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海上盈光。7月6日,2019海上妇产科医师论坛进入第二日议程,妇科微创论坛、妇科肿瘤论坛、生殖内分泌与内异症论坛三坛齐开,作为上海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的年会,会议每年的内容安排都面面俱到,并且细分领域,同时在领域内深度整合了截止到目前的最新进展与热点话题。本次肿瘤论坛由吴小华教授、陈晓军教授、滕银成教授担任论坛主席,妇产科在线为您带来最新报道。
【学术讲座】
臧荣余教授:卵巢癌临床试验进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臧荣余教授介绍了2019-2020卵巢癌一线治疗与二线治疗概览。卵巢癌一线研究的目的在于延缓复发、提高长期PFS、改善生存质量。关于贝伐单抗一线维持的最终结论显示,其不能延缓复发,不能延长生存。臧教授认为,卵巢癌研究目前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是明确手术与化疗的作用,并将靶向/免疫治疗定位。他分享了多项卵巢癌二线治疗的文献研究,对复发性卵巢癌手术研究进展、药物研究进展给予解读,他强调,卵巢癌早诊早治非常重要,临床医生还应关注卵巢癌早期诊断的相关研究。
陈晓军教授:再看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活检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陈晓军教授从最新的FIGO指南引出前哨淋巴结具有争议的问题,如蓝色染料与ICG之争(ICG不能单独显示“前哨”淋巴结),腹主动脉旁转移淋巴结漏诊问题、不能切除所有淋巴结、超分期发现ITC的临床价值等。关于ICG的问题,陈教授根据NCCN指南指出,ICG显示淋巴结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优于蓝色染料;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是内膜癌重要的转移途径,与预后显著相关,SLN会漏诊淋巴结转移,但比例较低,可根据高危因素调整术后辅助治疗措施;SLN不能切除所有转移淋巴结,可能影响预后(II型内膜癌);ITC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邬素芳教授:腹腔镜下盆底巨大肿瘤切除一例之体会及文献复习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邬素芳教授分享了一例怀疑畸胎瘤的病例,该病例超声检查提示,盆腔实性团块;CT提示,骶前占位,考虑良性病变;MRI提示,骶前坐骨直肠窝囊性占位,胚胎性肿瘤可能。邬教授指出,胚胎瘤中存在一些特殊类型,如肠系膜畸胎瘤与骶尾部畸胎瘤,其他部位更罕见,早期可无特殊症状,仅在常规体检时被发现。随后邬教授播放手术视频对该病例的手术技巧给予了讲解,她表示,对于此类肿瘤,术前应充分评估。
郭晓青教授:鳞柱交界标记物(SCJ)在宫颈癌病变诊治中的研究进展和意义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郭晓青教授介绍了鳞柱交界标记物(SCJ)相关研究。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芯片分析发现宫颈SCJ的基因表达不同于成熟宫颈鳞状细胞和柱状细胞;追溯胚胎至新生儿宫颈发育进程,发现宫颈SCJ区域连续的单层柱状上皮是宫颈上皮的起源;SCJ标记物在宫颈HSIL和宫颈癌中表达显著;宫颈锥切术后SCJ上皮细胞不可再生。SCJ标记物X与宫颈病变的相关研究显示,标记物X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显著正相关;在慢性宫颈炎和LSIL中,表达相对较低,而在HSIL及宫颈癌组织中常异常高表达。郭教授表示,SCJ标记物X可预测宫颈病变的进展风险,并精准分流LSIL。
汪希鹏教授:幼儿及青春期女性卵巢肿瘤之新华诊治经验
卵巢肿瘤病理分类十分复杂,包括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瘤、性索间质肿瘤、转移性肿瘤等。幼儿及青春期女性卵巢肿瘤并不多见,且以良性为主,良性中又以生殖细胞肿瘤为主,约占75%,包括未成熟性畸胎瘤、内胚窦瘤、无性细胞瘤等,恶性或有恶性倾向者约占13%-2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汪希鹏教授分享了新华医院儿外科与妇科收治的数据,对比了妇科与儿外科的手术方式,他提倡,对于青少年女性卵巢肿瘤的治疗建议以腔镜手术与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为主。
朱建龙教授:晚期子宫恶性肿瘤的治疗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朱建龙教授首先根据FIGO2018讲解了子宫恶性肿瘤的处理要点,而后重点介绍了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预后、复发、手术分期原则、手术方案选择等,并结合3例病例分享了自己在子宫内膜癌诊治方面的经验。朱教授指出,对晚期子宫恶性肿瘤,手术目的是期望做到满意的细胞减灭术,如果术前评估手术做不到,可行化疗或放化疗,如果患者有远处转移的应先行化疗。
王华英教授:2019子宫内膜癌NCCN指南解读
2019版NCCN指南更新后强调子宫内膜癌癌肉瘤按高级别内膜样腺癌处理;强调保留卵巢患者切除输卵管;保育结束后随访间隔由3-6个月更改为6个月;前哨淋巴活检(SLN)的地位提高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华英教授根据2019年NCCN指南更新的7大内容结合自身经验详细讲解了局限于宫体的子宫内膜样腺癌初次治疗、宫颈受累子宫内膜样腺癌初治方案、子宫外转移子宫内膜样腺癌治疗方案、术前评估及手术治疗原则等内容。
邱丽华教授:妊娠期宫颈癌的筛查与诊治
妊娠合并宫颈癌的确切定义尚未统一,妊娠、分娩、产褥期都有发现宫颈癌,2019NCCN指南指出,妊娠合并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恶性肿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邱丽华教首先分析了全球及我国妊娠合并宫颈癌的发病率,而后指出了宫颈癌产前筛查的必要性。美国妇产科学学会妊娠期宫颈病变筛查与管理建议,每个妊娠女性在初次产检时进行细胞学检测。仁济医院的数据显示,孕妇一年内接受宫颈癌筛查者知晓率低,有必要加强妊娠期宫颈病变筛查。邱教授表示,妊娠期宫颈癌筛查安全可行,细胞学为其主要筛查方式,但我国妊娠期宫颈癌覆盖度有待提高。
程静新教授:子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决策再认识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意义在于明确手术病理分期、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切除增大转移的淋巴结。同济大学东方医院程静新教授介绍道,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手术方式有淋巴结活检术、淋巴结取样术、淋巴结清扫术3种,QM分期将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分为4个水平,分别为1、髂内及髂外血管水平;2、髂总血管水平;3、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水平;4、腹主动脉肾血管水平。程教授指出,宫颈癌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需达到第2级水平,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应达到第3级水平,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切除术至少需要达到第3级或第4级水平。结合手术视频,程教授对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技巧给予了详细讲解。
张蓉教授:基层医院医师如何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准确性
奉贤区中心医院张蓉教授从临床诊断思维、基层医院肿瘤诊断现状和潜力、病例分享及思考、临床诊断思维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等4个方面展开阐述。张教授认为,临床中疾病的确诊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首先要有扎实的各种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要逐渐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时更新相关知识。基层医院的临床诊断面临病例少,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但随着等级医院评审与复评的高标准、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以及多学科联合诊治团队的成立,使基层医院越来越具备疑难病例诊治的能力。张教授通过临床中积累的病例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基层医院医师提供了一定的诊断思路。
刘建华教授:外阴恶性肿瘤手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
妇科生殖道整形修复重建手术一般用于先天性畸形处理与外伤及损伤重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刘建华教授教授以外阴癌、宫颈癌外阴部位复发为例,介绍了股薄肌皮瓣修复、股内侧筋膜瓣修复等外阴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病例与手术视频对手术方案与手术技巧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滕银成教授:子宫内膜癌手术要点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滕银成教授指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首先应评估患者及医院条件是否适宜手术,如条件允许,给予已确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做什么样的手术也是医生需要慎重决策的。随后,滕教授介绍了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关键点,包括遵循无瘤原则、重点关注淋巴结转移的高发部位等,并通过手术视频讲解了盆腔淋巴结连续整块切除、髂总后方淋巴结切除、骶前淋巴结切除的手术要点。
【疑难病例讨论】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席晓薇教授、同济大学第一妇婴保健院陆雯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康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严斌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程玺教授与在座的专家同道们分享了宫颈腺癌(微偏腺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复发病例、子宫恶性黑色素瘤病例、铂耐药复发卵巢癌个体化治疗与遗传咨询病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例、外阴癌病例。
【主持风采】
【精彩花絮】
声明:本文由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