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周年,邓高丕主任也迎来了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工作的第29年个年头。小编偶然看到09年12月羊城晚报刊登的这篇文章,经邓教授允许,在妇产科在线微信平台分享重温此文。
说起来,邓高丕当妇科主任已经12年。1985年,他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毕业实习。轮完科,当时的妇科主任刘宇权对他说:“想不想留在妇科?男人当妇科医生是非常有挑战的。”他没有多想,就答应了。读书的时候,有位男的妇科教授叫罗元恺,是全国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邓高丕的想法很简单,学了5年的医疗专业,就必须当临床医生,希望将来能够成为罗元恺这样的专家。
刚当妇科医生,女病人看到他就赶紧跑,当邓高丕真的到妇科当了医生,才知道男人当妇科医生是多么尴尬。
一次,一位女医生给一位患者做妇科检查,见他走过,患者立刻跳起来,穿起裤子就跑,搞得他非常难堪,脸都红了。在门诊,他和女医生同一间诊室,找女医生看病的患者排的队好长,而他,经常是一个人坐一天的冷板凳。只有一些没时间排队的,不需要做妇科检查的患者,偶尔找他看看。有一次一位姑娘主动找邓高丕看病,咨询了很多妇科的问题,他感到非常欣慰。
邓高丕当妇科医生时,还未结婚,对女人的事都不好意思问,他一个人,也不敢独自去查房,要跟在老师的后面。至于怎样和女病人沟通,都是跟着老师慢慢学,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时间,才适应了妇科的氛围。而在他之前,也有一个男医生始终适应不了妇科的工作,调走了。那时,他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最年轻的男医生,25岁。
只有医术高明,男医生才能在妇科呆下去,邓高丕坚持下来了,这一坚持就是24年,他也从当初的“小邓”变成了邓教授、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他说:“男医生要在妇科呆下去,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只有通过刻苦学习,医疗技术过硬,才会有女患者愿意主动找你看病,否则,就没有呆下去的意义。”这是他当妇科医生的最大感慨。
1980年邓高丕考上广州中医药大学之前,在斗门平沙国营华侨农场当过近4年的知青,15岁下乡,16岁就当了连队的副指导员。在大学也是当大班长、年级的团总支书记。当初刘宇权主任把他留在妇科时,也是看上了这一点。一附院妇科已经好多年没有二三十岁的男医生了。而世界上,著名的妇科专家,男性的比例较高。
我问邓高丕:“这是为什么?”
邓说:“男人当妇科医生有其先天优势,因为男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强,对女性疾病的研判更加敏锐、细腻,容易取得突破和创新,这是其一。而重要的一点是,女病人其实是愿意和男医生交流,只要男医生态度端正、关怀病人,她是会把患病后的各种感受,统统向异性倾吐。综合这两点,男医生比较容易在妇科领域做出成绩。”
说到成绩,邓高丕确实有值得引以为豪之处。他主持两项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另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30多个,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出版医学著作18部。现在每周三下午、周四上午要出门诊,医院规定专家每个单元看18-25个就可以了,但每次挂他号的患者太多,只能限号40位左右,否则就下不了班。作为专家,他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望、闻、问、切”,才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每次出专家门诊,基本都要推迟下班。
不能随便和患者开玩笑,但可以逗患者开心。第一次认识邓高丕时,我看了他的名片,觉得很好奇。一起吃饭的朋友经常开他玩笑。说他赚大了,想看女人哪里就看哪里,这一生不白过,还问是不是对女人没有兴趣了。显然,这只是饭桌上的谈资和无知。事实上当妇科医生,不是男人看女人,而是医生看病人,医生看人体的器官,有姑娘、有中老年妇女。作为男医生,没有选择病人的权利,只有病人选择医生。
现在想起来,我们当初开他玩笑,显得有些过分。不过,邓高丕说,他到哪里,大家都是这样说,没关系,习惯了。和你们在一起,我们是朋友,说什么都没关系。只有面对患者时,我才是医生,医生不能随便和患者开玩笑,但可以逗患者开心。特别是妇科的男医生,要给患者信任感。
熟悉之后,知道邓高丕的很多生活故事。他在医院里是一位好医生,在朋友当中,也是大家的健康顾问。朋友不舒服,他帮把脉,开中药。特别是朋友当中的妻子或母亲,得了重病、特别是妇科病时,他会建议朋友,应该如何治疗,吃什么药,做什么手术。有时他还亲自上门,帮忙看看。朋友们都非常珍惜与他的友谊。
农村妇女看妇科,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当了科主任后,邓高丕很忙,除了看专家门诊,还要带博士、硕士,经常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我不想打扰他太多的时间,但又很想听他讲些有趣的故事。他说医院里都是治病救人,讲出来的事都好沉重,“比如有些宫外孕的病人到医院时已经休克,我必须迅速做出准确的诊断:是宫外孕破裂腹腔内出血!必须立即手术,稍有耽误,就会出人命。我是医生,不是审判官,没有必要问她和谁搞的宫外孕,治病救人才是我的职责。”
当了24年的妇科医生后,邓高丕发现与刚做妇科医生时相比,妇科疾病出现新变化:近年来,妇科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恶性肿瘤增多了、不孕症增多了、宫颈癌发病年轻化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性疾病也呈增多之势。这些疾病的增多,与社会的开放、道德约束的减弱、不洁性生活增多等因素有关,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他建议有条件的女性,从有性生活开始,每年都做一次妇科检查,从而能及早发现恶性肿瘤或其他妇科疾病,及早治疗,保证身心健康。
在24年的妇科诊疗经历里,邓高丕也经历过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有一位农村妇女到门诊就医,要医生从她下身拿出鸡蛋壳。原来是她听说把鸡蛋放到女人的私处,吸阴,隔天拿出来煮给老公吃会很滋阴的。但她放进去时,把鸡蛋搞破了,蛋壳扎得她很痛……
还有一个农村妇女经常来做人工流产,医生建议她采用避孕措施,比如使用避孕套等。
她说:“老公不肯用。”
医生:“为什么?”
她说:“老公说戴上就出不了气。”
原来这对农村夫妇以为避孕套是“鼻孕套”,是性交时戴在鼻子上的,但因为戴上后就喘不过气来,就一直不肯用。
听起来像笑话。但邓医生却笑不起来……邓高丕提醒女病人到医院看妇科,最好不要化妆,穿得宽松一些,检查时方便些。遇到男医生如果不好意思,可以提出找女医生看。毕竟在医院的妇科,女医生还是比男医生多。但男医生也有男医生的优势,不要怕找男医生看妇科病。
是啊,今天坐诊妇科的小字辈男医生,说不定将来就成为邓高丕一样出色的妇科专家———就像当初的“小邓”变成了邓教授、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本文转自09年羊城晚报
芳草地 陈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