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项目正式启动,以提高群众知晓率,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为主要目标。十年后的2018年11月16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科分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项目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学术年会暨“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项目启动10周年回顾”会议在北京盛大召开!值此”工程“十年之期,全国各地的专家同道共聚首都,一起见证”工程“启动十周年的成果,一起分享宫颈癌防治的最新进展,一起探索宫颈癌防治的未来方向。妇产科在线作为本次会议的合作媒体,将为您提供全程报道。


开幕式


“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项目组委会陈春玲秘书长担任大会主席,向莅临大会的专家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主任委员曹泽毅教授开幕式致辞:“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十年成就斐然,但任重道远;携手同行,规范诊治,以“消灭宫颈癌”为己任。

科学出版社主编孔荣华《子宫颈癌曹泽毅2018观点》新书发布致辞:60年经验汇总,两年反复斟酌,一本书,一生心血。如果说帮助患者是医生的本职,那么帮助医生称的上是人间大爱。

《子宫颈癌曹泽毅2018观点》主编曹泽毅教授新书发布致辞:立足当下子宫颈癌诊治水平,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辩证分析并完善适合中国人多的子宫颈癌诊治规范,推动国家宫颈癌防治发展。

生命之托华夏同行

妇产科“最美宫颈守护者”答案揭晓


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科分会、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项目组委会、生命时报、妇产科在线联合发起的“2018寻找最美宫颈守护者”活动历经数月,经妇产科在线网络投票评选,五大奖项正式揭晓。


择一事,终一生,他们行医四方,不负生命嘱托,为一身白衣,披数赞誉。他们潜心钻研、一生谦逊,为我国宫颈癌防治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用数十载光阴,施仁术仁德,终修的“大医”之名。获得杰出成就奖的专家有:魏丽惠教授、陈乐真教授、彭芝兰教授、乔友林教授。

杰出奉献奖与专科精英奖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


将一门学科当做一生的事业,练一套功夫成为一流医者,磨砺中带动了中国宫颈癌防治事业向更高处行进,历经多少磨难,才配得上“精英”二字,在他们身上就能找到答案。获得专科精英奖得专家有:周琦、郭瑞霞、郝敏、孙蓬明、王临虹、娄阁、李双、赵健、罗新、李芳。

他们将“宫颈癌筛查”的国家卫生大计执行到最细微处,他们将热情的服务送到社区和田间地头,他们是星星之火,扎根基层,温暖人心。他们将善作“药”,彰显的是医学工作者的尊严,他们以爱做“引”,弘扬的是责任和担当,获得基层奉献奖的医生有:高艳萍、吴丽丽、王轶琳、王玉梅、吴晓梅、安洪宾、梁开如、李燕、齐梅英、林杨。

分开来,他们是独挡一面的战士,合起来他们是无坚不摧的的团队,这些优秀的医学团队,用铁一般的凝聚力诠释什么是合作和奋进,用传帮带的战斗力,登上我国宫颈癌防治的制高点,获得精诚团队奖的团队有:孙蓬明教授带头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吴玉梅教授带头的北京妇产医院、李清教授带头的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胡越教授带头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琦教授带头的重庆市肿瘤医院、王海琳教授带头的甘肃省人民医院、周德平教授带头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柳露教授带头的昆明市延安医院。

研习是最精准的技术,攻克最难啃的骨头,他们孜孜追求,百折不挠,为医生诊疗提供便利,为患者康复带去福音,尊医重卫,需要社会的参与。他们以善良之本立身,以责任之心前行。获得社会责任奖得企业有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派特博恩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凯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格瑞仕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德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金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沈阳盛大菲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葆蒂兰国际集团。

2019年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全国巡讲启动仪式

曹泽毅教授为2019年

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全国巡讲专家颁发证书


学术讲座


曹泽毅教授:宫颈癌防治的热点问题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癌症,虽然宫颈癌的诊断治疗更加规范化、国际化,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和争论。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组委会主任委员曹泽毅带来的讲座内容是宫颈癌防治的热点问题进行今日的讲座。曹教授表示,准确临床分期、规范同期放化疗或新辅助化疗、规范手术治疗、严格治疗后随访能有效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治疗方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临床期别和年龄,随着宫颈癌发病率的年轻化,中青年患者,应该以“手术首选、术前化疗、保留功能”为治疗原则。而后,曹教授又与大家分享了新辅助化疗、规范的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要求、宫颈癌淋巴的处理、淋巴清扫后的放疗问题、前哨淋巴结问题、宫颈癌手术保留盆腔神经、复发宫颈癌的处理、宫颈癌疫苗等,并比较了经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缺点。


魏丽惠教授:CSCCP专家共识-宫颈癌筛查和质控

子宫颈癌的预防包括三级预防:HPV疫苗、筛查、治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带来的讲座内容是CSCCP专家共识-宫颈癌筛查和质控。魏教授回顾性讲解了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进展—阴道镜在筛查中作用的变迁以及宫颈癌的三阶梯筛查——细胞学、阴道镜、病理学。CSCCP阴道镜检查规范专家共识指出,应该有指征的进行阴道镜检查,建议进行有一定医学指征的阴道镜检查,不推荐作为子宫颈癌的的筛查方法,对于无条件进行病理确诊诊断的单位,建议转诊上级单位活检以明确诊断。阴道镜活检建议在阴道镜引导下在病变重的部位进行多点活检,转化为3型或AGC时,可酌情行颈管搔刮。总之,当前以HPV作为初筛的方法越来越多,细胞学不失为为分流的有效方法,对不同年龄者应该采取不同的筛选方法,阴道镜对宫颈癌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起到决策性作用,随着对宫颈癌防治工作的深入需要大力加强阴道镜人员的培训,接种疫苗后的筛查应进行分层管理,继续总结中国现状,继续总结中国自身的筛查策略。


陈乐真教授:宫颈癌疑难病例分析

解放军总医院陈乐真教授带来的讲座内容是宫颈癌疑难病例分析。陈教授结合临床疑难病例,与大家分享了宫颈微偏腺癌、宫颈透明细胞癌、宫颈上皮型卵黄囊瘤、宫颈外生型鳞状细胞癌、宫颈湿疣样癌的临床病例。并详细讲解了患者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以及诊断中的注意事项。陈教授总结临床经验,指出病理诊断准确是关键,临床病理沟通十分重要,选择做哪些免疫组化,首先要有诊断思路,要参考临床表现,分清肿瘤类型。


彭芝兰教授: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相关问题探讨

宫颈癌是世界妇女健康的重要问题,我国对宫颈癌的筛查率不到30%,化疗在子宫颈癌的治疗上具有很好的作用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新辅助化疗(NACT)技术应运而生。四川大学华西二院彭芝兰教授带来的的讲座内容是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相关问题探讨。FIGO指南指出,NACT可降级行广泛切除,可能改善单用手术治疗的结局,可能消除淋巴结及宫旁组织病变,可能减少术后辅助治疗的使用(RT);NACT+RS治疗LACC作用尚不确定;NACT后不能行RS(40%),或术后需辅助治疗(26%)。而后,彭教授又结合国内外文献研究,对新辅助化疗的在不同分期分型的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周琦教授:复发性宫颈癌诊治思考

子宫颈癌是中国女性第二大常见癌症,由于初始时分期较晚,手术范围不足,手术方式入路的影响、放疗不规范、术后病理高危因素评估不足、无瘤原则等影响,宫颈癌的复发率还是不容忽视的。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琦教授带来的讲座内容是复发性宫颈癌诊治的思考。周教授介绍道,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应该以改善生存质量、尽量延长生存期为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体能状况、复发和转移部位、病变的程度、初始治疗的方式等综合选择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策略,其中,再次挽救性放射治疗中心性复发再次治疗效果较好,但要注意复发周期,近距离调强放射治疗等。周教授表示,减少宫颈癌复发的措施包括规范诊治、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适应症,合理选择化疗,正确认识高危因素及时补充治疗,进行挽救性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前景广阔,值得研究探讨。

  

吴小华教授:宫颈癌诊疗中共识与争议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带来的讲座内容是宫颈癌诊疗中共识与争议。吴教授讲道,宫颈癌的治疗原则为手术、放疗首选根治性治疗;放疗时,应同步化疗;尽可能避免三重治疗。吴教授就临床分期与手术病例分期的准确性、新辅助化疗广泛应用于患者生存获益性、手术分型演进与个体化手术治疗选择性、微创手术与产痛开腹手术优劣性、保育手术的指证扩大与妊娠率降低折衷性以及指南广泛应用于医疗资源不均衡性进行深入的讲解。


王临虹教授:国家子宫颈癌防控策略的思考

全球子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在过去30年间显著下降。子宫颈癌在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任你果然是最主要癌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临虹教授与大家分享的讲座内容是国家子宫颈癌防控策略的思考。王教授表示,中国子宫颈癌人群筛查面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等机遇。但也面对医疗卫生资源不足、低公共卫生资源配置、地区发展不均衡、尚未建立全面、互联、可共享的信息登记体系等挑战。在现有状况下,宏观策略与精细化管理研究不可或缺,应该建立高效的子宫颈癌综合防控体系研究。


李双教授:宫颈阴道大范围HSIL的临床处理决策

同济医院李双教授带来的讲座内容是宫颈阴道大范围HSIL的临床处理决策。HPV是公认的宫颈癌发生的宫颈癌发生主要致病因子,德国病毒学家Hausen证实高危HPV是宫颈癌的首要病因而获得2008诺贝尔医学奖。潜伏持续感染高危型HPV的女性宫颈癌前病变风险将增加300倍,临床处理原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宫颈阴道穹隆大范围HSIIL临床处理需要综合考虑病灶严重程度和范围、病理类型、年龄、生育要求等。


赵方辉教授:宫颈癌防控证实世界研究-二价HPV疫苗的全球及中国临床研究及使用

宫颈癌是一种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二价疫苗是最早上市的预防宫颈癌的疫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方辉教授带来的讲座内容是宫颈癌防控证实世界研究:二价HPV疫苗的全球及中国临床研究及使用。赵教授介绍道,HPV16型致宫颈癌的危险性最强,其次是HPV18,二价疫苗主要预防16型、18型HPV,二价疫苗目前在全国135个国家和地区上市。赵教授从二价疫苗的国际临床研究数据解读、二价疫苗在真实世界研究中的保护效果以及二价疫苗的中国临床研究数据解读三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述。总之,二价疫苗采用的AS04专利佐剂,有助于诱导并维持高效且持久的免疫应答;具有持续的交叉保护效果;耐受性良好。


罗新教授:正常人群预防宫颈癌HPV检测初筛方法诌议-推荐符合中国国情的三阶段分层筛查解决方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新教授就正常人群预防宫颈癌HPV检测初筛方法诌议-推荐符合中国国情的三阶段分层筛查解决方案进行今日的讲座。罗教授表示,宫颈癌是第一个被人类控制的癌症,应该做到早筛查、早干预。现在宫颈细胞筛查的标准流程是细胞学筛查、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诊断。但我国宫颈癌筛查因人口基数大、卫生资源匮乏、病理医生匮乏、经济基础和实力不够等因素而处于困境。罗教授表示,应该利用简单的染色技术将没有宫颈病变的人群筛选出来;对染色阳性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TCT检查或联合HPV DNA检测;对于DNA检测阳性患者进行宫颈搔刮活体组织学病理检查确诊。


崔恒教授:宫颈癌的微创手术-挑战与机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崔恒教授首先分享了宫颈癌流行病学最新数据,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发展史,并简明扼要的介绍了广泛性子宫切除的分类。其中,崔教授表示机器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可以在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中获得类似的肿瘤学结局,改善短期手术结果,例如降低住院时间和手术中失血量。随后,崔教授根据大量文献数据系统的剖析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最后,崔教授提出微创手术现阶段应谨慎使用,患者需填写之情同意书。他表示,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技术改进,充分发挥病例多的优势在中国是可以改变宫颈癌的微创手术的现状。


孙蓬明教授:宫颈上皮病变治疗后危险因素分析和分层管理

只有高危型HPV感染才会发生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孙蓬明教授带来了“宫颈上皮病变治疗后危险因素分析和分层管理”为题的学术讲座。孙教授结合大量HPV感染病变照片及临床数据分析为大家系统的讲解了HPV感染的结局和病变的处理、HPV感染率和CIN发病率、不同细胞学病人结果人群感染HPV型别的情况、CIN治疗后HR-HPV感染、子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宫颈病变患者治疗后的管理思考。孙教授建议控制宫颈锥切术复发率,首先应正确读懂病理报告。而重复宫颈锥切术式LEEP术后标本切缘阳性的首选方式。此外,孙教授强调重复子宫锥形切除可增加怀孕后早产的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陈汶教授:HPV扩展分型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陈汶教授围绕着宫颈癌现状及筛查方法、宫颈癌筛查的最佳策略、HPV型别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型别风险、中国HPV型别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等四方面内容展开了系统的讲解。其中,陈教授指出宫颈癌筛查的最佳策略包括:1.筛查益处最大化:发现可能进展为浸润癌的癌前病变;2.筛查危害最小化:需要避免对一过性HPV感染及其相应良性病变的探查和不必要的治疗,因为它们不一定会有恶性进展。此外,陈教授还对HPV分型检测和细胞学联合筛查的应到经转诊和随访方案的选择进行逐一介绍。


赵健教授:宫颈癌前病变的精准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健教授首先为大家梳理了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概念,并对HSIL(CINII、CINIII)和原位腺癌(AIS)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原位腺癌在不保留生育功能下建议全子宫切除。当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结果为HSIL时,对宫颈病变的部位进行具体分析:一经发现颈管内病变建议LEEP手术;仅宫颈表面有病变建议消融治疗或者宫颈上药;如果宫颈表面和宫颈管同时有病变时建议LEEP和消融同时进行。最后分享了红卡治疗HSIL的数据,建议未生育女性排除宫颈管内病变时可以接受红卡治疗。


【宫颈癌相关热点问题专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卢丹华医师:CRISPER/Cas 9系统干扰HPV16 E6基因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恶性潜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贺雯 医师:Association of Vaginal Microenvironment Disorder with Persistent Infection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艳萍医师:宫颈脱落细胞特殊染色技术在宫颈病变三阶梯检查前的应用价值研究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陈丽华医师:PCR-reverse dot blot human papillomavirus genotyping as a primary screening test for cervical cancer in a hospital-based cohort

北京迪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张保华医师:北京市健康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析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杨婧医师:在中国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中血清叶酸,HPV和宫颈上皮内瘤变风险的关系 

重庆肿瘤医院王晶医师:分期手术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及前哨淋巴结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分析

北京妇产医院王依妮医师:伴有HR-HPV感染的HSIL患者宫颈锥切术后 HR-HPV转归及其与病变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赣州市人民医院许民医师: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宇医师:宫颈癌手术与尿控管理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自蓉医师: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女性HPV分型检测与宫颈癌预防分析研究

福建市妇幼保健院宋建榕医师:腹腔镜下盆腔精细解剖

解放军总医院李卫平医师:The characteristics of HPV integration in th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cells

充实而又紧张的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更加期待明天的到来!


主持风采


精彩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