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SEUD大会不仅聚焦子宫内膜异位症,而且对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子宫良性疾病,也展开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从发展历史到未来展望的深入讨论。



2018年4月28日,在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新进展专题会场上,由来自中国北京协和医院的冷金花教授和来自意大利的Carmine Nappi教授共同主持。



Adenomyosis:The basic science


首先,郭松伟教授带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基础研究进展的报告。他从内异症是一个周期性出血性疾病入手,参考创伤或组织损伤的研究机制,通过研究表明异位内膜的免疫细胞招募特点与创伤愈合相关。异位内膜病灶形成的过程中,纤维化的分子标志物,EMT、FMT、SMM参与具体过程,最终导致子宫增大、超神经分布、纤维化、疼痛及其他临床表现。其测量第5/10/15/42/60天,腺肌症病灶中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情况:VEGF、血小板聚集、TGF-β1、vimentin、Desmin、SM-MHC、催产素受体表达逐渐增加,而E-cadherin等表达逐渐降低。


郭教授团队的研究提示腺肌症病灶相比于正常组织,血小板聚集增加,TGF-β/Smad3信号通路表达增加,显示为不断进展的EMT、FMT、SMM;细胞外基质和纤维化增加;以及PR-B受体表达降低,其可能是孕激素逐渐抵抗的原因。他总结内异症是存在一个内膜间质和上皮的纤维化过程;而腺肌症是一个在子宫肌层内有内膜间质和上皮聚集的过程,并由于周期性出血产生组织损伤、修复,导致逐渐进展的平滑肌细胞化生和纤维化生。


此外,郭教授还着重介绍了超声弹性成像(ultrosonic elastography),该技术是通过测量组织的坚硬度从而判定病变性质。这项技术已经用于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其较传统超声的优势在于对病变鉴别诊断更出色,甚至可以用于腺肌症的分期。



Adenomyosis: The state of the art


接下来,来自巴西的Mauricio Abrao教授进行了腺肌症诊断新进展的报告。他首先介绍,腺肌症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不断变化,包括结合带/子宫肌壁的比值大于0.4或有腺肌瘤,此后又出现了前壁子宫腺肌症和浆膜下腺肌症的诊断。


然后,他比较了经阴道二维与三维超声、MRI诊断的各自优缺点:三维超声敏感性较高,但是特异性差,因而二维超声具有相当的诊断敏感性但更优的特异性;MRI与超声相比,则敏感性相当,特异性更高,因此MRI比TVS在诊断腺肌症方面更优。


对于未来发展方向,他也提出经阴道弹性超声成像(TVESG)可能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其相较于传统的经阴道超声,在诊断腺肌症、鉴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方面更优。超声弹性成像测量的组织的坚硬度,与病变纤维化范围、EMT和FMT标志物表达水平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密切相关。此外,病变的坚硬度还与腺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也相关。



Adenomyosi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来自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的Charles Chapron教授,SEUD主席,进行了子宫腺肌症临床意义方面的报告。他从腺肌症与内异症的联系开始,介绍了弥漫性腺肌症合并内异症多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类型(45.2%),而深部浸润型和腹壁型分别占35.5%和20%;腺肌症合并DIE多数为肠道DIE(57.6%),合并膀胱DIE者占48.7%。对于腺肌症不同亚型与妊娠的关系,合并不孕症的患者多半为局灶型腺肌症患者(52.5%)。


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面,弥漫性腺肌症较局灶型与月经过多更为相关;DIE合并腺肌症较DIE患者的手术前后盆腔痛症状更明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面,腺肌症患者中孕期自发流产、子痫前期、胎盘位置异常和早产风险升高。治疗方面,GnRH-a治疗后子宫体积平均减小40%。在腺肌症的辅助结果方面,Dif-ET研究显示,冻胚和鲜胚在妊娠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推迟移植能显著提高累积妊娠率;而冻胚移植时间应该小于28天,否则会影响活产率。另外,对于合并腺肌症的不孕患者,Chapron教授则建议冻胚移植前的长效GnRH-a使用能改善妊娠率。



Future direc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leiomyoma


在子宫肌瘤的专题报告中,来自美国的William H. Catherino 教授进行了关于子宫肌瘤治疗的发展展望的报告。Catherino 教授先回顾了子宫肌瘤的手术、影像学和药物治疗的发展历史。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方面,他重点提到了机器人辅助的子宫肌瘤切除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较传统肌瘤切除及腹腔镜肌瘤切除术无优势,但可能存在手术切口位置和大小、术者无法感知缝线的问题,因而不推荐用于肌瘤切除术式。


另一方面,他提到了FDA关于肌瘤旋切的警告,即有1:350的风险发现子宫肉瘤,并且旋切后病理分期升级预后差,因而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手术风险后选择是否使用旋切器。


在非手术治疗方式中,子宫动脉栓塞不建议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其他治疗方式中,MRI引导的高频超声操作较为费时,超声引导下腹腔镜下/经皮/宫腔镜下微波消融技术存在定位不准可能造成子宫内膜损伤的风险,目前也没有证据推荐上述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方面,GnRH-a和选择性孕激素受体调节剂具有肯定的疗效,但新的药物如口服GnRH-a制剂、UPA等仍需要更多临床试验数据以支持。



How to treat the complex patients: endometrioisis, adenomyosis and uterine fibroids


由来自瑞士的Michael Muller教授,带来“复杂内异症、腺肌症和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的全面的讲解。其介绍了腺肌症的三种亚型,包括弥漫性腺肌症(根据结合带增粗,子宫肌层弥漫性腺体和间质浸润),局灶性腺肌症和腺肌症囊性病变(局灶腺肌症的一种变异,病变周围子宫肌层的代偿性肥厚)。


对不同亚型的腺肌症和内异症的MRI表现研究发现,局灶型腺肌症在内异症患者中更常见,尤其是合并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患者中;而弥漫性腺肌症与内异症的亚型无相关性。保守治疗方面,与内异症和子宫肌瘤不同的是,腺肌症目前没有明确的指南用药建议。由于这三者都是性激素依赖性疾病,用药原则包括抑制卵巢排卵,减少月经过多和稳定性激素水平/内环境。由于三者经常同时存在,制定治疗计划时需要同时考虑。



在自由交流分会场里,中国学者积极发声,在国际舞台展现了学术水平。其中,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汪莎医生等进行了“FAK通过PI3K/AKT通路调节子宫腺肌病的EMT过程”的报告,其课题组研究发现FAK在子宫腺肌病中表达升高,并伴随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改变,表明FAK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抑制FAK表达,PI3K/AKT通路相关分子mRNA表达亦受抑制,子宫内膜细胞运动能力降低,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表达改变,提示FAK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参与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促进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


还有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张信美教授分享了“双皮瓣法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重度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远期疗效评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戴毅教授主持分会场并精彩点评、北京协和医院的张俊吉教授分享了“气囊加压止血器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切除术中保留卵巢功能的应用”的手术视频、来自北京大学第一院的彭超医生进行了“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报告。另外,会场中众多中国学者也积极参与会议,促进中欧的学术交流。



4月28日下午,为期四天的第四届SEUD大会胜利闭幕。由本届大会主席Felice Petraglia教授做总结,他感谢教授学者们的精心准备和精彩发言,感谢与会听众的高涨热情与互动反馈,并感谢工作人员及媒体朋友的辛勤付出。接下来,Felice Petraglia教授与SEUD主席Charles Chapron教授一起,为评选出的最佳报告、最佳展板及最佳手术录像分别颁奖。最后,Felice Petraglia教授预告并欢迎大家参加2019年即将在加拿大举办的第五届SEUD年会,届时将会继续为大家奉上学术盛宴!




大会结束后,妇产科在线携手益普生,组织了中欧专家联合访谈学术交流活动。中欧专家就子宫内膜异位症热点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建立了浓厚的学术友谊。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