失调
血管舒缩失调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潮热,病人会突然感觉面部、颈部皮肤发红并且全身感到全身发热,并且出汗。发作时可能还伴有焦虑、头痛、头昏、焦虑、耳鸣等,有时还会出现寒战。
50%左右的自然绝经患者可能出现潮热,但是手术引起的绝经患者的发病率比自然引起的患者高出很多。潮热发生在夜间还会影响睡眠。在绝境过渡期的早期,血管舒缩失调可能仅仅表现为间歇性睡眠障碍而没有潮热现象。潮热的发生可能与下丘脑脉冲式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频率和强度有关,但是并非直接的结果。
2.4 其他变化
    绝经后4~5年如果没有适度的补充雌激素,约1/3的妇女会发生泌尿、生殖道的萎缩性变化,容易发生感染、尿失禁、阴道干燥和性交痛等。皮肤、毛发也会发生一系列的老化现象,例如皮肤皱纹增多、加深;色素沉着,出现斑点;容易过敏、浮肿。长期的雌激素缺乏,可能发生远期的不可逆的严重病变,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虽然这些疾病还与年龄、遗传、生活习惯及其它的一些合并症等多种因素有关。但绝经后雌激素低下是造成这些症状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3 结论
    妇女出现绝经有2种情况: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自然绝经的绝经年龄一般在51岁左右,诊断绝经的传统方法是回顾性诊断,然后结合实验室检查。也可以根据闭经伴潮热、潮汗等感觉以及黄体酮撤退实验阴性,做出绝经诊断。人工绝经指的是两侧卵巢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损坏导致的绝经。由于卵巢功能突然丧失,所以其围绝经期症状更常见且严重。绝经后期是人生的正常生理阶段,在绝经后期之初,绝经期急性症状逐渐消退,雌激素不足的远期影响导致的各种疾病逐渐出现,因此在绝经后1年内即开始激素替代疗法就成为了绝经后妇女保健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美.妇科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33~l 39.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0~247.
【3] 辛晓燕,王健.妇科病防治新概念[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3:67~89.
[4】刘伯宁,杜心谷.科与围产常见病病理取材及诊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l 5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