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引起妇女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HPV检测自2007年起被国际、国内公认为最好的宫颈癌筛查方法。HPV检测一次后3-5年需要复查一次。我国目前公认的宫颈癌最佳筛查方案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HPV检测,但此种方案检测费用昂贵;一般的筛查方案为:高危HPV检测+传统巴氏抹片;最基本的筛查方法:肉眼观察(VLA)+碘试验(VILI)。

  年龄在30岁以上的妇女,细胞学检测“未见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HPV16、18阳性者,建议应用阴道镜进行检查。用阴道镜检查时,在病变最严重的地方取活检,根据经验,一般在完整的移行带、新鳞柱交接处、原始鳞柱交接处取活检。

  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阴道镜检查结果不满意或阴道镜检查结果正常者;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为宫颈管内膜AGC或怀疑宫颈管内膜腺原位癌AGC者;临床怀疑子宫颈管内膜病变者;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宫颈活检为CINⅠ、拟施宫颈物理治疗前。若是妊娠期妇女,因ECC由导致流产或早产的风险,故禁用ECC检查。

  CIN治疗可以进行有破坏性的治疗即局部消融、CO2激光、冷冻、电灼,也可以进行局部手术,如LEEP、激光、冷刀、楔形切除,这几种手术治疗方法在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后的20年内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

  卞教授还对特殊人群如青少年、孕妇的CIN处理做了讲解。

  对于处于CINⅠ期的青少年,HPV检测并不可取,应每年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12个月内随访,细胞学检查≥HSIL,行阴道镜检查,24个月内随访,细胞学检查≥ASC-US,行阴道镜检查。对于处于CINⅡ、Ⅲ期的青少年,可选择诊断性切除术或破坏性治疗,也可选择24个月内像个6个月的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进行观察。随诊中,细胞学HSIL或阴道镜下病变加重或持续1年以上,再次活检。连续2次细胞学正常,且阴道镜正常,归为常规筛查队伍。若随诊中检出CINⅡ、Ⅲ,持续24个月,推荐治疗。

  孕妇处于非常时期,在治疗方面也有所不同。由于妊娠期子宫颈细胞学变化可于产后6周恢复正常,所以产后6周再开始进行复查,并按非孕期处理。对于CINⅠ、Ⅱ期的孕妇,可以在整个孕期定期进行单纯阴道镜检查随诊,可以不做治疗。CINⅢ期的孕妇应根据妊娠周数,患者对胎儿要求的迫切程度决定,原则上不必终止妊娠,不必治疗,但应密切随诊,包括必要时阴道镜下活检。若孕期怀疑浸润癌时,行诊断性切除术(锥切),锥切在孕期是安全的,但深度最好小于10mm。卞教授特别指出:除非确诊为浸润癌,否则不用治疗。{NextPage}

  治疗阴道镜检查满意的CINⅡ、Ⅲ患者时,可行切除术或破坏性治疗(特殊人群除外),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推荐诊断性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不作为CINⅡ、Ⅲ的初始治疗。冷刀锥切(CKC)限制性使用于不除外宫颈微浸癌的老年妇女,宫颈管内病变者,是传统的保守手术,便于病理评价,但需要住院、麻醉,并且合并症高,导致早产、低体重儿、剖宫产等妊娠相关病率高。如果不存在其他全子宫切除指征时,全子宫切除术一般不做首选,术前应除外宫颈浸润癌。全子宫切除术若作为CINⅡ、Ⅲ的初始治疗,风险会超过收益。如病灶持续存在或复发,残留宫颈太小无法再锥切时可采用。全切后随诊,术后发展为阴道上皮内瘤变的风险为7.4%。LEEP的诊断和治疗一次完成,仅适用于HSIL。

  对于诊断性子宫颈锥切术,卞教授总结了行手术的条件:符合ECC指征者;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LSIL持续一年以上、且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持续异常时间大于一年、阴道镜与组织学活检均为阴性者;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为HSIL,阴道镜检查结果正常或异常者;宫颈活检怀疑为宫颈浸润癌者;ECC提示可疑宫颈管内病变者。

  最后,卞主任总结了宜行治疗性子宫颈锥切术的条件:宫颈活检为CINⅡ、Ⅲ这(<20岁的青春期妇女与妊娠期妇女除外);宫颈浸润爱Ia1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有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实施);宫颈锥切术切缘阳性(CINⅡ、Ⅲ未切净)、CINⅡ、Ⅲ持续存在4-6个月以上者。

                                                  妇产科在线编辑部

                                                      2011年3月16日