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解剖
4.1.1.1 原发部位
子宫体是指宫颈内口水平以上的子宫上2/3部分,输卵管开口于梨形宫体的上部两侧角,输卵管开口水平以上的肌性器官部分常称宫底部。
4.1.1.2 淋巴引流 主要的淋巴引流是子宫卵巢淋巴干(骨盆-漏斗),子宫旁和骶骨前,引流入髂内、髂外、髂总、骶前和腹主动脉旁的淋巴结。
4.1.1.3 转移部位
阴道和肺是常见的转移部位。
4.1.2 分期原则
FIGO妇科肿瘤委员会在1988年的会议后推荐子宫内膜癌使用手术分期。在肿瘤的分级和范围上应该有组织学证据。
4.1.3 分期注意事项
4.1.3.1 组织病理学-分化程度
子宫体癌病例应该按如下腺癌的分化程度来分级: l G1:非鳞状或非桑椹状实性生长类型≤5%; l G2:非鳞状或非桑椹状实性生长类型6%-50%; l G3:非鳞状或非桑椹状实性生长类型>50%。
4.1.3.2 区域淋巴结(N)
l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l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l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4.1.3.3远处转移(M)
l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l M0-无远处转移; l M1-远处转移。
表1 子宫体癌分期
FIGO分期 |
| TNM分类 |
|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 TX |
| 无原发肿瘤证据 | T0 |
0 | 原位癌(浸润前癌) | Tis |
I | 肿瘤局限于宫体 | T1 |
IA | 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 | T |
IB |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 T1b |
IC |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 T |
II | 肿瘤侵犯宫颈但无宫体外蔓延 | T2 |
IIA | 仅宫颈内膜腺体受累 | T |
IIB | 宫颈间质浸润 | T2b |
III | 局部 和/或 区域的扩散(如IIIA、IIIB及IIIC中详述) | T3和/或N1 |
IIIA | 肿瘤侵犯浆膜层 和/或 附件(直接蔓延或转移),和/或 腹水 或腹腔洗液有癌细胞 | T |
IIIB | 阴道浸润(直接蔓延或转移) | T3b |
IIIC | 盆腔 和/或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 N1 |
IVA | 肿瘤侵犯膀胱 和/或 直肠粘膜a | T4 |
IVB |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淋巴结转移,不包括阴道、盆腔 M1 浆膜和附件的转移以及主动脉旁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 M1 |
表2 宫体癌分期分组
FIGO分期 | UICC | ||
T | N | M | |
0 | Tis | N0 | M0 |
IA | T | N0 | M0 |
IB | T1b | N0 | M0 |
IC | T | N0 | M0 |
IIA | T | N0 | M0 |
IIB | T2b | N0 | M0 |
IIIA | T | N0 | M0 |
IIIB | T3b | N0 | M0 |
IIIC | T1 | N1 | M0 |
| T2 | N1 | M0 |
| T | N1 | M0 |
| T3b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