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第五届中国医药教育大会暨《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巡讲(京津冀站)”会议的第二天开始了,会场上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依旧高涨,妇产科在线继续为大家带来今天的精彩内容。
学术讲座
孙蓬明教授:HPV阴性的高级别宫颈病变思考和探讨 基于E6,E7的HPV检测技术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孙蓬明教授荟萃大量国际文献及国内外临床数据分析展开了精彩的学术讲座。他表示,HPV检测不仅仅是为了检测出HPV感染,而是为了发现已经存在的CIN2+病变和预测CIN2+的风险。随后,孙教授还分享了HPV现有检测方法的局限性、HPV感染假阴性假阳性、HPVE6/E7mRNA检测原理和临床应用等内容。此外,孙教授指出,对于HPV检测来讲,最重要的是临床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来决定哪些人可以回到常规人群管理,而不需要进一步的积极治疗。另外,孙教授建议在HPV临床初筛应控制假阳性,更要关注假阴性的发生。
赵卫东教授:微生态、HPV、宫颈癌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赵卫东教授与大家分享的讲座是微生态、HPV、宫颈癌的相关内容。对于阴道微生态失衡与HPV、宫颈癌的关系,赵卫东教授总结到,pH值的升高、乳酸菌的缺乏、炎症反应等可能是促进HPV感染乃至诱发宫颈癌的关键!局部非特异免疫的异常激活是HPV感染的根本原因。
王建东教授: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后随访的相关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王建东教授带来的讲座内容是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后随访的相关问题。多项研究检测了HPV病毒对于发现复发、残留疾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虽然HPV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其特异性差。锥切后HPV对病变残存/复发的阴性预测值达94%-100%。单一HPV检测在CINII-III治疗后随诊中的特异性较低,约63.5%-80%,阳性预测值仅25%。
张丽琴教授:HPV16/18阳性转诊阴道镜的组织学分析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张丽琴针对HPV16/18阳性转诊阴道镜的组织学分析做了精彩的讲座。对于细胞学ASC-H、HSIL转诊阴道镜,阴道镜印象和活检部位的组织学诊断一致性比较好。Benedet等发现细胞学异常等级越高,阴道镜诊断预测的准确性越高。ALTS研究中最初阴道镜检查遗漏的都是小病灶。与浸润相关的CIN3通常比与浸润无关的CIN3范围更大,一般是非浸润的7倍大小。在ALTS研究中CIN3的平均长度只有6.5mm,1/3的病变太小以至于阴道镜漏诊。Sherman等认为追踪那些没有潜在风险的小灶CIN3意义不大,延迟检查可以获得相似的结果。
李长忠教授: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CIN1的处理
山东省立医院的李长忠教授为大家带来的讲座内容是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CIN1的处理。诊断性锥切术适应症包括:阴道镜检查为3型转化区;子宫颈管取样提示(CIN2、CIN3、CIN2,3或无法评级的CIN);既往有治疗史的患者;21-24岁妇女及妊娠妇女除外。生殖道HPV感染干预的三大原则:HPV感染应该“早诊早治”;同时积极控制阴道和宫颈的其他感染;有效促进炎性损伤或机械性损伤的修复。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增强人体对生殖道局部病毒的免疫力。
倪妍教授:宫颈锥切病人的术后管理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的倪妍教授以宫颈锥切病人的术后管理的相关内容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倪妍教授从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的解读、锥切术后的切缘阳性与残留病灶的再处理、锥切术后随访方案和注意事项以及宫颈锥切手术的并发症与处理等内容做了详细介绍。对于宫颈锥切患者术后的远期随访:CIN锥切治疗后的复发多出现于术后2年之内;建议术后第1年每3个月随诊;第2年每6个月随诊;以后每年1次,连续10年,再回归到常规筛查过程;由于我国地广人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发展不平衡,CIN的具体治疗需考虑CIN的分级、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随访条件、医疗设备和技术等;术后三个月要复查TCT+HPV。
冯慧教授:宫颈HSIL药物治疗的探索性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冯慧教授介绍了组织学HSIL的临床处理与特殊人群的HSIL处理方式,并指出宫颈HSIL病变治疗方式的选择应结合级别、范围、部位及患者的意愿来进行个体化治疗。冯慧教授还就宫颈HSIL的药物治疗尤其是生物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分类、如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TLRs增强剂、基因工程改造过的T细胞临床效果和副作用进行叙述,并就宫颈HSIL的生物免疫治疗探索、国内治疗性HPV疫苗研究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冯教授详细讲解了红卡在治疗宫颈HSIL的应用,并指出对于病变完全可见的、范围局限的、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HSIL女性,外用红卡可作为一种治疗方式。
贾英教授:宫颈管搔刮术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评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贾英教授为大家带来的讲座内容是宫颈管搔刮术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价值评估。关于颈管搔刮术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贾英教授总结到,对于宫颈管病灶及病灶向颈管内生长者,宫颈管搔刮可协助诊断宫颈疾病、协助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对于HPV16/18型感染者,在诊断过程中做ECC是有必要的;对于TCT为HSIL及以上者,在诊断过程中行ECC是有必要的。
邓继红教授:绝经后女性子宫颈癌筛查及处理
云南省昆明市妇幼保健院的邓继红教授与大家分享的精彩讲座是绝经后女性子宫颈癌筛查及处理。对于绝经后女性宫颈癌HPV筛查,HPV病毒对宫颈的侵犯不因女性绝经后的生理改变而减少,相反,绝经后由于阴道布局的抵抗力、免疫力低下,更易导致HPV的持续感染状态。因此,HPV检测的敏感性在绝经后不受取材的影响。绝经后女性宫颈病变隐匿,诊断困难,应重视筛查,重视宣教。
张岩教授:宿主基因甲基化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岩教授从宫颈癌现状和发展过程、宫颈癌诊疗现状与问题,并从甲基化定义及机制、甲基化与宫颈癌、甲基化试剂盒介绍等方面展开围绕“宿主基因甲基化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的主题进行了精彩讲座。张教授指出GynTect检测能够就患者的癌变风险高低情况、自愈可能性或短期内是否有癌变的可能做出合理区分;针对CIN2或CIN1多危患者,如果用GynTect检测阳性,则提示该患者癌变风险高,建议临床进一步干预处理;如果检测阴性,则提示该患者存在自愈可能,建议随访观察,从而实现不同病人处理的精准检测、个性化诊疗。
赵小峰教授:LEEP手术的相关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赵小峰教授为大家带来的讲座是LEEP手术的相关问题。对于LEEP手术指征(同锥切术指征)包括:先前细胞学为ASCUS,ASC-H或LSIL的CIN1患者处理为随访,诊断性切除限于阴道镜检查不满意、ECC(+)、复发CIN1;先前细胞学检查为HSIL或AGC-NOS的CIN1为诊断性切除,观察限于阴道镜满意和ECC(-),或重新复核细胞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结果;CINII、III,满意的阴道镜检查,可采用破坏性治疗或锥切治疗;复发的CINII、III;早期浸润癌不能排除浸润癌;早期浸润癌的保守行手术。
张岱教授:阴道镜与微生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张岱教授的讲座题目是阴道镜与微生态。对于阴道镜与微生态的关系,张岱教授总结到,阴道镜检查前进行微生态检查,排除急性生殖道感染是非常有必要的;阴道镜结束后是否立即需要微生态干预需要进一步研究;阴道镜结束后远期是否需要微生态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改善阴道微生态有可能对HPV的清除有益,还需要更多证据。
赵昀教授:细胞学阴性宫颈病变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昀教授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局限性、应对筛查假阴性的策略与办法等几个方面内容为大家带来了细胞学阴性宫颈病变的特点和应对策略的讲座。对于HPV加入宫颈癌筛查策略,从形态学识别到分子生物学识别:提高筛查敏感性;降低了变异度;阴性预测值高:延长筛查间隔。阴道镜转诊的指征应从筛查异常、病史异常和体征异常三个方面考虑。
董颖教授:宫颈腺体病变与阴道镜对照分析病例分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董颖教授带来了“宫颈腺体病变与阴道镜对照分析 病例分享”的学术讲座。关于宫颈腺体病变的特点,董颖教授通过病例分析为大家总结到:AIS阴道镜表现可以正常,但通常阴道镜/细胞学/HPV通常会有一个阳性提示,MRI在腺癌有很好的诊断作用;AIS可以是HSIL或癌的伴随表现,HSIL或癌一般是阴道镜可识别的;AIS可以表现为宫颈增生物;LEEP术后HPV阳性应引起重视;宫颈腺体病变年龄:32-45岁(2例腺癌38,43岁,AIS35-41岁)。
赵健教授:宫颈病变精准诊治
本次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健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宫颈病变精准诊治的精彩讲座。对于宫颈病变的临床妇检/阴道镜第一步是裸眼识别可疑宫颈癌:宫颈增生物伴有出血;第二步是阴道镜下:异常细胞伴有异常血管;第三步是二元辨诊:异常细胞伴有异常血管;总之,任何环节都希望获得异常细胞异常血管的证据。经组织学确诊的子宫颈癌前病变包括: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即HSIL;高级别子宫颈原位腺癌(AIS)。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赵健教授总结到,1、原位腺癌:建议不保留生育功能的全子宫切除;2、颈管内的HSIL:建议LEEP;3、宫颈表面的HSIL:HSIL/CIN2可以药物治疗等保守观察;HSIL/CIN3建议积极治疗;4、宫颈表面和颈管内同时存在HSIL:建议手术治疗。
至此,“第五届中国医药教育大会暨《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巡讲(京津冀站)”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以女性宫颈健康为落脚点,对提升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人员的宫颈疾病的诊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实而紧凑的培训转眼而过,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均表示此行受益匪浅,他们将会把本次会议的先进理论带回当地,真正的造福一方患者!更为推动中国的妇女健康水平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推动中国妇女宫颈健康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精准诊断与治疗,切实保障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中国妇女宫颈健康保障工程》在行动!
主持风采
精彩花絮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专家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