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将世界目光聚集东方,热情的盛夏不减专家学者探索真理的热情。2018年7月13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师协会、上海市护理学会、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亚太妇产科内视镜与微创治疗协会国际妇科内镜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东方妇产科论坛暨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AAGL)上海区域会议,暨亚太妇产科内视镜与微创治疗协会(APAGE)上海区域会议,暨国际妇科内镜学会(ISGE)中国区域会议,暨2018长三角围产医学会议,暨第七届浦江妇科肿瘤和微创国际论坛,暨第四届浦江生殖医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大咖齐聚上海,会场座无虚席,院士论坛及特邀报告令人拍案叫绝,妇产科在线作为本次大会的合作媒体,将为您带来全程报道。
论坛以“人文、传承、规范、创新”为宗旨,吸引了国内外近3000余名专家及学者参与,针对国内外妇产科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态势进行交流与探讨。
本届论坛以妇产科学与时俱进,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视频开场,回顾了前两届论坛的宗旨与精华。同时介绍了本届论坛立足华东,走向世界,注重临床实践,勤于思考,学百家之长,自主创新的特点。宛若灯塔,指引我们勇往直前。
本届论坛为期三天,设置12个分论坛,内容涵盖母胎医学、妇科肿瘤、妇科微创、妇科内分泌、泌尿妇科、妇产科感染、生殖医学、计划生育、妇产护理、內异症论坛、绝经论坛、影像论坛等各个亚专科领域
【开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狄文教授主持开幕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狄文教授作为此次大会的执行主席,担任开幕式主持人。狄文教授首先对出席此次大会的在妇产科同道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莅临此次大会的专家领导,出席今天大会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教授;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邬惊雷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谭鸣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华克勤教授;上海市护理学会理事长徐筱萍主任护师;上海市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狄文教授;美国妇科腔镜学会终身执行主席Franklin D. Loffer教授;美国妇科腔镜学会前任主席C.Y LIU教授,亚太妇产科内视镜与微创治疗协会理事会主席李奇龙教授;国际妇科内镜学会主席Robert T O'Shea教授;上海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会长万小平教授;上海市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孙晓溪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孙建华教授;上海市护理学会妇产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黄群主任护师。
特邀出席今天大会的嘉宾还有:中国妇幼保健学会终身荣誉副会长庞汝彦教授;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徐丛剑教授。此外,大会还特别邀请了上海妇产科老一辈专家学者和各区妇保院院长以及各大医院的妇产科专家与会。
大会主席
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华克勤教授开幕式致辞
华克勤教授作为本次大会的大会主席,在开幕式发表致辞,华克勤教授称,人文、传承、规范与创新是东方妇产科学论坛的灵魂,两年一届的东方妇产科学论坛,必将让大家在交流中收获,在分享中成长。也推动我国妇产科学不断成长,走向世界。
大会名誉主席
美国妇科腔镜学会(AAGL)终身名誉主席
Franklin D.loffer教授发表致辞
大会名誉主席
国际妇科内镜学会(ISGE)主席
Robert T.O'Shea教授发表致辞
亚太妇产科内视镜
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创会理事长
李奇龙教授发表致辞
大会名誉主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院长李卫平教授发表致辞
上海市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海市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兼秘书长谭鸣教授发表致辞
上海市护理学会理事长
徐筱萍主任护师发表致辞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邬惊雷教授发表致辞
【 院士论坛 】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万小平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从剑教授担任院士论坛的主持人。
丁健院士:分子靶向药物与克服策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教授从肿瘤基因组计划(TCGA)开始,以常见的胃癌,结肠癌,肺癌引出肿瘤精准治疗核心是个性化药物,而丁院士也提到妇产科肿瘤精准治疗药物还比较少。而后,丁院士又从基因突变与耐药的机制进一步介绍生物系统的重编程与耐药至关重要。还特别介绍了妇产科肿瘤的分子特征:大部分肿瘤发生受雌激素影响。重点对激酶抑制剂在妇产科肿瘤治疗中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决定免疫抑制剂敏感性的关键因素,免疫抑制剂耐受的机制及联用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丁院士称,肿瘤是一种全身炎症免疫异常-代谢紊乱-内分泌网略失调的系统性疾病,与基因变异、表观遗传异常、酶异常激活/失活、信号通路异常、代谢紊乱等相关,治疗应该遵循靶向精准、靶向标志物精准等原则。
黄荷凤院士:学习医学创新案例的体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名誉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黄荷凤教授用风趣的语言,以6个小故事的形式谈医学创新体会。从“万婴之母”林巧稚的与妇产科的故事开始,引用林巧稚的一句话“用平凡的爱的做着平凡的事”来激励所有医师。继而讲述麻醉科医生弗吉尼亚·阿普加于1952年提出的Apgar评分极大的减少了婴幼儿的死亡率,促进了医学的发展。用“产钳”的发明来阐述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疫苗之父—爱德华·琴纳第一次为病人接种牛痘,带来了疫苗的发展,奠定了免疫学的基础,开启了无菌手术的新纪元。妇产科熟知的宫颈癌疫苗,由伊恩-弗雷泽与周健合作发明,让妇产科发展更上一个台阶。从Waston第一次发明了一台会看病的机器人进而介绍AI医学对现代医学的挑战,激励我们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竞争力的源泉。
【 特邀报告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丰有吉教授主次本场报告。
C.Y.Liu教授:妇科内镜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美国妇科腹腔镜手术协会(AAGL)主席C.Y.Liu教授从腔镜微创手术开始讲述妇产科的过去,以手术视频的形式讲述腔镜手术的选择,根据子宫大小选择手不同的手术方法,C.Y.Liu 教授介绍,到1992年基本所有的全子宫手术都可以用腔镜做,进而着重介绍腔镜手术电烧所带来的问题,进一步阐释如何保护手术中的膀胱与输尿管以及如何对子宫手术带来的输尿管阴道瘘进行断端吻合,C.Y.Liu 教授强调对于电灼烧组织要进行彻底的切除。C.Y.Liu 教授还进一步讲述如何用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过去的医疗经验就是为现在所服务,将来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李奇龙教授:经自然腔道腔镜手术的创新
亚太妇产科内视镜暨微创治疗医学会(APAGE)创会理事长李奇龙教授为打击阿深入讲解了经自然腔道腔镜手术的创新。李教授称,创新代表承受风险、洞悉趋势、打破陈规、简化繁复及以病人为中心。李教授讲到,创伤越小,患者恢复越快,经自然腔道腔镜手术符合创伤小这一现代医学理念,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李奇龙教授以手术视频形式讲述自然孔道手术的具体过程,出血量较少,比传统腹腔镜少了两个孔的缝合,病人住院时间短,目前成功率几乎能达到100%。最后李教授提出创新之路,创新是医学密不可分的,治愈病人成就自己,创新才能永续,才能融入新的时代,期待我们用丰富的色调绘出医学创新。
乔杰教授: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特点——Cell到JAMA的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教授从回顾全球生育力衰减形式严峻的问题开始,继而讲到辅助生殖技术进入中国的发展历程,生殖医学里的问题还依旧存在,乔杰院士表示研究来源于临床的需求,所以搞研究不要脱离临床,不要脱离病人。随后乔杰院士用一系列数据来阐释早期胚胎发育机制、决定胚胎植入的关键因子。乔杰院士还介绍了现在重要的人类细胞图谱计划,革新人类对细胞功能的认知,建立人类生殖细胞与胚胎发育数据库,建立单基因疾病胚胎基因组单倍型解析(MARSALA)。如何从基础走向临床,乔杰院士举了自己团队众多事例来阐释,讲述了中国近年来临床研究的发展。
Robert T.O'Shea教授:阴道脱垂手术中网片技术的应用
国际妇科内镜学会(ISGE)主席Robert T.O’Shea教授带来的讲座内容是阴道脱垂手术中网片技术的应用,Robert T.O’Shea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网片的应用历史及现状,目前在澳洲等地区,经阴道网片已经被禁用。英国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网片的应用并不会对脱垂带来好处,且再手术的几率大大上升。大量文献报道显示,旁侧修补术的的成功率高于常规前壁修补术与网片修补,Robert T.O’Shea教授表示,对于阴道脱垂患者,不一定需要网片,可采用传统前壁修补与阴道骶骨固定等。
【会场花絮】
大会本日的精彩内容就到此结束了,明日起,妇科内分泌论坛、妇产科感染论坛、内异症论坛、护理论坛等12个论坛将陆续开讲,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妇产科在线。与此同时,四大论坛的课程视频将在妇产科在线进行预售,精彩多多,不容错过。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会务组审核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各论坛通讯志愿者及摄影志愿者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