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现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副组长、四川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妊娠期疾病与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高症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委会委员等;兼任《实用妇产科杂志》副主编、《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副总编辑、《妇产与遗传》副主编、《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等杂志编委。
在产科临床工作30多年,在产科疑难、危急重症及产科手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同时从事母胎医学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尤其是在围产保健、妊娠期母胎营养、子痫前期、产后出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负责主持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30余项科研课题,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及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发表论文223篇,SCI、Medline收录45篇。主编《难产》、《实用产科手术学》、《助产理论与实践》等专著8部;参编专著23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执笔并参与撰写了全国产科多项诊疗指南及卫生行业规范,对全国及四川省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治疗、规范、抢救做了大量的工作;已连续数年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对产科临床治疗处理规范、产科危急重症的处理等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培训和巡回讲座,受益医数千人。同时,获得四川省妇产科十大名医及首届“妙手仁心·成都十强金口碑好医生”荣誉称号。
妇产科在线:刘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妇产科在线的采访。本次“华西论坛暨第九届产科临床热点、母胎医学高峰论坛”非常成功,您作为大会主席,请您对华西论坛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精彩回顾。
刘兴会教授:华西论坛是在九年前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组织发起。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地处西部,是全国知名的妇产儿童医院,直属于卫计委主管单位,其医院的两个学科妇产科、儿科均是教育部重点学科,产科、妇科、新生儿均为首批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项目单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来承担全国、尤其是西部地区产科医护人员的培训。通过申请国家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的方式,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医院领导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下逐步开展起来。开始的时候规模并不大,参会人员也就200-300人,但是近几年由于我们的不懈努力、以及产科学界的蓬勃发展、大家的相互支持,以及新形势下产科的新问题越来越多,产科医生所面临的风险更大,对个人技术的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参会人数逐年增多,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会议的主办方包括我作为大会主席也绞尽脑汁,围绕产科临床的热点问题、产科的实用技术以及产科的危重症抢救等方面来组织,为临床解决实际问题。
妇产科在线:本次论坛话题“产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从民事诉讼到刑事讼诉”这个论题的设置很新颖,有关医疗纠纷的话题谈得非常好,您是如何想到要做这样一个论坛的?
刘兴会教授:平时我们一直在讲依法行医,也有相关的律师作专题讲座,但像这种全国范围内的探讨医疗纠纷是因为一位产科医生在抢救危重病人的时候,由于经验的不足,判断失误,没有成功,造成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医生觉得自己尽心尽职尽责了,不是非法行医,不是严重失职,也没脱离岗位,将该事件上升到刑事罪觉得不能理解,因为医生没有违法的行为,患者死亡如果医生没做好,按照医疗事故鉴定,该赔偿就赔偿。医生的想法与律师的想法有什么不同点,医生应该怎样进行从医行为?期望从法律的角度给予解释。今天的这场辩论非常好,我自己的体会也很深,作为产科医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依法行医,还要注意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我们应该怎么做,因为法律是底线,必须按照法律的原则办事。因此这个话题也对大家都非常有收获。
妇产科在线:你在本次论坛上的“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报告。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仍然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想请您就产后出血防治方面能够进一步的展开解读,为广大产科医生带来更多的临床指导。
刘兴会教授: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高于东部地区一倍以上,高于中部地区1/3,其原因在于西部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一半,地广人稀,少数民族多,如四川、西藏、甘肃、云南等地,少数民族占了几十个,这些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交通不便利,政府已加大投入,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孕妇的保健工作与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及时就医,仍有孕妇不到医院分娩,甚至在家中分娩,这是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在,政府已经加大了投入,如西藏,以前孕产妇死亡率为十万分之两百以上,现在下降到十万分之几十,199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在十万分之一百以上,现在下降到十万分之二十一点二。因此,提高当地医生的技术水平尤为重要,并与当地政府合作,希望对贫困病人给予资助,随着我国经济越来越发达,我相信一定有更多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妇产科在线:随着国家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导致子宫破裂的比例也有所上升,请您重点谈谈在子宫破裂这一产科危急重症的手术抢救重点和注意事项,如何最大限度保障母儿生命安全。
刘兴会教授:产科的危急重症,有些是我们看得见的,有些是预料不到的。因此产科对医生个人技术的要求较高,如子宫破裂、凶险性前置胎盘,如果医生术前没有准备,术中出血汹涌,就可能危及孕产妇生命。我经常形容外科手术出血像水龙头放水一样,而产科的胎盘剥离面出血就像消防水龙头放血,几分钟就会把身体里的血液全部流干。这就要求在抢救这种病人时要尽早识别、诊断并及时处理。条件差的地方,在孕期能够早期识别,希望转运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分娩。即使在有条件的医院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血源的准备、血液制品的准备以及抢救团队、护理团队。抢救团队除产科队伍,还应该包括ICU、麻醉科、血液科、检验科、血库等团队组成。这种出血太凶猛,需要中心静脉置管,建立重要静脉通道,并需要大量的血液制品。产科医生作为手术者,仅仅做一些剖宫产,但盆底有输尿管、许多大的血管,有些产科医生经验不足,因此在国内外的指南上要求如果盆底手术经验不足的话,尽可能请妇科肿瘤医生手术。如胎盘穿透膀胱,还需请泌尿外科医生协助,一般这种手术需要十几二十个人共同协作。产科的病人变化很大,产科医生一定要把病人看的严重些,对于产科危重症病人,一定要有术前的周密安排,术中抢救团队合作,术后对病人的严格管理。
妇产科在线:“剖宫产缝合技术与材料选择专家共识”在此次华西论坛上正式启动,您作为该共识的专家组成员,请您谈谈共识的推出对于指导和规范产科临床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刘兴会教授:制定剖宫产专家共识,是中国多数产科专家的共识。因为,中国一年分娩量1600-2000万次,并且剖宫产率很高,徘徊在40%左右。现在国家放宽了二胎政策,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妊娠合并症很多,掌握剖宫产这种基本技术非常重要。但许多地区剖宫产手术技术不规范,造成损伤较大,如术中子宫切口裂伤大出血、感染、对周围邻近脏器的损伤,子宫切口不愈合晚期产后出血造成子宫切除,子宫切口憩室,二次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破裂,这些都与手术的技术、缝合的技术及材料的选择有关。有经验的专家在遵循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应该把这些经验毫无保留的贡献出。因此,由段院长牵头,骨干专家参与达成一个共识,希望对基层医院有一个影响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