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简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三天的学习时光翩然而去,第四届珠江围产医学高峰论坛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母胎医学高峰论坛于2017年12月3日下午圆满落幕。妇产科在线作为合作媒体,为您呈现今日会议精彩内容!


专家风采

2017年12月3日 上午

母胎大会专场


母源性新生儿疾病——封志纯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

母源性疾病是各类原发于母亲的机体异常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疾病,但不包括遗传信息传递所致出生缺陷,典型疾病包括母源性糖尿病综合征、胎儿酒精综合症、母源性苯丙酮尿症。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封志纯教授通过对母源性疾病的研究,认为“母源性疾病”是围产医学领域内最贴切“围产精神”的主题,也是围产医学领域内重大的主题,并以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植入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例,强调“母源性疾病”的另一重要意义——预警效果显著。


新生儿小头围-是一种疾病吗?——刘世良教授(加拿大国家健康研究院)

加拿大国家健康研究院刘世良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加拿大神经管缺损、小头畸形、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等出生缺陷的发病情况,为了应对以上出生缺陷性疾病的发生,加拿大通过强化叶酸的摄入,曾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近年来发病率再次上升,这使医疗界再次重新研究导致其发病升高的原因。然后,刘教授援引国内外文献及指南重点解析了先天性小头畸形的诊断标准、高危因素、筛查方法、预防措施等内容。


妊娠合并癌症-我们的依据——Molly A. Brewer,DVM,MD,MS(Carole and Ray Neag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Health Ceneter)

研究显示,妊娠合并癌症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因女性延迟哺乳时间而有所增加。来自美国的Molly A. Brewer教授,以数据、文献为依据讲述了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以及其他特殊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以及妊娠合并癌症诊治处理流程、治疗原则、放化疗等治疗的安全性,主要以乳腺癌为例先后讲解了妊娠合并乳腺癌的分期、辅助检查手段、治疗措施、延期治疗、癌症转移风险、分娩抉择分析,重点指出乳腺癌诊疗的第一要则是无害,无论是延期手术或辅助化疗,都可能影响预后,影响决定分娩的最佳时机。此外,还介绍了妊娠合并卵巢癌、宫颈癌的诊治管理相关问题。


胎儿问题的产前咨询——张为远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张为远教授分享的讲座是《胎儿问题的产前咨询》。张教授指出胎儿正常发育是医生和孕妇的共同心愿,达到该目的需要从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科学管理、正确判断4方面入手。其中,及时发现的主要手段是产科超声检查,它是产科医生的眼睛,是产科质量的助手。张教授在解释了产前咨询的定义后,围绕与孕周不符、小脑延髓池增宽、NF增厚、侧脑室增宽、小头畸形等与胎儿发育问题相关具体疾病、病例,讲解了医生需要从产前咨询中掌握哪些信息及如何进行报告解读和患者告知工作。


产前产时胎心监护——范玲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范玲教授分享的讲座是《产前产时胎心监护》。范教授首先讲述了不同分型NST的图形意义、产前胎心监护的价值、NST图形中减速的判读和意义、ACOG中关于产前胎心监护的时间规定等方面内容,其主要意义是通过监测胎儿心率变化,及早发现胎儿缺氧。此外,范教授指出产时胎心监护应该从风险确定、宫缩、基线心率、变异、加速、减速等方面全面、综合评估,并主要围绕出现产时胎心监护Ⅱ类图形的病因和处理原则、胎心监护与酸中毒、脐血气采集检查的意义等内容给予讲解。


全病程管理与产科流程建设——张卫社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全病程管理理念可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善民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卫社教授主要从病程管理的理念、孕产妇的系统管理、高危妊娠的全病程管理等方面结合病例展开此次讲座的阐述。其中,由于孕产妇的特殊性,其妊娠期限使得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具有阶段性和关键环节并存的特点,且医疗安全涉及多因素、多环节、多位工作人员的屏障作用。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科专科监护——林建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林建华教授主要围绕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分类和诊断(不能漏诊)、妊娠风险分级和评估(是否可以妊娠)、孕期母胎监护和终止妊娠的恰当时机4方面详细讲解了此次讲座--《妊娠合并心脏病-产科专科监护》。其中,心功能Ⅲ/Ⅳ级,或者出现心脏严重并发症者,对症处理并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法包括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但要做好风险评估、严格掌握分娩指征和多学科协作准备工作。


GDM指南太多,我们依据什么——谭永雄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谭永雄教授分享的讲座是《GDM指南太多,我们依据什么》。谭教授从妊娠期糖尿病的历史、妊娠期糖尿病的定义、如何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治理妊娠期糖尿病等角度引用国内外文献和指南,对本次讲座的主题进行细致的讲解。


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产科医师认识——刘子建教授(中华胎儿医学基金会)

中华胎儿医学基金会刘子建教授分享大家讲座是《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产科医师认识》。刘教授荟萃文献、结合个人工作心得详细讲解了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定义、病理生理、发生率、预测方法、早期发现方法、诊断、分期、并发症及预后、治疗以及常见临床错误10方面内容。关于TTTS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期待治疗、胎儿镜下激光血管电凝术、(多次)羊水减量、隔膜造孔、选择性减胎术和放弃等。


为了生命,社会应担当——邓立强律师(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邓立强律师引用近年来的国内外典型案例,慷慨激昂的阐述了“医生的担当”、“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政府责任”、“医院的担当”三大主题思想,不仅提出了生命与金钱孰轻孰重的思考,还传递了许多与医生切身相关的法律、政策信息,如“医改不增加政府负担,对吗?”“三明医改的关键”,“如何体现尊医重卫”等,并以“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患者给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给患者多少爱心和耐心都不为过”作为结束语,精彩的讲座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


羊水栓塞出血管理——古航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羊水栓塞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为“三低”,即低氧血症、低血压和低凝血功能。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古航教授以羊水栓塞出血的管理为中心,主要解读了SMFM羊水栓塞指南,重点指出羊水栓塞是一个临床诊断,是一个排他性诊断,同时医生要培养早诊断能力。通常采用美国的羊水栓塞诊断标准,典型的羊水栓塞需要5条全部符合,不典型患者的处理可参考UKOSS指南(2010),麻醉科、呼吸科、重症监护和母胎医学等多学科协作,参与羊水栓塞出血管理是最佳的治疗推荐。


12月3日 下午

胎儿医学与新生儿医学专题


FGR and Doppler——宋文龄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宋文龄教授分享的讲座是《FGR and Doppler》。宋教授系统讲解了FGR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学筛查、诊断、监护、处理、预后等方面内容,主要比较分析了RCOG、ACOG、SOGC三大指南中关于子宫动脉Doppler频率、时间、参数选择的异同之处,然而通过对比发现FGR的监护、监测、治疗在以上3大指南中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使临床医生在临床处理工作中感到很困惑。因此宋教授告诫大家:“指南如名,在病人的日常管理中,一个负责的医生决策是首要的”。


唇腭裂,表现型与基因型——丁婉霞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丁婉霞教授分享的讲座是《唇腭裂,表现型与基因型》。额鼻突、侧鼻突、中鼻突、上颌突、下颌突5个面部突起中任一发育受阻将导致各种沿融合线的唇裂。丁教授结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结果和其他文献数据讲解了唇腭裂的胚胎学分类、病因学分类的发病现况,并深入解析了各种类型综合征型唇腭裂和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和基因型表现、处理须知等内容。


胎儿心脏异常--表现型与基因型——廖灿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廖灿教授分享的讲座是《胎儿心脏异常--表现型与基因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廖教授系统阐述了先天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遗传方式后,重点分享了《WES在先心胎儿中的应用研究——广州市妇儿中心经验》。


产前和产时胎心监测异常和脑瘫——樊尚荣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脑瘫是新生儿和婴儿时期出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樊尚荣教授荟萃国内外大量数据研究结果,讲解了脑瘫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发生机制、新生儿窒息与脑瘫的关系、脐血气分析pH值在脑瘫诊断中的重要性等内容,并展示大量的异常胎心监护图片,从而警示大家提高对异常胎心监护的关注。最后,樊教授讲述了实施新生儿复苏需要准备的基本物品、基本程序和复苏要点。


宫内输血——罗艳敏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罗艳敏教授借用一个临床实例指出宫内输血是治疗胎儿严重贫血的重要措施,属于胎儿治疗中最有效、最成熟的技术,并从宫内输血的适应症、指征、操作方法、并发症4方面进行讲解。其中宫内输血的指征包括胎儿中重度贫血(Hb低于同孕周的4-5 SD或比同孕周的低50g/L)、Hct<0.30;应用最广泛的输血途径是脐静脉;输血后要注意监测相关指标,及早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Fetal thoracic disease——卢子建教授(香港玛嘉烈医院)

香港玛嘉烈医院卢子建教授用悦耳的英语结合国内外大量科研文献与指南、数据详细讲解了本次讲座《Fetal thoracic disease》,丰富了大家的临床处理思维,赢得热烈掌声。


胎儿骨骼发育不全疾病的基因型与表现型——陈兢思副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骨骼生长发育异常是一系列疾病,活婴发生率为1/5000-1/2000,种类繁多,预后差异很大,需产前早期、准确诊断,因为骨骼发育不全存在致死性、非致死性和局部异常等影响,且产前诊断存在困难,需要结合家族史及妊娠病史、产前超声和基因检测综合评估诊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陈兢思副教授对胎儿骨骼发育不全疾病的超声检查要点和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常见骨骼发育不全疾病的临床和基因型表现结合具体病例给予细致讲解。


新生儿复苏中的“争议”问题——周伟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周伟教授分享的讲座是《新生儿复苏中的“争议”问题》,主要对关于Apgar评分与复苏的问题、关于脐带延迟结扎问题、关于复苏用氧问题、新生儿复苏时是否需要和如何使用肾上腺素问题、新生儿复苏时是否需要使用碳酸氢钠、新生儿复苏时如何合理使用葡萄糖、关于复苏时限问题等新生儿复苏中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多维度辩证分析。


中国超未成熟儿的救治现状与思考——崔其亮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崔其亮教授用美国、中国的数据和个案报道介绍了超未成熟儿的发病现况、存活情况,并分析了疾病因素、临床技术条件因素、社会、伦理与管理因素等影响EPI救治结果的主要因素,其中疾病因素包括并发症、IVH、BPD、SAG、MODS。最后崔教授围绕EPI救治与伦理要求、EPI救治与政策配套、EPI救治与专业建设等层面讲解了EPI救治中的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早产儿的救治-新生儿科和产科医生的角色——陈运彬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陈运彬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WHO对早产儿的一些政策、国内早产儿出生率和死亡率、早产相关因素等方面内容,并指出我国早产情况不容乐观,而新生儿科与产科医生在早产儿的预防救治过程中起着重要角色,其中产科医生需要做好预防早产、促胎肺成熟、产房处理等重要工作,新生儿科医生需要做好出生前对孕妇会诊、早产分娩的常规待产、窒息复苏的评估、出生后的保暖、早产儿的院内转运、RDS早产儿的呼吸支持治疗、早产儿的喂养、PDA的处理、其他合并症的处理和出院指导的工作。


此外,下午的产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专场,也展示了非常精彩的学术内容,以下为会场剪影,更多详实学术内容,详见妇产科在线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


大会总结

大会主席陈敦金教授

第四届珠江围产医学高峰论坛暨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母胎医学高峰论坛于今日下午圆满落幕,大会主席陈敦金教授做大会总结:本次会议为期三天,设专场八个——1.母胎转化医学专场2.母胎大会专场·第一场3.产科并发症&产后出血专场4.妊娠合并症专场5.产房问题专场6.母胎大会专场·第二场7.胎儿医学与新生儿医学专题8.产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专场,同期还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技能培训中心进行了利用“沙盘”模型开展产科急救过程演练, 并邀请海内外知名产科、胎儿医学科、新生儿医学科专家百余人进行学术讲座和大会主持工作,专题讲座达一百多场,省内外1000多产科同仁共赴广州,参加了本次盛会,同时线上直播学习人数达7.5万。会议举办圆满成功,浓重的感谢之情溢满内心,感谢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各位同事及会务工作人员给予一直以来给予的支持,感谢各单位给予的帮助,感谢各媒体的及时宣传报道!祝大家返程愉快!让我们相约明年的珠江围产医学高峰论坛!


  主持风采    

  

会场花絮


声明:本文为妇产科在线独家采编,经组委会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