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年会上,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潘凌亚教授就宫颈癌诊断和治疗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宫颈癌约占世界范围内女性癌症发病率的9%,死亡率的8%,而我国每年宫颈癌的新发病例约占全球发病总数的四分之一。
关于宫颈癌的诊断,潘教授在大会上首先提到HPV感染时宫颈癌发生的中心环节,宫颈癌中的99.7%有感染。关于FIGO临床分期,潘教授讲到临床期别一经确定,随后的阳性发现将不能改变其原有的临床分期,淋巴管、CT、MRI、B超,可以用于制定治疗计划的参考,不能作为改变临床分期的依据。对于适合于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应采用CT评估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状态,对首选放化疗的患者PET-CT评估盆腔和腹腔主动脉旁淋巴结状态的作用优于MRI和PET。
对于宫颈癌治疗,潘教授提到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临床早期的患者,与放疗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可以更好地保留年青妇女的卵巢和阴道功能,更多的被用于年青患者。与此同时,手术治疗与放疗的同步化疗(化疗增敏)可明显改善疾病的5年生存率。对于手术后辅助治疗,盆腔淋巴结阳性推荐盆腔放疗同步含顺铂的同步化疗,阴道腔内放疗适用于阴道粘膜缘阳性。
潘教授介绍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法,单一放疗可以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对早期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同,对晚期患者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治疗途径。从技术而言,放疗较手术治疗容易掌握。对于化疗,与单纯放疗相比,在放疗的同时化疗可以使宫颈癌的死亡风险下降30%-50%,同步的放化疗使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改善6%。一些非随机的临床研究表明,在手术之前行新辅助化疗可以增加大块型病变的可切除性,可能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