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去除术的基本原理是在宫腔镜引导下,将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甚至基层破坏,造成月经过少,甚至闭经,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出血性疾患,目前已成为妇科内窥镜的一项常规手术。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较一代而言的优点在于多数操作可以盲目进行,有效地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手术更加简单化,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青睐。对于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目前在国内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热球系统子宫内膜去除术;气化子宫内膜去除术;冷冻子宫内膜去除术;循环热水子宫内膜去除术;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科主任冯力民教授指出:多年来,国内的学者以及教科书一直这样认识:对于无排卵性子宫出血而言,激素治疗有效的,对于有排卵性子宫出血而言,激素治疗是无效且棘手的,并且无排卵性子宫出血人群高达90%,有排卵性子宫出血的人群只占10%。但是如今对这项技术有了新的认知:在STOP-DUB手术治疗结果项目的科研中评估了有排卵和无排卵性子宫出血的人群比例问题,由全球27个多中心随机选择,经过非常严格的筛选,最后确定242名患者进行研究,最后研究结果显示,排卵性子宫出血比曾经想象的更常见。STOP-DUB研究发现,高达40%-60%的DUB是排卵的,这个结果与澳洲和英国的数据相吻合。如果排卵性的DUB更常见,那么激素治疗将适用于比原来所设想的更小百分比的女性。2007年5月子宫内膜去除术的指南中指出,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显示:10%患者能够坚持5年的治疗;10%的患者5年后依然有使用药物治疗方法;77%的患者在5年后选择了外科治疗手段;这些数据意味着药物治疗的效果不能令患者满意。这两点原因都充分证明了子宫内膜去除术取代药物治疗,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重要原因。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下面两点不能作为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的先决条件,第一,贫血;第二,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失败。

  针对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显示: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该种技术是安全、简便、微创,并发症少且轻微、疗效可靠的,且大多数患者易于接受。产品已通过中国注册检验与SFDA审核。

  最后,冯教授总结说:一个外科医生的最高理念应该是去除病灶而不影响脏器的功能。微创是让手术变得更加安全和简单的一个方法,安全是要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最低,简单是要选择一种术式能够让医生学的最快,压力最小,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手术。

  

    本站版权所有,转载请说明出处!

                                                      

                                                      妇产科在线编辑部

                                                        2011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